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常规检验指标构建区分结直肠腺瘤与结直肠癌的预测模型
1
作者 林俊生 应紫灵 +3 位作者 黄政渊 祝先进 曹颖平 卢娉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53-360,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直肠腺瘤(CRA)患者与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580例诊断为CRA患者117例和CRC患者463例,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406例、验证集174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建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分别...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直肠腺瘤(CRA)患者与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580例诊断为CRA患者117例和CRC患者463例,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406例、验证集174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建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图、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13个候选变量,包括年龄、大便隐血试验(FOB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细胞比积(HCT)、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MPV、FIB、ALB、FOBT、TT以及HCT是CRA患者患CRC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发生CR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5和0.836。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校正能力良好。DCA结果显示,当阈值概率为55%~95%时,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净收益均大于2个极端模型,即临床有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作为区分CRA和CRC患者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癌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分析
2
作者 张丽华 谢智强 +2 位作者 庄和 王梅华 曹颖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91-1796,共6页
目的:分析凝血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提高APTT纠正试验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稀释制备不同滴度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血浆80份进行常规的即刻及37℃孵育2 h APTT纠正试验,选取15份样本进行即刻... 目的:分析凝血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APTT纠正试验结果,提高APTT纠正试验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稀释制备不同滴度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血浆80份进行常规的即刻及37℃孵育2 h APTT纠正试验,选取15份样本进行即刻和常温孵育15 min、30 min、1和2 h及37℃孵育30 min、1和2 h APTT纠正试验。结果:APTT纠正试验结果与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滴度呈明显的相关性,ROC曲线下37℃孵育2 h APTT纠正试验判断有无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最佳诊断界点是43.8 s(敏感度85.90%,特异度100%),区分高滴度与低滴度Ⅷ抑制物的最佳诊断界点为52.4 s(敏感度98.18%,特异度95.65%)。即刻APTT无法纠正的临界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滴度为5.14 BU/ml,37℃孵育2 h APTT不能纠正对应的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滴度为1.31 BU/ml。对不同时间和温度下APTT纠正试验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T纠正试验结果可作为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筛查指标,较低Ⅷ抑制物滴度时呈明显的对温度-时间的依赖性,血友病患者即刻APTT无法纠正则应警惕较高滴度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存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纠正试验 凝血因子Ⅷ 抑制物
下载PDF
Cyr6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3
作者 宋艳芳 罗丽 +4 位作者 施鹏冲 李钊钟 张太刚 曹颖平 祝先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Cyr6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伊马替尼(I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Cyr61含量,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r61和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Annexin V-APC试剂盒分析... 目的:探讨Cyr6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伊马替尼(I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Cyr61含量,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r61和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Annexin V-APC试剂盒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在CML IM耐药细胞系K562G细胞中Cyr61的表达水平增高。特异性下调Cyr61的表达降低了K562G细胞对IM的耐药性,促进IM诱导的细胞凋亡;在CML小鼠模型中,特异性下调Cyr61的表达能够提高K562G细胞对IM的敏感性。机制研究提示,Cyr61介导CML细胞IM耐药与Cyr61调控ERK1/2通路和凋亡相关分子Bcl-xL有关。结论:Cyr61在促进CML细胞IM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靶向Cyr61或其相关效应通路可能是克服CML细胞IM耐药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耐药 伊马替尼
下载PDF
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王梅华 郑培烝 +1 位作者 祝先进 曹颖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110-111,共2页
