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菀、女菀、白菀、山紫菀的考证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国兵 万德光 曾万章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35-636,共2页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以为即是女菀。山紫菀在古本草上未见其名,但《图经本草》对紫菀的描述及《证类本草》上“解州紫菀”图的地上部分,与今所用橐吾属(Ligularia.)植物极相似,似即为现在临床用的“山紫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女菀 白菀 山紫菀 菀苑 中药鉴定法
下载PDF
四川省堇菜属药用植物资源与开发前景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国兵 曾万章 万德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27-231,共5页
堇菜属Viola植物四川分布有43种,其中药用29种,集中分布于川东、川南及中部地区,蕴藏量大。民间作为草药治疗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堇菜 药用植物 资源
下载PDF
四川紫花地丁的商品调查与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曾万章 徐国兵 +1 位作者 万德光 袁小燕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经鉴定四川省25个市县的紫花地丁药材,来源计有4科9种植物,其中堇菜属Viola植物6种,且紫花地丁、长萼堇菜、戟叶堇菜、紫花堇菜等4种在药材中占85%左右;从使用地区面积上,紫花地丁占3/4,长萼堇菜、戟叶堇菜各占1/5,紫花堇菜占1/6。豆... 经鉴定四川省25个市县的紫花地丁药材,来源计有4科9种植物,其中堇菜属Viola植物6种,且紫花地丁、长萼堇菜、戟叶堇菜、紫花堇菜等4种在药材中占85%左右;从使用地区面积上,紫花地丁占3/4,长萼堇菜、戟叶堇菜各占1/5,紫花堇菜占1/6。豆科的米口袋、龙胆科的灰绿龙胆、菊科的蒲公英只在少数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商品调查 鉴定
下载PDF
水八角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严铸云 万德光 曾万章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54-57,6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四川民间药掌裂叶秋海棠、一点血、美丽秋海棠根茎的生药学研究 ,为该类药的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方法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定相结合。结果 :木栓组织、纤维、石细胞、腺毛的存... 目的 :通过对四川民间药掌裂叶秋海棠、一点血、美丽秋海棠根茎的生药学研究 ,为该类药的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资料。方法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定相结合。结果 :木栓组织、纤维、石细胞、腺毛的存在与否和形态特征存在种间差异 ,三者均含芦丁和槲皮素。结论 :首次对三种秋海棠进行了生药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药学 中药 水八角 秋海棠科
下载PDF
四川药用栝楼及其混淆品的调查与鉴别 被引量:4
5
作者 曾万章 王成蓉 杨脩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2,共4页
经调查,四川药用瓜蒌及其混淆品共7种:栝楼属6种,西瓜属1种。其中,中国药典1985版载的药用瓜蒌2种。瓜蒌药材和混淆品外形近似。本文着重从组织上将7种予以鉴别。
关键词 瓜蒌 混淆品 栝楼 四川 鉴别
下载PDF
胃药波丝草的生药鉴定
6
作者 李碧华 曾敬 曾万章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30-232,共3页
波丝草Lagenophora stipitata(Labill.)Drudce是民间治胃病的习用药。本文从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特征和薄层层析等方面作了鉴定。
关键词 波丝草 生药鉴定 胃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