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镀锌家电板DX51D+Z冲压橘皮的原因分析及工艺优化
1
作者 曹晓恩 韩雄超 +2 位作者 宋志超 张秀宏 马国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38,142,共5页
针对DX51D+Z低碳铝镇静钢镀锌家电板冲压橘皮问题,分别从化学成分、热轧工艺、冷轧镀锌工艺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镀锌板冲压橘皮缺陷受时效的影响,均与固溶碳原子的存在相关;热轧卷取温度、镀锌均热温度及光整延伸率对固溶碳原子... 针对DX51D+Z低碳铝镇静钢镀锌家电板冲压橘皮问题,分别从化学成分、热轧工艺、冷轧镀锌工艺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镀锌板冲压橘皮缺陷受时效的影响,均与固溶碳原子的存在相关;热轧卷取温度、镀锌均热温度及光整延伸率对固溶碳原子引起的时效具有重要影响,降低固溶C和N含量、保证热轧卷取温度、镀锌均热温度精准控制及光整延伸率稳定控制可有效改善橘皮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铝镇静钢 橘皮缺陷 固溶碳 时效
下载PDF
铁矾渣热分解过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晓恩 洪陆阔 +2 位作者 周和敏 唐小芳 齐渊洪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0,共4页
采用DSC-TG和XRD分析方法对铁矾渣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矾渣的热分解包括脱水、脱氨、氧化和晶型转变等复杂步骤;经750℃焙烧,铁矾渣呈红棕色,最终产物主要为ZnFe_2O_4和Fe_2O_3;基于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得到... 采用DSC-TG和XRD分析方法对铁矾渣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矾渣的热分解包括脱水、脱氨、氧化和晶型转变等复杂步骤;经750℃焙烧,铁矾渣呈红棕色,最终产物主要为ZnFe_2O_4和Fe_2O_3;基于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得到铁矾渣在350~450℃和630~720℃温度区间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分别约为260和230 k 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3.07×10^(19)和1.29×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热分解 分解产物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铁矾渣回收铁锌联合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曹晓恩 洪陆阔 +2 位作者 齐渊洪 周和敏 郭玉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开发了转底炉内铁矾渣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熔分回收铁、烟气回收次氧化锌的联合工艺,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铁矾渣中铁和锌综合回收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碱度2.5,配碳比1.4,还原温度1 300℃,还原时间30min,金属化率达到98.47%,铁回收率为9... 开发了转底炉内铁矾渣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熔分回收铁、烟气回收次氧化锌的联合工艺,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铁矾渣中铁和锌综合回收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碱度2.5,配碳比1.4,还原温度1 300℃,还原时间30min,金属化率达到98.47%,铁回收率为95%,在还原阶段锌的挥发率达到94%,熔分结束锌的挥发率接近100%。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了Φ3.0 m转底炉中试试验,得到全铁含量44.50%,金属铁含量34.71%,金属化率78%的金属化球团,锌挥发率达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底炉 铁矾渣 还原 中试试验
下载PDF
铁矾渣直接还原-浮选回收银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晓恩 徐洪军 +4 位作者 洪陆阔 武兵强 石鑫越 周和敏 齐渊洪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73,78,共4页
采用直接还原-浮选新工艺流程回收铁矾渣中的银。结果表明,银矿物被包裹在铅铁矾矿物中难以充分解离,直接浮选效果不理想;通过直接还原反应可以破坏铅铁矾矿物的化学结构从而使包裹银暴露易于硫化,同时降低锌含量,避免Zn^(2+)对浮选的... 采用直接还原-浮选新工艺流程回收铁矾渣中的银。结果表明,银矿物被包裹在铅铁矾矿物中难以充分解离,直接浮选效果不理想;通过直接还原反应可以破坏铅铁矾矿物的化学结构从而使包裹银暴露易于硫化,同时降低锌含量,避免Zn^(2+)对浮选的不利影响。直接还原-洗矿-浮选闭路流程得到银品位2 125 g/t、回收率80.35%的银精矿,浮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银精矿 直接还原 浮选
下载PDF
铁矾渣直接还原—磁选—反浮选工艺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晓恩 徐洪军 +2 位作者 郭玉华 周和敏 齐渊洪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采用配碳球团直接还原铁矾渣得到金属化球团,烟气回收次氧化锌和铅,金属化球团经磨矿磁选得到铁精矿Ⅰ,之后再进行浮硅抑铁反浮选得到铁精矿Ⅱ。研究表明,在碱度为2.5、配碳比为1.4、1 300℃还原30min时,金属化率达到98.47%,铅、锌挥发... 采用配碳球团直接还原铁矾渣得到金属化球团,烟气回收次氧化锌和铅,金属化球团经磨矿磁选得到铁精矿Ⅰ,之后再进行浮硅抑铁反浮选得到铁精矿Ⅱ。研究表明,在碱度为2.5、配碳比为1.4、1 300℃还原30min时,金属化率达到98.47%,铅、锌挥发率分别达到86.25%和98.54%。将金属化球团磨样后在159.2kA/m时磁选效果最好,铁精矿Ⅰ品位为46.66%,铁回收率达到79.79%,经反浮选后得到品位60.30%的铁精矿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直接还原 磁选 反浮选
