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饰烘模的温度控制
1
作者 曾伟来 阮青锋 廖宝丽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3-24,共2页
基于对首饰铸粉主要成分的研究,详细地分析了烘模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通过实验提出了合理的烘模温度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首饰 烘模 温度控制
下载PDF
川南滇北交界处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微形貌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良钜 曾南石 +3 位作者 阮青锋 曾伟来 李东升 黎琪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3-528,共6页
对产出于川南和滇北交界处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进行了微形貌特征研究。沥青呈皮壳状、圈层状、杏仁状、致密块状产出于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气孔或裂隙中。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表明沥青是由热液相或气相转变为固相的,沥青中的气孔构造... 对产出于川南和滇北交界处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进行了微形貌特征研究。沥青呈皮壳状、圈层状、杏仁状、致密块状产出于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气孔或裂隙中。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表明沥青是由热液相或气相转变为固相的,沥青中的气孔构造是沥青中的天然气(主要为甲烷)从沥青的气孔逸出的佐证,也表明沥青是成矿热液中的原油受热(>300℃)发生热裂解的产物。沥青的元素组成、H/C比值、反射率以及微区X射线衍射、水晶晶体中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川南普格石油热演化与变质程度比滇北昭通石油要高。沥青的碳同位素δ13C在-25‰~-31‰之间变化,表明沥青具生物成因,有机质来自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川南普格玄武岩有利于气藏的形成,滇北昭通玄武岩则有利于油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螺旋生长花纹与气孔构造 碳同位素 杏仁状玄武岩 成因 川南与滇北交界处
下载PDF
川南玄武岩晶洞中的沥青与铜矿物球粒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良钜 胡蕙驿 +5 位作者 曾伟来 李东升 曾南石 阮青锋 宋楚欣 覃敏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晶洞中产出大量石英、水晶、沥青、葡萄石以及铜矿物,根据其产状和矿物组合分为石英-沥青、水晶-沥青及水晶-葡萄石球粒三种类型晶洞。水晶-葡萄石晶洞中矿物组合具明显球粒形貌特点,球粒由中心柱状水晶及垂直水晶...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晶洞中产出大量石英、水晶、沥青、葡萄石以及铜矿物,根据其产状和矿物组合分为石英-沥青、水晶-沥青及水晶-葡萄石球粒三种类型晶洞。水晶-葡萄石晶洞中矿物组合具明显球粒形貌特点,球粒由中心柱状水晶及垂直水晶柱面生长的葡萄石球粒内圈与铜矿物球粒外圈组成。铜矿物球粒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由自然铜核、黑铜矿幔、硅孔雀石与孔雀石壳组成。野外及镜下观察显示,铜矿物集合体形态受自然铜形状和产出控制,铜矿物球粒主要分布于多个葡萄石球粒边缘的汇聚处,核部自然铜为球粒状;脉状铜矿物由一向伸长自然铜与黑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组成,分布于晶洞裂隙中。碳同位素与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晶洞中的沥青为生物成因,属石油沥青,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P1^3)碳酸盐。晶洞中矿物为含有机质成矿溶液依次结晶而成,其顺序为:玉髓或石英→水晶、沥青与自然铜→自然铜与葡萄石→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方解石。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特征、水晶中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以及水晶中沥青与自然铜之间的关系显示,沥青是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转变而成,其形成温度约为290~230℃,自然铜的结晶温度为230~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洞类型 沥青与自然铜 水晶与葡萄石 形貌与产出 成分与红外光谱 成因 川南普格
下载PDF
