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多脏器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
1
作者 曹芯诚 陈园园 +3 位作者 张可 张迅捷 杨琳 李志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4-778,共5页
患儿男,生后18d,因发现反复血钾升高10余天入院。患儿存在拒奶、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反复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无效。辅助检查提示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患儿存在SCNN1A基因... 患儿男,生后18d,因发现反复血钾升高10余天入院。患儿存在拒奶、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反复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无效。辅助检查提示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患儿存在SCNN1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变异来自父亲和母亲,患儿明确诊断为新生儿多脏器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通过给予降钾树脂和补充钠盐治疗,患儿电解质水平保持平稳,达临床痊愈出院。该文对婴儿失盐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进行重点描述,以及介绍新生儿多脏器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的多学科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高钾血症 低钠血症 新生儿
下载PDF
中国25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芯诚 蒋思远 +27 位作者 李淑涓 韩俊彦 周琦 李萌萌 白瑞苗 夏世文 杨祖铭 盖建芳 张宝泉 杨传忠 袁静 潘丹丹 石静云 胡雪峰 林振浪 王杨 曾丽春 朱艳萍 韦秋芬 郭艳 陈玲 刘翠青 姜善雨 李晓莺 孙慧清 齐宇洁 黑明燕 曹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25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 为探讨真菌败血症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建立... 目的分析中国25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 为探讨真菌败血症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生后7 d内收入中国25家三级医院NICU的24 731例早产儿的真菌败血症发生现况。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真菌败血症分为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 分析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原。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出生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和不同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预后。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144例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和288例无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 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生真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4 731例早产儿中166例(0.7%)发生真菌败血症, 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出生胎龄为(29.7±2.0)周, 出生体重为(1 300±293)g, 其中87.3%(145/166)为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 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越高(均P<0.001)。极早产儿和超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0%(117/11 438)和2.0%(28/1 401), 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分别为1.3%(103/8 060)和1.7%(21/1 211)。3家NICU无真菌败血症发生, 其余22家NICU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范围为0.7%(10/1 397)~2.9%(21/7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6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150例(90.4%), 其中白色念珠菌有59例、非白念珠菌有91例, 非白念珠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41例)为主。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调整OR=1.52, 95%CI 1.04~2.22, P=0.030)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调整OR=2.55, 95%CI 1.12~5.80, P=0.025)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调整OR=2.50, 95%CI 1.50~4.17, P<0.001)、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调整OR=1.05, 95%CI 1.03~1.08, P<0.001)和长时间使用全肠外营养(TPN)(调整OR=1.04, 95%CI 1.02~1.06, P<0.001)均是发生真菌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主要病原为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时间使用TPN可增加早产儿发生真菌败血症的风险。后续需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降低NICU真菌败血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真菌
原文传递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曹芯诚 蒋思远 曹云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0-454,共5页
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改变和优化临床实践,减少临床可避免的不良事件(如死亡或严重并发症),以改善患者预后。研究显示,质量改进可降低早产儿严重疾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 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改变和优化临床实践,减少临床可避免的不良事件(如死亡或严重并发症),以改善患者预后。研究显示,质量改进可降低早产儿严重疾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脑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疾病相关的病死率及疾病负担,是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救治质量的有效方法,已逐渐在发达国家临床上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国内NICU早产儿数量多,救治存活率已提高,但严重疾病发生率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需要针对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立NICU持续质量改进体系,以改善早产儿预后。本文对持续质量改进的产生、国外NICU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学及效果,以及中国NICU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现状、挑战及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质量改进 婴儿 早产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