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乙肝患者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恒斌 钱佳平 +2 位作者 叶勇 袁玉梅 杨水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目的:评价门诊乙肝患者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05~2008年我院门诊慢性乙肝患者336例,接受阿德福韦酯10 mg·d^(-1)治疗,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随访,记录治疗0,3,6,12,18,24个月的血尿常规、血生化、血清HBV-DNA... 目的:评价门诊乙肝患者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05~2008年我院门诊慢性乙肝患者336例,接受阿德福韦酯10 mg·d^(-1)治疗,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随访,记录治疗0,3,6,12,18,24个月的血尿常规、血生化、血清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肝、肾功能及腹部B超等各项检测指标及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事件。结果:336例入选者中28例脱落,总脱落率为8.3%。治疗24个月后,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异常率、HBV-DNA载量、甲胎蛋白及HBe血清学变化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对血常规、尿常规指标无明显影响,但肾功能指标中,血肌酐与用药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尿素氮与用药时间相关不显著,且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其中以胃肠道反应与脱发最为常见。结论:门诊乙肝患者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10 mg·d^(-1)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与促使ALT复常,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患者 门诊 阿德福韦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降糖类中药制剂及中药保健品中双胍类及磺酰脲类成分 被引量:9
2
作者 曹恒斌 袁玉梅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测定降糖类中药制剂及中药保健品中可能存在的5种违禁成分: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及二甲双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Shim-pack CLC-ODS(6.0 mm×150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 目的测定降糖类中药制剂及中药保健品中可能存在的5种违禁成分: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及二甲双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Shim-pack CLC-ODS(6.0 mm×150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溶液-乙腈(60:30:10),柱温25℃,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并对检出的降糖类成分采用紫外扫描验证。结果 5种降糖成分在该色谱条件下与中药制剂及中药保健品中成分可达到完全分离。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的检测限分别为8.6,10.1,11.5,10.4和16.7 ng。共检测11个品种的样品,其中5个样品掺杂磺酰脲类成分。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检测中药降糖制剂及中药保健品中违禁添加的5种降糖类化学药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保健品 降糖药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反相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汪荣华 曹恒斌 杨水新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39-742,共4页
阿德福韦酯在我国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5 a。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阴性的拉米夫定耐药株(LAM-R)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显著疗效,且耐药突变率较低,适合于... 阿德福韦酯在我国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5 a。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阴性的拉米夫定耐药株(LAM-R)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显著疗效,且耐药突变率较低,适合于已发生拉米夫定耐药者。该药物常规剂量下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高剂量(>30 mg.d-1)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其肾毒性主要与有机阴离子转运体介导的细胞内药物累积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的药物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肝炎 乙型 慢性 耐药 肾毒性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玉梅 钱晓东 曹恒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5-1049,共5页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或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红花中含量最高的水溶性成分,其抗脑缺血作用日益引起关注。HSYA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制多而复杂,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抗氧化应激、抑制...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或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红花中含量最高的水溶性成分,其抗脑缺血作用日益引起关注。HSYA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制多而复杂,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兹对近年来HSYA的吸收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抗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脑缺血 氨基酸 兴奋性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丙戊酸联合顺铂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蒋凤琴 袁玉梅 +2 位作者 汪荣华 姚冲 曹恒斌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2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细胞HepG2、BEC7404、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三组浓度的VPA与DDP单药及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BEC7404、SMMC7721,24、48、72 h后,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用MTT法分析药物对...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细胞HepG2、BEC7404、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三组浓度的VPA与DDP单药及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BEC7404、SMMC7721,24、48、72 h后,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用MTT法分析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IR),计算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抑制率q值,考察联合使用是否为协同作用。结果 72 h后,各用药组细胞数目减少十分明显,其中VPA+DDP组较单独用药组减少更为显著,其细胞形态发生较大改变。采用MTT比色法显示,对照组细胞生长率明显高于各实验组,联合用药组对细胞增殖IR更为显著,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各组对细胞增殖IR明显增加。根据q值结果,在VPA较高浓度(≥100μg/mL)时,联合用药组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 VPA能增强DDP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在VPA较高浓度时,两药具有协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顺铂 肝癌细胞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非布司他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姚冲 曹恒斌 +1 位作者 黄馥菡 吴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44-344,共1页
患者,男,50岁,痛风病史10余年,有别嘌醇剥脱性皮炎过敏史。近年来未正规治疗,长期服用地塞米松片0.75 mg,po qd,1周前停用地塞米松片后出现乏力,于2014年3月18日在下级医院查肾功能示:UA 975μmol·L-1,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肾内... 患者,男,50岁,痛风病史10余年,有别嘌醇剥脱性皮炎过敏史。近年来未正规治疗,长期服用地塞米松片0.75 mg,po qd,1周前停用地塞米松片后出现乏力,于2014年3月18日在下级医院查肾功能示:UA 975μmol·L-1,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肾内科就诊,以痛风、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脏病3期收住入院。体检:T 36.0℃,P 72次/min,R 19次/min,BP110/70 mm Hg,满月脸,水牛背,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体征明显,左足及左膝可及痛风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过敏 非布司他 药疹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藏红花研究引文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姚冲 曹恒斌 +1 位作者 王大力 钱晓东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70-74,78,共6页
