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D患者尿沉渣中CCN2/CCN3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1
作者 陈珑 高民 +5 位作者 刘丹 倪海峰 曹玉涵 刘宏 张建东 刘必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尿沉渣中CCN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CCN3(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因子,NOV)mRNA检测及其在监测肾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包括35名非糖尿病的CKD患者和12名健康成人。尿沉渣中CCN2/CCN3 mRNA的检测采用...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尿沉渣中CCN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CCN3(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因子,NOV)mRNA检测及其在监测肾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包括35名非糖尿病的CKD患者和12名健康成人。尿沉渣中CCN2/CCN3 mRNA的检测采用Real time-PCR方法。35例CKD患者中17例患者接受了肾活检,这些肾活检组织的肾小球病变程度经PAS染色后评估。结果:CKD患者组尿CCN2/CCN3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其尿沉渣mRNA的水平与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并不相关,尿沉渣CCN3mRNA的水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此外,尿沉渣中CCN2/CCN3的比率与肾小球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尿沉渣中CCN2/CCN3mRNA的比值与CKD患者的肾小球硬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该项检测可能成为非创伤性评估CKD患者肾脏病变程度的有效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2 CCN3 慢性肾脏疾病 尿沉渣mRNA
下载PDF
粪菌移植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王雅洁 肖梓豪 曹玉涵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组、UUO+FMT组、过继回输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s)组。...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组、UUO+FMT组、过继回输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s)组。后3组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构建肾纤维化模型,UUO+FMT组在建立UUO模型后接受来自对照组小鼠的粪菌移植,MDSCs组同时接受脾切除术并静脉注射UUO+FMT组外周血中的MDSCs。术后14 d采集肾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和IL-10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肾组织结构正常;UUO组肾小管显著扩张,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UUO+FMT组和MDSCs组肾脏病变较UUO组明显改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UUO组胶原沉积阳性面积明显增加,而UUO+FMT组和MDSCs组胶原沉积阳性面积较UUO组减少;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UUO组肾组织中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与UUO组比较,UUO+FMT组和MDSCs组TNF-α表达水平下降而IL-10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MT治疗使UUO小鼠肾脏的TNF-α表达减少而IL-10表达增加,并且缓解了肾纤维化,FMT可能通过调控MDSCs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肾纤维化 输尿管梗阻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尿毒症瘙痒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月 曹玉涵 +1 位作者 杨沿浪 刘道勤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95-598,629,共5页
皮肤瘙痒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未引起足够重视,且目前仍缺乏最佳治疗手段。该文就尿毒症瘙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尿毒症瘙痒 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瘙痒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辨治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曹玉涵 宋素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57-461,共5页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范围内肆虐,现以疫情防控的重大潜在隐患——无症状感染者为论述对象,根据其所具有的潜伏特征,从伏气温病角度认识无症状感染者,并从中医“治未病”和“因质施治”角度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旨在通过多种中医...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范围内肆虐,现以疫情防控的重大潜在隐患——无症状感染者为论述对象,根据其所具有的潜伏特征,从伏气温病角度认识无症状感染者,并从中医“治未病”和“因质施治”角度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旨在通过多种中医干预措施调补人体正气,提高无症状感染者的抗病能力,以促使其病毒检测及早转阴并降低其转为确诊患者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伏气温病 治未病 体质 调护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类抗原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金月 汪裕伟 曹玉涵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780-785,805,共7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在不同血浆蛋白水平、肾功能水平及是否伴有浆膜腔积液等情况下,血清中糖类抗原表达水平变化,并对可能影响糖类抗原升高的因素进行分析,为NS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在不同血浆蛋白水平、肾功能水平及是否伴有浆膜腔积液等情况下,血清中糖类抗原表达水平变化,并对可能影响糖类抗原升高的因素进行分析,为NS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并诊断为原发性NS患者共178例,正常对照组随机选取两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104例。所有入选受试者均进行糖类抗原全套、常规血生化、胸片等检查。比较N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糖类抗原表达水平,并根据有无浆膜腔积液、有无低蛋白血症及有无肾功能不全将NS组间糖类抗原及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对NS组中可能影响糖类抗原水平因素进行危险性因素分析。结果:NS组患者糖类抗原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比较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AST、ALB、TC、Scr和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类抗原CA125、CA199与CA153在健康对照组和NS患者组间比较,阳性率及浓度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组高于健康对照组。NS组患者有浆膜腔积液组糖类抗原CA125和CA199水平高于无浆膜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53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蛋白血症组和肾功能不全组CA125水平分别高于无低蛋白血症组和无肾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和CA153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NS患者中CA125升高的单因素分析知,ALB和eGFR是保护性因素,TC和BUN是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知ALB和eGFR是保护性因素,Scr是危险因素;CA199升高的Logistic回归分析知,ALT是危险因素;CA153升高的单因素分析知,ALB和LDLC是保护性因素,TC是危险因素,多因素提示ALB和LDLC是保护性因素。