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下13种中药注射剂配置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燕俊 陈婷 +3 位作者 王建平 徐雯颖 郑凯旋 曹维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663-2666,共4页
目的:测定13种中药注射液在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下配置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药物浓度中的不溶性微粒。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置操作过程,对浙江省中医院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配置后,采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目的:测定13种中药注射液在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下配置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药物浓度中的不溶性微粒。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置操作过程,对浙江省中医院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配置后,采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药物配置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药物浓度增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多;输液配置完毕后,放置时间越长,不溶性微粒数越多。结论:我们在配置静脉输液时要根据临床规定用量,控制药物的浓度,不宜过大;输液配置完毕后要尽快用于病人,减少输液的放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静脉药物配置 不溶性微粒 光阻法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正荣 江仁 +1 位作者 曹维梦 何焕仲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5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5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4mg/(kg·h)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0.15μg/(kg·min)和丙泊酚4mg/(kg·h)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和神经功能变化,围术期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神经功能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结果研究组术后12h、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研究组预后康复质量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持续麻醉镇痛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预后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创伤性颅脑损伤 疼痛程度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