下载PDF
铁矾渣预氧化——煤基直接还原过程脱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晓恩 程相魁 +4 位作者 张可才 武兵强 洪陆阔 周和敏 齐渊洪 《有色金属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
针对铁矾渣综合回收过程脱砷问题,在分析砷物相基础上提出一种预氧化—煤基直接还原的脱砷方案。结果表明,预氧化升温阶段(25~800℃),砷总挥发率为24.45%;预氧化温度为800℃、预氧化气氛为O_2(5%)+N2(95%),预氧化时间为10 min时,最优脱... 针对铁矾渣综合回收过程脱砷问题,在分析砷物相基础上提出一种预氧化—煤基直接还原的脱砷方案。结果表明,预氧化升温阶段(25~800℃),砷总挥发率为24.45%;预氧化温度为800℃、预氧化气氛为O_2(5%)+N2(95%),预氧化时间为10 min时,最优脱砷率为26.34%;外配15%煤粉的预氧化铁矾渣含碳球团在弱还原升温阶段(25~1 075℃),砷总挥发率为45.90%;弱还原阶段适宜配碳量为10%~15%;还原温度1 075℃、外配10%煤粉,还原30 min时,砷挥发率达到68.2%;调整碱度、提高温度后,最优脱砷效率提高到7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预氧化 煤基直接还原 脱砷
下载PDF
汽车用高强度钢CR1030/1300MS连铸板坯的热塑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晓恩 程迪 +2 位作者 武志杰 姜丽梅 张可才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试验用CR1030/1300MS钢236 mm×1 350 mm连铸板坯(/%:0.13C,0.26Si,1.53Mn,0.011P,0.002S,0.31Cr,0.047Als,0.029Nb,0.032Ti,0.002 5B,0.003 2N)的工艺流程为260 t BOF-LF-RH-CC。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试验板坯650~1 ... 试验用CR1030/1300MS钢236 mm×1 350 mm连铸板坯(/%:0.13C,0.26Si,1.53Mn,0.011P,0.002S,0.31Cr,0.047Als,0.029Nb,0.032Ti,0.002 5B,0.003 2N)的工艺流程为260 t BOF-LF-RH-CC。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试验板坯650~1 300℃的热塑性曲线,并分析了高温拉伸试样断口组织。试验结果得出,试验钢两个脆性区为熔点~1 120℃和800~650℃在1 120-800℃呈现良好的塑性,断面收缩率均在85%以上。900℃断口属于穿晶韧性断裂,700℃为韧性和沿晶断裂。1 250℃和900℃近断口组织均为马氏体,温度升高马氏体板条更粗大。750℃原奥氏体晶界出现先共析铁素体是产生裂纹的根本原因。1 120~800℃进行矫直可防止铸坯产生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CR1030/1300MS 236 mm×1350 mm连铸板坯 热塑性 断口分析
下载PDF
酸洗板表面网格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工艺优化
8
作者 曹晓恩 孔加维 +2 位作者 杨建宽 李成亮 王孝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63-166,共4页
针对薄规格酸洗板网格缺陷,开展原因分析并制定工艺优化措施。该缺陷产生于平整工序,由平行于轧制方向等间距平行滑移线构成。建立张力的瞬间预张力过大或卷取张力变化值过大造成带钢局部粗晶区超过屈服强度,而产生位错滑移形成吕德斯带... 针对薄规格酸洗板网格缺陷,开展原因分析并制定工艺优化措施。该缺陷产生于平整工序,由平行于轧制方向等间距平行滑移线构成。建立张力的瞬间预张力过大或卷取张力变化值过大造成带钢局部粗晶区超过屈服强度,而产生位错滑移形成吕德斯带,是产生网格缺陷的根本原因。采取卷取预张力30~35 kN及合理控制正常卷取力160~180 kN的措施,可有效解决酸洗板表面网格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板 网格缺陷 吕德斯带 平整机组 卷取张力
下载PDF
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智 曹晓恩 张红萍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4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妇科门诊及住院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311例,均行宫颈脱落细胞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HPV DNA分型检测和高危型HPV E6/E7 m...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妇科门诊及住院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311例,均行宫颈脱落细胞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HPV DNA分型检测和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对其中任意一项或多项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报告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组中HPV DNA分型检测检出率(29.4%)高于高危型HPV E6/E7 mR NA(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预测高级别宫颈病变的特异度(73.4%)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诊断高级别宫颈病变ROC曲线下面积(0.816)大于HPV DNA分型检测(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PV DNA分型检测相比,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预测高级别宫颈病变具有更好的特异度,其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E7mRNA DNA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下载PDF