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加速推进了线上教学。文章总结了实验诊断学线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搭建、资源建设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同线上教学方式的效果分析,利用超星教学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分析线上教学的优缺点,为医学... 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加速推进了线上教学。文章总结了实验诊断学线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搭建、资源建设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同线上教学方式的效果分析,利用超星教学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分析线上教学的优缺点,为医学专业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实验诊断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1p36与12q24隐匿性易位致多发畸形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林俊生 叶怡虹 +4 位作者 卢娉霞 胡倩 叶婷婷 陈加弟 曹颖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明确超声异常的多发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其父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家系中的父母及胎儿均行常规核型分析(CCA)、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分析,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验证。结果胎儿的CCA结果为46,XX,父亲和母亲均未... 目的明确超声异常的多发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其父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家系中的父母及胎儿均行常规核型分析(CCA)、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分析,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验证。结果胎儿的CCA结果为46,XX,父亲和母亲均未见明显异常。SNP结果显示,胎儿存在1p36.33p36.13缺失(15.8 Mb)、12q24.31q24.33重复(10.8 Mb)和Xp22.12重复(506.1 kb);母亲未见异常;父亲存在Xp22.12重复(506.1 kb),但并未有临床疾病表型。FISH分析提示,胎儿ish der(1)t(1;12)(12q+,1q+),即存在1p部分单体和12q部分三体;父亲正常;母亲为ish t(1;12)(12q+,1q+;12p+,1p+),为染色体隐匿性易位携带者。结论1p36.33p36.13与12q24.31q24.33隐匿性易位会导致胎儿畸形,联合CCA、SNP和FISH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对隐匿性易位患者进行遗传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畸形 隐匿性易位 常规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混合皮肤移植中IL-10在自体角朊细胞诱导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曹颖平 陈卫闽 +3 位作者 罗心绮 王梅华 郑泽铣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9,194,共4页
目的探讨IL10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检测在引入和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实验系统上清中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并用IL10基因敲除小鼠实验观察IL10在诱导抑制... 目的探讨IL10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检测在引入和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实验系统上清中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并用IL10基因敲除小鼠实验观察IL10在诱导抑制中的作用。结果在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MELC体系中,表现的是典型的Th1相关的细胞因子动力学曲线,在加入自体角朊细胞后,则出现了细胞因子由Th1和Th2转换的动力学曲线,且IL10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以IL10基因knockout小鼠的角朊细胞去替代实验体系中的正常小鼠角朊细胞时,对自体淋巴细胞的同种异体增殖反应的抑制率虽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而以IL10基因knockout小鼠的淋巴细胞替代实验体系中的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时,对自体淋巴细胞的同种异体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被显著缓解,表明对抑制起关键调节作用的是自体淋巴细胞来源的IL10,而非自体角朊细胞分泌的IL10。结论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是通过激活Th2细胞,后者分泌大量的IL10和IL4等细胞因子来抑制Th1细胞增殖,从而抑制Th1亚群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及移植物排斥来诱导局部免疫耐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皮肤移植 TH1/TH2 IL-10
下载PDF
肺癌患者的Th_1/Th_2免疫反应状态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颖平 康明强 +3 位作者 张旸 许建新 王梅华 张敬喜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的反应状态,探讨肺癌发生发展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77例(腺癌30例,鳞癌28例,小细胞肺癌1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3例、健康志愿者45例的血清,分成肺癌组、良... 目的了解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的反应状态,探讨肺癌发生发展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77例(腺癌30例,鳞癌28例,小细胞肺癌1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3例、健康志愿者45例的血清,分成肺癌组、良性组和正常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浓度。结果3种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IL-4、IL-10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良性组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等3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均呈现Th2型免疫反应优势状态,使肺癌逃逸免疫,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儿童肥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因果关联: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8
作者 丘应坤 刘琴玉 曹颖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455-462,共8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的分析方法,以儿童肥胖作为暴露因素,以DR作为结局,通过IEU OpenGWASproject网站获取暴露和结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并提取相关的单核苷...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的分析方法,以儿童肥胖作为暴露因素,以DR作为结局,通过IEU OpenGWASproject网站获取暴露和结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并提取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IVs)。儿童肥胖数据共包含样本量13 848例,SNPs为2 442 739个,DR数据共包含样本量190 594例,SNPs为16 380 347个。