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驯食策略对鳡幼鱼存活、生长、肠道组织学与消化酶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
1
作者 管赫赫 龙小波 +9 位作者 丁洋 胡晨昊 别汉晴 梁浩文 任旌雷 曹靖花 何焱 高泽霞 樊启学 沈志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80-1992,共13页
为探究鳡(Elopichthys bambusa)适宜驯食时机及驯食对其生长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设置了分别从15、22和29 dph开始驯食鳡幼鱼的3个驯食组(W15、W22和W29),探究不同起始时间驯食对鳡幼鱼生长、存活、肠道发育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结果显... 为探究鳡(Elopichthys bambusa)适宜驯食时机及驯食对其生长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设置了分别从15、22和29 dph开始驯食鳡幼鱼的3个驯食组(W15、W22和W29),探究不同起始时间驯食对鳡幼鱼生长、存活、肠道发育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结果显示,W22和W29组鳡幼鱼全长、体重、存活率、肠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W15组(P<0.05)。鳡36 dph时,W22组鳡幼鱼特定生长率最高,W29组鳡幼鱼存活率最高。在驯食期间,当猎物体高与捕食者口裂宽相等时,捕食者全长是猎物全长的1.5倍左右,猎物和捕食者的关系为TL猎物=0.53×T_(L捕食者)+3.63(T_(L指全长))。在驯食完成后,生长快(FB)鳡幼鱼胰蛋白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生长慢组(FS),淀粉酶、脂肪酶、碱性磷酸酶比活力显著低于FS组。FB与FS组鳡幼鱼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显著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合成与代谢等脂质代谢通路,FABP7、FAS、CPT1等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综上,鳡幼鱼在22—29日龄开始驯食能够取得最佳驯食效果;驯食期间将规格大于群体平均全长1.5倍左右的个体筛出能有效预防残食发生,提高存活率;驯食后生长差异可能与肠道消化酶比活力和脂质代谢差异有关。研究为鳡幼鱼驯食及驯食后苗种培育提供指导,为肉食性鱼类苗种驯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培育 驯食 肠道健康 消化酶 残食
下载PDF
鳡幼鱼肌纤维发育特征及驯食策略对肌肉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龙小波 管赫赫 +8 位作者 曹靖花 丁洋 胡晨昊 别汉晴 梁浩文 任旌雷 沈志刚 高泽霞 何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65-1979,共15页
为研究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通过组织学和转录组分析,结合荧光定量PCR验证,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和驯食策略下鳡幼鱼肌肉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鳡幼鱼肌纤维的马赛克增生从孵出后第22天(dph)开始,相关肌源性调节... 为研究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通过组织学和转录组分析,结合荧光定量PCR验证,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和驯食策略下鳡幼鱼肌肉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鳡幼鱼肌纤维的马赛克增生从孵出后第22天(dph)开始,相关肌源性调节因子基因(myog和myod)、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肌卫星细胞标志基因(pax7)、肌肉分化相关基因(myl3、tnni2、myoz2和tpm1)在肌肉马赛克增生早期(15—22 dph)的表达与其他发育时期相比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人工配合饲料可提升鳡幼鱼肌肉代谢水平促进其生长,且22 dph开始驯食组具更高驯化效率和更良好的生长表现。研究为理解鳡肌肉发育特征及其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并为鳡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马赛克增生 肌肉转录组 驯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