结论:NS患者血清糖类抗原有不同程度升高。ALB和eGFR是CA125升高的保护性因素,Scr是其危险因素;ALT是CA199升高的危险因素;ALB和LDLC是CA153升高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糖类抗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本科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曹玉涵 《科技视界》 2020年第3期206-207,共2页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学创新型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国医学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拟从当前医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医...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学创新型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国医学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拟从当前医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医学高校授课模式,营造创新型校园氛围,和高校师资队伍培养等几方面,初步探讨提升医学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创新思维 授课模式 创新型校园氛围 科研实践 师资队伍
下载PDF
2021年乌海市哨点医院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娟 曹玉涵 冯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了解乌海市伤害的发生水平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21年乌海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上报的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乌海市哨点监测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6780例,男女性别比为1.68∶1,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30.69%),伤... 目的:了解乌海市伤害的发生水平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21年乌海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上报的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乌海市哨点监测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6780例,男女性别比为1.68∶1,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30.69%),伤害病例多发生于乌海市及所属县(区)(73.23%),因跌倒/坠落造成的伤害占比较大(39.40%)。结论:2021年乌海市伤害病例多集中在男性,高峰期在5月份,伤害程度主要为轻度,主要结局为处理后离院;可采取多层次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开展预防控制工作,从而预防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监测 哨点医院 乌海市
下载PDF
高通量透析联合维生素C、E对糖尿病肾病患者β2微球蛋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汪正翔 董雄军 +2 位作者 曹玉涵 邓婴 李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联合维生素C、维生素E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1年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普通低通量透析治疗)、B组(HFHD治疗)...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联合维生素C、维生素E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1年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普通低通量透析治疗)、B组(HFHD治疗)和C组(HFHD联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治疗),每组30例。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满6个月时(治疗后)分别检测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β2-MG水平。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后β2-MG、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患者治疗后β2-MG、IL-6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组、B组、C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组和C组患者β2-MG、IL-6和hs-CRP水平下降幅度高于A组患者(P<0.05),C组患者β2-MG、IL-6和hs-CRP水平下降幅度亦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维生素C、维生素E联合HFHD对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 维生素C 维生素E 糖尿病 微炎症状态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娟 曹玉涵 +1 位作者 汪正翔 邵云侠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清中镁离子(Mg^(2+))浓度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7月1日~2020年5月30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所有尿毒症患者,根据iPTH水平分为低iPTH组...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清中镁离子(Mg^(2+))浓度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7月1日~2020年5月30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所有尿毒症患者,根据iPTH水平分为低iPTH组(iPTH<258pg/mL)60例和高iPTH组(iPTH≥258pg/mL)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高iPTH组血清肌酐(Cr)、磷(P)、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低iPTH组(P<0.05),总钙(TCa)、Mg^(2+)、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低于低iPTH组(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P(β=381.134,95%CI:309.918~452.350,P=0.000),低Mg^(2+)(β=-311.021,95%CI:-619.747~-2.296,P=0.048)和低TCa(β=-115.834,95%CI:-182.947~-48.722,P=0.001)是iPTH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血清Mg^(2+)是iPTH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能参与调节iPTH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镁离子 相关性
下载PDF
