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鸿挺 洪俊强 +4 位作者 罗海波 刘运周 胡卫红 徐博宁 杨程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4期142-145,155,共5页
目的探讨HBs Ag定量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及HBV相关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慢性HBV感染患者185例,其中无肝硬化患者根据自然史分为免疫耐受组(n=34)、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n=25)、非活动... 目的探讨HBs Ag定量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及HBV相关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慢性HBV感染患者185例,其中无肝硬化患者根据自然史分为免疫耐受组(n=34)、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n=25)、非活动携带组(n=24)及HBe Ag阴性CHB组(n=34),肝硬化患者分为HBe Ag阳性组(n=33)及HBe Ag阴性组(n=35)。检测患者血清HBs Ag、HBV DNA、ALT等指标。结果无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患者HBs Ag水平由高到低为:免疫耐受组[(4.60±0.32)log10IU/ml)]、HBe Ag阳性CHB组[(4.36±0.45)log10IU/ml]、非活动携带组[(3.51±0.30)log10IU/ml]、HBe Ag阴性CHB组[(3.62±0.35)log10IU/ml]。无肝硬化患者,年龄与HBs Ag水平呈负相关(P=0.000);ALT与HBs Ag水平无相关性(P=0.152)。免疫耐受及HBe Ag阳性CHB组HBs Ag水平与HBV DNA呈正相关(P=0.000,P=0.009)。HBe Ag阳性肝硬化患者HBs Ag水平[(4.27±1.33)log10IU/ml]与HBe Ag阴性患者[(3.81±1.07)log10IU/ml]相似,HBs Ag与年龄及ALT无相关性(P>0.05)。结论 HBs Ag水平在HBe Ag阳性患者中可反映HBV DNA复制情况。无论有无肝硬化存在,HBs Ag水平都不能反映肝组织炎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自然史 肝硬化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曹鸿挺 杨必杰 朱鹏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319-1322,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OSAS)是由于睡眠过程中反复咽部塌陷导致的呼吸睡眠障碍性疾病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既往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年人群(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OSAS)是由于睡眠过程中反复咽部塌陷导致的呼吸睡眠障碍性疾病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既往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年人群(30~40岁) OSAS的发病率约为2%~4%,且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而最新研究提示 OSAS的发病率应该更高,尤其在发达国家中,女性可达10%,男性高达20%,这可能与肥胖比例升高及诊断筛查技术更为敏感所致[1,2]。年龄越大OSAS发病率越高,在〉65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28%,女性为17%[3]。睡眠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咽部塌陷及通气障碍是造成OSAS的最主要原因,而且OSAS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是影响冠心病、高血压、心率失常及卒中等所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4,5]。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ontinuous posit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临床上治疗OSAS的首选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心血管致死性并发症发生。但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是导致长期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他如口腔矫正器、鼻及咽喉手术等针对特异的人群有一定疗效,但临床总体应用率较低。其他如减肥、药物等的疗效及安全性仍不确定,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治疗 心血管系统疾病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睡眠障碍性疾病 OSAS 咽部塌陷 社会经济负担
下载PDF
肝硬化临床治疗新观点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鸿挺 杨建强 朱鹏 《肝脏》 2014年第12期982-985,共4页
多种病因(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Wilson 病等)所致的慢性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1]。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100万人因 LC 病死,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同时有75万人(占死亡人数的1.4%)因肝细胞癌... 多种病因(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Wilson 病等)所致的慢性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1]。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100万人因 LC 病死,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同时有75万人(占死亡人数的1.4%)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死亡,而大部分 HCC 是由 LC进展而来[2]。同时 LC 的病程存在不同的临床分期,不同分期的患者1年病死率有着巨大差异。Damico 等[3]提出 LC 的4个临床分期,包括Ⅰ期(没有静脉曲张或腹水,1年病死率约1%);Ⅱ期(有静脉曲张但无腹水,1年病死率约3.4%);Ⅲ期(有腹水,1年病死率约20%);Ⅳ期(有消化道出血,1年病死率约57%)。Tsochatzis 等[4]在此基础上增加了Ⅴ期,该期特点为出现感染或肾功能衰竭,1年病死率可增高到67%,可导致器官衰竭的急性失代偿事件病死率约 为 30%。LC 仍存在缓解及一定程度逆转的可能,进行适当的干预有助于维持代偿稳定,减少致死性并发症。LC 属于终末期肝病,除肝移植(受限于肝源匮乏)之外,有效治疗方法较少。肝硬化患者的治疗(除外肝移植)应多方面综合考虑,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监测、病因特异性治疗(抗病毒、戒酒、wilson 病治疗等)及针对肝硬化相关并发症(门脉高压、纤维化、HCC 等)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临床治疗 CARCINOMA 生活方式干预 年病死率 慢性病毒性肝炎 相关并发症 WILSON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CRP、IL-6和典型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姚尚彦 曹鸿挺 杨晓扬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RP和IL-6检测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2例胃癌患者,70例健康对照。治疗前抽取血样,利用酶联免疫法(eu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6,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用微粒... 目的探讨血清CRP和IL-6检测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2例胃癌患者,70例健康对照。治疗前抽取血样,利用酶联免疫法(eu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6,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用微粒子免疫法(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测定CEA和CA19-9。