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左倾斜的身体——柏桦诗歌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梦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5,共8页
柏桦是一个从未进入90年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写作在80年代灼目而辉煌,却同样结束得很快。柏桦的气质型怪癖和他的才华促成了他最初诗歌语言的清新与激动人心,作为一种对常态僭越的语言,这是一种获得躯体存在感的语言。然而在青春与才华的... 柏桦是一个从未进入90年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写作在80年代灼目而辉煌,却同样结束得很快。柏桦的气质型怪癖和他的才华促成了他最初诗歌语言的清新与激动人心,作为一种对常态僭越的语言,这是一种获得躯体存在感的语言。然而在青春与才华的耗损中,柏桦的诗歌写作陷入了自身的僵化中,于是诗人柏桦留在了他的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桦 身体 在场 僵化
下载PDF
受伤的喉咙——翟永明诗歌发声的隐秘性
2
作者 曹梦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9,共8页
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她那部被称为女人的“圣经”一书中提到:“物种与个体的冲突,有时在分娩时会具有戏剧性的力量,使女性身体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脆弱。人们说得好,女人的‘腹部是虚弱的’。的确,她们内部有... 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她那部被称为女人的“圣经”一书中提到:“物种与个体的冲突,有时在分娩时会具有戏剧性的力量,使女性身体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脆弱。人们说得好,女人的‘腹部是虚弱的’。的确,她们内部有一种敌对因素——这就是消耗她们生命力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永明 波伏娃 隐秘性 萨福 舒婷 概不由己 《母亲》 陆忆敏 西蒙娜 文化诗
下载PDF
身体之辨——“四川五君”论
3
作者 曹梦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在现代汉语诗歌发生的特殊背景下,"大我"和"我们"一直束缚着身体向自身的探索,以北方为中心的"朦胧诗"的出现,可视为身体的觉醒。而在这一诗歌脉络之下,以南方为中心的"第三代"诗歌写作,则更... 在现代汉语诗歌发生的特殊背景下,"大我"和"我们"一直束缚着身体向自身的探索,以北方为中心的"朦胧诗"的出现,可视为身体的觉醒。而在这一诗歌脉络之下,以南方为中心的"第三代"诗歌写作,则更大程度上发掘着身体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柏桦、欧阳江河、翟永明、张枣、钟鸣等"四川五君"的写作,既承袭着"南方诗歌"与"第三代"诗歌的传统,以其呈现出的身体的复杂与幽微成为值得解读的文本。本文以"四川五君"的诗歌为切入点,从"南方:嬗变的躯体""现代场景:身体""‘她’空间的身体化""幻的空间:逃逸之身体"和"变形与纵深"五个方面来探讨身体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五君 诗歌 身体
下载PDF
身体的秘密痕迹——翟永明诗歌论
4
作者 曹梦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7-37,共11页
本文通过翟永明的诗歌来探讨诗歌、身体、经验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翟永明的写作更趋向于跟着身体的感觉走。她的诗歌几乎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命的痕迹,这是翟永明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是人们能从中看到的最真实与真诚的身体之所在... 本文通过翟永明的诗歌来探讨诗歌、身体、经验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翟永明的写作更趋向于跟着身体的感觉走。她的诗歌几乎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命的痕迹,这是翟永明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是人们能从中看到的最真实与真诚的身体之所在。然而一旦陷入对身体的执着中,陷入跟着感觉走的状态中,人们就会在价值判断上产生偏差——究竟哪些才是值得写的,哪些是不值得的,哪些痕迹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翟永明诗歌中的母亲、女人以及自己内心的种种恐惧、惶惑等;而又有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比如她写作的大量酒吧中的诗。并非人们不假思索地忠实于身体的一切去写作,它就存在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研究 翟永明 价值判断