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错误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奚卫珍 梁亚丽 +1 位作者 曹玉涵 王红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2期2708-2709,共2页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6年8—12月本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13例住院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情况,统计分析留取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13例患者留取24小时尿...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6年8—12月本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13例住院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情况,统计分析留取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13例患者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中有35例留取错误,不合格率为30.97%,予以分析原因并采取视频宣教、流程图及复发口头宣教等护理措施。结论通过对肾脏内科患者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规范标本收集流程,提高24小时尿标本留取的正确率,为患者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24小时 尿蛋白定量标本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尿液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RNA表达量与IgA肾病患者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裕伟 曹玉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建立诊断IgA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测方法,筛选IgA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98例肾脏穿刺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RT-PCR检测尿液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资... 目的:建立诊断IgA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测方法,筛选IgA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98例肾脏穿刺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RT-PCR检测尿液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资料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尿液mTOR表达量对IgA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IgA肾病患者尿液中mTOR表达量降低(P<0.05),且肾脏中-重度纤维化患者尿液中mTOR表达量较无-轻度纤维化患者降低(P<0.05)。mTOR表达量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胱抑素C、肾小球评分和肾小管损伤评分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ROC曲线提示尿液mTOR表达量可诊断IgA肾病,其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8.1%;尿液mTOR表达量可进一步区分IgA肾病不同纤维化程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94.4%。结论:尿液mTOR表达量可作为IgA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脏纤维化 尿液mRNA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月 曹玉涵 +1 位作者 杨沿浪 陈小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在IgA肾病(IgAN)伴中等量蛋白尿患者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 目的研究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在IgA肾病(IgAN)伴中等量蛋白尿患者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经肾活检穿刺确诊为IgAN,且伴中等量水平蛋白尿(1.0~3.5 g/d)、血肌酐低于133μmol/L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8例)予以口服ACEI(贝那普利10 mg/d)处理,试验组(2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冲击方案为治疗的第1、3、5个月初予以甲强龙(0.5 g/d)连续治疗3d,间期隔日口服泼尼松(0.5 mg/kg)。6个月后激素逐渐减量至停药,随访观察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24h尿蛋白水平在入院时分别为(1.86±0.69)g/d、(1.70±0.74)g/d;随访6个月时分别为(0.84±0.69)g/d、(1.59±0.83)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时分别为(0.75±0.78)g/d、(1.38±0.75)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肌酐水平在治疗期间均稳定,且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两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的患者分别为:试验组8例(29.6%)、12例(44.4%)、7例(26.0%);对照组2例(7.1%)、7例(25.0%)、19例(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炎性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2)不良反应:试验组1例患者并发糖耐量异常,另1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能有效降低IgA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稳定肾功能,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激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尿液外泌体来源hsa_circ_0008925与IgA肾病肾脏纤维化 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史媛慧 吴章丽 +4 位作者 彭娜娜 肖杰 徐晶晶 窦璠 曹玉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评估尿液外泌体中hsa_circ_0008925表达量作为IgA肾病(IgAN)肾脏纤维化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IgAN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的晨尿,超速离心后收集尿液外泌体。RT-qPCR检测尿液外泌体hsa_circ_000... 目的:评估尿液外泌体中hsa_circ_0008925表达量作为IgA肾病(IgAN)肾脏纤维化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IgAN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的晨尿,超速离心后收集尿液外泌体。RT-qPCR检测尿液外泌体hsa_circ_000892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尿液外泌体hsa_circ_0008925表达量对IgAN肾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IgAN组尿液外泌体hsa_circ_0008925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01),且肾脏中-重度纤维化患者尿液外泌体hsa_circ_0008925表达水平较无-轻度纤维化患者升高(P<0.05)。尿液外泌体hsa_circ_0008925表达量与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尿液外泌体hsa_circ_0008925表达量可作为诊断IgAN肾脏纤维化的生物标记物,诊断阈值为0.089,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87.5%。结论:尿液外泌体中hsa_circ_0008925表达量与肾功能参数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IgAN患者肾脏纤维化的新型、无创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脏纤维化 环状RNA 尿液外泌体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尿液细胞mRNA联合生物标志物对IgA肾病肾纤维化诊断价值研究
14
