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栽培桑黄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钟石 曹英龙 +4 位作者 王文琼 霍进喜 孙雨晴 宣利江 李有贵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8-665,共8页
为建立人工栽培桑黄瓦宁纤孔菌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筛选出桑黄的4个标志性成分,并以其中最主要成分Hypholomine B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 为建立人工栽培桑黄瓦宁纤孔菌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筛选出桑黄的4个标志性成分,并以其中最主要成分Hypholomine B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桑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评价其相似度,确定共有峰,同时测定桑黄中苯乙烯吡喃酮类成分Hypholomine B的含量。结果表明,建立了10批桑黄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2。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一致,将样品分为两类。在1.25~20.00μg范围内,Hypholomine B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2.0%(n=6);加样回收率为95%~99%,其RSD值为1.48%;10批桑黄样品中Hypholomine B的含量范围为0.15%~0.95%。指纹图谱与HCA、PCA和OPLS-DA相结合可全面地评价桑黄药材质量,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桑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乙烯吡喃酮类 Hypholomine B
下载PDF
变电站直流电源远方监控系统在石嘴山供电局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英龙 杨雪红 李茹 《宁夏电力》 2006年第3期6-8,12,共4页
结合石嘴山供电局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石嘴山供电局变电站直流电源远方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实际应用。
关键词 无人值守变电站 直流电源 监控系统
下载PDF
医务人员患病情况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曹英龙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99年第4期62-63,共2页
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从1985年开始为全院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完整的健康档案。1985年至1990年每年进行一次体检,1991年后每两年组织一次体检,并形成制度。现将13年共10次职工体检及追踪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报... 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从1985年开始为全院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完整的健康档案。1985年至1990年每年进行一次体检,1991年后每两年组织一次体检,并形成制度。现将13年共10次职工体检及追踪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医院正式职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患病情况 疾病 分类 对策
下载PDF
胃角溃疡42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曹英龙 《浙江实用医学》 1999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胃溃疡 胃角溃疡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胃角溃疡420例
5
作者 曹英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胃角溃疡的易发原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总结本院1981-06/1997-06年间经内镜检查诊断胃角溃疡,并对其发病年龄、性别、部位、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胃角溃疡420例,男性357例(85%),平均年龄51.... 目的探讨胃角溃疡的易发原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总结本院1981-06/1997-06年间经内镜检查诊断胃角溃疡,并对其发病年龄、性别、部位、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胃角溃疡420例,男性357例(85%),平均年龄51.8岁,50岁以上179例(42.6%),好发部位多在胃角中段276例(65.7%),单发居多338例(80%).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242例(57.7%),剧痛绞痛刺痛258例(61.4%),放射至背部250例(59.5%),并发出血145例(34.5%),合并胆汁反流161例(38.3%),合并浅表性胃炎242例(57.5%).结论胃角溃疡占胃溃疡的首位(420/1206),其临床特点是:患者疼痛较剧.多位于中上腹,易向后背放射,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0岁以上男性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特定的解剖位置──胃体与胃窦交界处,此处无盐酸形成,但易受到来自胃体壁细胞分泌的盐酸的侵害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刺激,其粘膜屏障易受损伤,继而发生溃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老年人胃粘膜血流量减少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仍公认塞氏所提出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失衡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病因学 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因学 胆汁反流/并发症 胃炎/并发症
下载PDF
胃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关系
6
作者 曹英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1999年第3X期36-36,共1页
慢性胃炎(CG)及消化性溃疡(PU)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有关HP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迅速,成为消化性疾病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本院经内镜检查的... 慢性胃炎(CG)及消化性溃疡(PU)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有关HP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迅速,成为消化性疾病研究的热点。笔者对本院经内镜检查的病人作了一次HP感染的调查,以期对HP在CG和PU病因学的地位作一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HP相关性疾病 慢性胃炎 HP感染 内镜检查 幽门弯曲菌 BARRETT食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