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超 孟醒初 +9 位作者 董冲 王凯 郑卫萍 覃虹 韩潮 杨洋 张复波 曹顺琪 徐敏 高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受者血型相合情况分为A组(供、受者血型相同,165例)、B组(供、受者血型相合,42例)、C组(供、受者血型不合,35例)。观察并比较3... 目的探讨小儿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受者血型相合情况分为A组(供、受者血型相同,165例)、B组(供、受者血型相合,42例)、C组(供、受者血型不合,35例)。观察并比较3组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供体特异性抗体(DSA)产生情况;分析C组供、受者血型分布及红细胞抗体产生情况;比较3组受者肝移植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3组受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肝移植术后DSA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抗体为主,多为抗HLA-DR和抗HLA-DQ。C组肝移植受者术后红细胞抗体多为IgM,所有抗体滴度均为≤12。3组受者术后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儿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扩大肝移植供者来源,挽救患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不合 儿童受者 肝移植 供体特异性抗体 红细胞抗体 排斥反应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下载PDF
拉米呋定与乙肝疫苗预防HBcAb阳性供肝儿童肝移植术后新发乙肝病毒感染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冲 孙超 +10 位作者 孟醒初 陈静 王凯 覃虹 郑卫萍 杨洋 韩潮 张复波 徐敏 曹顺琪 高伟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拉米呋定与乙肝疫苗方案预防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供肝儿童肝移植术后新发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效果。方法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13年5月—2019年6月251例接受HBcAb阳... 目的比较拉米呋定与乙肝疫苗方案预防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供肝儿童肝移植术后新发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效果。方法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13年5月—2019年6月251例接受HBcAb阳性供肝儿童肝移植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采用预防方案的不同分为拉米呋定组和乙肝疫苗组,对两组患儿的新发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拉米呋定组45例和乙肝疫苗组206例,两组在供受者的临床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的新发乙肝病毒感染例数分别为5例(11.1%)和10例(4.9%),发生率无显著统计意义(P=0.075),停用拉米呋定与新发乙肝存在关系。结论单用拉米呋定和乙肝疫苗均是有效预防HBcAb阳性供肝术后新发乙肝的方案,停用拉米呋定会增加新发乙肝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乙肝病毒感染 HBcAb阳性供体 拉米呋定 乙肝疫苗
下载PDF
多米诺肝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曹顺琪 郑虹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98-303,共6页
1概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供体肝脏短缺常可造成某些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死亡或病情加重而无法接受移植手术。为了满足供体肝脏的供给,各种扩大供肝来源的技术策略相继用于临床,如亲体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和多米... 1概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供体肝脏短缺常可造成某些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死亡或病情加重而无法接受移植手术。为了满足供体肝脏的供给,各种扩大供肝来源的技术策略相继用于临床,如亲体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和多米诺肝移植(domino liver transplantation,DLT)。1995年,Furtado等[4]在葡萄牙完成了首例DLT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供肝来源 代谢性疾病 多米诺 技术策略 淀粉样 流出道 蛋白沉积 胆道并发症 术后生存率
下载PDF
胆道闭锁患儿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曹顺琪 郑虹 孙超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接受亲属活体供肝移植的BA患儿20例,于术前1周采集受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接受亲属活体供肝移植的BA患儿20例,于术前1周采集受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中HO-1的表达量。同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选取5例健康同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BA患儿血清HO-1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01)。直接胆红素与HO-1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76,P=0.008)。结论 BA患儿血清HO-1值升高与胆道梗阻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胆道闭锁 血红素氧化酶 胆红素 血清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清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向前 张海明 +3 位作者 滕大洪 郑卫萍 曹顺琪 郑虹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清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降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球蛋白降低对受者术后短期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1月-12月170例接受尸体全肝移植手术受...