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及其所反映的女真汉化思想
1
作者 曹美丹 《满族研究》 2023年第3期35-41,共7页
作为我国古代铜镜历史上的又一次闪光点,金代铜镜是在承袭中国传统铜镜铸造工艺、丰富纹饰题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有习俗、社会风尚和个人审美风格发展创新的产物。本文根据题材纹样将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2枚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分... 作为我国古代铜镜历史上的又一次闪光点,金代铜镜是在承袭中国传统铜镜铸造工艺、丰富纹饰题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有习俗、社会风尚和个人审美风格发展创新的产物。本文根据题材纹样将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2枚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分为婴戏童子镜、神仙人物故事镜、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隐逸高士镜等数类,并对其内涵加以阐释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金代铜镜流行题材之一的人物故事镜,充分体现了女真人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原农耕文明的吸收与借鉴,是研究金代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铜镜 人物故事镜 金代文化交流
下载PDF
北京联合大学“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3期)纪要
2
作者 张俊娜 曹美丹 王长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1-96,共6页
为了加强地理学者和考古学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鼓励和支持青年环境考古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2018年4月14日,以"考古文化交流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3期)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 为了加强地理学者和考古学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鼓励和支持青年环境考古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2018年4月14日,以"考古文化交流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环境考古"主题研讨沙龙(第3期)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文物保护协会、兰州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赤峰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本次沙龙共有四位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参会人员在报告后展开了热烈的主题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联合大学 环境考古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专家学者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下载PDF
文物中的龙形象
3
作者 郑茜 赵振烨 曹美丹 《新华文摘》 2024年第8期68-69,共2页
龙文化的多元起源最早的“龙”形象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与中华民族孕育起源的阶段相吻合。1994年,辽宁省阜新市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掘出距今约8000年的大型石堆塑龙,身长约19.7米,宽约1.8米-2米。龙身由红褐色石块堆砌而成,龙首上昂... 龙文化的多元起源最早的“龙”形象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与中华民族孕育起源的阶段相吻合。1994年,辽宁省阜新市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掘出距今约8000年的大型石堆塑龙,身长约19.7米,宽约1.8米-2米。龙身由红褐色石块堆砌而成,龙首上昂,龙口微张,背部拱起,尾部也仿佛在来回摆动。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洼文化 查海遗址 新石器时代 龙形象 辽宁省阜新市 起源
原文传递
新疆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绿洲区泉水沟遗址的古环境初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俊娜 韩建业 +6 位作者 夏正楷 陈晓露 任小林 于雪彤 曹美丹 李小龙 宝文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6-222,共17页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文章对位于西天山洪积扇前缘绿洲的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址(3500 a B. P.)进行了地貌与地层调查、沉积物年代测定,以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分析,初步探讨了遗址区的地貌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泉水沟遗址位于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的老洪积扇台地上;2)更新世末期(距今2.0~1.0万年)台地上部沉积了厚达5 m的冲洪积物,早全新世(距今10000~9000年)靠近台地顶部发育一层厚约1 m的黑褐色湖沼相地层,推测其为气候变干导致洪积扇退积收缩,此区域成为扇缘地下水溢出带所致;3)距今35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泉水沟古人曾一度在此活动,并有意识地选择具有较肥沃的古沼泽土壤和泉水湖沼等水源出露的低海拔绿洲生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青铜冶铸等手工业活动;4)之后,洪积扇再次扩张,导致遗址被随后的泛洪沉积覆盖。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西北干旱区洪积扇缘绿洲先民活动的环境适应性和古丝绸之路的人地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考古 新疆泉水沟遗址 青铜时代 沉积相 全新世环境 干旱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