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的构建路径分析
1
作者
曹筱阳
《南海学刊》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9·11”事件后,通过制定《国家海域态势感知计划》及其配套措施,美国采取国家统筹、自上而下和全政府的方式,构建了完整、全面的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美国“印太战略”提出后,拜登政府努力构建美国主导的、地区盟友和伙伴参与的“...
“9·11”事件后,通过制定《国家海域态势感知计划》及其配套措施,美国采取国家统筹、自上而下和全政府的方式,构建了完整、全面的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美国“印太战略”提出后,拜登政府努力构建美国主导的、地区盟友和伙伴参与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网络体系。美国构建这一体系的路径主要包括开放式框架和小范围网络两种模式,并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印太”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增强自身能力,强化盟伴体系间合作,通过海上军演提升能力和互操作性,以及加强区域内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中国应进一步提升自身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并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态势感知
“印太”战略
“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
中美博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泰同盟的合作形式、机制及其前景
被引量:
11
2
作者
曹筱阳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47-53,共7页
美泰在1954年《马尼拉条约》和1962年《腊斯克—他纳联合声明》的框架下结成同盟。同盟成立50多年来,经历了老挝危机、越南战争、冷战的终结和反恐战争的考验,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认为美泰同盟维持稳定的机制是相互制约。在同盟的...
美泰在1954年《马尼拉条约》和1962年《腊斯克—他纳联合声明》的框架下结成同盟。同盟成立50多年来,经历了老挝危机、越南战争、冷战的终结和反恐战争的考验,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认为美泰同盟维持稳定的机制是相互制约。在同盟的存续过程中,美泰两国对"被抛弃"和"被牵连"的恐惧形成张力,推动同盟进行或强或弱化的调整。未来只要双方保持同盟的意愿不变,同盟管理就相对简单。维持美泰同盟符合双方的利益,未来同盟合作将进一步强化,泰国将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泰同盟
合作形式
机制
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筱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43-48,共6页
通过对美国媒体、智库、学界的考察发现,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潜在效果、可行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观察、观望到研究、应对的方向转变;美国许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顶层设计,美国应该对"...
通过对美国媒体、智库、学界的考察发现,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潜在效果、可行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观察、观望到研究、应对的方向转变;美国许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顶层设计,美国应该对"一带一路"持包容的态度,建设性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同时又对中国可能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抱有高度警惕;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与美国的对话与交流,建立中美"一带一路"合作示范项目,拓宽两国的合作渠道,推动两国合作模式的创新,打造中美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美国智库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战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泰安全合作的基础、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
2
4
作者
曹筱阳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3,共7页
中泰安全合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中起着先导作用。中泰安全合作包括传统安全合作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两个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两国安全合作呈现出战略互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和机制化程度不断增强的特点。...
中泰安全合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中起着先导作用。中泰安全合作包括传统安全合作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两个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两国安全合作呈现出战略互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和机制化程度不断增强的特点。随着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推进,中泰安全合作必将进一步发展,但合作的速度和规模将受泰国国内政局、美国因素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泰国
安全合作
非传统安全
特点
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循环”与中国—东盟合作
被引量:
4
5
作者
曹筱阳
《中国发展观察》
2020年第23期29-30,33,共3页
自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以来,各方十分关注。实施“双循环”战略,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也是对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盛行的一种应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
自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以来,各方十分关注。实施“双循环”战略,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也是对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盛行的一种应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双循环
竞争新优势
全球化思潮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东盟合作
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
被引量:
2
6
作者
曹筱阳
《中国发展观察》
2022年第12期76-78,104,共4页
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以下简称IPEF)。数字经济是该倡议的重点目标之一,美国的目的在于建立其主导的数字治理规则和秩序。在中美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该倡...
