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挽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易耕 陈兵 +12 位作者 史鹏程 杨继龙 何祎 魏嘉璘 庞爱明 杨栋林 马巧玲 张荣莉 翟卫华 陈欣 冯四洲 韩明哲 姜尔烈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挽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既往抗真菌治疗失败后在2021年4—8月间接受ABCD治疗的106例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结局以及ABCD相关不良反应... 目的评价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挽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既往抗真菌治疗失败后在2021年4—8月间接受ABCD治疗的106例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结局以及ABCD相关不良反应指标。结果106例患者中,ABCD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液反应,包括寒颤(60.4%)、发热(54.7%)和畏寒(11.3%)。不良反应多为1~2级。106例患者的ABCD挽救治疗有效率为85.8%(91例,95%CI:77.7%~91.9%)。其中,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有效率为92.6%(25/27,95%CI:75.7%~99.1%),包括毛霉病(9例)、肺曲霉病(5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5例)、马尔尼菲篮状菌病(3例)、肺念珠菌病(2例)患者治疗均有效,3例念珠菌血症患者中的1例治疗有效。7例既往接受过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挽救治疗均有效。此外,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6周内均为生存状态。结论ABCD治疗IFD安全可耐受,肾毒性较低,用于既往抗真菌治疗不耐受或无效患者仍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冷冻前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能力的比较
2
作者 宋希拿 曹易耕 +5 位作者 周征 翟文静 赵英新 王玫 何祎 韩明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冷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足月剖宫产新鲜脐带采用组织贴块法分离h UC-MSC,贴壁培养,传代纯化冷冻后,在体外将γ-干扰素(IFN-γ)刺激后新鲜和冻融h UC-MSC与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冷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足月剖宫产新鲜脐带采用组织贴块法分离h UC-MSC,贴壁培养,传代纯化冷冻后,在体外将γ-干扰素(IFN-γ)刺激后新鲜和冻融h UC-MSC与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激活的新鲜和冻融h UC-MSC对混合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实验检测激活后新鲜和冻融h UC-MSC基因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环氧合酶2(COX-2)m RNA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IFN-γ可以增强新鲜和冻融h UC-MSC对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 PBMC)的增殖抑制能力,但冻融h UC-MSC对活化的h PBMC的增殖抑制能力明显弱于新鲜h UC-MSC增殖抑制能力(P<0.05)。IFN-γ刺激24 h后,上调新鲜和冻融h UC-MSC表达免疫抑制基因IDO m RNA和TGF-βm RNA,但冻融h UC-MSC表达免疫抑制基因IDO m RNA和TGF-βm RNA低于新鲜h UC-MSC(P<0.05)。IFN-γ刺激24 h后,h UC-MSC分泌PGE2具有降低趋势,并且冻融h UC-MSC分泌PGE2水平明显少于新鲜h UC-MSC的分泌水平(P<0.05)。IFN-γ刺激24 h后冻融h UC-MSC比新鲜h UC-MSC表达环氧合酶2(COX-2)明显降低(P<0.05),并且冻融h UC-MSC比新鲜h UC-MSC表达COX-2明显降低(P<0.05)。结论冷冻保存h UC-MSC免疫抑制潜能被保留,这些细胞保持其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但其激活的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冷冻 免疫调节 免疫抑制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含10天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刘佳 曹易耕 +10 位作者 张荣莉 翟卫华 陈欣 马巧玲 庞爱明 杨栋林 魏嘉璘 何祎 冯四洲 韩明哲 姜尔烈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2-478,共7页
目的探讨含10天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含10天地西他滨(20 mg·m... 目的探讨含10天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含10天地西他滨(20 mg·m^(-2)·d^(-1),-13 d~-4 d)预处理方案allo-HSCT的31例AML/MDS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31例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中位年龄41(20~55)岁;AML 10例,MDS转变AML(MDS-AML)6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转变AML(CMML-AML)1例,MDS 14例。②31例(100%)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2(9~30)d、14(9~42)d。③预处理期间16例(51.6%)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其中Ⅰ/Ⅱ级15例(48.4%),Ⅲ级1例(3.2%);移植后13例(41.9%)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血症,6例(19.4%)患者发生出血性膀胱炎,4例(12.9%)患者发生局部感染。