川南玄武岩气孔中硅铁灰石杏仁体的特征与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良钜 刘靖娜 +4 位作者 曾伟来 李东升 黎琪 曾南石 阮青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7-923,共7页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气孔中产出硅铁灰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沥青等5种不同成分类型的杏仁体.硅铁灰石杏仁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其直径多为5~8 mm,由杏仁体壁至中心,依次分别产出石英→铁镁绿泥石→硅铁灰石.硅铁灰石晶体呈铁黑色...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气孔中产出硅铁灰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沥青等5种不同成分类型的杏仁体.硅铁灰石杏仁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其直径多为5~8 mm,由杏仁体壁至中心,依次分别产出石英→铁镁绿泥石→硅铁灰石.硅铁灰石晶体呈铁黑色、薄板状,由5个平行双面单形组成.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硅铁灰石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化学成分分析表明,硅铁灰石氧化物含量(wB/%)为SiO253.55%、CaO 18.84%、Fe2O313.65%、FeO 9.68%、MgO 1.44%、H2O^+ 1.74%,FeO/Fe2O3=0.71;铁镁绿泥石氧化物含量(WB/%)为SiO233.17%、Al2O313.03%、Fe2O38.45%、FeO 13.06%、MgO 18.82%、H2O^+ 12.12%、CaO 0.87%,FeO/Fe2O3=1.55.硅铁灰石杏仁体的矿物组合变化表明,玄武岩晚期的成矿热液由富Mg、Fe向富Si、Ca演化,硅铁灰石是由偏酸性、弱还原环境向偏碱性、弱氧化环境转化时所形成的过渡性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铁灰石杏仁体 绿泥石 FeO/Fe2O3值 成因 玄武岩 川南普格
下载PDF
川南峨眉山玄武岩及其晶洞中的沥青与铜矿化矿物的REE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良钜 黎琪 +4 位作者 阮青锋 曾伟来 李东升 曾南石 刘靖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对川南峨眉山玄武岩及其晶洞中的沥青与葡萄石-石英-方解石-铜矿化矿物等集合体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玄武岩及其晶洞中的沥青与铜矿化矿物的形成演化关系。岩浆成因的斑状玄武岩,其∑REE、∑LREE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42×1... 对川南峨眉山玄武岩及其晶洞中的沥青与葡萄石-石英-方解石-铜矿化矿物等集合体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玄武岩及其晶洞中的沥青与铜矿化矿物的形成演化关系。岩浆成因的斑状玄武岩,其∑REE、∑LREE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42×10-6、216×10-6),∑HREE较低(26×10-6),δEu平均为0.87,δCe平均为0.95。蚀变杏仁状玄武岩属岩浆成因并有后期热液作用的叠加,其∑REE、∑LREE大约是斑状玄武岩的1/2,平均值分别为107×10-6、91×10-6,而∑HREE平均为16×10-6,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明显,δEu平均为0.97,δCe平均0.92。沥青及晶洞中的葡萄石、自然铜、黑铜矿等属热液成因,它们的∑REE、∑LREE、∑HREE都极低,平均值分别为14×10-6、12×10-6、2×10-6。沥青的δCe平均值为0.70,δEu平均值为0.49,为明显的负异常。因晶洞壁的石英首先形成于氧化环境,其后晶洞内的原油受热不断裂解成固体沥青与天然气,逐渐向还原环境演化并出现明显的Eu亏损,致使成矿溶液中的铜还原为自然铜。沥青的螺旋生长机制及气孔构造证明沥青是由含有机质热液相或气相转变为固相。晶洞中的葡萄石、石英、碳酸盐等矿物的δCe平均值为0.48,为明显的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82,为负异常,这些矿物是氧化环境而非还原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沥青 铜矿化矿物 稀土元素 岩浆成因 热液成因 川南
下载PDF
凉山瓦西乡南红玉中的赤铁矿包裹体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良钜 宋楚欣 +5 位作者 阮青锋 曾伟来 李东升 曾南石 胡惠驿 覃敏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瓦西乡产出的南红玉中的红色点状及火焰纹典型包裹体分别是石英中的红色球粒与红色管状包裹体。鏡下及扫描电镜(SEM)研究,红色球粒分布在"三色"层水晶的菱面体单形晶面的间歇层面中,由红色核、黑色壳和红色表层组成;火焰纹管... 瓦西乡产出的南红玉中的红色点状及火焰纹典型包裹体分别是石英中的红色球粒与红色管状包裹体。鏡下及扫描电镜(SEM)研究,红色球粒分布在"三色"层水晶的菱面体单形晶面的间歇层面中,由红色核、黑色壳和红色表层组成;火焰纹管状包裹体主要出现在条带水晶中,管的方向垂直水晶的菱面体晶面,管的内壁呈黑色,外壳为红色。其球粒表层或管外壳的颜色、厚度及透光性则直接影响南红的颜色质量与润泽性。研究表明,球粒状和火焰状包裹体主要由片状、鳞片状或板片状赤铁矿组成;球粒圈层中的赤铁矿晶体c轴取向呈规律变化,可能与其V2O5含量有关。据水晶晶体中的球粒、管及共生矿物绿帘石、黄铜矿包裹体的红外光谱(IR)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与激光拉曼(LRS)分析,球或管的赤铁矿属含有机质的低温热液(约160℃)成因,成矿溶液中的有机质也是促使铁氧化物凝聚形成具不同圈层结构的红色球粒与管的主要原因。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红色点状与火焰纹 红色球粒与红色管 圈层构造 石英与片状赤铁矿 有机质 成因 川南瓦西
下载PDF
川南普格暗色团块玄武岩中的沥青与自然铜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良钜 李鹏飞 +4 位作者 阮青锋 梁洁 杨育富 李东升 曾伟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5-932,共8页
