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不同部位PICC置管效果、不良情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曹爱芬 熊小云 +3 位作者 陈丽莲 黃颖穗 文春英 江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4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新生儿上、下肢PICC置管效果、不良情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PICC置管新生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部位的不同将其等分为A组(上肢静脉置管组)和B组(下肢静脉置管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操... 目的观察与比较新生儿上、下肢PICC置管效果、不良情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PICC置管新生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部位的不同将其等分为A组(上肢静脉置管组)和B组(下肢静脉置管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操作成功率、出血量、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及疼痛刺激程度。结果 B组的一次操作成功率高于A组(P <0. 05),出血量小于A组(P <0. 05),操作时间短于A组(P <0. 05),留置时间长于A组(P <0. 05),导管异位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A组(P <0. 05),疼痛刺激程度优于A组(P <0. 05)。结论新生儿下肢PICC置管效果优于上肢置管,且不良情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控制效果也更好,因此下肢PICC置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效果 不良情况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NICU患儿生命体征和烦躁预防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曹爱芬 庄燕珠 江姗 《全科护理》 2018年第10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生命体征以及烦躁预防的影响。[方法]将NICU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呼吸、心...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生命体征以及烦躁预防的影响。[方法]将NICU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烦躁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呼吸、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为96.21%±1.49%,对照组为91.04%±1.53%;观察组患儿烦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56%与27.78%,P=0.004)。[结论]NICU患儿采用袋鼠式护理后可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有效预防烦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袋鼠式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生命体征 烦躁
下载PDF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与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瑞琴 杨传忠 +3 位作者 熊小云 陈丽莲 黄颖穗 曹爱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与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6年2月28日在我院NICU收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核心温度分为3组:≤35.9℃为中... [目的]探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与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6年2月28日在我院NICU收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核心温度分为3组:≤35.9℃为中重度低体温组,36.0℃~36.4℃为轻度低体温组,36.5℃~37.5℃为正常体温组,比较3组间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245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低体温发生率为86.1%,体温35.80℃±0.66℃;3组间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对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入院时 核心温度 并发症 颅内出血 死亡率 体温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法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石小娟 汪晓萍 +1 位作者 曹爱芬 袁瑞琴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48-149,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方法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密闭式吸痰法组)32例和B组(开放式吸痰法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方法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密闭式吸痰法组)32例和B组(开放式吸痰法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家属满意率、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气道压力和PaO2、SpO2、血清IL-6、TNF-α。结果 A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家属满意率高于B组,PaO2、SpO2高于B组,气道压力、血清IL-6、TNF-α低于B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法,且对患者的机体多项指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比较
下载PDF
应用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丽莲 熊小云 +3 位作者 余霞娟 袁瑞琴 黄颖穗 曹爱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3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在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早产儿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NNS 组每次静脉穿刺时使用安慰奶嘴,比... 目的:探讨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在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早产儿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NNS 组每次静脉穿刺时使用安慰奶嘴,比较两组早产儿进行3次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评分情况。疼痛评分采用加拿大 Toronto 和 McGill 大学研制的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结果:NNS 组静脉穿刺时的 PIP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产儿静脉穿刺时多次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方法有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静脉穿刺 疼痛评估
下载PDF
220例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术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袁瑞琴 熊小云 +2 位作者 陈丽莲 黄颖穗 曹爱芬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NICU的220例患儿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0例患儿中成功置管于下腔静脉217例,3例因导管末端异...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NICU的220例患儿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0例患儿中成功置管于下腔静脉217例,3例因导管末端异位于腹壁下静脉拔管;一次穿刺成功196例,成功率89.1%;留置时间4d~98d(23.94d±13.73d);置管期间导管堵塞13例次,发生静脉炎19例次,导管因渗液脱出1例,导管体外断裂1例;206例拔管后行导管末端培养,结果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2例。[结论]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技术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异位率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大隐静脉 新生儿监护病房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蓝光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娟 袁瑞琴 +2 位作者 罗丽 曹爱芬 陈丽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蓝光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循环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蓝光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循环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蓝光治疗中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从16.93%降低到4.27%,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以及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及团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蓝光治疗 品管圈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两种非药物性干预法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丽莲 熊小云 +3 位作者 余霞娟 袁瑞琴 黄颖穗 曹爱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3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口服10%葡萄糖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40例住院早产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NS组和GS组,每组80例,早产儿静脉穿刺过程中,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NNS组吸吮安慰奶嘴,GS组口服10%葡萄糖...