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邹攀 曹育春 +1 位作者 张勇 朱小美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该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三大类。然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依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该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三大类。然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依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及医师的临床经验来综合决定。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时,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长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治疗 JAK抑制剂 度普利尤单抗 激光
下载PDF
HPV感染的慢病管理
2
作者 黄华钰 曹育春 谷志超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前HPV的感染在全球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HPV感染人体后很难被彻底清除,因此由HPV感染所诱发的多种慢性疾病如病毒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呼吸道乳头状瘤等往往存在着很高的复发率,给患者乃至社会均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需要对HPV感染所... 目前HPV的感染在全球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HPV感染人体后很难被彻底清除,因此由HPV感染所诱发的多种慢性疾病如病毒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呼吸道乳头状瘤等往往存在着很高的复发率,给患者乃至社会均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需要对HPV感染所诱发的慢性疾病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进而降低HPV感染率与疾病复发率、缩短病程,从而有效促进HPV的防治工作。本文就HPV感染的慢病管理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慢病管理 慢性感染性疾病 HPV疫苗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小杭 曹育春 张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和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1]。在全球范围内,CA的发病率约为194.5/10万人,其中25~29岁男性和<24岁女性的发病率最高[2]。尽管CA通常不危及生命,但其严重影响了患者...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和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1]。在全球范围内,CA的发病率约为194.5/10万人,其中25~29岁男性和<24岁女性的发病率最高[2]。尽管CA通常不危及生命,但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3]。CA的治疗方案包括局部外用药治疗、系统性免疫调节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目前没有确凿的系统性分析来比较这些疗法之间的优劣[4]。二氧化碳(CO_(2))激光是治疗CA的常用方法,可以快速、有效清除疣体,但单纯CO_(2)激光治疗复发率高,需与其他疗法联合以减少复发[5]。胸腺五肽(TP-5)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通过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来减少CA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二氧化碳激光 胸腺五肽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口服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有效治疗2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的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杜雨欣 张勇 +1 位作者 曹育春 谷志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1-553,568,共4页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于正常皮肤组织,而不累及其他组织器官,导致皮肤组织上出现斑点、斑片、丘疹等皮损,常伴瘙痒。PCA发病率高、病程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于正常皮肤组织,而不累及其他组织器官,导致皮肤组织上出现斑点、斑片、丘疹等皮损,常伴瘙痒。PCA发病率高、病程迁延难治,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并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常用疗法如抗组胺药、沙利度胺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等均收效甚微,给患者带来了严重困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枸橼酸托法替布片 JAK抑制剂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联合系统治疗的时机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梦兰 刘亚美 +1 位作者 秦婷婷 曹育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3-679,共7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使用时机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TNF-α拮抗剂联...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使用时机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TNF-α拮抗剂联合治疗的SJS/TEN患者的临床资料(本院病例组5例)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TNF-α拮抗剂联合治疗SJS/TEN的病例(文献病例组35例),2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按TNF-α拮抗剂应用时机分为:其他系统治疗失败后使用TNF-α拮抗剂组(A组28例)和TNF-α拮抗剂直接联合其他系统治疗组(B组12例),回顾性分析TNF-α拮抗剂使用时机对SJS/TEN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本院病例组经TNF-α拮抗剂联合治疗后反应良好,均在3 d内病情好转。B组患者TNF-α拮抗剂开始使用时间和皮损好转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 在SJS/TEN传统系统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使用TNF-α拮抗剂有助于缩短皮损好转时间以快速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中毒性表皮坏死症
下载PDF
局限性黏液水肿性苔藓一例
6
作者 刘亚美 朱小美 +3 位作者 陈岚 曹育春 张勇 夏颖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32-534,共3页
黏液水肿性苔藓罕见,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男,53岁。面部及颈背部水肿性丘疹、结节伴痒4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乳头及浅中层胶原稀疏,排列紊乱,其间大量黏液样物质沉积。阿新蓝染色:阳性。
关键词 黏液水肿性苔藓 丘疹
下载PDF
托法替布治疗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7