将藏红花文献导入HistCite软件,分析藏红花研究的时代分布、活跃区域、高产作者、核心期刊等,对藏红花文献生成可视化引文编年图,用Pajek软件将生成的矩阵导入HistCite,描述该领域研究的主要路径,揭示其发展历程。
关键词 藏红花 HISTCITE 引文分析 引文编年图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致泌尿系结石39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姚冲 王大力 +1 位作者 杨水新 曹恒斌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所致泌尿系结石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发表的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泌尿系结石不良反应报道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索到头孢曲松钠引起的泌尿系结石不良反应39例。不良反...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所致泌尿系结石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发表的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泌尿系结石不良反应报道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索到头孢曲松钠引起的泌尿系结石不良反应39例。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男性婴幼儿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诱发的泌尿系结石数量较多,应引起重视。头孢曲松钠致泌尿系结石在B超和膀胱镜下均有表现,停药后对症治疗,结石多数自行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钠的泌尿系结石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药物不良反应 泌尿系结石 文献分析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而增强5-氟尿嘧啶对胃癌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万斌 曹恒斌 俞根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95-2201,共7页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对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辅助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二氢青蒿素组、5-氟尿嘧啶组、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组和5-氟尿嘧啶+二氢青蒿素+SIRT1质粒组。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系BGC-823在5-氟尿嘧啶联...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对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辅助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二氢青蒿素组、5-氟尿嘧啶组、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组和5-氟尿嘧啶+二氢青蒿素+SIRT1质粒组。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系BGC-823在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对BGC-823细胞SIRT1和NADPH氧化酶表达水平,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水平及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BGC-823细胞在5-氟尿嘧啶和二氢青蒿素联合处理下的活性氧簇(ROS)生成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二氢青蒿素处理能显著抑制BGC-823细胞SIRT1的表达并增加NADPH氧化酶的蛋白水平,明显提高BGC-823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降低5-氟尿嘧啶的半数抑制浓度;转染SIRT1表达质粒后,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BGC-823细胞的杀伤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二氢青蒿素能明显促进5-氟尿嘧啶对BGC-823细胞生成ROS的诱导效应和ASK1及JNK的磷酸化(P<0.05)。用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后,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BGC-823细胞的杀伤活性和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化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另外,NAC能显著抑制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JNK磷酸化的促进作用,而SP600125却不能影响BGC-823细胞ROS的产生,表明JNK是ROS的下游分子。结论: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通过SIRT1/NADPH氧化酶/ROS/JNK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青蒿素 SIRT1蛋白 5-氟尿嘧啶 BGC-823细胞 活性氧簇 JN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我院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静 曹恒斌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0-40,共1页
目的对我院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04年相关药品的出库数据及处方统计,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常应用的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剂、盐酸羟嗪和突触前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医保... 目的对我院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04年相关药品的出库数据及处方统计,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常应用的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剂、盐酸羟嗪和突触前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医保甲类、医保乙类与非医保药物的DDDs比为1∶6∶3;国产、合资、进口药品的使用频度约为35.57%,4.31%和60.12%;患者性别差异较大,女性60.14%,男性39.86%;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年年龄段上。结论我院用药结构基本合理,在疾病治疗中比较注重对情绪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限定日剂量 用药分析
下载PDF
依托考昔对低氧缺糖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晓东 袁玉梅 曹恒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对PC12细胞低氧缺糖损伤(OGD)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OGD损伤模拟脑缺血损伤模型,依托考昔的给药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mmol/L,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对PC12细胞低氧缺糖损伤(OGD)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OGD损伤模拟脑缺血损伤模型,依托考昔的给药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mmol/L,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结果:依托考昔(40~80mmol/L)能增加OGD损伤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并减少LDH释放(P<0.05)。结论: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对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考昔 环氧化酶 脑缺血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联合姜黄素对MCF-7R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楼亚玲 曹恒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8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姜黄素(CUR)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R增殖抑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100、10、1、0.1、0.01μg/m L阿霉素(ADR)作用于MCF-7R细胞和敏感株细胞MCF-7细胞72 h后,MTT法测定ADR对各组细胞的抑制率,计算半...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姜黄素(CUR)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R增殖抑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100、10、1、0.1、0.01μg/m L阿霉素(ADR)作用于MCF-7R细胞和敏感株细胞MCF-7细胞72 h后,MTT法测定ADR对各组细胞的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判定MCF-7R细胞的耐药情况;用20、10、5、2.5、1.25、0.625、0.3125 mmol/L VPA、空白对照及320、160、80、40、20、10、5μmol/L CUR、空白对照分别作用于MCF-7R细胞24、48及72 h,用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将VPA 0.625 mmol/L分别与10、20、40μmol/L CUR联合作用于MCF-7R细胞24、48及72 h后,用MTT法分析联合用药细胞增殖抑制率及Q值;将VPA 0.625 mmol/L与10μmol/L CUR联合作用于MCF-7R细胞48 h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 MCF-7R与MCF-7细胞IC50分别为(60.30±20.30)、(5.59±1.87)μg/m L,MCF-7R细胞耐药倍数约为10.8倍。