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口服10%葡萄糖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40例住院早产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NS组和GS组,每组80例,早产儿静脉穿刺过程中,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NNS组吸吮安慰奶嘴,GS组口服10%葡萄糖水,比较3组早产儿静脉穿刺时疼痛评分及啼哭发生情况,疼痛评分采用加拿大Toronto和McGill大学研制的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结果]对照组、NNS组和GS组静脉穿刺时PIPP评分分别为10.34分±1.69分、5.98分±1.63分、5.54分±1.52分,NNS组和GS组PIP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NNS组和GS组PIP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静脉穿刺时早产儿啼哭发生率分别为73.75%、52.50%、47.50%,NNS组和GS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NNS组和GS组啼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口服10%葡萄糖均能一定程度地缓解静脉穿刺疼痛,医护人员可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10%葡萄糖 静脉穿刺 疼痛管理
下载PDF
152例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穿刺置入PICC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熊小云 陈丽莲 +2 位作者 袁瑞琴 黄颖穗 曹爱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通过对经新生儿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手段的观察,分析临床采用该法的安全性及可实施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同期152例经大隐静脉和82例经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机械... 目的:通过对经新生儿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手段的观察,分析临床采用该法的安全性及可实施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同期152例经大隐静脉和82例经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堵塞、液体外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组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肘部静脉组上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新生儿,采用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高于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大隐静脉 肘部静脉置管 效果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丽莲 罗丽 +2 位作者 熊小云 曹爱芬 张娟 《全科护理》 2015年第28期2860-2862,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开展以"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光疗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开展以"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光疗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新生儿蓝光治疗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16.04%降低到5.63%,圈员对综合能力的自我评价也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蓝光治疗 品管圈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引起鼻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熊小云 陈丽莲 +2 位作者 袁瑞琴 黄颖穗 曹爱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引起鼻损伤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30例使用Hudons鼻塞及新的固定方法与30例应用老式鼻塞及旧的固定方法引起的鼻损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式固定方法鼻损伤...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引起鼻损伤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30例使用Hudons鼻塞及新的固定方法与30例应用老式鼻塞及旧的固定方法引起的鼻损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式固定方法鼻损伤为40%,新的固定方法鼻损伤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鼻塞、固定方法及合理的操作,可以减少鼻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鼻损伤
下载PDF
改良输血装置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莲 熊小云 +1 位作者 张忠菊 曹爱芬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输血装置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使用改良输血装置输血的421例新生儿的输血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改良输血装置输血的421例新生儿,在输血监护过程中,未发现急性机械性溶血、急性... 目的:探讨改良输血装置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使用改良输血装置输血的421例新生儿的输血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改良输血装置输血的421例新生儿,在输血监护过程中,未发现急性机械性溶血、急性心功能衰竭及急性肺水肿。结论:改良输血装置能够准确地控制输血速度及输血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输血 改良输血装置
下载PDF
小剂量开塞露纳肛在早产儿灌肠中的应用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丽莲 熊小云 +2 位作者 文春英 黄颖穗 曹爱芬 《全科护理》 2012年第20期1856-1856,共1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在早产儿灌肠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灌肠的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B组采用3mL开塞露+3mL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的灌肠效果。[结果]A、B两组患儿灌肠后均排出大便,排便... [目的]探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在早产儿灌肠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灌肠的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B组采用3mL开塞露+3mL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的灌肠效果。[结果]A、B两组患儿灌肠后均排出大便,排便量分别为12.97g±8.79g、15.77g±11.99g,两组排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0.05)。[结论]小剂量开塞露纳肛所用灌肠液的量少,不需要使用肛管,操作简单,并能达到与传统方法同等的灌肠效果,是早产儿较为安全、有效的灌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灌肠 开塞露 纳肛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丽莲 熊小云 +2 位作者 郝彦斌 黄颖穗 曹爱芬 《全科护理》 2012年第19期1734-173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52例新生儿(观察组)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7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及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情况、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52例新生儿(观察组)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7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及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到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可作为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备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大隐静脉 肘部静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外周浅静脉穿刺滴血法在早产儿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丽莲 熊小云 +1 位作者 黄颖穗 曹爱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穿刺滴血法在早产儿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300例需要采集血标本的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外周浅静脉组、股静脉组、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3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操作...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穿刺滴血法在早产儿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300例需要采集血标本的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外周浅静脉组、股静脉组、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3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操作时的疼痛评分。[结果]外周浅静脉组、股静脉组和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分别为89%、78%和7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5,P=0.015);外周浅静脉组局部瘀斑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组和桡动脉组,3组标本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浅静脉组、股静脉组和桡动脉组操作时疼痛评分分别为14.30分±1.30分、15.04分±1.41分和15.24分±1.42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47,P=0.002)。[结论]外周浅静脉穿刺滴血法采血成功率高,对患儿的刺激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外周浅静脉穿刺 血标本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核碎片的各向异性分布