作者 邹攀 朱小美 +1 位作者 曹育春 张晓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80-1281,129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退休人员,因“面颈部红斑伴痒两年,双手丘疹、结节伴关节疼痛2月”就诊。两年前患者从头部开始出现大片红斑,稍瘙痒,后延至面颈部、胸部。两月前患者皮损较前增大,双手、面部逐渐出现丘疹、结节,瘙痒剧烈。伴腕... 1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退休人员,因“面颈部红斑伴痒两年,双手丘疹、结节伴关节疼痛2月”就诊。两年前患者从头部开始出现大片红斑,稍瘙痒,后延至面颈部、胸部。两月前患者皮损较前增大,双手、面部逐渐出现丘疹、结节,瘙痒剧烈。伴腕关节疼痛,指关节活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JAK抑制剂 托法替布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皮肤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曹育春 陈兴平 徐祖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无合并症的皮肤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 ,对莫西沙星 40 0mg 1次 /d口服与左旋氧氟沙星 2 0 0mg 2次 /d口服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1天 ,符合方案人群 (P...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无合并症的皮肤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 ,对莫西沙星 40 0mg 1次 /d口服与左旋氧氟沙星 2 0 0mg 2次 /d口服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1天 ,符合方案人群 (PP人群 )临床有效率 :试验组 92 .5 % ,对照组 71.4%。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细菌学清除率试验组 10 0 % ,对照组为 93 .3 % ,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皮肤感染的疗效较好 ,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感染 莫西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疗效 安全性 临床实验
下载PDF
梅毒治疗前后血中TP-DNA定量检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育春 徐祖森 +1 位作者 陈兴平 万沐芬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44-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中梅毒螺旋体DNA(TP -DNA)定量在梅毒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治疗前后与联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TRUST)的关系。方法 对 2 9例 (Ⅰ期 12例 ,Ⅱ期 17例 )未经任何治疗的梅毒患者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 探讨血中梅毒螺旋体DNA(TP -DNA)定量在梅毒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治疗前后与联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TRUST)的关系。方法 对 2 9例 (Ⅰ期 12例 ,Ⅱ期 17例 )未经任何治疗的梅毒患者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苄星青霉素治疗前后血浆中TP DNA定量值并作血清TRUST检测。结果 ①治疗前 ,Ⅰ期TP DNA阳性率为 75 .0 0 % (9/ 12 )、TP DNA定量测定平均值为 (3.38± 2 .34)× 10 4copies/ml;Ⅱ期阳性率为 10 0 .0 0 % (17/ 17) ,TP DNA定量测定平均值为 (5 .73± 1.33)× 10 6copies/ml。②治疗后 3个月 ,Ⅰ期、Ⅱ期梅毒TP DNA阳性例数分别为 1/ 9例、5 /17例。TRUST(+)者 ,TP DNA阳性者定量平均值 :在Ⅰ、Ⅱ期分别为 2 .0 1× 10 2 copies/ml、5 .87× 10 2 copies/ml;TRUST(- )者 ,Ⅰ期无阳性病例 ,Ⅱ期为 3.0 9× 10 2 copies/ml。③治疗后 9个月 ,Ⅰ、Ⅱ期梅毒TP -DNA均为阴性 (零拷贝 ) ,TRUST转阴例数分别为 :12 / 12例、14 / 17例。结论 治疗前、治疗后 3个月、9个月TP DNA与TRUST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提示血浆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DNA 定量检测 荧光定量PCR法 诊断 疗效判断
下载PDF
卡马西平引起药疹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育春 陈岚 +2 位作者 李慎秋 刘继红 陈兴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由马西平所致药疹住院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用药原因、潜伏期、皮肤和黏膜损害特点、系统损害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等。结果8例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13.9±5.9)d;重症多形性红...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由马西平所致药疹住院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用药原因、潜伏期、皮肤和黏膜损害特点、系统损害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等。结果8例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13.9±5.9)d;重症多形性红斑(SEM)、重症多形性红斑并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SEM/TEN)各3例,轻症多形性红斑(MEM)、大疱性表皮松解症(TEN)各1例;成人重症药疹易出现肝肾等内脏损害;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的重症药疹患者并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较理想;在7例重症药疹患者中有5例糖皮质激素的有效剂量等效于泼尼松平均为1.5mg·kg^-1·d^-1。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阻止患者向TEN或SEM/TEN发展的关键;等效的泼尼松1.2—2.0mg·kg^-1·d^-1的激素用量或并用较大剂量IVIG疗效较好,且在4周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药疹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育春 徐祖森 +3 位作者 陈如 邓云华 陈岚 陈兴平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7期419-421,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引起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ATBExpression系统鉴定细菌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G+ 菌 72株 ,G- 菌 13株。G+ 菌、G- 菌对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 目的 :了解目前引起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ATBExpression系统鉴定细菌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G+ 菌 72株 ,G- 菌 13株。G+ 菌、G- 菌对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庆大霉素均较敏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氯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唑均较敏感 ,但对红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用药应以药敏试验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感染 皮肤感染 抗菌药物 敏感性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性皮肤白血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育春 李慎秋 +2 位作者 陈辉 陈兴平 刘继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6-378,共3页
