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排交替齿形筛菠萝输送机构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刘天湖 陈思远 +5 位作者 杨国柱 张锦翀 曾雲芳 孙伟龙 陈嘉鹏 刘舒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21,共11页
针对拨杆喂入式菠萝采收机所存在采摘后的菠萝果实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堵塞、堆积,并在接果板与挡板输送链之间的间隙中挤压损坏导致的输送成功率低、输送损伤率较高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双排交替齿形筛输送机构作为输送过程中的缓冲过... 针对拨杆喂入式菠萝采收机所存在采摘后的菠萝果实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堵塞、堆积,并在接果板与挡板输送链之间的间隙中挤压损坏导致的输送成功率低、输送损伤率较高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双排交替齿形筛输送机构作为输送过程中的缓冲过渡机构。阐述了双排交替齿形筛输送机构工作机理,并根据运动特点确定了其结构参数,如杆件长度和角度、齿形筛板排列间距等。建立齿形筛板各齿端的运动方程和菠萝果实与齿形筛板的接触力学模型,求解了菠萝果实临界碰撞损伤及临界输送弹跳时双排交替齿形筛输送机构转轴的工作角速度分别为23.13和10.56 rad/s,并确定了接果板倾角、采摘装置转轴转速和输送机构转轴转速为影响该输送机构输送效果的3个主要参数。将这3个参数作为试验因素,以果实输送成功率和果实滞留数作为试验指标,依据Box-Behnken试验原理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台架试验,建立了试验指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求得了最优参数组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果板倾角为14°、采摘装置转轴转速为27 r/min、输送装置转轴转速为70 r/min时果实平均输送成功率为94.87%、平均果实滞留数为2个,输送作业过程中均无果实受损,可满足菠萝果实输送工作需求,提高菠萝果实采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 输送机构 菠萝 试验
下载PDF
葎椒凝胶贴膏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红霞 姚佳玉 +7 位作者 曾云芳 袁会莹 邓兆盈 曹思玮 叶浩婷 翁立冬 陈活记 刘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制备葎椒凝胶贴膏剂,并建立葎椒凝胶贴膏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葎草提取物和胡椒粉为主药,卡波姆和聚丙烯酸钠为凝胶骨架成分制备凝胶贴膏剂。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制剂中胡椒进行定性鉴别;以胡椒中的胡椒碱含量为指标,采用高... 目的:制备葎椒凝胶贴膏剂,并建立葎椒凝胶贴膏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葎草提取物和胡椒粉为主药,卡波姆和聚丙烯酸钠为凝胶骨架成分制备凝胶贴膏剂。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制剂中胡椒进行定性鉴别;以胡椒中的胡椒碱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制剂中胡椒碱的含量。结果:制备的葎椒凝胶贴膏剂膏质细腻,具有较好的成型性、黏附性和保湿性。TLC定性鉴别中检出胡椒,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定量鉴别中胡椒碱在0.054~0.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79%,RSD为1.19%(n=6)。结论:葎椒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建立的质量标准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葎椒凝胶贴膏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椒凝胶贴膏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胡椒碱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庆 曾云芳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00-301,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 ,连续监测法检测尿液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酶法检测尿肌酐 (UCr)。 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Malb/UCr为 (1.69± 0 .92 )mg/mmol,NAG/...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 ,连续监测法检测尿液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酶法检测尿肌酐 (UCr)。 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Malb/UCr为 (1.69± 0 .92 )mg/mmol,NAG/UCr为 (5 .2± 2 .1)U/mmol,尿蛋白阴性组的糖尿病患者尿Malb/Ucr、NAG/U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0 .0 1) ,尿蛋白阳性组的糖尿病患者尿Malb/Ucr、NAG/U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而NAG、Malb阳性的患者 ,经系统抗糖治疗后 ,NAG、Malb排出量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0 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 ,尿液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糖尿病 肾病
下载PDF
葎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红霞 邓兆盈 +6 位作者 姚佳玉 曾云芳 袁会莹 曹思玮 刘强 翁立冬 李慧 《今日药学》 CAS 2015年第12期830-833,共4页
目的建立葎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葎草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而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技术分析葎草药材,经实验确定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HC C_(18)色谱柱(4.6 mm x 2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作为... 目的建立葎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葎草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而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技术分析葎草药材,经实验确定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HC C_(18)色谱柱(4.6 mm x 2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5℃,检测为波长340 nm,进样量为10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测得的10个批次葎草药材HPLC谱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葎草的HPLC指纹图谱,10个批次的葎草药材相似度都在0.9以上,以大波斯菊苷为参照峰,确立了葎草指纹图谱中的15个共有峰。结论所建立的葎草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简便、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葎草药材的常规质量控制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肖爱 曾云芳 《时代法学》 2018年第6期21-27,共7页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一直被多加限制,由村民委员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数更是屈指可数。村民委员会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基于其自身特性,村民委员会原告资格应该受一定限制。应该立法明确村民...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一直被多加限制,由村民委员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数更是屈指可数。村民委员会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基于其自身特性,村民委员会原告资格应该受一定限制。应该立法明确村民委员会原告资格,一是有利于村民委员会更好履职,二是有利于及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三是可以降低环境公益诉讼成本。此外,村民委员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实现应该由主要负责人以村民委员会名义起诉,还需要解决村民委员会原告资格保障条件,并完善支持起诉制度。通过这些途径推动村民委员会主动、灵活地利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保护农村环境,并降低环境法治的社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下载PDF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曾云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7期118-118,130,共2页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8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含服西瓜霜含片或华素片等药物。7...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8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含服西瓜霜含片或华素片等药物。7d为1疗程,两组患者皆服药2个疗程后观察晨起刺激性咳嗽次数,有无分泌物,咽部是否有痛、痒、干燥感、异物感等,服药期间检查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检查咽部黏膜充血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服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反生。2个疗程后根据患者自述情况同时观察比较其临床表现:治疗组49例患者,30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5.93%;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14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有效率为77.5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疗效好,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清肺汤 慢性咽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曾云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4期284-285,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氯雷他定、益气固表方口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应用氯雷他定、益气固表方口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氯雷他定片(开瑞坦)、益气固表方口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单独口服治疗,疗程均为两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两周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5.5%,治疗一月后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5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期及随访观察期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可取得较好疗效和安全性,且延缓症状复发,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 鼻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下载PDF
