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气速对除磷污泥颗粒化性能及代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希 胡彬 +5 位作者 张瑞峰 宫延哲 蔡虎林 曹银焕 杨文浩 穆瑞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6-698,共13页
以60%乙酸钠和40%可溶性淀粉复合基质为碳源,考察表观气速对生物除磷污泥颗粒化性能及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小分子碳源不同,复杂碳源条件下生物除磷污泥的颗粒化由剪切力和碳源的胞内储存共同决定,污泥颗粒化进程与表观气速的大... 以60%乙酸钠和40%可溶性淀粉复合基质为碳源,考察表观气速对生物除磷污泥颗粒化性能及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小分子碳源不同,复杂碳源条件下生物除磷污泥的颗粒化由剪切力和碳源的胞内储存共同决定,污泥颗粒化进程与表观气速的大小并不完全一致.R1表观气速最大(0.45cm/s),110d可实现颗粒化;R3表观气速最小(0.15cm/s),190d实现颗粒化,进程慢于R1,但快于R2(表观气速0.30cm/s).降低表观气速污泥的丝状菌含量依次增多,紧密型胞外聚合物(TB-EPS)的疏水性依次降低;但系统更易实现厌氧饱食和好氧饥饿,聚羟基烷酸酯(PHAs)厌氧合成量依次升高,R1、R2、R3分别为2.28、8.16、23.96mg/gVSS.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降低,具有水解发酵功能的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丰度依次升高,分别为7.86%、8.77%和32.74%.在属水平,传统聚糖菌Candidatus_Competibacter是污泥颗粒化的核心菌群,R1较高的表观气速有利于该菌的维持和优势增殖,污泥颗粒化进程最快.R3表观气速最低,水解发酵功能菌群Kouleothrix(1851型丝状菌,属于绿弯菌门)大量生长(丰度10.44%),通过提供丝状骨架和小分子碳源促进Candidatus_Competibacter的优势增殖(丰度25.73%),加快了污泥的颗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碳源 颗粒污泥 表观气速 胞内储存 菌群结构 影响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组分及生物毒性解析
2
作者 胡远翔 李永立 +3 位作者 张洪江 曹银焕 宫延哲 陈希 《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有机物成分复杂,极大地影响零排放系统的高效低耗运行,并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风险。采用现场测试和模拟实验的方法,对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组分及生物毒性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两级澄清法”和“高效絮...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有机物成分复杂,极大地影响零排放系统的高效低耗运行,并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风险。采用现场测试和模拟实验的方法,对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组分及生物毒性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两级澄清法”和“高效絮凝剂法”虽不能有效去除脱硫废水的有机物,但能降低废水中的腐植酸类物质。纳滤浓水的回流作用使调节池出水色氨酸和酪氨酸类蛋白质占比降低至30%,但腐植酸类物质占比大幅升高至60%。脱硫废水中污染物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84,612 Da附近,纳滤浓水污染物的分子量相比预处理出水略小,污染物可能通过吸附、堵塞孔隙等导致膜污染。“两级澄清法”和“高效絮凝剂法”能大幅削减调节池出水的生物毒性,发光细菌发光抑制率分别由46.23%下降至12.45%和2.57%;而纳滤浓水富集了大量腐植酸等生物毒性物质,发光抑制率升高至49.05%。脱硫废水有机物较低的分子量导致较高的纳滤膜污染,而腐植酸等的富集增加了纳滤浓水的生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有机物 分子量 膜污染 生物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