1500MPa级酸洗热成形钢开发
10
作者 孔加维 苏振军 +2 位作者 马子洋 曹晓恩 杨建宽 《河北冶金》 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
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发展趋势,而轻量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采用高强或超高强度钢,从而在不降低碰撞安全性时大幅降低汽车重量。高强钢在冷成形过程中易存在开裂、回弹大等问题,热成形技术可将高温成形与淬火强化相结合,有效... 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发展趋势,而轻量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采用高强或超高强度钢,从而在不降低碰撞安全性时大幅降低汽车重量。高强钢在冷成形过程中易存在开裂、回弹大等问题,热成形技术可将高温成形与淬火强化相结合,有效解决强度与成形性两者间的矛盾。本文以此为思路,采用C-Mn-Cr-Nb-Ti复合微合金成分设计,结合TMCP控轧控冷工艺,成功开发了1.8~8.0 mm厚度规格1500 MPa级酸洗热成形钢。经检测,热成形前基板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屈服强度350~480 MPa,抗拉强度490~630 MPa,断后延伸率16%~27%;热冲压成形后显微组织近乎全部为板条马氏体,屈服强度1000~1200 MPa,抗拉强度≥1500 MPa,断后延伸率≥5%。将该热成型钢板应用于汽车零件B柱,冲压过程中钢板成形性良好,无开裂起皱等缺陷,完全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TMCP 微合金 马氏体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延伸率
下载PDF
热轧酸洗板SPHD冲压橘皮缺陷成因分析
11
作者 孔加维 苏振军 +1 位作者 曹晓恩 杨建宽 《福建冶金》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本文针对冰箱压缩机用热轧酸洗板SPHD冲压过程中出现的“橘皮”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对缺陷试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缺陷试样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正常,带钢表层铁素体晶粒异常粗大是... 本文针对冰箱压缩机用热轧酸洗板SPHD冲压过程中出现的“橘皮”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对缺陷试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缺陷试样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正常,带钢表层铁素体晶粒异常粗大是引起“橘皮”缺陷的主要原因。带钢表层组织异常与终轧温度息息相关,将带钢终轧温度提升至900℃,“橘皮”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板 “橘皮”缺陷 铁素体晶粒 终轧温度
下载PDF
稀土钇元素对SS400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耿守凤 曹晓恩 《河北冶金》 2012年第3期26-28,56,共4页
为了探究稀土钇元素对SS400钢高温延塑性的影响,在SS400钢中加入稀土钇元素,在Gleeble-1500上进行高温拉伸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钇元素在SS400钢中以固熔的形式存在,在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钢的塑... 为了探究稀土钇元素对SS400钢高温延塑性的影响,在SS400钢中加入稀土钇元素,在Gleeble-1500上进行高温拉伸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钇元素在SS400钢中以固熔的形式存在,在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钢的塑性;钇含量在0.001%~0.002 2%时,随着钇含量的增加,SS400钢的抗拉强度提高,其断裂是由Al2O3、MnS夹杂处产生应力集中形成的裂纹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钇元素 SS400钢 高温力学性能 影响
下载PDF
增氮节镍型316奥氏体不锈钢的耐冲蚀性能
13
作者 周莉 曹晓恩 杨吉春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共5页
采用3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了试验用316钢(/%:0.04C,0.36Si,2.00Mn,0.009P,0.024S,17.74Cr,11.74Ni,2.56Mo)以及采用常压充氮和加入氮化合金熔炼了试验用增氮节镍型316钢(/%:0.04C,0.25Si,1.86Mn,0.012P,0.021S,16.90Cr,8.18Ni,2.64Mo,0.3... 采用3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了试验用316钢(/%:0.04C,0.36Si,2.00Mn,0.009P,0.024S,17.74Cr,11.74Ni,2.56Mo)以及采用常压充氮和加入氮化合金熔炼了试验用增氮节镍型316钢(/%:0.04C,0.25Si,1.86Mn,0.012P,0.021S,16.90Cr,8.18Ni,2.64Mo,0.36N),经锻造和轧制成4 mm带材,并经1 100℃1 h固溶处理。借助电子天平、扫描电镜以及自制的砂浆冲蚀磨损试验装置,对试验钢的冲蚀磨损率以及冲蚀磨损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验奥氏体不锈钢的磨损率随着冲蚀角度的增大,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45°与90°出现了两个峰值,当冲蚀角度为90°时,磨损率达到最大值;两种奥氏体不锈钢的冲蚀磨损率随着冲蚀速度和冲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冲蚀条件下,增氮节镍型316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优的耐冲蚀磨损性能和较低的冲蚀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氮节镍型316 奥氏体不锈钢 冲蚀 磨损率