16
作者 司瑞芳 曹爱芬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多源理想气体模型的框架内,用解析和蒙特卡洛两种方法计算分析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核碎片的方位角分布和椭圆流对横动量的依赖关系,并由此分析了末态核碎片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对计算结果与同位旋依赖的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SQMD)... 在多源理想气体模型的框架内,用解析和蒙特卡洛两种方法计算分析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核碎片的方位角分布和椭圆流对横动量的依赖关系,并由此分析了末态核碎片的各向异性分布特征。对计算结果与同位旋依赖的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SQMD)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理想气体模型 蒙特卡洛方法 方位角分布 各向异性 椭圆流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下肢置入PICC尖端移位与体重及身长增长的关系
17
作者 杨家鸣 王慧艳 +3 位作者 杨传忠 黄颖穗 曹爱芬 熊小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51-2156,共6页
目的:探索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改变的关系,以此确定导管尖端再次定位的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 目的:探索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改变的关系,以此确定导管尖端再次定位的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经下肢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记录首次置管与置管期间最后1次X线导管尖端位置以及相对应时间的体重及身长。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尖端位置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18例患儿,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与身长增长与导管尖端移位呈负相关(r值为-0.432,-0.66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导管尖端位置变化相关(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PICC导管尖端位置移动相关。当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每增加100 g,经下肢置入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远离心脏0.33个椎体;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每增加1 cm,经下肢置入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远离心脏0.55个椎体,若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过快,需要增加定位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体重 身长 导管尖端位置 相关性
下载PDF
头正中位护理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脑室内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爱芬 陈雪雨 +2 位作者 熊小云 陈丽莲 黄颖穗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4期1304-1306,1317,共4页
目的探讨头正中位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V/ELBW)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NICU 1070例住院的V/ELBW,入院一周内的头部体位资料及并发症情况,根据是否采用头正中位护理分为头正... 目的探讨头正中位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V/ELBW)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NICU 1070例住院的V/ELBW,入院一周内的头部体位资料及并发症情况,根据是否采用头正中位护理分为头正中位组(观察组)和非头正中位组(对照组)。应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ELBW早期头正中位护理对IVH发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IVH总体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20.5%vs 13.6%);观察组患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vs 5.7%)。观察组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vs 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头正中位可降低IVH和ROP发生的风险,增加中重度BPD发生的风险,但对坏死性小肠炎(NEC)的发生率(Ⅱ级以上)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的多因素后,头正中位可降低IVH和干预性ROP的发生风险。结论头正中位可显著降低V/ELBW发生IVH和ROP的发生风险,但是也可能增加中重度BPD的发生。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不能排除其他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且样本量有限。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探究头正中位对IVH发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头正中位 脑室内出血 新生儿 重症护理
下载PDF
母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喂养结局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爱芬 陈丽莲 +3 位作者 熊小云 刘杰 穆晓和 文春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4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母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喂养结局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生理盐水口腔护理,研究组实施母乳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 目的:探讨母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喂养结局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生理盐水口腔护理,研究组实施母乳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喂养结局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吸吮力建立时间(7.90±0.76)d、开始喂奶时间(15.69±1.58)d、达到全肠内喂养时间(14.65±1.56)d、住院时间(15.12±1.05)d,均优于对照组的(12.81±1.62)、(19.98±1.46)、(17.72±1.31)、(21.16±2.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身长(46.53±4.31)cm、头围(34.02±3.18)cm,体重(2.32±0.51)kg,均优于对照组的(42.65±4.52)cm、(29.86±2.83)cm、(2.06±0.42)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口腔清洁度评分(4.49±0.21)分,对照组口腔清洁度评分(3.80±0.16)分,研究组口腔清洁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57,P=0.000)。研究组家长满意度为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母乳口腔护理,可以有效缩短由经口喂养阶段到全口喂养阶段的过渡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喂养结局,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保证早产儿的口腔清洁,提升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口腔护理 早产儿 生长发育 喂养结局 满意度
下载PDF
1种适用于超低出生体重儿下肢PICC的改良体表测量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颖穗 陈雪雨 +4 位作者 熊小云 陈丽莲 孙盼盼 袁瑞琴 曹爱芬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9期3679-3681,共3页
[目的]探讨1种改良体表测量法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下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静脉治疗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需置入PICC的超低出生体重儿83例,按所采用的下肢PICC体... [目的]探讨1种改良体表测量法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下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静脉治疗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需置入PICC的超低出生体重儿83例,按所采用的下肢PICC体表测量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对照组测量方法从穿刺点直线拉至剑突的长度,试验组测量方法从穿刺点直线拉至左右肋弓形成的夹角下缘的长度,测量时均伸直下肢与躯干呈15~30°。置管成功后,根据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到位情况、PICC使用1个月后两组管端位置下移椎体情况。[结果]以胸部X线片定位管端到达最佳位置胸8(T8)~胸10(T10)为标准,对照组到位率为64.6%,试验组到位率为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使用1个月后两组管端位置下移椎体情况,以胸部X线片定位下肢PICC尖端在T11以上位置为安全范围,试验组60%1个月后尖端在T11以上,对照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改良体表测量方法,使下肢长期留置PICC导管1个月后仍在安全使用范围,减少再次置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体表测量 尖端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