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清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降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球蛋白降低对受者术后短期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1月-12月170例接受尸体全肝移植手术受者资料,以患者术后第1天较术前球蛋白降低值D的中位值作为截点,其中85例患者为D≥10.5 g/L,85例为D<10.5 g/L。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受者基本信息、手术资料及术后AR发生及生存状况,并对受者肝移植术后球蛋白降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术后1、3年累计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术前血清球蛋白水平相比,肝移植术后第1天,两组受者血清球蛋白显著降低,随后逐日增高,两组术后第1天球蛋白水平D<10.5 g/L组低于D≥10.5 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D<10.5 g/L组相比,D≥10.5 g/L组受者体重较低〔体重(kg):68.32±12.31比72.12±11.50,P<0.05〕;D≥10.5 g/L组移植物受体重量比(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dio,GRWR)、供肝的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高于D<10.5 g/L组〔GRWR(%):0.81±0.23比0.74±0.20,供肝冷缺血时间(min):9.86±2.66比8.85±2.45,无肝期时间(min):48.95±19.59比44.11±9.35,术中失血量(L):2.73±1.58比2.08±1.70,P<0.05〕;D≥10.5 g/L组AR的发生率高于D<10.5 g/L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冷缺血时间、术中失血是肝移植术后D≥10.5g/L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170例受者累积1和3年生存率分别是88.4%和77.6%,D≥10.5 g/L组1和3年受者存活率分别是86.1%和77.1%;而D<10.5 g/L组1和3年受者存活率分别是90.8%和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球蛋白降低是手术后无法避免的可逆的过程,降低的程度可能与术中冷缺血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有关,且球蛋白降低程度高组术后AR发生率高,但对受者生存预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球蛋白 存活率分析 急性排斥反应 预后
下载PDF
多结节肝细胞癌克隆起源与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政禄 张鲁洲 +5 位作者 滕大洪 王玉亮 曹顺琪 顾向前 郑卫萍 郑虹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592-600,共9页
【摘要】目的探讨多结节肝细胞癌的肿瘤克隆起源方式与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经肝移植治疗的符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的多结节型肝细胞癌患者60例,采用纤维切割技术,获取肝癌组织... 【摘要】目的探讨多结节肝细胞癌的肿瘤克隆起源方式与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经肝移植治疗的符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的多结节型肝细胞癌患者60例,采用纤维切割技术,获取肝癌组织后提取基因组DNA。SSCP-PCR法检测12个高频肝细胞癌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的发生状态,判定肿瘤克隆起源方式为单中心肝内转移型(intrahepatic metastasis,IM型)、多中心发生型(multicentric occurrence,MO型)及复合型(IM+MO型)。分析各型克隆起源方式与患者无瘤存活率、肿瘤病理学特征及血清AF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多结节肝细胞癌患者中,45例有2个肿瘤结节,占多结节肝细胞癌患者的75%(45/60),15例有3个肿瘤结节者,占25%(/60);剔除2例不能判定肿瘤克隆起源分型病例,共58例纳人分析,其中IM型组、MO型组和IM+MO型组,分别占34.48oA(20/58)、56.90%(33/58)和8.62%(5/58);三组患者的3年累积无瘤存活率分别为50.00%、78.79%和40%,微血管侵犯(Micro Vascular Invasion,MVI)发生率为100%、18.18%和100%,肿瘤低分化率(Ⅲ级~Ⅳ级)为80%、51.52%和80%,血清AFP浓度为231.25μg/L(2.78~9736.27μ/L)、24.59μg/L(1.16~2674.50μg/L)和122.58μg/L(16.20~1608.03μg/L)。结论MO型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年无瘤存活率明显高于IM型和IM+MO型,考虑与其镜下癌栓发生率低,病理分化程度高、术前AFP低等密切相关。肿瘤克隆起源方式可能作为多结节HCC的病期评判要素及预测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风险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结节肝细胞癌 克隆起源 微卫星杂合性缺失 肝移植 病理 肿瘤复发
原文传递
儿童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诊疗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孟醒初 王凯 +4 位作者 孙超 董冲 韩潮 曹顺琪 高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epatic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HVOO)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活体肝移植280例,经过B型超声及血管造影诊断HVOO。根据有无HVOO的情况分为两组,对于相关因...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epatic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HVOO)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活体肝移植280例,经过B型超声及血管造影诊断HVOO。根据有无HVOO的情况分为两组,对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者相关因素进行比较,性别、月龄、体重及原发病分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GRW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静脉流出道重建方式中的相关因素,在HVOO组与Non-HVOO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型超声的监测对于HVOO可以作为初筛的手段;血管介入球囊扩张治疗可以很好的治疗HVOO;过高的GRWR可能是HVOO的高危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肝静脉梗阻
原文传递