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以下简称IPEF)。数字经济是该倡议的重点目标之一,美国的目的在于建立其主导的数字治理规则和秩序。在中美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该倡议可能给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规则
中美竞争
经济框架
亚太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印太战略”的新进展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被引量:
1
7
作者
曹筱阳
《东北亚学刊》
2021年第5期106-118,150,151,共15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世界经济,干扰了各国正常的交往,给国际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虽然疫情阻碍了美国“印太战略”按原定计划推进,但是美国仍不遗余力地实施对华经济“脱钩”和科技打压,使中美关系走到危险的边缘。拜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世界经济,干扰了各国正常的交往,给国际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虽然疫情阻碍了美国“印太战略”按原定计划推进,但是美国仍不遗余力地实施对华经济“脱钩”和科技打压,使中美关系走到危险的边缘。拜登上台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没有停止,但也开启了合作的可能。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需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维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维护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印太战略”
中美关系
拜登政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美博弈:“亚太再平衡”与“一带一路”
被引量:
3
8
作者
曹筱阳
《中国经济报告》
201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作为霸权国与崛起国,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是常态,未来竞争的一面将更加突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将面临美国的持续高压美国巩固同盟体系应对中国崛起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实施"离岸平衡"战略,同盟...
作为霸权国与崛起国,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是常态,未来竞争的一面将更加突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将面临美国的持续高压美国巩固同盟体系应对中国崛起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实施"离岸平衡"战略,同盟是其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美国继续强化双边同盟,培植盟友和伙伴关系网络。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曾指出,"美国的联盟和安全伙伴关系不是20世纪的遗产,而是21世纪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平衡
南海问题
伙伴关系
霸权国
未来竞争
助理国务卿
中美关系
拉塞尔
战略竞争
地缘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9
作者
曹筱阳
《中国发展观察》
2019年第24期19-20,7,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贏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这一理念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文件和党章,成为我国新时代外交的核心命题。十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贏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这一理念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文件和党章,成为我国新时代外交的核心命题。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具体部署。贫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就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贏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方位外交
坚持和完善
党的十九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中全会精神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求中美日相互安全的基点
被引量:
4
10
作者
唐世平
曹筱阳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中国
大国关系
政治联盟
国家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与菲律宾同盟关系的强化及其走向
被引量:
11
11
作者
曹筱阳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104,144,共21页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期外交政策的“再平衡”,也是美菲双方战略利益契合的结果。未来美菲同盟可能经历短暂的微调再逐步走向强化,但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中菲关系的发展和美国战略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会制约同盟的发展。美菲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也给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和解决南海与台海问题带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菲同盟
“美菲双边防务指针”
南海问题
中菲关系
原文传递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
被引量:
9
12
作者
曹筱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0,共8页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强化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与合作,表现出谋求在东南亚更多的“准入”和使用设施权、在强化双边军事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军事演习与合作、美日澳三国安全合作与东南亚合作相结合建立环太平洋安全网络、更加关注海上...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强化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与合作,表现出谋求在东南亚更多的“准入”和使用设施权、在强化双边军事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军事演习与合作、美日澳三国安全合作与东南亚合作相结合建立环太平洋安全网络、更加关注海上安全等新的特点。美国在东南亚的新军事态势对地区和中国安全环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东南亚
军事合作
地区安全
原文传递
美国“印太”海上安全战略部署及其影响
被引量:
9
13
作者
曹筱阳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35,共9页
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重心日益向"印太"转移、印度和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加上中国海上力量的崛起等,"印太"地区成为美国战略调整和部署的关键区域之一。目前,奥巴马政府将战略关注重点集中到了海上亚洲,其对&qu...
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重心日益向"印太"转移、印度和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加上中国海上力量的崛起等,"印太"地区成为美国战略调整和部署的关键区域之一。目前,奥巴马政府将战略关注重点集中到了海上亚洲,其对"印太"海上安全的承诺不断抬升。期间,美国大力增强在"印太"的前沿存在和军事部署,支援"印太"国家的海上能力建设,还通过"小多边"方式构建以规则为中心的"印太"海上秩序。美国因"中国崛起"而引发的战略焦虑是其战略部署调整最重要的原因。这一调整将给地区安全形势和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带来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印太
海上安全战略
中国
原文传递
美日同盟:面向21世纪的全面调整
被引量:
7
14
作者
曹筱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38,共8页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日对双边同盟进行了新一轮调整,美日同盟的调整和演变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并对日本的安全政策走向、东亚地区安全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美日同盟
地区安全
原文传递
中美安全合作浅析
15
作者
曹筱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58,共8页
近年来,中美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得到加强,但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相比,仍显薄弱和不足。加强中美安全合作对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缓解中美结构性矛盾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为加强中美安全合作,两国媒体应塑造对方的&q...