将患者根据TNM分期、胃壁侵润程度、淋巴结受累数量、远端转移进行分组。两组间各蛋白浓度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以上的数据比较采用单向ANOVA Kruskal-Wallis检验,对各分组间各蛋白血清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计算评价各蛋白检测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阴性与阳性预测值。结果患者血清CRP、IL-6、CEA和CA19-9与健康对照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且与肿瘤分期、胃壁侵润度、淋巴结转移数和远端转移相关,肿瘤不可切除患者血清CRP、IL-6和CA19-9浓度高于肿瘤可切除患者,但是差异无显著性。四种蛋白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为IL-6>CRP>CA19-9>CEA,而且IL-6与CRP或CEA结合的敏感性均显著增加;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依次为CEA=CA19-9>CRP>IL-6。结论血清IL-6和CRP检测在胃癌诊断中可能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典型肿瘤标志物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创伤骨折后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苏琦 曹鸿挺 +2 位作者 陈芒 周敏 帅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25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血清酶学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68例创伤骨折,按AIS-ISS90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于受伤24h内监测血清酶学指标(LDH、ALT、AST、CK、CK-MB),记录结果及其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血清酶学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68例创伤骨折,按AIS-ISS90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于受伤24h内监测血清酶学指标(LDH、ALT、AST、CK、CK-MB),记录结果及其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伤组中除CK明显增高外,其余血清酶指标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重伤组所有血清酶学指标与轻伤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情愈重,血清酶升幅愈高。结论血清酶学变化对创伤骨折患者伤情及预后判断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折 血清酶变化 病情判断 预后
下载PDF
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小文 胡卫红 +5 位作者 张薇 刘运周 李建业 王超要 王华 曹鸿挺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寻求准确与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8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校准前组和校准后组,每组40例.在同一实验室两...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寻求准确与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8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校准前组和校准后组,每组40例.在同一实验室两种生化分析系统上对CK-MB进行方法对比试验,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 PRO为对比方法,以德国罗氏COBAS C50l为实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然后以直线回归方程校准COBAS C501,再次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校准前两分析系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校准后两分析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 同一实验室不同分析系统检测老年AMI患者血清CK-MB时应该进行方法对比实验和偏差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偏差 评估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下载PDF
不同HBV感染自然史状态及肝硬化患者抗-HB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曹鸿挺 姚尚彦 +3 位作者 罗海波 刘运周 李建业 吴英松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909-2913,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自然史状态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水平及其用于自然史状态区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60例,根据自然史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自然史状态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水平及其用于自然史状态区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60例,根据自然史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n=4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组(n=37)、非活动携带组(n=39)及HBeAg阴性CHB组(n=41),同时纳入HBeAg阳性(n=44)及阴性肝硬化患者(n=46)。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抗-HBc、HBV DNA载量及HBV基因型。分析抗-HBc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用于自然史状态区别诊断的价值。结果不同自然史状态抗-HBc由高至低为:HBeAg阳性CHB组(4.22±0.68)log_(10)IU/mL、HBeAg阴性CHB组(3.89±0.88)log_(10)IU/mL、非活动携带组(3.07±0.68)log_(10)IU/mL及免疫耐受组(2.88±0.82)log_(10)IU/mL。HBeAg阳性及阴性肝硬化患者抗-HBc分别为(3.04±0.82)、(3.15±0.86)log_(10)IU/mL。HBeAg阳性CHB组抗-HBc与ALT(r=0.353,P=0.032)及AST(r=0.421,P=0.009)呈正相关;HBeAg阴性CHB组抗-HBc与HBV DNA(r=0.343,P=0.028)、ALT(r=0.458,P=0.003)及AST(r=0.495,P=0.001)呈正相关。抗-HBc区别诊断免疫耐受状态及HBeAg阳性CHB的AUC为0.903,区别非活动携带状态及HBeAg阴性CHB的AUC为0.833。结论不同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状态下血清抗-HB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抗-HBc可用于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状态的区别诊断,诊断价值高于HBsA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诊断
下载PDF
两种生化分析系统间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8