沥青、自然铜常常与石英出露于杏仁状玄武岩暗色团块的矿物颗粒间或间隙中。自然铜的晶出是在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几乎裂解为沥青和天然气之后。自然铜与沥青的产出互为负相关关系,即暗色团块中的沥青或沥青与石英越发育,沥青中的自然铜... 沥青、自然铜常常与石英出露于杏仁状玄武岩暗色团块的矿物颗粒间或间隙中。自然铜的晶出是在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几乎裂解为沥青和天然气之后。自然铜与沥青的产出互为负相关关系,即暗色团块中的沥青或沥青与石英越发育,沥青中的自然铜含量越低,其附近或周围的自然铜与石英也越发育,但这两者晶出的时间与空间间隔极短,它们之间形成的先后关系依次为:石英→沥青→自然铜。沥青的碳同位素、化学组成及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暗色团块及裂隙石英脉中玄武岩捕虏体中的沥青是生物成因的石油沥青。包裹体测温与拉曼分析给出,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需在较高温度下(>350℃)才能裂解为沥青与天然气(CH4),成矿热液温度越高,有机质成熟度就越高,沥青中的有机碳含量也越高,残存在沥青中的自然铜含量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状玄武岩 暗色团块 沥青和自然铜 川南普格
下载PDF
绿柱石的成因与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阮青锋 张良钜 +4 位作者 张昌龙 雷威 饶灿 廖宝丽 曾伟来 《矿产与地质》 2008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绿柱石是提炼稀有金属铍的重要矿石矿物,也是重要的宝石矿物。文章从绿柱石的矿床特点、包裹体和谱学特征、绿柱石的优化处理及人工合成等方面,对国内近年来在绿柱石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绿柱石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绿柱石 包裹体 谱学研究 颜色改善 合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树礼 曾伟来 何涛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53-56,共4页
简要介绍了古今玉雕加工工艺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具、研磨材料的演变和发展。同时介绍了现代玉器加工从选料、设计、制作到抛光的全部工艺流程以及不同时代的工艺技法。
关键词 古今玉雕 工艺流程 工艺技法
下载PDF
基于五步教学模式的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0
作者 阮青锋 曾伟来 +3 位作者 李东升 孙媛 缪秉魁 张良钜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2期96-98,共3页
在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明确任务→课前自学→教师辅导→课堂交流→整体讲授"的五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效表明:五步教学法在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学生能力和成绩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明确任务→课前自学→教师辅导→课堂交流→整体讲授"的五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效表明:五步教学法在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学生能力和成绩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该方法并不能通用于结晶矿物学的全部课程教学,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矿物学 五步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川南普格玄武岩中沥青质杏仁体的矿物学与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良钜 阮青锋 +2 位作者 杨育富 李东升 曾伟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8-638,共11页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发育了一系列杏仁体,沥青、绿泥石、石英、自然铜等矿物以各种产状出现在杏仁体中。系统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杏仁体中的绿泥石为辉绿泥石,形成于中—高温富有机质成矿热液环境;沥青属于石油沥青,有机质来源于下伏地层...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发育了一系列杏仁体,沥青、绿泥石、石英、自然铜等矿物以各种产状出现在杏仁体中。系统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杏仁体中的绿泥石为辉绿泥石,形成于中—高温富有机质成矿热液环境;沥青属于石油沥青,有机质来源于下伏地层的中二叠统阳新组(P2 y)生物碎屑灰岩;绿泥石、沥青、石英及自然铜等矿物是玄武岩成岩后的构造应力与晚期基性火山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含有机质成矿热液演化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为:玄武质岩浆末期(基性岩浆作用末期)→含铜的火山热液(火山热液作用)→构造应力→含有机质的成矿热液→绿泥石→第一世代沥青→乳白色石英→烟灰色石英、第二世代沥青、自然铜→辉铜矿→葡萄石。玄武岩中含沥青的杏仁体、晶洞以及构造破碎带可以作为该地区的铜矿化的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绿泥石 玄武岩 杏仁体 川南普格
下载PDF
《结晶矿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青锋 曾伟来 +2 位作者 缪秉魁 张良钜 白艳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9期38-39,共2页