报告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皮肤白血病。患者女,17岁。右胫前肿块2个月余,右大腿出现紫红色结节、躯干出现紫红色浸润性斑块1个月余,偶有疼痛和瘙痒。血常规检查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有一狭窄无浸润带,在真皮和皮下组织可见大... 报告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皮肤白血病。患者女,17岁。右胫前肿块2个月余,右大腿出现紫红色结节、躯干出现紫红色浸润性斑块1个月余,偶有疼痛和瘙痒。血常规检查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有一狭窄无浸润带,在真皮和皮下组织可见大小不一的单一核细胞浸润,部分胞核较大,深染,偶见核丝分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3、CD4、CD5、CD8、CD20、CD79、MPO标志均为阴性,CD68阳性,且TdT标记30%~40%单一核细胞为阳性,提示为淋巴细胞前体细胞,结合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给予患者DOCP(吡柔比星、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及长春新碱)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胫前肿块缩小变平,身体其他部位皮损均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皮肤 淋巴细胞性
下载PDF
有焦虑和无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育春 冯少慧 《医学与社会》 2006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有焦虑症状和无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识别患者是否有焦虑症状,以此将其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用自制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其社... 目的了解有焦虑症状和无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识别患者是否有焦虑症状,以此将其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用自制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和痤疮严重程度上均衡,两组在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频率有明显的差异;焦虑组的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被影响的频率高于非焦虑组。结论有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的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易受到影响,皮肤科医生在治疗痤疮的同时应辨别其焦虑症状的有无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疏导与治疗,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质量 焦虑症状
下载PDF
已婚男性性病患者心理障碍与调适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育春 冯少慧 《医学与社会》 2002年第5期50-52,共3页
性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 ,其发病与道德、伦理、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易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严重时可产生恐惧或抑郁情绪。这些心理障碍影响着性病的康复。作者通过自制调查表随机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 性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 ,其发病与道德、伦理、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易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严重时可产生恐惧或抑郁情绪。这些心理障碍影响着性病的康复。作者通过自制调查表随机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性病患者可出现焦虑情绪、负罪感、恐惧感、悲观绝望心理、疑病心理、享乐心理及被社会遗弃感等心理障碍 ,通过心理调适可降低心理障碍的出现。本项研究结果提示注重性病的病原体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性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心理障碍 调适 STD 已婚男性
下载PDF
司氟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的研究
15
作者 曹育春 龚丽 +1 位作者 徐祖森 万沐芬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9期549-550,共2页
目的 :了解司氟沙星 1周疗法和司氟沙星 1周疗法联合阿奇霉素 3日疗法对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 (STU)患者病原体DNA的转阴率。方法 :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司氟沙星片 0 .2g ,... 目的 :了解司氟沙星 1周疗法和司氟沙星 1周疗法联合阿奇霉素 3日疗法对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 (STU)患者病原体DNA的转阴率。方法 :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司氟沙星片 0 .2g ,qd× 7d ,po ,治疗组用司氟沙星片 0 .2g ,qd× 7d加上阿奇霉素胶囊 1.0g ,qd× 3d ,po ,疗程结束后 6~ 8d ,用荧光定量 PCR(FQ 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阳性者。结果 :对照组病原体DNA总的阴转率 47.3 % ,治疗组病原体DNA总的阴转率 66.7%。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病原体DNA的阴转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性 尿道炎 司氟沙星 阿奇霉素 治疗 疗效 男性
下载PDF
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病原体治疗前瞻性研究
16
作者 曹育春 龚丽 +1 位作者 徐祖森 万沐芬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 :了解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的性病原体DNA阳性率。方法 :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 ,将其分为甲乙两组 ,即左氧氟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加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 2周后用荧光定量 PCR(FQ PCR)方法筛选出淋球... 目的 :了解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的性病原体DNA阳性率。方法 :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 ,将其分为甲乙两组 ,即左氧氟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加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 2周后用荧光定量 PCR(FQ 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 (Ng)、解脲脲原体 (Uu)、沙眼衣原体 (Ct)DNA阳性者 (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者 ) ,对病原体DNA阳性者重复治疗 2周 ,再次筛选出Ng、Uu、CtDNA阳性者 (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 )。结果 :无症状患者的病原体DNA阳性检出率 :治疗 2周后甲组 3 5 .2 % ,乙组 2 0 .8% ;对病原体DNA仍阳性者重复治疗 2周后 ,甲组 5 0 .0 % ,乙组 :15 .8%。结论 :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有较高比例病原体DNA检出率 ,应重视该人群的追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性传播性尿道炎 病原体 治疗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皮肤感染分离菌对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17
