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洲茄边碱诱导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赵祎博 张琳 +3 位作者 傅若秋 曹梓珍 陈翔 陈剑鸿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澳洲茄边碱(SM)对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SM(0,2,4,6,8μmol/L)处理细胞24 h,即溶剂对照组和SM 1组、2组、3组、4组。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克... 目的 探讨澳洲茄边碱(SM)对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SM(0,2,4,6,8μmol/L)处理细胞24 h,即溶剂对照组和SM 1组、2组、3组、4组。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和JC-1荧光探针分别检测U251细胞中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U251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随SM浓度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P <0.05),细胞凋亡率呈升高趋势(P <0.01);经SM处理后,细胞剪切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剪切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 <0.05),线粒体膜电位呈降低趋势(P <0.01)。结论 SM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从而抑制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茄边碱 胶质母细胞瘤 线粒体 活性氧 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藜芦胺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曹梓珍 张琳 +3 位作者 傅若秋 赵祎博 陈翔 陈剑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734-2739,共6页
目的 探究藜芦胺(VTM)对人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VTM干预GBM的铁死亡相关交集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以U251细胞为对象,采用CCK-8法、细胞... 目的 探究藜芦胺(VTM)对人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VTM干预GBM的铁死亡相关交集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以U251细胞为对象,采用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形态变化观察、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FerroOrange荧光探针法、Western blot实验对VTM抑制U251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VTM干预GBM的铁死亡相关交集靶点462个,富集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胞质囊泡、线粒体膜等细胞成分,影响二价铁离子(Fe^(2+))结合、DNA转录过程等分子功能,以及铁死亡、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40、60、80、100、120、140μmol/L的VTM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40、80、120μmol/L的VTM可使细胞萎缩、细胞核破碎,可显著抑制其克隆形成,显著提高其活性氧(ROS)、Fe^(2+)水平,并可不同程度地上调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的表达,下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 VTM可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内ROS和Fe^(2+)的蓄积,从而诱导铁死亡,上述作用可能与调控Nrf2/HO-1/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胺 胶质母细胞瘤 铁死亡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信号通路
下载PDF
医学检验本科生参与临床科室实习的探索与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桐硕 曹梓珍 +1 位作者 张寓鑫 李艳秋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60-61,共2页
基于医学检验人才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本院为检验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临床科室实习。从培养临床思维、锻炼沟通能力、拓展科研思路、助力升学深造等方面探讨检验本科生参与临床实践的意义,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习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实习 本科生 临床科室
下载PDF
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丝素蛋白纳米粒子抗菌活性及释放性能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翔 刘耀 +3 位作者 倪睿 赵祎博 曹梓珍 陈剑鸿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5期41-45,共5页
目的评价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的丝素蛋白纳米粒子(PHMB-NPs)的抗菌活性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采用自组装法制备PHMB-NPs,考察其粒径、多分散指数、Zeta电位和药物负载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形貌,测定红外光谱,采用牛津杯抑菌圈... 目的评价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的丝素蛋白纳米粒子(PHMB-NPs)的抗菌活性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采用自组装法制备PHMB-NPs,考察其粒径、多分散指数、Zeta电位和药物负载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形貌,测定红外光谱,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并建立其体外释放曲线。结果PHMB-NPs的粒径为150~170 nm,粒径分布较集中,分散体系稳定性好,在SEM下呈球形,对大肠杆菌E577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体外释放主要集中在24 h内。结论该方法制备的PHMB-NPs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将其开发为抗菌敷料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双胍 丝素蛋白 纳米粒子 抗菌 释放性能
下载PDF
脂质体镶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静怡 张莉 +1 位作者 姬文捷 曹梓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179,共7页
脂质体镶囊(capsosome)是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脂质体包埋在聚电解质微囊的囊壁中,从而形成"夹层式"结构的囊泡,其与生物膜有着极好的相容性,并兼备聚电解质微囊和脂质体的双重优点,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主要介... 脂质体镶囊(capsosome)是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脂质体包埋在聚电解质微囊的囊壁中,从而形成"夹层式"结构的囊泡,其与生物膜有着极好的相容性,并兼备聚电解质微囊和脂质体的双重优点,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脂质体镶囊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和负载的药物种类,为将药物制成脂质体镶囊提供更广泛的思路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镶囊 聚电解质微囊 脂质体 层层自组装
原文传递
溶解介质的性质对积雪草苷溶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倩 陈有权 +4 位作者 曹梓珍 闫帅 熊金玲 张莉 王晓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82-2086,共5页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相中的平衡溶解度,并考察溶解介质的性质对积雪草苷溶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摇瓶-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在各油水中的分配比,并测定其在油相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在不...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相中的平衡溶解度,并考察溶解介质的性质对积雪草苷溶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摇瓶-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在各油水中的分配比,并测定其在油相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中的平衡溶解度。结果:37℃时,积雪草苷在单亚油酸甘油酯和蓖麻油中平衡溶解度较高,分别为1 742.98和108.08μg·mL^(-1),在油酸、辛癸酸甘油酯、棕榈酸异丙酯、辛酸/癸酸三甘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中几乎不溶;在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平衡溶解度较高,为60 796.50μg·mL^(-1),在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略溶,在聚山梨酯-20和聚山梨酯-80中微溶;在助表面活性剂乙氧基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基醚及聚乙二醇-400中溶解度较高,分别为79 477.24,67 492.32,41 091.48μg·mL^(-1),在1,2-丙二醇中略溶,在正丙醇、异丙醇、聚甘油-6-双异油酸酯、丙三醇及聚甘油-6-异硬脂酸酯中微溶。结论:研究积雪草苷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为进一步研究积雪草苷微乳等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表面活性剂 油相 单亚油酸甘油酯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 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 乙氧基二乙二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