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加权中位数(WME)、加权众数(WM)法和MR-Egger回归进行MR分析,以OR值及其95%CI评价儿童肥胖与DR的因果关联,并进行异质性检验、多效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个SNPs作为IVs, IVW结果显示儿童肥胖与DR具有正向因果关联(OR=1.143,95%CI:1.067~1.224,P<0.001),且暴露因素的IVs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异质性检验显示不存在异质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结论 儿童肥胖与DR存在因果关联,儿童肥胖会增加D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胎盘NKT细胞在小鼠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颖平 张旸 +4 位作者 王梅华 郑培烝 张敬喜 谢惠杰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3-1028,1037,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模型(CBA/J雌鼠×DBA/J雄鼠)小鼠胎盘中的NKT的细胞数量、成熟度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格局,以探索NKT细胞失调在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雌鼠×BALB/C雄鼠... 目的:通过检测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模型(CBA/J雌鼠×DBA/J雄鼠)小鼠胎盘中的NKT的细胞数量、成熟度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格局,以探索NKT细胞失调在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雌鼠×BALB/C雄鼠)和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滋养层细胞中NKT细胞和CD3+T数量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而胎盘淋巴细胞T-bet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正常妊娠组与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组CD3+T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正常妊娠过程中,胎盘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量逐渐下降,伴随有NKT细胞数量、成熟型比例逐渐下降,而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妊娠过程中则相反;多发性流产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bet mRNA存在表达异常,并与NKT细胞成熟型比例、胎盘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量成正相关。结论: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NKT细胞失调相关,妊娠早期与胎盘NKT细胞成熟型比例偏低,分泌IFN-γ不足有关,而妊娠中后期则与NKT细胞成熟型比例偏高,分泌IFN-γ过量有关,T-bet mRNA的表达异常是造成NKT细胞失调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自发性流产 NKT细胞 T-BET
下载PDF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颖平 张旸 +3 位作者 王梅华 张敬喜 陈志星 张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RSA)患者T细胞、NK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URSA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CD3+、CD4+、CD8+、CD16+CD56+细胞亚群比例,同时用ELISA法测定两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RSA)患者T细胞、NK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URSA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CD3+、CD4+、CD8+、CD16+CD56+细胞亚群比例,同时用ELISA法测定两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URSA患者CD4+、CD4+/CD8+、CD16+CD56+百分比较高,而CD8+较低(P<0.05);URSA组Th1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而Th2细胞因子则相反(P<0.05)。结论T淋巴细胞、NK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变和Th1/Th2极化与URSA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 T细胞亚群 TH1/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互联网在检验和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颖平 王梅华 +1 位作者 郑培烝 张彧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2-55,共4页
结合检验科实验诊断学网上教学系统的建立和在形态教学、专业实习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介绍国际互联网以及有关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以及在检验和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在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专业英语... 结合检验科实验诊断学网上教学系统的建立和在形态教学、专业实习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介绍国际互联网以及有关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以及在检验和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在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专业英语、网络道德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互联网 医学检验 实验诊断学
下载PDF
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转染B7-1后诱导抑制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颖平 张敬喜 +4 位作者 刘秀琴 郑泽铣 李宁丽 沈佰华 周光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分析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转染B71基因后功能的改变,并探讨传统共刺激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等在自体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对自体角朊细胞进行B71基因的转染,观察转染前后自体角... 目的分析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转染B71基因后功能的改变,并探讨传统共刺激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等在自体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对自体角朊细胞进行B71基因的转染,观察转染前后自体角朊细胞诱导抑制能力的变化,同时通过抗CTLA4单抗及HLAⅡ类分子的封闭实验,观察这些分子在自体皮岛抑制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自体角朊细胞转染B71基因后,诱导局部免疫抑制的能力消失,如果加入抗B71单抗阻断B71的作用后,其诱导抑制的能力又恢复;抗CTLA4单抗不能阻断自体角朊细胞在实验体系中的抑制作用;用单抗所作的封闭实验结果表明,抗HLADR单抗封闭组对自体角朊细胞对MELR抑制诱导的影响最小(P>0.05),抗DQ单抗则可以对MELR的抑制得到最大幅度的回复,而抗DP单抗也可以使体系中cpm值有一定的回升。结论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之所以可以诱导局部免疫耐受,是通过B71以外的其他共刺激信号激活Th2亚群、进而遏制Th1亚群来诱发抑制的,而且这种抑制与CTLA4的负向调节无关,并具MHC限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皮肤移植 角朊细胞 B7-1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13