作者 曹育春 徐祖森 +3 位作者 邓云华 邹耘 陈兴平 陈如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了解 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对皮肤感染分离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用ATBExpression系统鉴定细菌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比较 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与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①氧氟沙星、司氟沙星、莫西沙星、... 目的 了解 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对皮肤感染分离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用ATBExpression系统鉴定细菌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比较 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与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①氧氟沙星、司氟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皮肤感染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人苍白杆菌、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为 0 ,而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 2 3.8%、2 3.8%、9.5 %、14 .3%、2 1.1% ;②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对葡萄球菌亦未出现耐药 ,而红霉素、阿奇霉素及青霉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感染 氟喹诺酮 耐药性 抗菌药
下载PDF
常用功率密度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时烟尘中HPV DNA的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育春 陈映玲 周礼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功率密度的 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术中烟尘是否含有 HPVDNA。方法 :选择皮损较多的尖锐湿疣 ,病程在 6个月以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 5 W、1 0 W、1 5 W对应功率密度下的 CO2 激光汽化在体疣体组织 ,离光斑 5 c...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功率密度的 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术中烟尘是否含有 HPVDNA。方法 :选择皮损较多的尖锐湿疣 ,病程在 6个月以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 5 W、1 0 W、1 5 W对应功率密度下的 CO2 激光汽化在体疣体组织 ,离光斑 5 cm或 5 0 cm处用吸尘器抽吸烟尘于 PBS中 ,经固定后观察烟尘的细胞形态学 ,并用 HPV通用型引物作 PCR检测烟尘是否含有 HPV-DNA。结果 :三种功率密度的烟尘主要由炭化颗粒组成 ,其中含有少量破碎的上皮细胞及形态完整和不完整的单个表皮细胞或细胞团 ;PCR检测 CO2 激光在 5 W、1 0 W、1 5 W对应功率密度下治疗时的烟尘 ,HPV DNA阳性数分别为 :1 /1 3、3 /9、3 /1 5例。结论 :CO2激光常用功率密度治疗尖锐湿疣时 ,烟尘中有 HPV DNA存在 ,为防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需要及时抽排烟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烟尘
下载PDF
窄谱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海珍 汪科 +3 位作者 段周英 关欣 曹育春 朱学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评价窄谱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改良PUVA(PUVA+UVB)疗法比较方法 108例患者,其中50例单纯照射窄谱UVB; 58例口服8 甲氧补骨脂素片, 0. 6mg/kg/次, 2h后照射UVA和UVB;每周3次,疗程8周,观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目的 评价窄谱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改良PUVA(PUVA+UVB)疗法比较方法 108例患者,其中50例单纯照射窄谱UVB; 58例口服8 甲氧补骨脂素片, 0. 6mg/kg/次, 2h后照射UVA和UVB;每周3次,疗程8周,观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经过8周治疗,窄谱UVB组基愈率为70. 0%,显效率为20. 0%。改良PUVA组基愈率为96. 6%,显效率为3. 4%;不良反应:窄谱UVB组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度红斑、色素沉着及皮肤瘙痒。改良PUVA组发生率为40. 3%,多为轻中度消化道反应及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照射时间窄谱UVB组最长不超过7min,改良PUVA组最长需30min以上。结论 窄谱UVB治疗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与改良PUVA疗法相比,虽然疗效略逊,但方法简便,患者无需服药,照光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UVB疗法 改良PUVA疗法 银屑病
下载PDF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厚君 涂亚庭 +3 位作者 陈兴平 文海泉 谢红付 曹育春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2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适量;对照组118例,给予2.5%氟尿嘧啶乳膏适量;均... 目的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2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适量;对照组118例,给予2.5%氟尿嘧啶乳膏适量;均为每周3次外搽,疗程8周;疣体完全消退者继续随访8周以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4%,66.1%(P>0.05);有效率分别为85.7%,85.6%(P>0.05)。治疗组痊愈后复发6例,复发率5.0%;对照组痊愈后复发27例,复发率22.9%(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9例,发生率24.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4例,发生率37.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给药部位的红斑和糜烂,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氟尿嘧啶 尖锐湿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