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晓芝 朱丽青 +1 位作者 肖光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观察了维脑路通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该两种药物混合配伍无物理、化学变化,在6h内混合静滴是可行的。
关键词 维脑路通 丹参 针剂 稳定性
下载PDF
青霉素钠与利巴韦林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曹晓芝 朱丽青 +1 位作者 张岩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63-364,共2页
本文考察了青霉素钠与利巴韦林配伍的稳定性,结果两药配伍后,有效期为t25°C0.9=6.31h,pH值、放置时间及光线等对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青霉素钠 利巴韦林 稳定性 药物配伍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羟乙基芦丁的浓度 被引量:5
3
作者 曹晓芝 袁成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15-216,共2页
本文建立了羟乙基芦丁血浆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多重峰共积分测定法。KiomasilC18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30∶60∶10);线性范围为1~4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本文建立了羟乙基芦丁血浆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多重峰共积分测定法。KiomasilC18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30∶60∶10);线性范围为1~4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5.4%;常用配伍药物对测定基本无干扰。经测定3例患者的血浆浓度,证明本方法操作快速简便,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芦丁 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口服茶碱缓释胶囊的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晓芝 袁成 +2 位作者 姜晓宇 刘树芬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12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茶碱缓释胶囊(PT)测定经时血药浓度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单剂量组口服PT后Tmax=7.0±6.0h,Cma...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12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茶碱缓释胶囊(PT)测定经时血药浓度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单剂量组口服PT后Tmax=7.0±6.0h,Cmax=6.8±2.6mg·L-1;多剂量组连续口服PT后Tssmax=4.0±1.8h,Cssmax=16.5±2.6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肺疾病 茶碱 缓释胶囊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一例肾功能衰竭伴肝硬化患者地高辛中毒药物动力学分析及给药方案调整
5
作者 曹晓芝 孙成春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111,共2页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老年心衰并伴有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在肝代谢、肾排泄都异常情况下,长期口服地高辛药动学的改变,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同时,根据患者药动学参数及肾功能改变,合理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了治疗、抢救的目的。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肝硬化 地高辛中毒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_6、C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成春 陈冬梅 +1 位作者 曹晓芝 王景祥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85-87,共3页
本文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可以在4h内配伍使用,而不能与维生素C配伍。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维生素B6 维生素C 注射液 配伍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硫唑嘌呤和巯嘌呤浓度 被引量:5
7
作者 袁成 孙成春 +1 位作者 曹晓芝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485-487,共3页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硫唑嘌呤和巯嘌呤浓度的方法。样品用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以SpherisoubC18为固定相,甲醇-水-乙二胺(200:800:1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UV...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硫唑嘌呤和巯嘌呤浓度的方法。样品用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以SpherisoubC18为固定相,甲醇-水-乙二胺(200:800:1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UV313nm,甲硝唑为内标。硫唑嘌呤和巯嘌呤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1μg/ml和0.5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2.72和103.4±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巯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 血浓度
下载PDF
羟乙基芦丁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7
8
作者 袁成 曹晓芝 王景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观察维脑路通注射液中总羟乙基芦丁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大鼠静脉注射羟乙基芦丁20,40和50mg·kg-1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多组分峰共积分测定法,测定在不同时间各组织和体液中总羟乙基芦丁的含量以及蛋... 观察维脑路通注射液中总羟乙基芦丁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大鼠静脉注射羟乙基芦丁20,40和50mg·kg-1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多组分峰共积分测定法,测定在不同时间各组织和体液中总羟乙基芦丁的含量以及蛋白结合率。结果:羟乙基芦丁在血浆中的药物动力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有关参数除Cl外,血浆蛋白结合率、Co、T1/2(3.01~5.33h)、Vc(2.40~4.16L)、AUC(36.26~92.38mg·h·L-1)均具有剂量依赖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62%,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分布广泛且含量相差不大,但脂肪组织中最低,给药8h后各组织中含量明显下降,在粪、尿和胆汁中原形药物总排出量占给药量(40mg·kg-1)的11.7%。