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芹菜素对糖尿病大鼠足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兰家平 王志强 +6 位作者 阳波 温洋 张旭林 曹旦博 万俊峰 刘召琼 李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是否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与组织形成,帮助糖尿病足大鼠创面快速愈合。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检测空腹血糖>16.7 mmol/L后在足部造成一个0.3 mm×0.7 mm的创面,构建糖尿病足溃疡(Diab... 目的:探讨芹菜素是否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与组织形成,帮助糖尿病足大鼠创面快速愈合。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检测空腹血糖>16.7 mmol/L后在足部造成一个0.3 mm×0.7 mm的创面,构建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模型。将DFU大鼠分为模型组、芹菜素高剂量组(80 mg/kg)、芹菜素低剂量组(40 mg/kg),另设空白组只作创面不构建糖尿病模型,每组10只。造模后24 h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芹菜素组分别灌胃高剂量与低剂量溶液,每天1次,持续14 d。在给药后第7、14天观察各组动物足创面愈合情况,记录愈合面积,计算愈合率;血糖仪检测各组动物给药后1、7、14 d的空腹血糖值;HE染色观察动物足创面愈合组织中损伤情况;RT-qPCR法检测动物足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动物足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动物14 d内空腹血糖值维持在高水平,未出现下降趋势,足部创面愈合速度慢,愈合率下降,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聚集程度严重,皮肤结构损伤严重,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基因表达升高,VEGF与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组动物14 d内空腹血糖值降低,足部创面面积减少,愈合率提高,降低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基因表达量与升高VEGF与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芹菜素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与组织形成,帮助糖尿病足大鼠创面快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芹菜素 炎症 皮肤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旦博 苏登 +4 位作者 罗斌 王志强 胡容 曹丽鹏 叶永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均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观察术后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均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月,平均(13.4±3.8)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1.3±2.1)周,随访期间内未出现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固定失效、肘外翻畸形、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6月采用Broberg-Morrey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4,良8,可3,优良率88.0%。结论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良好,是目前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MasonⅡ型 埋头加压空心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桡骨小头置换联合锚钉重建侧副韧带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商俊刚 邵新中 +3 位作者 王立 吕莉 秦浩宇 曹旦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348-1352,共5页
肘关节是3个关节构成的复合车轴-屈戊关节,营屈伸、旋转,骨性结构和周围韧带等共同形成肘关节运动功能的基础,其损伤会导致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幅度的降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即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复合损伤[... 肘关节是3个关节构成的复合车轴-屈戊关节,营屈伸、旋转,骨性结构和周围韧带等共同形成肘关节运动功能的基础,其损伤会导致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幅度的降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即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复合损伤[1],其损伤机制多为肘关节伸直外翻、前臂旋前位时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等间接严重暴力导致的序贯性创伤,通常合并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锚钉 韧带重建
下载PDF
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
4
作者 苏登 余晓军 +3 位作者 张旭林 王志强 曹旦博 万俊锋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88-791,共4页
目的分析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中尺神经的卡压部位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治疗45例单侧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记录尺神经卡压部位并分析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2个月。术中39例仅有1处尺神经卡压,6例... 目的分析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中尺神经的卡压部位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治疗45例单侧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记录尺神经卡压部位并分析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2个月。术中39例仅有1处尺神经卡压,6例有2处尺神经卡压。尺神经卡压部位:Struthers弓3处(5.9%),内侧肌间隔2处(3.9%),内上髁1处(2.0%),肘管25处(49.0%),Osborne筋膜20处(39.2%)。术后4周45例手部精细活动均逐渐开始恢复,捏握力有所改善。末次随访时,采用顾玉东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优30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1%;环、小指近节指间关节均屈曲90°、伸直0°,远节指间关节屈曲60°~90°、伸直0°。结论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大多数为1处尺神经卡压,发生概率较高的卡压部位为肘管、Osborne筋膜。采用尺神经原位松解术治疗中度肘管综合征,根据尺神经卡压部位发生规律,术中全部探查并彻底松解尺神经卡压部位,术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中度 尺神经原位松解术 卡压部位
下载PDF
舟骨陈旧性骨折致拇长屈肌腱陈旧性断裂1例
5
作者 万俊锋 罗斌 +2 位作者 苏登 曹旦博 张旭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348-348,共1页
探讨自发性拇长屈肌腱断裂的病因及治疗。方法:2020年5月,收治1例38岁女性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拇指指间关节屈曲功能障碍半年,入院查X线及CT考虑舟骨陈旧性骨折反复磨损肌腱导致拇长屈肌腱断裂,术中采用食指浅屈肌腱移位修复拇指屈肌... 探讨自发性拇长屈肌腱断裂的病因及治疗。方法:2020年5月,收治1例38岁女性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拇指指间关节屈曲功能障碍半年,入院查X线及CT考虑舟骨陈旧性骨折反复磨损肌腱导致拇长屈肌腱断裂,术中采用食指浅屈肌腱移位修复拇指屈肌腱,术后2天在动力型支具控制下开始功能锻炼,4周后去除支具,开始主动屈曲手指练习,6周后进行抗阻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月,患者右拇指屈曲功能恢复可。结论:自发性拇长屈肌腱断裂后行食指浅肌腱移位修复,对食指功能无影响,术后拇指在支具辅助下可早期行功能练习,拇指功能恢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长屈肌腱自发性断裂 肌腱移位 动力型支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