④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33(12~111)d,移植后100 d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41.9%(95%CI 26.9%~61.0%),Ⅲ/Ⅳ级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2.9%(95%CI 13.5%~47.7%);轻、中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3.5%(95%CI 12.1%~43.6%),未发生重度慢性GVHD。⑤1例患者死于复发,未发生非复发死亡;移植后1年累积复发率为3.2%(95%CI 0.5%~20.7%);移植后1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9%(95%CI 80.3%~100.0%)、96.8%(95%CI 90.8%~100.0%)。结论含10天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allo-HSCT治疗AML/MDS可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预处理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髓系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4
作者 姜尔烈 +12 位作者 韩明哲 冯四洲 庞爱明 何祎 解文君 杨栋林 魏嘉璘 马巧玲 张荣莉 翟卫华 陈欣 曹易耕 郑亚伟 《中国科技成果》 2023年第21期52-53,68,共3页
髓系恶性肿瘤是由造血干细胞改变引起的一组异质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等.大部分患者病情急重、预后差.
关键词 髓系恶性肿瘤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预后差 体系的构建 异质性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易耕 姜尔烈 +7 位作者 何祎 魏嘉磷 张荣莉 黄勇 杨栋林 马巧玲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4-468,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期(CR)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影响APBSCT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APBSCT治疗的全部55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计算总生存(os)率、无病...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期(CR)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影响APBSCT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APBSCT治疗的全部55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计算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率,并对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55例患者中,男35例,女20例,移植时中位年龄28(12~51)岁。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091(20—3024)d,3年OS率、DFS率分别为77.1%(95%CI71.2%~83.8%)、73.7%(95%C167.2%~80.3%)。移植后微小残留病(MRD)转阴〈200d组(27例)的DFS率高于≥200d转阴组(8例)(88.9%对46.9%,P=0.042);移植前MRD持续阴性患者3年DFS率为90.0%,MRD非持续阴性组为6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从确诊到MRD转阴时间为影响AML患者CR期行APBSCT预后的独立因素[RR=0.022(95%C10.001~0.604),P=0.024]。结论APBSCT是CR期AM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移植前监测MRD水平有助于判断APBSCT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无病生存 微小残留病
原文传递
86例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及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喆 韩明哲 +12 位作者 陈书连 马巧玲 魏嘉璘 庞爱明 黄勇 张潇予 梁晨 刘欣 姚剑峰 李刚 曹易耕 冯四洲 姜尔烈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7-592,共6页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在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地位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4年2月86例首次行auto-HSCT患者的疗效.结果 5年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在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地位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4年2月86例首次行auto-HSCT患者的疗效.结果 5年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63.8±5.6)%和(60 9±5.6)%,5年累积无复发死亡(NRM)率和复发率分别为(4.70±0.05)%和(34.40±0.31)%.年龄≥35岁、诊断时乳酸脱氢酶水平高、高白细胞起病、首次诱导治疗第15天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第1次完全缓解(CR1)至移植时间间隔>6个月及回输物中CD34+细胞数≥3.8× 106/kg均为不良预后因素.且CR1至移植时间间隔>6个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34例患者具有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前MRD阳性(MRD≥0.01%)、首次诱导化疗后MRD未转阴或巩固化疗过程中MRD转阳均提示不良预后,且巩固化疗中MRD转阳是影响DFS的独立不良因素.结论 auto-HSCT联合维持化疗是成人B-ALL治疗的可选方案.由于移植前及化疗过程中MRD阴性结果提示更好的结局,故MRD可能在指导成人B-ALL移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淋巴细胞 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微小残留病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