实验中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于体内羟乙基芦丁的测定,检测下限为1μg·L-1,线性范围0.1~15mg·L-1。结论:羟乙基芦丁在大鼠体内各组织分布广泛,主要经代谢途径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芦丁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氨基苷类抗生素不同给药方案的血药浓度及肾功能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成 朱丽青 +2 位作者 王景祥 曹晓芝 贾暖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3种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TM)、丁胺卡那霉素(AMK)和乙基西羧霉素(NTM)在日剂量相同时bid和qd给药法时的血药浓度和肾功能变化.方法:62例应用3种抗生素的住院病人在不同给药方法时,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或HPLC-IPD测定其血清药... 目的:观察3种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TM)、丁胺卡那霉素(AMK)和乙基西羧霉素(NTM)在日剂量相同时bid和qd给药法时的血药浓度和肾功能变化.方法:62例应用3种抗生素的住院病人在不同给药方法时,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或HPLC-IPD测定其血清药物浓度,同时观察其肾功能.结果:日剂量相同时bid法给药时3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峰值均明显低于qd法给药时(P<0.01),而谷浓度相反;qd法对Cr和BUN几乎无影响,而bid法则使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qd给药法可提高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并可降低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苷类 抗生素 血药浓度 肾功能 给药方案
下载PDF
肾小球疾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测定
10
作者 张纪芸 杨剑辉 +4 位作者 付彬 孙念政 满立新 王海涛 曹晓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小球疾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52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肾病综合征急性发作期16例,肾病综合征恢复期16例,肾小球肾炎20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血清内源性洋... 目的探讨儿童肾小球疾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52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肾病综合征急性发作期16例,肾病综合征恢复期16例,肾小球肾炎20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水平,并与临床表现、血及尿中β2微球蛋白(Sβ2-MG)、(Uβ2-MG)、血肌酐(Ser)、尿素氮(BUN)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EDLS水平均显著增高(P<0.001,P<0.05),肾病综合征恢复期血清EDLS水平恢复正常。血清EDLS水平与患儿的血压、SCr、BUN.Sβ2-MG、Uβ2-MG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肾小球疾病血清EDLS水平升高,并与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相关。EDLS在肾小球疾病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 肾小球肾炎 儿童
下载PDF
盐酸洛美沙星在感染患者的药代动力学
11
作者 袁成 周大铮 +2 位作者 曹晓芝 王景祥 刘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 观察感染患者体内盐酸洛美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比较口服和静脉滴注、空腹与进餐、不同剂量、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时的体内过程和动力学特征,体内药物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洛美沙星在体内均表现为一级吸收二室开放... 目的 观察感染患者体内盐酸洛美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比较口服和静脉滴注、空腹与进餐、不同剂量、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时的体内过程和动力学特征,体内药物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洛美沙星在体内均表现为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空腹和餐后口服洛美沙星 200 mg后,显示食物可使该药物吸收过程明显延长,T1/2ka分别为 0.39± 0.18和0.47±0.20 h,Tmax分别为1.3±0.3和1.6±0.4h,但Cmax下降不明显。单剂量空腹口服洛美沙星200,400和600 mg后,T1/2β车分别为9.8±2.9,10.7±4.0和11.2±3.9h,Cmax分别为1.5± 0.4,2.4± 0.8和 3.8± 0.9 mg·L-1,AUC0-∞与剂量呈比例增加,体内药代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单剂量静脉滴注药物 600 mg后 Cmax为 3.1± 0.9 mg·L-1。与单剂量给药相比,400 mg,bid连续口服7d后的Cmax和AUC0-∞均显著增加,蓄积因子为1.45;600mg,每天1次连续静脉滴注7d时AUC0-∞比单剂量给药增加不明显,蓄积因子为1.10;其他参数变化不显著。在各种给药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洛美沙星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68例肾移植病人用环孢素及硫唑嘌呤出现肝损害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晓芝 孙成春 王景祥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5-235,共1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病人口服环孢素和硫唑嘌呤引起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肾移植术后病人68例(男性54例,女性14例;年龄41±s7a),口服环孢素4.0mg/(kg·d),po,qd,每隔2wk减0.5mg/...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病人口服环孢素和硫唑嘌呤引起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肾移植术后病人68例(男性54例,女性14例;年龄41±s7a),口服环孢素4.0mg/(kg·d),po,qd,每隔2wk减0.5mg/(kg·d),最低剂量1.0mg/(kg·d);硫唑嘌呤与环孢素同时服,剂量为50mg,po,qd。根据不同疗程分为3组,第1组为≤90d;第2组为91~180d;第3组为>180d。结果:肾移植病人服环孢素和硫唑嘌呤前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P<0.01,第1,第2组与第3组比较发生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移植病人口服2药后均有不同程度肝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类 硫唑嘌呤 肾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