作者 胡卫红 刘运周 +6 位作者 魏小文 李建业 张薇 王华 王超要 姚尚彦 曹鸿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6期8832-883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两种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试验,研究两者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先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T2)文件要求,对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PRO及德国罗氏COBAS C501生化分析仪进行精密...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两种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试验,研究两者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先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T2)文件要求,对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PRO及德国罗氏COBAS C501生化分析仪进行精密度试验;然后按照NCCLS(EP9-A2)文件要求,以CX4PRO为对比方法,以COBAS C501为试验方法,用患者血清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等20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统计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并评估两分析系统间的偏差。结果两分析系统的批内及总精密度(CV)与各自厂商提供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20个检测项目的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在临床上均可接受。结论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一致,必须对同一实验室两种或以上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差评估试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仪器和设备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6及IL-8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海波 夏薇 +2 位作者 曹鸿挺 张薇 杨晓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3期2517-2521,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5例(急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5例(急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5例,并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慢性轻度组65例、慢性中度组61例、慢性重度组59例。将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103copy/m L作为HBV-DNA阳性组(n=158),HBV-DNA载量≤103copy/m L作为HBV-DNA阴性组(n=82)。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CD3+、CD4+、CD8+、CD4+/CD8+、IL-6、IL-8水平,比较HBV-DNA阳性组、HBV-DNA阴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以及白蛋白(AL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组、慢性轻度组、慢性中度组、慢性重度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IL-6、IL-8均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CD3+、CD4+、CD8+、CD4+/CD8+、IL-6、IL-8、ALT、TB以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8均与ALT、TB水平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CD8+、IL-6和IL-8显著升高,且血清中IL-6、IL-8水平可反映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鼻咽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俊强 涂德军 +4 位作者 张启龙 杨青艳 郭裕林 李彦 曹鸿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胸苷激酶-1(TK-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治NPC患者80例为NPC组,同时设置慢性鼻咽炎组(n=38)及健康对照组(n=3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检测TK-1水平及EBV DNA载量,治疗后6个月检测TK-1水平,并...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胸苷激酶-1(TK-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治NPC患者80例为NPC组,同时设置慢性鼻咽炎组(n=38)及健康对照组(n=3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检测TK-1水平及EBV DNA载量,治疗后6个月检测TK-1水平,并定期随访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记录总体生存率。结果 NPC组患者TK-1水平较其他两组高(P<0.01)。不同临床分期患者TK-1由高到低依次为Ⅳ、Ⅲ、Ⅱ、Ⅰ期。NPC患者的TK-1与EBV DNA(r=0.579,P<0.01)及临床分期(rs=0.629,P<0.01)均呈正相关。NPC患者治疗6个月后TK-1显著下降,初始TK-1较高,NPC患者总体生存率更低。结论 NPC患者血清TK-1显著升高,与临床分期及EBV DNA载量一致。初始高TK-1水平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胸苷激酶-1 EB病毒 预后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与脑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卫红 曹鸿挺 +5 位作者 张薇 魏小文 刘运周 王华 王超要 李建业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0期5014-5017,共4页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探查与脑电图监测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获得性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无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探查与脑电图监测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获得性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无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3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表达水平,于出生后3~5 d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并在出生后3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行脑电图复查。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MBP、GFAP、CK-BB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最长背景抑制时间高于对照组(t=13.285,P<0.05);研究组3例出现持续低电压表现,3例背景波率慢,5例最长背景抑制时间>20 s;随访显示研究组患儿中9例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中1例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中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智力指数(MDI)均<70。结论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可能与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程度、预后等因素有关,脑电图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估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获得性脑损伤 血清指标 脑电图监测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