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在风挡玻璃涂胶系统中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铁林 姜涛 +2 位作者 郭志恒 枊宗遂 李立华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涂胶系统 风挡玻璃 机器人 汽车生产线 汽车玻璃 制造领域 涂胶设备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山东省二球悬铃木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立科 王建革 +2 位作者 张文会 曹铁林 樊颖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3,共5页
为了了解山东省二球悬铃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省内不同地区栽植的二球悬铃木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18条优选的RAPD引物对来自于山东省7个地区的55株悬铃木样本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142个位点,其中138个位点有... 为了了解山东省二球悬铃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省内不同地区栽植的二球悬铃木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18条优选的RAPD引物对来自于山东省7个地区的55株悬铃木样本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142个位点,其中138个位点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7.18%,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为0.319 7,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482 5。不同地区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德州和济南的最低,济宁和聊城的居中,潍坊、烟台和临沂的最高。利用非加权绝对算术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邻地区的材料聚在一起,但也有些相距较远的材料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球悬铃木 遗传多样性 RAPD分子标记
下载PDF
墒增加与负墒增加及墒量守恒定律的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暨墒增加原理的修改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铁林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20-27,共8页
1 应该对熵增加原理的普遍适用性提出怀疑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种表述的现代叙述形式——熵增加原理的内容是:在孤立系统中熵永远不会减少。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种表述自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起,立即就有不少科学家和哲... 1 应该对熵增加原理的普遍适用性提出怀疑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种表述的现代叙述形式——熵增加原理的内容是:在孤立系统中熵永远不会减少。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种表述自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起,立即就有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不断的怀疑和异议。一百多年来,在这种持续的争论中,一方面是熵增加原理在物理学热学理论由统治地位逐渐加强,另一方面是对熵增加原理怀疑的理论在与电信技术等相结合中逐渐发展出足以摇憾熵增加原理地位的信息论、耗散结构论等科学理论。近来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查熵增加原理适用普遍性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熵量守恒定律
下载PDF
机器人风挡玻璃涂胶的成功应用范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利 姜涛 +1 位作者 曾孔庚 曹铁林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1年第3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汽车 风挡玻璃 涂胶 机器人 橡胶密封条
下载PDF
怎样认识和对待地球熵变趋势
5
作者 曹铁林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2期70-71,68,共3页
要在人类与地球关系的诸多方面有基本正确的认识和对策,其基础在于正确认识地球嫡变趋势。一百多年来,人类对地球几十亿年来熵变趋势的认识是依据于熵增加原理。然而,如果作为自然界最基本两条根本规律之一的熵增加原理有了根本性的错误... 要在人类与地球关系的诸多方面有基本正确的认识和对策,其基础在于正确认识地球嫡变趋势。一百多年来,人类对地球几十亿年来熵变趋势的认识是依据于熵增加原理。然而,如果作为自然界最基本两条根本规律之一的熵增加原理有了根本性的错误,那么人类对地球熵变趋势的认识就会有根本性的错误,而基于这种认识确定的基本对策,特别是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的基本对策,就会带来根本性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和对待 十亿年 地球形 不可再生资源 基本对策 宇宙热寂说 熵变 熵增加原理 守恒定律 茁壮成长
下载PDF
SG-Motoman机器人多层焊功能介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宝山 曹铁林 曹利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SG-Matoman 中厚板 焊接 多层焊技术
下载PDF
机车侧梁和风缸弧焊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宝山 曹利 +1 位作者 曹铁林 郭志恒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1年第5期31-36,共6页
本文介绍了机车侧梁和风缸弧焊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特点以及侧梁和风缸这两种工件的关键的焊接工艺措施。另外 ,对在本系统所应用的始端检出、焊缝跟踪以及摆焊等焊接功能的应用方法给予了说明。
关键词 弧焊机器人系统 机车侧梁 风缸 铁路机车
下载PDF
齿轮副无侧隙研合技术及其应用
8
作者 张大秋 崔兴山 +2 位作者 李威 史铁军 曹铁林 《冶金设备》 2001年第6期57-59,共3页
提出的齿轮副无侧隙研合方法 ,通过减少或消除齿轮副侧隙来增加研磨剂对齿面的作用强度 ,实现轮齿的快速共轭研合。与力矩加载研合方法相比 ,它无需设置负载装置、易于实施 ,而且不仅可提高齿轮副的接触精度 ,还能消除齿距误差 ,故该方... 提出的齿轮副无侧隙研合方法 ,通过减少或消除齿轮副侧隙来增加研磨剂对齿面的作用强度 ,实现轮齿的快速共轭研合。与力矩加载研合方法相比 ,它无需设置负载装置、易于实施 ,而且不仅可提高齿轮副的接触精度 ,还能消除齿距误差 ,故该方法尤适用于少侧隙、高精度齿轮箱的制造和大型齿轮箱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副 侧隙 研合 齿轮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