针对《结晶矿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方式及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尝试,从单纯的验证型实验到综合性或研究型实验教学的转变,进行了综合性或研究型实验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实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针对《结晶矿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方式及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尝试,从单纯的验证型实验到综合性或研究型实验教学的转变,进行了综合性或研究型实验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实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矿物学 实验教学 综合性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阮青锋 缪秉魁 +4 位作者 曾伟来 李东升 孙媛 陈宏毅 张青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8期198-200,共3页
本文通过"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开展交互式的教学,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在一起上,并增设了研究型实验等;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较为合理而全面的考... 本文通过"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开展交互式的教学,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在一起上,并增设了研究型实验等;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较为合理而全面的考核,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做法。笔者对比分析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效果,表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实施单位的密切配合,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提高课程教学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矿物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中国旅游珠宝业市场的浅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宝丽 阮青锋 曾伟来 《珠宝科技》 2004年第3期55-56,60,共3页
通过对国内几大旅游城市的珠宝商场进行的实地考察 ,分析了专营游客的珠宝销售方式 (旅游珠宝业 ) ,总结出旅游珠宝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就如何规范旅游珠宝业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市场 珠宝 实地考察
下载PDF
负压吸附式宝石加工新技术
15
作者 周树礼 雷威 +3 位作者 曾伟来 何涛 刘丽芝 邸冬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加工新技术 宝石 吸附式 负压 化工原料 加工方法 氧化铁红 环境污染
下载PDF
绿柱石晶体的水热法生长及特征研究
16
作者 阮青锋 邱志惠 +2 位作者 张良钜 雷威 曾伟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5-250,270,共7页
采用温差水热法,以分析纯的Al(OH)3和BeO以及无色纯净的石英为原材料,球形和//s(1121)的片状无色绿柱石为籽晶,在复杂的盐酸混合溶液中生长了无色透明的绿柱石晶体。利用双圈反射测角仪、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合... 采用温差水热法,以分析纯的Al(OH)3和BeO以及无色纯净的石英为原材料,球形和//s(1121)的片状无色绿柱石为籽晶,在复杂的盐酸混合溶液中生长了无色透明的绿柱石晶体。利用双圈反射测角仪、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合成绿柱石晶体的形态、成分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绿柱石晶体为六方短柱状,主要发育平行双面c{0001}、六方柱m{100}、a{110}和六方双锥p{101}四种单形。合成的绿柱石晶体的成分中(Na2O+K2O)的质量分数约为0.59%,且c0/a0值为0.9988,可归属于"正常"绿柱石向"四面体"绿柱石的过渡范畴。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体系中,通过调整绿柱石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有望在更低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合成出高质量的板柱状绿柱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柱石 晶体生长 水热法 晶体形态 晶体结构
下载PDF
黄色菱锌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宝丽 卢媛杰 +3 位作者 李东升 曾伟来 孙媛 李晓君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1期232-234,共3页
