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动门脉短路的X线诊断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颂章 曹钦昊 +2 位作者 魏崇健 曾晓华 乔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报告59例肝癌动门脉短路者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三种。详细叙述了它们的X线血管造影表现。重点讨论了动门脉短路的机理、介入治疗的方式。强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慎重的而不是放弃治疗的态度,给予不同方式... 本文报告59例肝癌动门脉短路者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三种。详细叙述了它们的X线血管造影表现。重点讨论了动门脉短路的机理、介入治疗的方式。强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慎重的而不是放弃治疗的态度,给予不同方式的处理,是可以获得积极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门脉短路 肝肿瘤 介入疗法 X线诊断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动脉造影的诊断与治疗
2
作者 曹钦昊 王颂章 +3 位作者 魏崇健 曾晓华 金德勤 刘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报告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造影表现:直接供应肿瘤的血管,在部分病例中,可见增粗,肝动脉一般不增粗,小肿瘤及肿瘤中央无血管影,大肿瘤内血管亦多稀疏而纤细。血实出现早,消退晚,沿血管排列如“秋枝桔叶”状,或沿肿瘤边缘排列呈半环... 本文报告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造影表现:直接供应肿瘤的血管,在部分病例中,可见增粗,肝动脉一般不增粗,小肿瘤及肿瘤中央无血管影,大肿瘤内血管亦多稀疏而纤细。血实出现早,消退晚,沿血管排列如“秋枝桔叶”状,或沿肿瘤边缘排列呈半环状、环状或套环状。对其成因进行了讨论。16例做了肝动脉碘油栓塞,7例CT复查,4例肿瘤低密度区基本消失,3例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造影诊断 栓塞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附530例分析)
3
作者 陈乙信 谢照銮 +16 位作者 衡网生 郭继勇 罗谋 王亚云 陈祖康 张文佑 易佐生 潘德根 刘苏 胡友勉 周秀仁 袁成和 李裕华 袁允阶 曹钦昊 包桂保 王秉成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3年第4期175-177,I014,共4页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具有直接显示胆管系统,观察阻塞部位,明确阻塞原因,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报告530例,并就其检查方法,X线表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 胆管癌 X线表现 胆管结石
下载PDF
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后CT复查分析
4
作者 曹家义 秦尚镇 +3 位作者 陈忠庆 王颂章 曹钦昊 荆德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5-257,共3页
作者报道60例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后CT复查分析。1个月内复查不能排除鞍内出血及瘤腔内填入物对图像的影响,1个月之后复查则不能除外肿瘤复发的可能。因此,术后应CT追踪观察蝶鞍变化,并结合临床综合评估疗效,以便对非分泌... 作者报道60例垂体腺瘤经蝶窦切除术后CT复查分析。1个月内复查不能排除鞍内出血及瘤腔内填入物对图像的影响,1个月之后复查则不能除外肿瘤复发的可能。因此,术后应CT追踪观察蝶鞍变化,并结合临床综合评估疗效,以便对非分泌型垂体腺瘤手术效果提供参考。作者还对蝶鞍CT分辨瘤影和块影,轴位CT与直接冠状CT扫描,延迟性视交叉减压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体腺瘤 蝶窦 CT 手术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