下载PDF
冷轧双相钢CR340/590DP冲压开裂原因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晓恩 李守华 +3 位作者 吕超杰 王田惠 王旭 张可才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5,共8页
冷轧双相钢CR340/590DP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开裂和缩颈隐裂现象。通过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对比,落料剪切面、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分析可知,落料剪切面撕裂区局部微裂纹是冲压成形过程中的起裂点;冲压板料在张力和压力条件下剪切... 冷轧双相钢CR340/590DP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开裂和缩颈隐裂现象。通过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对比,落料剪切面、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分析可知,落料剪切面撕裂区局部微裂纹是冲压成形过程中的起裂点;冲压板料在张力和压力条件下剪切面灰色撕裂区均出现裂纹,裂纹产生位置和冲压过程板料受力方向无关;落料剪切产生的应力集中是冲压道次裂纹产生的基础;混晶及带状组织对冲压成形不利;细化晶粒、改善带状组织和马氏体均匀分布更有利于冲压过程材料的均匀变形,避免冲压开裂。通过优化冲压工艺和材料组织等措施,使开裂率由85%降至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双相钢 冲压 开裂 加工硬化 断口分析 混晶 带状组织
下载PDF
瘢痕疙瘩p53基因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卓阳 高建华 +3 位作者 曾兴业 黄大道 潘若望 曹晓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在浙江地区对瘢痕疙瘩p53基因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实验,评价此试剂盒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方法建立的试剂盒检测了浙江地区75例瘢痕疙瘩患者与75例正常对照的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 目的:在浙江地区对瘢痕疙瘩p53基因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实验,评价此试剂盒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方法建立的试剂盒检测了浙江地区75例瘢痕疙瘩患者与75例正常对照的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瘢痕疙瘩组的Pro等位基因及Pro/Pro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4、0.015),Pro/Pro基因型者患瘢痕疙瘩的风险性明显增高(OR=2.404,95%CI:1.182~4.887)。结论:p53基因检测试剂盒可以预测瘢痕疙瘩高危个体,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P53基因 基因多态性检测 试剂盒
下载PDF
冷轧双相钢HC420/780DP冲压开裂原因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晓飞 刘鹏 +3 位作者 薛仁杰 刘自权 曹晓恩 贾亚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4,共7页
针对采用冷轧双相钢HC420/780DP冲压某车型前纵梁加强件过程中易出现开裂现象的问题,通过对材料性能、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与冲压工艺进行分析可知,材料带状组织及针状马氏体的存在、屈强比偏高均对冲压变形产生不利影响,裂纹产生与成形... 针对采用冷轧双相钢HC420/780DP冲压某车型前纵梁加强件过程中易出现开裂现象的问题,通过对材料性能、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与冲压工艺进行分析可知,材料带状组织及针状马氏体的存在、屈强比偏高均对冲压变形产生不利影响,裂纹产生与成形复杂程度、模具圆角半径、板料成形方向及压边力等有关。通过在连铸过程中铸坯凝固末端实施轻压下与在冷轧过程中提高板料退火温度实现了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优化,结合冲压工艺,利用改变落料方向发挥板料轧制成形优势与降低压边力,提高了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性,开裂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开裂率由75%降至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裂 带状组织 针状马氏体 屈强比 轻压下 退火温度
下载PDF
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对ASC-US患者的分流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智 曹晓恩 +1 位作者 陈海迎 张红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6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r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患者的分流价值。方法选取311例疑似宫颈...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r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患者的分流价值。方法选取311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同时行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HPV-DNA分型检测和宫颈脱落细胞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细胞学结果为ASC-US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以病理报告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的检测效率。