下载PDF
恍惚与界限之间的身体——钟鸣论
5
作者 曹梦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4-21,共8页
钟鸣的写作,从诗歌到随笔,都形成了对自己整个书写有效的语汇。在他的笔下,身体的萌动与他对身体的克制与思考同时存在,恍惚与界限同时存在。他对语言与身体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抗拒前者过度的煽动性。而且,他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梦... 钟鸣的写作,从诗歌到随笔,都形成了对自己整个书写有效的语汇。在他的笔下,身体的萌动与他对身体的克制与思考同时存在,恍惚与界限同时存在。他对语言与身体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抗拒前者过度的煽动性。而且,他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梦想,回到物的坚实性与持久性中重新看待那些被夸张、矫饰的语言,或仅仅是因为人们的恍惚,而错失了身体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鸣 身体 语言 恍惚 界限
下载PDF
张枣:扮鬼脸和不扮鬼脸的抒情者
6
作者 曹梦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7-72,共6页
论文从三个方面阐释诗人张枣的诗歌写作:一、张枣在诗歌中惯用"鬼脸",即抒情中的变调,让诗歌产生独特的抒情效果。二、张枣在诗歌写作中始终具有清醒感,从诗歌中的人称变换和变幻可以看出诗人一直在寻找一个"之外"... 论文从三个方面阐释诗人张枣的诗歌写作:一、张枣在诗歌中惯用"鬼脸",即抒情中的变调,让诗歌产生独特的抒情效果。二、张枣在诗歌写作中始终具有清醒感,从诗歌中的人称变换和变幻可以看出诗人一直在寻找一个"之外"的点来保持这种清醒感。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只体现出诗人意识到系统束缚的清醒感,而在后期的诗歌中,诗人则逐渐开始寻找突破束缚的方法。三、张枣的诗歌写作是出于对一首独一的、有关诗歌的诗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枣 鬼脸 之外 突破 独一的诗
下载PDF
病风景
7
作者 曹梦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钟世华的诗歌中,有大量关涉乡村的词语。这些词语直指已然崩塌的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诗人藉此呈现出独特的"病风景"——他以肉身化的疼痛,感知着土地、生活与家园的病痛与破碎。此外,诗人也试图去治愈罹患病痛的物和词,于是... 钟世华的诗歌中,有大量关涉乡村的词语。这些词语直指已然崩塌的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诗人藉此呈现出独特的"病风景"——他以肉身化的疼痛,感知着土地、生活与家园的病痛与破碎。此外,诗人也试图去治愈罹患病痛的物和词,于是他呈现了另一类写作:以"爱"之私语构建出词和物的完整性,或目光转向风景中美好与完整的部分,去言说它们。这些,都是生存的图景。然而,就一种普遍而整体的生存状态来说,词语对创伤的治愈,因后者太过严重,它很难保证自己时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世华 词语 病风景 治愈 失效
下载PDF
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读李少君诗歌
8
作者 曹梦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李少君诗歌创作一直在践行着他自己的理念:从山水、自然、人情中找到传统诗学中的"和谐",将"深情"投射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深情"这样一个亘古有之的、兼容美学与人文关怀的理念也就成了探讨李少君诗歌的... 李少君诗歌创作一直在践行着他自己的理念:从山水、自然、人情中找到传统诗学中的"和谐",将"深情"投射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深情"这样一个亘古有之的、兼容美学与人文关怀的理念也就成了探讨李少君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在与现代人的"心碎"相遇后,"深情"必然会发生改变,但是在李少君的诗歌中不难找到我们源于记忆的"一往情深",尽管来得有些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君 自然 深情 和谐
下载PDF
友邻森林的呼唤——论莱萸的诗
9
作者 曹梦琰 《作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一“自然是座大神殿,在那里/活柱有时发出模糊的话;/行人经过象征底森林下,/接受着它们亲密的注视。”(波德莱尔《契合》,梁宗岱译)法语中的森林(foret)是阴性词——“把所有具有魅力的、柔和的,超越了过分单纯的阳性名称的”用阴性来表... 一“自然是座大神殿,在那里/活柱有时发出模糊的话;/行人经过象征底森林下,/接受着它们亲密的注视。”(波德莱尔《契合》,梁宗岱译)法语中的森林(foret)是阴性词——“把所有具有魅力的、柔和的,超越了过分单纯的阳性名称的”用阴性来表示,在波德莱尔的诗中,万物、身体官能和词语之间相互的呼应、回响与融合正是发生在这阴性的森林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梁宗岱 森林