作者 曹颖平 陈卫闽 +1 位作者 罗心绮 张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百分比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对 1 35例前列腺癌和 1 1 7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总PSA、游离PSA及游离 /总前列腺抗原百分比 (F/T百分比 )进行比较。结果 当...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百分比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对 1 35例前列腺癌和 1 1 7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总PSA、游离PSA及游离 /总前列腺抗原百分比 (F/T百分比 )进行比较。结果 当包含所有患者时 ,前列腺癌组和BPH患者的血清总PSA和F/T百分比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 ,但当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两组患者血清的总PSA无显著差异 ,而前列腺癌患者组的血清F/T百分比却明显低于BPH组 (P <0 .0 1 )。通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析表明 ,当总PSA在 4 .0 -1 0 .0ng/ml区间时 ,在相同敏感性的情况下 ,F/T百分比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总PSA。结论 当血清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癌 鉴别诊断 微粒子酶免法
下载PDF
血清CA19-9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14
作者 曹颖平 房丽华 刘玉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CA19-9的测定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动态观察中的价值。方法用微粒子酶免疫法对50例胰腺癌、34例肝癌、27例肠癌及一些消化道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9-9进行测定,并对胰腺癌、肝癌、肠癌转移组和未转... 目的探讨血清中CA19-9的测定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动态观察中的价值。方法用微粒子酶免疫法对50例胰腺癌、34例肝癌、27例肠癌及一些消化道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9-9进行测定,并对胰腺癌、肝癌、肠癌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及治疗前后血清CA19-9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肝癌、肠癌患者血清中CA19-9的水平分别为175.3±97.54、154.3±89.25、116.4±101.32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5.4±9.71U/ml(P<0.01),且转移组的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施行根治术后,病人血清CA19-9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采用姑息术、化疗或放疗的患者血清CA19-9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结论血清CA19-9测定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癌、肝癌和肠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对这些疾病的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9-9 微粒子酶免疫法 消化系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胸腔热灌注治疗对肺癌胸水患者Th1/Th2免疫反应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康明强 曹颖平 +3 位作者 邓帆 朱勇 王梅华 林若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0-213,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热灌注术是治疗肺癌胸水的独特方法,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的平衡消长是反映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评价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综合疗效,同时观察胸腔热灌注治疗对肺癌胸水患者Th1/Th2免疫反应... 背景与目的:胸腔热灌注术是治疗肺癌胸水的独特方法,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的平衡消长是反映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评价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综合疗效,同时观察胸腔热灌注治疗对肺癌胸水患者Th1/Th2免疫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用43℃温盐水循环胸腔灌注60min,治疗24例肺癌胸水患者,观察随访胸水控制效果、副作用和生存时间。收集热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和胸水,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这些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无手术死亡,无明显并发症。全组胸水控制总有效率达100%,完全缓解率为95.8%(23/24),部分缓解率为4.2%(1/24)。热疗后无胸水复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全组中位生存期达18.3个月,1年生存率91.7%,2年生存率16.7%。与热疗前比较,热疗后肺癌胸水患者外周血或胸水中Th1型细胞因子浓度和mRNA阳性率均显著升高,而Th2型细胞因子则相反(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腔热灌注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肺癌胸水治疗方法。胸腔热灌注治疗可促使肺癌胸水患者Th2免疫反应优势向Th1方向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积液 胸腔热疗 TH1型细胞因子 TH2型细胞因子 免疫效应
下载PDF
免疫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调查及乙肝核心抗体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晓琍 王金龙 +2 位作者 林光华 曹颖平 周建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检测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并探讨检测方法选择及检测操作模式对免疫人群乙肝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2—2013年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 目的调查我院检测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并探讨检测方法选择及检测操作模式对免疫人群乙肝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2—2013年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疫竞争抑制一步法(ELISA)检测乙肝人群的HBsAb及HBcAb阳性率,并按≤2岁、2~20岁、〉20岁3个年龄分段比较;收集92例免疫人群样本用CMIA和3种ELISA法检测HBcAb;用同种ELISA法试剂,改变操作模式进行HBcAb检测。结果 3组年龄段检测人群HBsAb两种检测方法统计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2岁组阳性率最高;HBcAb用CMIA法统计的阳性率在≤2岁组和2~20岁组的免疫人群组低于ELISA法。92例样本用CMIA法检测HBcAb阳性率为2.2%;用3种ELISA法试剂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9.3%、82.6%及94.6%;3种ELISA法试剂检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92例样本改变操作模式,用同种ELISA法检测试剂检测结果有19例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人群HBsAb检出率在2岁及以下人群最高,随年龄增长抗体下降。HBcAb用CMIA法检测在免疫人群中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EIISA法。ELISA竞争抑制一步法检测HBcAb易造成假阳性,如改用HBcAb单项加样操作或选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可明显减少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下载PDF