结果共85例ASC-US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患者23例,CINⅡ级患者7例,CINⅢ级患者13例。诊断TCT结果为ASC-US患者高级别宫颈病变的特异度比较,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80.0%)明显高于HPV-DNA分型检测(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8,P<0.001);两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HPV-DNA分型检测相比,高危HPV 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为ASC-US患者具有更明确的分流意义,在TCT结果为ASC-US患者的分流管理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肝叶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兴业 卓阳 +5 位作者 梅文杰 黄大道 庄素新 张恩勇 泮若望 曹晓恩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肝叶切除治疗25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的经验与体会。其中行左半肝切除11例,左外叶切除10例,不规则性右肝部分切...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肝叶切除治疗25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的经验与体会。其中行左半肝切除11例,左外叶切除10例,不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4例,均附加胆管探查、取石及内或外引流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除3例术后并发左膈下脓肿外,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全组均获随访,除2例合并胆管癌因复发或转移,分别于术后8-11月死亡,另1例因心血管疾病于术后3年死亡外,其余22例均健在。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的根本性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 胆管结石 肝内 肝脓肿 胆管炎
下载PDF
TGF-β_1基因-509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病理性瘢痕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卓阳 曾兴业 +3 位作者 周雪雪 黄大道 潘若望 曹晓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病理性瘢痕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了155例病理性瘢痕患者与120名正常对照的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病理性瘢痕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了155例病理性瘢痕患者与120名正常对照的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病理性瘢痕患者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676,P=0.031)。病理性瘢痕患者的C/T、T/T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763和1.376;P值分别为0.382和0.241),而病理性瘢痕患者的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93,P=0.019)。提示C/C基因型者患病理性瘢痕的风险性明显高于C/T、T/T基因型者(OR=2.041,95%CI:1.116~3.73)。结论:TGF-β1基因-509位点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可能是病理性瘢痕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TGF-Β1基因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瘢痕疙瘩发病风险与Fas基因-670位点多态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卓阳 曾兴业 +3 位作者 周雪雪 黄大道 曹晓恩 黄正炼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研究Fas基因-670位点多态性与瘢痕疙瘩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了75例瘢痕疙瘩患者与120名正常对照的Fas基因-670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瘢痕疙瘩患者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 目的:研究Fas基因-670位点多态性与瘢痕疙瘩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了75例瘢痕疙瘩患者与120名正常对照的Fas基因-670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瘢痕疙瘩患者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408,P=0.036)。瘢痕疙瘩患者的A/G、G/G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51和1.134;P值分别为0.305和0.287),而瘢痕疙瘩患者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07,P=0.022)。提示A/A基因型者患瘢痕疙瘩的风险性明显高于A/G、G/G基因型者(OR=2.122,95%CI:1.105~4.077)。结论:Fas基因-670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检测可能对判断瘢痕疙瘩高危个体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FAS基因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