近年来,中美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得到加强,但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相比,仍显薄弱和不足。加强中美安全合作对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缓解中美结构性矛盾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为加强中美安全合作,两国媒体应塑造对方的"正面"形象,在交往中形成新的有利于合作的认同;两国应充实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用新安全观规范中美安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安全合作
安全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的地区研究:成就、差距和期待
被引量:
27
16
作者
唐世平
张洁
曹筱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5,共9页
作者从制度安排影响知识积累的视角审视中国的地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的地区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事实上并非完全是来自我们的学术文化,而更多的是源自我们的学术制度安排。因此,作者强调,要想推动中国的地区研究(以及广义的国...
作者从制度安排影响知识积累的视角审视中国的地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的地区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事实上并非完全是来自我们的学术文化,而更多的是源自我们的学术制度安排。因此,作者强调,要想推动中国的地区研究(以及广义的国际问题研究),就必须推进制度上的变革,特别是在学术研究贡献和政策意义之间寻求好的平衡、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提高研究型刊物的质量和改进著作出版程序4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研究
国际政治(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原文传递
周边安全形势四大变化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
5
17
作者
张洁
朴键一
+5 位作者
钟飞腾
杨丹志
吴兆礼
曹筱阳
李志斐
杨晓萍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共8页
目前在亚洲正形成一个新的"雁型模式",即以美国为领头雁的"雁型安全模式"。这个"雁阵"中的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借势朝鲜半岛的争端,美日韩又在进一步磋商建立三边军事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
目前在亚洲正形成一个新的"雁型模式",即以美国为领头雁的"雁型安全模式"。这个"雁阵"中的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借势朝鲜半岛的争端,美日韩又在进一步磋商建立三边军事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关系。美国特别强调东盟作为地区多边主义支点的重要性,同时承诺将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尤其是承诺赋予印度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策
周边安全形势
周边国家
安全模式
安全秩序
不利因素
离心力
亚洲
原文传递
“美国军控政策与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曹筱阳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于2011年7月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美国军控政策与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国际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于2011年7月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美国军控政策与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在京单位的20余名专家与会。会议围绕中美核战略对话和核透明、国际核军控形势走向、防扩散和地区安全形势、日本核泄露后的核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国际军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形势
军控政策
研讨会综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美国
中国社科院
中国国际战略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国“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的构建路径分析
1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南海学刊》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项目(2023DFYSQQY01)。
文摘
“9·11”事件后,通过制定《国家海域态势感知计划》及其配套措施,美国采取国家统筹、自上而下和全政府的方式,构建了完整、全面的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美国“印太战略”提出后,拜登政府努力构建美国主导的、地区盟友和伙伴参与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网络体系。美国构建这一体系的路径主要包括开放式框架和小范围网络两种模式,并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印太”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增强自身能力,强化盟伴体系间合作,通过海上军演提升能力和互操作性,以及加强区域内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中国应进一步提升自身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并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关键词
海域态势感知
“印太”战略
“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
中美博弈
Keywords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Indo-Pacific strategy
Indo-Pacific partnership for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U.S.-China competition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泰同盟的合作形式、机制及其前景
被引量:
11
2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47-53,共7页
文摘
美泰在1954年《马尼拉条约》和1962年《腊斯克—他纳联合声明》的框架下结成同盟。同盟成立50多年来,经历了老挝危机、越南战争、冷战的终结和反恐战争的考验,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认为美泰同盟维持稳定的机制是相互制约。在同盟的存续过程中,美泰两国对"被抛弃"和"被牵连"的恐惧形成张力,推动同盟进行或强或弱化的调整。未来只要双方保持同盟的意愿不变,同盟管理就相对简单。维持美泰同盟符合双方的利益,未来同盟合作将进一步强化,泰国将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外交。
关键词
美泰同盟
合作形式
机制
前景
Keywords
U. S. -Thai Alliance
Cooperation Style
Mechanism
Prospect
分类号
D833.62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43-4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6BGJ057)
文摘
通过对美国媒体、智库、学界的考察发现,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潜在效果、可行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观察、观望到研究、应对的方向转变;美国许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顶层设计,美国应该对"一带一路"持包容的态度,建设性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同时又对中国可能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抱有高度警惕;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与美国的对话与交流,建立中美"一带一路"合作示范项目,拓宽两国的合作渠道,推动两国合作模式的创新,打造中美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美国智库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战略
Key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US think-tanks
China-US relationship