不同浓度VPA或VPA处理对数生长期MCF-7R细胞24、48及72 h后,结果提示对VPA或VPA对MCF-7R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和时间相关(P<0.05);联合用药结果显示,在相同作用时间下,CUR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P<0.05)。金正均Q值法判断两药联用结果显示,0.625 mmol/L VPA与10μmol/L CUR联合作用48 h时两药有明确的相加作用(P<0.05),而其他联合用药及作用时间表现出两药拮抗作用,其中各联合用药组作用48、72 h时的Q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作用24 h时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0.625 mmol/L VPA见少量细胞减少;10μmol/L CUR也可导致较多细胞死亡,两药物联用时较单独用药细胞数量减少明显。结论 VPA及CUR在低剂量联用时存在相加作用,高剂量联用时两者呈现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姜黄素 MCF-7R 增值抑制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2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斌 曹恒斌 李晓勇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6期463-463,共1页
本文旨在探讨稳心颗粒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4例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4-79... 本文旨在探讨稳心颗粒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4例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4-79岁,平均64.1±8.2岁;病程2-13年,平均7.6±3.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室性期前收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药品条形码减少医院用药差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健 曹恒斌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3期73-74,共2页
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为在正确的时候患者能够获得最佳剂量的正确药物[1]。而美国医学研究所调查研究[2]显示,每年美国死于药物治疗差错的患者约有七千人,而每年约十万余人死于可预防性的医疗差错当中。目前,将药品条形码技术运用于... 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为在正确的时候患者能够获得最佳剂量的正确药物[1]。而美国医学研究所调查研究[2]显示,每年美国死于药物治疗差错的患者约有七千人,而每年约十万余人死于可预防性的医疗差错当中。目前,将药品条形码技术运用于用药管理中,以降低医院用药差错发生率,已获得临床广泛认可。现将药品条形码减少医院用药差错近年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技术 用药差错 医院 药品 药物治疗 医学研究所 最佳剂量 医疗差错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连利胆合剂3种成分含量
15
作者 陈静 曹恒斌 董伟民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龙连利胆合剂中白藜芦醇、大黄素、大黄酸等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150mm×3.9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7nm。结果白藜芦醇、大黄...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龙连利胆合剂中白藜芦醇、大黄素、大黄酸等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150mm×3.9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7nm。结果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分别在3.4~34.2,3.8~38.5,3.6~36.0μg.mL-1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6,0.9996;重复性良好;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0.14%,82.70%,91.24%。结论该法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龙连利胆合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连利胆合剂 白藜芦醇 大黄素 大黄酸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HPLC测定强筋合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咸钰 杨水新 曹恒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920-921,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强筋合剂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3.9mm×150 mm 5um),流动相为乙腈-水(3: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0.56~17.92μg范围内线性... [目的]探讨测定强筋合剂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3.9mm×150 mm 5um),流动相为乙腈-水(3: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0.56~17.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1.1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分离效率高、稳定性好、分析速度快,为本制剂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合剂 淫羊藿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秋华 刘兵兵 +1 位作者 曹恒斌 姚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6期536-539,共4页
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1-2]。于1994年上市以来在临床上常规用于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3]。复方丹参... 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1-2]。于1994年上市以来在临床上常规用于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3]。复方丹参滴丸是我国首个完成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Ⅱ期临床试验,并进入FDAⅢ期临床试验的中药制剂[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 系统评价/META分析 AMSTAR PRISMA
下载PDF
强筋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18
作者 胡钧 王建中 曹恒斌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10期1492-1493,共2页
目的:制备强筋合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强筋合剂中的主要成分淫羊藿进行了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在0.07~2.24mg·m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 目的:制备强筋合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强筋合剂中的主要成分淫羊藿进行了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在0.07~2.24mg·m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9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分离效率高、稳定性好、分析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合剂 质量控制 淫羊藿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外环精加工工艺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恒斌 吕瑛 +3 位作者 曹蝾方 白雪峰 张巨宝 史娇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5期7-8,共2页
液力变矩器外环是重型车辆传动箱中的重要零件,本文对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外环精加工工艺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外环精加工关键工序,外环内孔特形曲面滚道槽精加工工艺的优化改进进行了总结,为液力变矩器外环及类似零件制造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外环 精加工 工艺设计
下载PDF
一排行星框架精加工关键工序工艺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恒斌 王强 +2 位作者 曹蝾方 张巨宝 史娇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6期95-97,共3页
重点对重型车辆高功率密度综合传动装置核心零件一排行星框架精加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对消除影响该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在工艺实践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总结。为一排行星框架及其同类产品在精加工阶段有效控制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 重点对重型车辆高功率密度综合传动装置核心零件一排行星框架精加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对消除影响该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在工艺实践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总结。为一排行星框架及其同类产品在精加工阶段有效控制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排行星框架 关键工序 工艺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