黄色菱锌矿,俗称"火鸡油"。本文采用常规的矿物学研究方法和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菱锌矿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鸡油"的颜色呈浅黄色、豆黄色到鲜艳的金黄色;呈玻璃到油脂光... 黄色菱锌矿,俗称"火鸡油"。本文采用常规的矿物学研究方法和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菱锌矿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鸡油"的颜色呈浅黄色、豆黄色到鲜艳的金黄色;呈玻璃到油脂光泽,折射率为1.74(点测法),相对密度为4.198~4.330;主要成分是ZnCO_3,并含有少量的Fe、Cd、Ca等微量元素,Cd是引起黄色的主要原因;具粒状结构,薄片单偏光下呈无色、灰色;红外吸收光谱在1430cm^(-1)、865cm^(-1)和740cm^(-1)附近有碳酸盐矿物的特征吸收峰;激光拉曼光谱在300cm^(-1)、730cm^(-1)、1090cm^(-1)附近有方解石族的拉曼特征峰。黄色菱锌矿的硬度不高,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并且含有微量的镉,镉元素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矿物学特征 前景分析
下载PDF
广西车田沸石的晶体结构分析
18
作者 阮青锋 邱志惠 +1 位作者 曾伟来 李东升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6-412,共7页
通过化学成分、热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晶体结构精修,确定车田沸石为红辉沸石.样品的红外谱图在1 300~1500cm-1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吸收峰,与红辉沸石的红外谱图更相似;Rietveld晶体结构精修结果进一步证明所研究样品为... 通过化学成分、热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晶体结构精修,确定车田沸石为红辉沸石.样品的红外谱图在1 300~1500cm-1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吸收峰,与红辉沸石的红外谱图更相似;Rietveld晶体结构精修结果进一步证明所研究样品为红辉沸石.精修后的判断因子Rp=10.78%,Rwp=14.41%,Rexp=4.57%,X2=9.942.精修后红辉沸石的空间群为Fmmm,a=1.355 3(3)nm,6=1.820 9(4) nm,c=1.779 5(4)nm,α=β=y=90.,V=4.392(3) n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X射线粉末衍射 Rietveld晶体结构精修 红辉沸石 车田
下载PDF
川南普格玄武岩中的沥青成因及其意义
19
作者 张良钜 杨育富 +2 位作者 阮青锋 李东升 曾伟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0-838,共9页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杏仁体、应力裂隙、破碎带及石英晶体中均有沥青产出。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及气孔构造,以及石英晶体中的甲烷(CH4)气体和固态沥青包裹体表明,沥青可能属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的产物...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杏仁体、应力裂隙、破碎带及石英晶体中均有沥青产出。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及气孔构造,以及石英晶体中的甲烷(CH4)气体和固态沥青包裹体表明,沥青可能属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的产物。沥青的碳同位素及红外光谱(IR)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可能来源于中二叠统阳新组生物碎屑灰岩的生油层,沥青属石油沥青。绿泥石成分中的有机碳与IR特征表明,杏仁体中绿泥石的形成可能与含有机质成矿热液有关。玄武岩中的绿泥石、沥青、甲烷、石英及自然铜等是玄武岩成岩后的构造应力与晚期基性火山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含有机质成矿热液热演化的结果。普格玄武岩中第一世代沥青的裂解温度(≥290℃)和有机碳含量(61%~84%)均高于第二世代沥青(裂解温度≥230℃,有机碳含量≤55%),说明第一世代沥青可能更有利于天然气藏的形成,第二世代沥青则可能有利于自然铜的形成。由此,该产状沥青可作为研究区寻找天然气及铜矿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有机质 成因 峨眉山玄武岩
下载PDF
“岩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20
作者 李东升 张良钜 曾伟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
"岩玉"样品有豆荚、佛、观音等款式,微泛"起荧"的橄榄绿色并有局部"起皮"现象,半透明,玻璃光泽,相对密度3.30,折射率1.652-1.665、双折射率0.013、二轴正晶,长波紫外光下发蓝白色荧光。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岩玉"样品有豆荚、佛、观音等款式,微泛"起荧"的橄榄绿色并有局部"起皮"现象,半透明,玻璃光泽,相对密度3.30,折射率1.652-1.665、双折射率0.013、二轴正晶,长波紫外光下发蓝白色荧光。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谱(EDS)、红外光谱(IR)测试研究表明,"岩玉"样品是由硬玉矿物组成。偏光显微镜下,"岩玉"具典型的似斑状结构,表明硬玉矿物结晶形成有两个世代:早世代为半自形柱状斑晶,柱长1.2-1.5 mm、柱宽0.35-0.8 mm;晚世代为他形粒状基质,粒径0.2-0.5 mm,在硬玉矿物的裂隙或解理缝中充填有蓝色染剂。"岩玉"的似斑状结构是造成样品局部"起皮"现象的主要原因。长波紫外光下的蓝白色荧光可能与矿物的裂隙或解理缝中蓝色染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玉 硬玉 似斑状结构 蓝色染剂 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