China忆 s diplomaticstrategy
分类号
D0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泰安全合作的基础、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
2
4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3,共7页
文摘
中泰安全合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中起着先导作用。中泰安全合作包括传统安全合作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两个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两国安全合作呈现出战略互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和机制化程度不断增强的特点。随着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推进,中泰安全合作必将进一步发展,但合作的速度和规模将受泰国国内政局、美国因素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制约。
关键词
中国
泰国
安全合作
非传统安全
特点
趋势
Keywords
China
Thail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haracteristic
Prospect
分类号
D822.233.6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循环”与中国—东盟合作
被引量:
4
5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20年第23期29-30,33,共3页
文摘
自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以来,各方十分关注。实施“双循环”战略,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也是对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盛行的一种应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双循环
竞争新优势
全球化思潮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东盟合作
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
被引量:
2
6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22年第12期76-78,104,共4页
文摘
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以下简称IPEF)。数字经济是该倡议的重点目标之一,美国的目的在于建立其主导的数字治理规则和秩序。在中美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该倡议可能给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复杂影响。
关键词
治理规则
中美竞争
经济框架
亚太地区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印太战略”的新进展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被引量:
1
7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东北亚学刊》
2021年第5期106-118,150,151,共15页
文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世界经济,干扰了各国正常的交往,给国际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虽然疫情阻碍了美国“印太战略”按原定计划推进,但是美国仍不遗余力地实施对华经济“脱钩”和科技打压,使中美关系走到危险的边缘。拜登上台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没有停止,但也开启了合作的可能。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需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维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维护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稳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印太战略”
中美关系
拜登政府
Keywords
COVID-19
U.S.Indo-Pacific strategy
China-U.S.relations
Biden administration
分类号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美博弈:“亚太再平衡”与“一带一路”
被引量:
3
8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中国经济报告》
201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文摘
作为霸权国与崛起国,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是常态,未来竞争的一面将更加突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将面临美国的持续高压美国巩固同盟体系应对中国崛起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实施"离岸平衡"战略,同盟是其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美国继续强化双边同盟,培植盟友和伙伴关系网络。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曾指出,"美国的联盟和安全伙伴关系不是20世纪的遗产,而是21世纪的投资"。
关键词
再平衡
南海问题
伙伴关系
霸权国
未来竞争
助理国务卿
中美关系
拉塞尔
战略竞争
地缘经济
分类号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7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9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19年第24期19-20,7,共3页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贏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这一理念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文件和党章,成为我国新时代外交的核心命题。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具体部署。贫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就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贏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方位外交
坚持和完善
党的十九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中全会精神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体系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求中美日相互安全的基点
被引量:
4
10
作者
唐世平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中国
大国关系
政治联盟
国家安全
分类号
D922.371.2 [政治法律—法学]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与菲律宾同盟关系的强化及其走向
被引量:
11
11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104,144,共21页
文摘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期外交政策的“再平衡”,也是美菲双方战略利益契合的结果。未来美菲同盟可能经历短暂的微调再逐步走向强化,但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中菲关系的发展和美国战略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会制约同盟的发展。美菲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也给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和解决南海与台海问题带来挑战。
关键词
美菲同盟
“美菲双边防务指针”
南海问题
中菲关系
Keywords
US–Philippines alliance
US–Philippines bilateral defense guidance
South China Sea issue
Sino–Philippines relations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34.1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
被引量:
9
12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0,共8页