造血系统疾病首诊于口腔科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曾云芳 《广东牙病防治》 2006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造血系统疾病 口腔科 首诊 全身乏力 疼痛不适 口腔检查 淋巴结肿大 血小板计数 出凝血时间 感冒症状
下载PDF
让兴趣的种子在游戏中萌发 被引量:1
9
作者 曾云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2年第9期59-59,共1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十年前就提出了“数学好玩”的教学理念。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我们应投其所好...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十年前就提出了“数学好玩”的教学理念。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我们应投其所好,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和自身条件,尽可能多地安排精彩、实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引领他们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悟,达到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目的。下面,笔者就这一方面的探索作简单分享,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活动 小学数学 萌发 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 创造才能 智力发展 教学理念
下载PDF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郑奇 曾云芳 +1 位作者 桂梦岚 郭秀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院收治的94例NSCLC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健康组)。比较不同人群,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N...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院收治的94例NSCLC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健康组)。比较不同人群,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情况。结果NSCLC组NK细胞、Th1、Th1/Th2、Th17、Th17/Treg表达低于健康组,Th2、Treg表达高于健康组(P<0.05);鳞癌与腺癌患者NK细胞、Th1、Th2、Th1/Th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Th17、Th17/Treg表达低于鳞癌患者,Treg表达高于鳞癌患者(P<0.05);Ⅰ~Ⅱ期患者NK细胞、Th1、Th1/Th2、Th17、Th17/Treg表达高于Ⅲ~Ⅳ期患者,Th2、Treg表达低于Ⅲ~Ⅳ期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NK细胞、Th17、Treg、Th17/Treg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NK细胞、Th2、Th1/Th2、Th17、Th17/Treg表达低于生存组,Th1、Treg表达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NK杀伤细胞在NSCLC的发展与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患者病情变化,对了解患者免疫机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TREG TH17/TREG NK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计算教学要抓准三个“关键点”
11
作者 曾云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3年第11期68-68,共1页
新的课标提出了10个关键词,运算能力是其中一个。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计算教学,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标准倡导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理念影响下,计算教学采取的都是“结合生活创设情境,通过问题... 新的课标提出了10个关键词,运算能力是其中一个。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计算教学,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标准倡导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理念影响下,计算教学采取的都是“结合生活创设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探究计算方法,最后设计练习进行巩固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轰轰烈烈,气氛也非常活跃。然而,教师发现学生计算能力弱了,正确率变得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学 课程标准 运算能力 学习数学 现实情境 创设情境 教学模式 设计练习
下载PDF
激活数学课堂 促进个体发展
12
作者 曾云芳 《内蒙古教育(B)》 2013年第1期78-78,共1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生的过程。”那么,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活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生的过程。”那么,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活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隋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再如,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课始,我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今天你们可以考老师”,同学们一听自己要过把“教师瘾”,可高兴啦,于是这些“小老师”举出不少分数,我把这些分数分别填在两个集合圈内(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起初他们感到怀疑,经过检验,结果确认教师的答案无误,这样他们由怀疑到信服。学生有着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个体发展 激活课堂 数学学习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 “小老师” 有限小数
下载PDF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向秀梅 曾云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监测临床常见非发酵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用法国梅里埃ATB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数据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从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 目的监测临床常见非发酵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用法国梅里埃ATB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数据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从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获得140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列前3位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14株(占81.4%),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75株(53.6%),不动杆菌属22株(15.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7株(12.1%),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及中段尿。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2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在33%~43%;对三代头孢耐药率分别在37%~5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耐药率最高的菌株,其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对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均≤21%。结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其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分析
下载PDF
浅谈中职学生德育工作
14
作者 曾云芳 《教师》 2014年第5期11-12,共2页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令人担忧。个人认为应创建多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德育生活;建立家庭教育单元,畅通学生德育网络;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自觉性;开展德育专题教育,增强德育针对...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令人担忧。个人认为应创建多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德育生活;建立家庭教育单元,畅通学生德育网络;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自觉性;开展德育专题教育,增强德育针对性,从而不断完善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德育 校园文化 家庭教育
下载PDF
乙肝前S1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冰梅 曾云芳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3-164,共2页
目的:通过对HBV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及HBV-DNA定量检测的对比分析,对其阳性率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372例乙肝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 目的:通过对HBV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及HBV-DNA定量检测的对比分析,对其阳性率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372例乙肝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比较。结果: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为63.71%,HBeAg阳性率为48.38%,HBV-DNA阳性率为67.47%,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对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进行分析显示,HBV血清标志物传染性强的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检出率高。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能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状况,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