作者 肖梓豪 王雅洁 曹玉涵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筛选诊断IgA肾病肾纤维化的新型无创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IgA肾病靶向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芯片,检测74例IgA肾病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的尿液mRNA,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建立联合生物标志物预测肾纤维化模型。结果:50种尿液mRNA在... 目的:筛选诊断IgA肾病肾纤维化的新型无创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IgA肾病靶向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芯片,检测74例IgA肾病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的尿液mRNA,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建立联合生物标志物预测肾纤维化模型。结果:50种尿液mRNA在IgA肾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P<0.05)。5种mRNA与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相关(P<0.05)。BCL-2、PAI1、TGF-β1和VIM mRNA水平与肾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并且能区分中-重度纤维化和无-轻度纤维化(P<0.05)。使用Fisher线性判别建立BCL-2、PAI1、TGF-β1、VIM联合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其敏感性91.3%,特异性85.7%,ROC曲线下面积0.92,约登指数0.77(P<0.05)。结论:4种尿液mRNA组成的无创生物标志物具备诊断IgA肾病肾纤维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荧光定量PCR芯片 肾纤维化 尿液mRNA 无创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环状RNA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5
作者 史媛慧 曹玉涵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37-340,346,共5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特殊剪接机制形成的、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s广泛参与到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作为疾病诊断或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circRNAs的一般特征、生物...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特殊剪接机制形成的、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s广泛参与到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作为疾病诊断或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circRNAs的一般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肾细胞癌、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IgA肾病以及肾脏纤维化等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测价值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肾脏疾病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补体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玉 曹玉涵 +3 位作者 叶寅寅 汪裕伟 杨沿浪 杨慧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54-358,共5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组影响中小血管的、严重危及生命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AV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最初人们并不认为补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组影响中小血管的、严重危及生命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AV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最初人们并不认为补体系统与AAV的发展有关。然而,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补体系统的激活,特别是旁路途径,对AAV的发展至关重要,补体激活产物C5a具有核心作用。本文主要对补体系统在AAV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补体
下载PDF
脾脏源性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脓毒症小鼠肾上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17
作者 徐前程 王涛 +7 位作者 曹迎亚 祁羽鹏 曹玉涵 傅聪 陶秀彬 于涛 鲁卫华 姜小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脾脏源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脓毒症诱导肾上腺损伤(SA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8周龄C57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脓毒症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n=10〕和脓毒... 目的探讨脾脏源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脓毒症诱导肾上腺损伤(SA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8周龄C57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脓毒症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n=10〕和脓毒症+脾切除组(CLPS组,n=10)。采用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Sham组仅开腹分离盲肠后关腹,不给予盲肠结扎穿孔;CLPS组于CLP前切除脾脏;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各组于制模后24 h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脾脏、骨髓及双侧肾上腺;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肾上腺组织中MDSCs表面抗原CD11b、Gr-1和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上腺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总mTOR(T-mTOR)、磷酸化mTOR(p-mTOR)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显示,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肾上腺皮质、髓质完整,结构清晰;CLP组肾上腺皮质肿胀、出血,可见细胞水肿;CLPS组上述肾上腺组织损伤较CLP组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相比,CLP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脾脏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IL-1β的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LP组相比,CLPS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0.143±0.011比0.324±0.023,P<0.01),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和IL-1β的mRNA以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D11b mRNA(2^-ΔΔCt):2.90±0.56比5.74±0.13,Gr-1 mRNA(2^-ΔΔCt):2.71±0.14比4.59±0.46,IL-6 mRNA(2^-ΔΔCt):2.44±0.64比5.17±1.04,IL-1βmRNA(2^-ΔΔCt):3.58±0.52比4.44±0.26,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0.05±0.01比0.13±0.02,均P<0.01〕,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mTOR/GAPDH:0.61±0.11比0.27±0.04,P<0.01)。结论脾脏是SAI中MDSCs细胞的主要来源;脾切除可减少MDSCs细胞动员,激活mTOR信号通路,从而减轻S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肾上腺损伤 髓源性抑制细胞 炎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