文摘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强化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与合作,表现出谋求在东南亚更多的“准入”和使用设施权、在强化双边军事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军事演习与合作、美日澳三国安全合作与东南亚合作相结合建立环太平洋安全网络、更加关注海上安全等新的特点。美国在东南亚的新军事态势对地区和中国安全环境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美国
东南亚
军事合作
地区安全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国“印太”海上安全战略部署及其影响
被引量:
9
13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35,共9页
文摘
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重心日益向"印太"转移、印度和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加上中国海上力量的崛起等,"印太"地区成为美国战略调整和部署的关键区域之一。目前,奥巴马政府将战略关注重点集中到了海上亚洲,其对"印太"海上安全的承诺不断抬升。期间,美国大力增强在"印太"的前沿存在和军事部署,支援"印太"国家的海上能力建设,还通过"小多边"方式构建以规则为中心的"印太"海上秩序。美国因"中国崛起"而引发的战略焦虑是其战略部署调整最重要的原因。这一调整将给地区安全形势和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带来复杂影响。
关键词
美国
印太
海上安全战略
中国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美日同盟:面向21世纪的全面调整
被引量:
7
14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38,共8页
文摘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日对双边同盟进行了新一轮调整,美日同盟的调整和演变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并对日本的安全政策走向、东亚地区安全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美日同盟
地区安全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美安全合作浅析
15
作者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58,共8页
文摘
近年来,中美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得到加强,但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相比,仍显薄弱和不足。加强中美安全合作对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缓解中美结构性矛盾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为加强中美安全合作,两国媒体应塑造对方的"正面"形象,在交往中形成新的有利于合作的认同;两国应充实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用新安全观规范中美安全合作。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安全合作
安全机制
分类号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的地区研究:成就、差距和期待
被引量:
27
16
作者
唐世平
张洁
曹筱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5,共9页
文摘
作者从制度安排影响知识积累的视角审视中国的地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的地区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事实上并非完全是来自我们的学术文化,而更多的是源自我们的学术制度安排。因此,作者强调,要想推动中国的地区研究(以及广义的国际问题研究),就必须推进制度上的变革,特别是在学术研究贡献和政策意义之间寻求好的平衡、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提高研究型刊物的质量和改进著作出版程序4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关键词
地区研究
国际政治(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周边安全形势四大变化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
5
17
作者
张洁
朴键一
钟飞腾
杨丹志
吴兆礼
曹筱阳
李志斐
杨晓萍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安全外交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共8页
文摘
目前在亚洲正形成一个新的"雁型模式",即以美国为领头雁的"雁型安全模式"。这个"雁阵"中的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借势朝鲜半岛的争端,美日韩又在进一步磋商建立三边军事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关系。美国特别强调东盟作为地区多边主义支点的重要性,同时承诺将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尤其是承诺赋予印度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对策
周边安全形势
周边国家
安全模式
安全秩序
不利因素
离心力
亚洲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国军控政策与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曹筱阳
出处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于2011年7月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美国军控政策与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在京单位的20余名专家与会。会议围绕中美核战略对话和核透明、国际核军控形势走向、防扩散和地区安全形势、日本核泄露后的核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国际军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
安全形势
军控政策
研讨会综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美国
中国社科院
中国国际战略
分类号
E712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的构建路径分析
曹筱阳
《南海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泰同盟的合作形式、机制及其前景
曹筱阳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析
曹筱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泰安全合作的基础、现状及趋势
曹筱阳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循环”与中国—东盟合作
曹筱阳
《中国发展观察》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加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
曹筱阳
《中国发展观察》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国“印太战略”的新进展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曹筱阳
《东北亚学刊》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美博弈:“亚太再平衡”与“一带一路”
曹筱阳
《中国经济报告》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曹筱阳
《中国发展观察》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寻求中美日相互安全的基点
唐世平
曹筱阳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美国与菲律宾同盟关系的强化及其走向
曹筱阳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1
原文传递
12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
曹筱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9
原文传递
13
美国“印太”海上安全战略部署及其影响
曹筱阳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9
原文传递
14
美日同盟:面向21世纪的全面调整
曹筱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原文传递
15
中美安全合作浅析
曹筱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原文传递
16
中国的地区研究:成就、差距和期待
唐世平
张洁
曹筱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7
原文传递
17
周边安全形势四大变化与中国对策
张洁
朴键一
钟飞腾
杨丹志
吴兆礼
曹筱阳
李志斐
杨晓萍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11
5
原文传递
18
“美国军控政策与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综述
曹筱阳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