巴利昔单抗应用于ABO血型不相容儿童肝移植的随机对照研究初步结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超 董冲 +9 位作者 郑卫萍 王凯 覃虹 杨洋 韩潮 张复波 宋卓伦 曹顺琪 徐敏 高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97-1002,共6页
目的探索巴利昔单抗在小于2岁的ABO血型不相容儿童肝脏移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的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术中及术后第... 目的探索巴利昔单抗在小于2岁的ABO血型不相容儿童肝脏移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的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术中及术后第4天使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对照组不使用诱导治疗。比较2组肝移植受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的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的肝肾功能变化、生长发育情况和患儿存活情况。结果共44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试验组19例,对照组25例。2组患儿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使用剂量和他克莫司谷值浓度、血肌酐、血胱抑素、身高和体质量的变化趋势差别不大;肝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肺感染、巨细胞病毒血症、EBV病毒血症及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急性细胞性排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术后3个月时,试验组患儿的DSA阳性率(0,0/19)低于对照组(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所有患儿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6.6个月(3.8-25.4个月)。随访期间对照组死亡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巴利昔单抗可安全应用于小于2岁的ABO血型不相容儿童的肝移植,不增加术后感染风险,且术后早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DSA发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ABO血型不相容 巴利昔单抗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胆管闭锁患儿肝移植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韩潮 孟醒初 +9 位作者 孙超 董冲 郑卫萍 王凯 覃虹 杨洋 张复波 徐敏 曹顺琪 高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胆管闭锁患儿首次肝移植术中大量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行肝移植的613例胆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70例,女343例;受者年龄为7.4(3.9)个月... 目的探讨胆管闭锁患儿首次肝移植术中大量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行肝移植的613例胆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70例,女343例;受者年龄为7.4(3.9)个月(范围:3.2~148.4个月);体重为(7.8±3.5)kg(范围:4.0~43.3 kg)。以所有移植患儿的第85分位估计出血量(EBL)(74 ml/kg)为界值,将患儿分为大量EBL组(96例)和非大量EBL组(517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发生大量EBL的相关因素;再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吻合口狭窄等。通过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儿的总体生存率及移植物存活率。结果大量EBL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为[M(Q_(R))]21(16)d(范围:2~116 d),非大量EBL组为22(12)d(范围:3~138 d)(U=24224.0,P=0.32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者体重、是否有葛西手术史、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冷缺血时间是胆管闭锁患儿肝移植术中发生大量EBL的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冷缺血时间(≥10 h比<10 h)、手术时间(≥8 h比<8 h)、体重(<5.5 kg比≥5.5 kg)是胆管闭锁患儿肝移植术中发生大量EBL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大量EBL受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狭窄、肠漏、肺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大量EBL组(3.1%比0.8%、9.4%比2.1%、6.3%比0.8%、30.2%比20.1%,P值均<0.05)。大量EBL受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及总体移植物存活率较非大量EBL组明显降低(87.5%比95.7%、84.4%比95.4%,P值均<0.05)。结论对于首次行肝移植手术的胆管闭锁患儿,为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应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冷缺血时间,对于不合并成长障碍的患儿,应尽量让患儿体重增重至5.5 kg以上。减少术中出血对患儿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出血 相关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婴幼儿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清HO-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曹顺琪 孙超 +5 位作者 高伟 马楠 王凯 董冲 唐志琴 郑虹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O-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间因胆道闭锁接受亲属活体供肝移植的婴幼儿受者20例,分别于术前即刻及术后24h、72h、1周和2周采集受者外... 目的探讨婴幼儿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O-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间因胆道闭锁接受亲属活体供肝移植的婴幼儿受者20例,分别于术前即刻及术后24h、72h、1周和2周采集受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HO-1的表达量。以术前直接胆红素占胆红素总量50%(胆红素总量升高)为截断值,将受者分成直接胆红素低占比组(A组)和高占比组(B组),比较两组受者肝移植前后血HO-1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选取5例健康同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前血HO-1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01);术前直接胆红素与HO-1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76,P=0.008);B组受者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39),接受过葛西手术的受者比例低于A组(P=0.02);术前即刻、术后24h、72h时血HO-1值呈逐渐降低趋势,术后1~2周呈升高趋势;术前即刻和术后24h时B组受者血HO-1值显著高于A组(P〈0.05),而两组间术后72h、1周和2周的血HO-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2周受者的肝功能趋于正常,HO-1升高。结论胆道闭锁患儿血HO-1值升高与胆道梗阻程度相关,肝移植术后受者体内HO-1因子升高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胆道闭锁 肝移植 血红素氧化酶