原文传递
诗人张枣论
10
作者 曹梦琰 《中国诗歌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225-243,共19页
作为当代一位别具一格的诗人,张枣的诗歌始终坚持对语言精确度的求索,他试图通过语言化解身体的危机;他的诗歌保持着与母语的亲密关系,他在诗中重塑和重新发现了母语;身处孤独处境中的他一直在寻求对话者,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发展了一种与... 作为当代一位别具一格的诗人,张枣的诗歌始终坚持对语言精确度的求索,他试图通过语言化解身体的危机;他的诗歌保持着与母语的亲密关系,他在诗中重塑和重新发现了母语;身处孤独处境中的他一直在寻求对话者,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发展了一种与世界、自己进行对话的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枣 身体 母语 对话
原文传递
秩序之美——赵野诗歌论
11
作者 曹梦琰 《新文学评论》 201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在多年后的《自述》中,赵野写出了第三代诗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往事,他提到了他们密谋夺取'诗协'政权。诗人说:'那一年,我们都刚刚二十岁出头,激情和阴谋仿佛都是与生俱来的。'1要谈这一代人,谈激情、阴谋... 在多年后的《自述》中,赵野写出了第三代诗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往事,他提到了他们密谋夺取'诗协'政权。诗人说:'那一年,我们都刚刚二十岁出头,激情和阴谋仿佛都是与生俱来的。'1要谈这一代人,谈激情、阴谋或所谓的诗歌革命,似乎复数形式是必然的:'这就是他们,胡冬、万夏或赵野们/铁路和长途汽车的革命者/诗歌阴谋家,生活的螺丝钉'(《1982年10月,第三代人》)。是的,纵然人们可以用不同的名字和诗歌特征标识出他们,然而,第三代——热血沸腾的第三代,人们于这个名称中纵情高歌,却被淹没于自身的高音之中,仅仅成为'第三代'的一员——生活的螺丝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阴谋 螺丝钉 激情 诗歌 阴谋家 名称 生活
原文传递
另类的崇高——读李壮和康雪的诗歌
12
作者 曹梦琰 《扬子江(诗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5,共2页
“诗并不是外来的——正如我们所见,诗就埋伏在街角那头。诗随时都可能扑向我们的。”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看松的方式——读霍俊明《松针是松针,生活是生活》
13
作者 曹梦琰 《扬子江(诗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0,共2页
“松针是松针,生活是生活”,这由两个A是A的句子构成的诗题,宣示并强调事物本来的样子——若去比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两句,诗人隐藏了“见者”和“见”。尽管彼和彼的行为、情思无时不在,诗人却有意无意地践行着不干扰原则,正如... “松针是松针,生活是生活”,这由两个A是A的句子构成的诗题,宣示并强调事物本来的样子——若去比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两句,诗人隐藏了“见者”和“见”。尽管彼和彼的行为、情思无时不在,诗人却有意无意地践行着不干扰原则,正如本诗所呈现出的经验方式——无力或无奈的不干扰,面对强劲的破坏力时;心怀敬畏的不干扰,面对来得更辽阔与深远的未知之力时,譬如命运,譬如自然迁移中的沧海桑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构成 松针 破坏力
原文传递
诗歌中的声音——身体与语境之辨
14
作者 曹梦琰 《西部(新文学)(上)》 2016年第10期125-133,共9页
身体与声音"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诗序》)。声是情之所至,身体下意识而为,然后才有"文",有修饰或形容,让这种饱含情感、极度个人化而不易被辨识与理... 身体与声音"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诗序》)。声是情之所至,身体下意识而为,然后才有"文",有修饰或形容,让这种饱含情感、极度个人化而不易被辨识与理解的声,变成可在一定范围内(某个地域或某种文化氛围中)通约的"音",也就是诗。"‘诗’字最初在古人的观念中,却离现在的意义太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流派 《毛诗序》 亡国之音 乱世之音 诗歌写作 于声 现代汉诗 太远 张枣 “朦胧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