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细胞漏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梅华 庄和 +3 位作者 欧海云 林晓岚 朱斌 曹颖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细胞的漏检情况.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对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的12 398例患者,其中男性6 942份,女性5 456份... 目的 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细胞的漏检情况.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对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的12 398例患者,其中男性6 942份,女性5 456份,年龄5天~111岁,静脉血标本应用仪器法分析及模拟应用复检规则结果,与人工显微镜血涂片形态学检验对比分析.结果人工镜检12 398例标本,1 808例检出非正常类型细胞,检出率14.6%(1 808/12 398);检出原幼细胞921例,占7.4%(921/12 398);检出异型淋巴细胞770例,占6.2%(770/12 398);检出有核红细胞(NRBC)159例,占1.3%(159/12 398).对检出原幼细胞的921例标本数据利用Laboman软件进一步分析,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41条复检规则"未被触及,而人工镜检发现原幼细胞的假阴性44例;根据"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23条复检规则" 未被触及,而人工镜检发现原幼细胞的假阴性57例.其中11例血细胞分析报告参数均落在参考区间,人工镜检发现原幼细胞,后经骨髓穿刺MICM综合分型确诊,分别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复发)、骨髓纤维化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7例(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小儿初诊).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诊疗方面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血液病患者或可疑血液病者,不可用仪器的全血细胞分析结合复检规则来代替人工镜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检验 血细胞分析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产酸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小红 巫之韵 +4 位作者 蔡美莉 王梅华 陈莺 曹颖平 李彬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产酸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产酸克雷伯菌菌株5株,检测厄他培南(ETP)、亚胺培南(IPM)及美罗培南(MEM)的最低抑菌浓度(... 目的分析产酸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产酸克雷伯菌菌株5株,检测厄他培南(ETP)、亚胺培南(IPM)及美罗培南(MEM)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筛查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鉴定、琼脂稀释法测其药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对检出碳青霉烯类基因的产酸克雷伯菌进行接合试验。结果 5株产酸克雷伯菌对17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80%的有9种,分别为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对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改良Hodge试验检出4例产碳青霉烯酶。2株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1株仅IMP-4阳性,1株KPC-2和IMP-8同时阳性),3株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产酸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可能为携带IMP及KPC基因,并且发现了产酸克雷伯菌同时携带两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耐药机制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CXCL10和CXCL1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祝先进 宋艳芳 +2 位作者 曹颖平 许伟群 张臣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CXCL10和CXCL11的表达水平及与ALT和HBV DNA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检测CHB患者HBV DNA含量。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B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CXCL10和CXCL11的表达水平及与ALT和HBV DNA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检测CHB患者HBV DNA含量。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B患者血清中ALT含量。结果 CHB患者血清中CXCL10和CXCL11浓度分别为(123.38±88.37)pg/ml和(129.24±82.79)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AL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9、0.597,P<0.05);但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的含量与血清中HBV DNA含量无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244、0.242,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介导了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和免疫损伤,参与了乙型肝炎慢性化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趋化因子CXCL10 趋化因子CXCL11
下载PDF
质控血清和患者标本数据在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梅华 曹颖平 +2 位作者 罗心绮 杨焰隆 郑华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81-382,F0003,共3页
目的 探讨质控血清联合患者数据在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质控血清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患者数据采用差值检查法、多参数核查法等,分析临床化学常规项目室内质控的效果。结果 运用质控血清进行室... 目的 探讨质控血清联合患者数据在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质控血清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患者数据采用差值检查法、多参数核查法等,分析临床化学常规项目室内质控的效果。结果 运用质控血清进行室内质控能够对生化分析仪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起很好的监控作用;而运用患者数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时,则可及时发现如标本采集、保存、编号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两种室内质控方法联合运用于常规临床化学,能有效避免常见的失控现象的发生,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免疫血清 化学 临床 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