原文传递
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敏 孟醒初 +10 位作者 孙超 董冲 王凯 覃虹 韩潮 郑卫萍 张复波 杨洋 曹顺琪 李豪豪 高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LDLT)术后门静脉狭窄(PVS)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PVS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儿童LDLT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LDLT术后发生PV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儿童LDLT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LDLT)术后门静脉狭窄(PVS)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PVS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儿童LDLT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LDLT术后发生PV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儿童LDLT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LDLT术后发生PV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29例LDLT病例中,LDLT术后PVS总体发生率为6.8%(29/429),首次发生PVS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7 d^14个月)。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39)、术中门脉多次吻合(P=0.000)、置入间置血管(P=0.003)及术中门脉血栓形成(P=0.000)与LDLT术后PVS的发生相关。通过多变量分析显示:受者性别(P=0.019)、术中门脉血栓形成(P=0.000)是引起LDLT术后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患儿、术中门脉血栓形成是儿童LDLT术后发生PVS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受者在术后随访复查中,尤须重视PVS的筛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降低受者因PVS导致移植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门静脉狭窄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后大鼠肝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向前 郑虹 +2 位作者 曹顺琪 张全胜 王政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对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单纯门静脉结扎组( PVL组)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组( ALPPS组)。分别于术后1、3、7、10、14天检测各组右中叶肝...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对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单纯门静脉结扎组( PVL组)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组( ALPPS组)。分别于术后1、3、7、10、14天检测各组右中叶肝再生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IL-6、HGF和VEGF表达水平,肝组织IL-6、HGF、TNF-α、TGF-βmRNA表达及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标记表达数量。结果与PVL组比较,ALPPS组术后第3、7、10、14天右中肝叶明显增生(P<0.05),血清ALT和AST浓度术后第1天明显增高(P<0.05),血清IL-6、HGF和VEGF表达水平于术后第1、3天明显增高,IL-6分别为(70.7±14.6) pg/ml、(134.2±31.4) pg/ml, HGF分别为(0.70±0.04)ng/ml、(0.74±0.02)ng/ml,VEGF分别为(82.1±12.6)pg/ml、(103.5±14.7)pg/ml(P<0.05)。肝组织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PCNA阳性表达数于术后第1、3天均明显增高( P<0.05)。 PVL和ALPPS两组术后各指标均高于S组( P<0.05)。结论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可显著促进肝再生。其再生机制可能与肝实质离断造成的肝脏炎症反应、应激反应以及促使某些细胞因子表达增高有关,尤其是IL-6、HGF和TNF-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离断 门静脉结扎 分阶段肝切除术 肝再生 剩余肝体积
原文传递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后大鼠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向前 郑虹 +3 位作者 贾莉莉 王菲 曹顺琪 王宏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采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价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后大鼠肝储备功能。方法将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门静脉结扎组(PVL组)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组(ALPPS组),比较PVL组和AL... 目的采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价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后大鼠肝储备功能。