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对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劲松 叶绮婷 曹肖维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5期9-12,共4页
目的 对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中高频超声的使用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以2021年6月-2023年2月本院30例疑似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高频超声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MRI影像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灵... 目的 对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中高频超声的使用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以2021年6月-2023年2月本院30例疑似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高频超声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MRI影像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与MRI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距腓前韧带损伤临床诊断中高频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与MRI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距腓前韧带损伤通过高频超声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于不同损伤类型(挫伤、部分撕裂伤、完全撕裂伤)可区分,诊断价值高,可为疾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丰富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腓前韧带损伤 高频超声 MRI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在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曹肖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4044-4045,共2页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1例极低体重呼吸暂停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氨茶碱治疗,研究组36例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1例极低体重呼吸暂停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氨茶碱治疗,研究组36例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氧疗时间、CPAP(持续正压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消除时间、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氧疗时间、CPAP时间、呼吸暂停消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在极低体重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极低体重早产儿 呼吸暂停 疗效
下载PDF
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
3
作者 曹肖维 潘学军 梁劲松 《甘肃医药》 202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发生呼吸暂停后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32例在出生后3天内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发生呼吸暂停后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32例在出生后3天内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总需氧时间、辅助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防治呼吸暂停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症状及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下载PDF
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曹肖维 潘学军 +1 位作者 许祺祺 梁劲松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出生72 h内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41例发生呼吸暂停时给予...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出生72 h内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41例发生呼吸暂停时给予其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两组并发症、肺功能情况、患者住院和辅助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ROP、AOP、BPD发生率为4.88%、7.32%、2.44%,均低于对照组(χ^(2)=4.100,4.479,4.493,P<0.05);研究组辅助通气的时间(3.44±1.03)d比对照组(4.86±1.78)d短(t=4.421,P<0.05);研究组VT(8.67±1.03)ml/kg、VPTEF/VE(30.35±2.18)%、TPTEF/TE(27.47±2.46)%,均高于对照组(t=12.305,11.249,7.296,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能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AOP的发生率,能改善肺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极低出生体重儿 并发症 肺功能
下载PDF
佛山市反复喘息婴幼儿25例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学军 曹肖维 叶少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2期95-96,共2页
目的检测生活在佛山市内反复喘息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it D3]、白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与当地正常健康体检儿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5例反复喘息婴幼儿作为研究组,同期25例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 目的检测生活在佛山市内反复喘息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it D3]、白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与当地正常健康体检儿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5例反复喘息婴幼儿作为研究组,同期25例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全部对象均检测血清25-(OH)Vit D_3、IL-10及Ig E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Vit D3水平为(48.26±14.36)nmol/L低于对照组的(89.77±14.36)nmol/L,IL-10为(24.11±6.52)pg/ml低于对照组的(43.26±10.21)pg/ml,Ig E水平为(165.50±23.47)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13±12.18)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纬度的佛山地区的反复喘息婴幼儿同样存在维生素D(Vit D)缺乏情况,补充Vit D可能是预防喘息反复发作的综合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喘息 婴幼儿 血清25-羟维生素D3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邝绍樑 潘学军 +2 位作者 曹肖维 曹楚琼 孔宪滔 《广州医药》 2017年第1期29-31,3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年龄≤2 a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一组(29例)、观察二组(29例)...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年龄≤2 a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一组(29例)、观察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常规治疗,观察一组患儿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0.2 g/L的沙丁胺醇+1μg/(kg·次)重组人干扰素α1b,观察二组患儿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0.2 g/L的沙丁胺醇+2μg/(kg·次)重组人干扰素α1b。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两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剂量与高剂量雾化吸入重组干扰素α1b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接近,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在临床上推广低剂量雾化吸入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更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毛细支气管炎 剂量
下载PDF
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古刘王 潘学军 +2 位作者 黄佩华 曹肖维 孔宪滔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8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CPAP方式、NIPPV方式)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HFNC)、B组(CPAP)、C组(NIPPV),各20例。比较三组治疗... 目的:分析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CPAP方式、NIPPV方式)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HFNC)、B组(CPAP)、C组(NIPPV),各20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水平、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OI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用于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与氧合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 经鼻导管高流量 无创正压通气 氧合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