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9年青川县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结核病主动发现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春梅 曹现鸿 +4 位作者 袁正华 宋友科 白雪飞 李婷 汤大俊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001-1006,1010,共7页
目的通过对2016-2019年青川县常住6个月以上60岁及以上居民开展入户面对面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及后续检测诊断,了解主动发现在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控中的实践意义。方法在2016-2019年组织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对青川县常住6个月以上60岁及... 目的通过对2016-2019年青川县常住6个月以上60岁及以上居民开展入户面对面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及后续检测诊断,了解主动发现在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控中的实践意义。方法在2016-2019年组织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对青川县常住6个月以上60岁及以上居民开展入户面对面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对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荐到乡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收集痰标本进行痰涂片与痰培养检查并确诊,比较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菌阳率等情况,分析患者的特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χ^(2)趋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6-2019年期间共计完成60岁及以上人群结核病症状筛查95202人次,发现结核病可疑症状者5970人(6.27%,5970/95202);其中男性可疑症状发生率(7.99%)高于女性可疑症状发生率(3.79%)(P<0.05);农民可疑症状发生率(6.77%)高于非农民可疑症状发生率(3.14%)(P<0.05);可疑症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χ^(2)趋势=999.25,P<0.001)。后续确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76例,可疑症状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2.95%(176/5970),其中不同性别、职业人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结核病可疑症状者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χ^(2)趋势=13.33,P<0.001)。主动与被动两种发现方式下患者的年龄分布与痰菌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与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贫困地区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提高老年结核病患者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老年人 主动发现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2000-2018年青川县新发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现鸿 王娟 +2 位作者 杨春梅 罗静雯 史映红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0-2018年青川县新发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2020年消除麻风病危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0-2018年青川县所有确诊的新发麻风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发33例病例中男... 目的通过分析2000-2018年青川县新发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2020年消除麻风病危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0-2018年青川县所有确诊的新发麻风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发33例病例中男性患者21例(63.64%),女性12例(36.36%);确诊时年龄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41.4岁。病例均来自农村,其中农民31例(93.94%),学生2例(6.06%);"被动发现"25例(75.76%),"主动发现"8例(24.24%);确诊延迟期最长为48个月,最短4个月,平均19个月;瘤型麻风25例(75.76%);新发病例畸残6例(18.18%),Ⅰ级4例,Ⅱ级2例。结论青川县近18年来新发麻风病例以40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发现方式为"被动发现",目前应扩大监测面加大主动发现患者力度,缩短患者延迟诊断时间,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降低新发病患者的Ⅱ级畸残比,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流行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