方法将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门静脉结扎组(PVL组)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组(ALPPS组),比较PVL组和ALPPS组术后ICG 15 min滞留率(ICGR15),比较各组术后肝再生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PVL组和ALPPS组术后各时间右中叶重量均明显增大,且ALPPS组术后第3、7、10、14天明显高于PVL组,分别为[(135.05±6.75)%比(118.15±10.66)%,t=2.990,P=0.017、(164.00±6.52)%比(132.59±6.23)%,t=7.790,P=0.000、(171.56±9.34)%比(143.39±8.69)%,t=4.940,P=0.001、(181.36±14.34)%比(150.68±11.99)%,t=3.670,P=0.006];PVL组和ALPPS组术后第1天血清ALT、AST均急剧升高,且ALPPS组明显高于PVL组,分别为[(817.70±198.10) U/L比(405.60±112.40) U/L,t=4.050,P=0.004、(1 472.00±406.20) U/L比(877.50±129.90) U/L,t=3.120,P=0.014]。两组术后第1、3天ALB浓度均明显降低,且ALPPS组明显低于PVL组,为[(25.44±1.71) μmol/L比(31.42±1.51) μmol/L,t=5.860,P=0.000、(25.00±1.96) μmol/L比(30.76±1.49) μmol/L,t=5.230,P=0.000]。两组术后血清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10、14天,PVL组和ALPPS组ICGR15均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显著促进了肝脏再生,但肝储备功能并不伴随着相应地快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离断 门静脉结扎 肝再生 吲哚菁绿 大鼠
原文传递
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智鑫 董冲 +12 位作者 孙超 郑卫萍 王凯 覃虹 韩潮 张复波 杨洋 徐敏 曹顺琪 宋卓伦 崔涛 高伟 沈中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完成儿童肝移植498例,其中94例于术后4~6年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术后肝活检的结果将受者分为纤维化组和非纤维化组,采用单因素分... 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完成儿童肝移植498例,其中94例于术后4~6年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术后肝活检的结果将受者分为纤维化组和非纤维化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临床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联合预测因子的预测值。绘制联合预测因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纤维化发生的准确性。结果94例儿童受者中有54例(57.5%)出现肝纤维化。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者在冷缺血时间(Z=-2.094)、热缺血时间(Z=-2.421)、药物性肝损伤(χ^(2)=7.389)、胆道狭窄(χ^(2)=4.560)、肝动脉血栓、排斥反应(χ^(2)=6.95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冷缺血时间(OR=1.003,95%CI:1.000~1.006)、药物性肝损伤(OR=6.493,95%CI:1.615~26.101)、胆道狭窄(OR=6.451,95%CI:1.205~33.295)和排斥反应(OR=2.735,95%CI:1.057~7.077)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95%CI:0.691~0.881),临界值为0.311,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60.00%,且联合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单独诊断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57.5%,冷缺血时间、胆道狭窄、排斥反应和药物性肝损伤是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对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肝纤维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向前 张鲁洲 +1 位作者 曹顺琪 郑虹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6-839,共4页
目的建立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LPPS)大鼠模型并观察术后肝功能变化。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LPPS组)和对照组(PVL组)。对照组单纯行大鼠肝左叶、左中叶、乳突叶、右叶门静脉分支结扎,保... 目的建立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LPPS)大鼠模型并观察术后肝功能变化。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LPPS组)和对照组(PVL组)。对照组单纯行大鼠肝左叶、左中叶、乳突叶、右叶门静脉分支结扎,保留肝右中叶分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行左右中叶肝实质离断。分别于术后1、3、7、10、14天处死5只大鼠,称取大鼠体重及肝右叶重量,收集外周血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观察肝叶病理损伤程度。结果两组大鼠术后体重均出现先递减后递增趋势,术后第1天开始降低,第3天达到最低值。PVL组于术后第7天恢复至术前体重,ALPPS组仍低于术前体重,分别为(3.7±2.7)%和(-3.0±1.9)%(P〈0.05)。术后第3、7、10、14天,ALPPS组右叶增生明显快于PVL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大鼠血清ALT、AST均急剧升高,且ALPPS组明显高于PVL组(P〈0.05),随后均逐渐下降。其他时间点两组大鼠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3天,ALPPS组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PVL组,分别为(25.4±1.7)g/L比(31.4±1.5)g/L(P〈0.05)和(25.0±2.0)g/L比(31.8±1.5)g/L(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肝脏病理表现:ALPPS组术后第1天左中叶出现大量灶状坏死,明显多于PVL组。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ALPPS术式模型,且证实ALPPS术后剩余肝体积(FLR)快速增生及术后早期肝细胞损伤加重。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ALPPS术后增生机制、肿瘤复发以及探讨ALPPS术后不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推动ALPPS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肝切除术 肝脏分割 门静脉结扎 肝切除 肝再生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