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IL-33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柳晓金 李明才 +3 位作者 郑晓璇 武燕 曾俍铭 苏绍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白细胞介素-33(mIL-33)。方法:用PCR技术扩增小鼠IL-33成熟蛋白的编码区,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4连接,构建pET-44-mIL-3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白细胞介素-33(mIL-33)。方法:用PCR技术扩增小鼠IL-33成熟蛋白的编码区,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4连接,构建pET-44-mIL-3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MTT法测定纯化IL-33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44-mIL-33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可溶性mIL-33,SDS-PAGE分析纯化产物纯度为95%,表达产量为95mg/L。细胞增殖实验表明IL-33有抑制P815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获得了有活性的重组IL-33蛋白纯品,为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镍柱亲和层析 原核表达 重组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蔡裕福 曾俍铭 +1 位作者 刘广交 赖必发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599-1599,共1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以及GPⅡbⅢa(PAC-1)指标,分析冠心病患者出现...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以及GPⅡbⅢa(PAC-1)指标,分析冠心病患者出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患者比较而言,血小板膜PAC-1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intensity,MFI)明显增高。结论: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1)的变化在有无冠心病人群之中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在临床上识别同时预测易损斑块,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冠心病恶化进而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残率以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血小板膜P选择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小鼠干扰素λ3在293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俍铭 李明才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重组表达的小鼠干扰素(mIFN)-λ3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其抗病毒机制。方法:用构建好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mIFN-λ3在293细胞中表达。MTT法检测表达产生的目的蛋白对A549和SW620的生长影响,并通过在A549、SW620中诱...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重组表达的小鼠干扰素(mIFN)-λ3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其抗病毒机制。方法:用构建好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mIFN-λ3在293细胞中表达。MTT法检测表达产生的目的蛋白对A549和SW620的生长影响,并通过在A549、SW620中诱导MxA抗病毒蛋白的产生。结果:pcDNA3.1-mIFN-λ3在293细胞中稳定表达了mIFN-λ3,该蛋白能抑制A549、SW620的生长,刺激其产生MxA。结论:mIFN-λ3抗病毒效应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产生Mx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mIFN-λ3 293细胞 抗病毒 抗增殖 MXA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前瞻性研究
4
作者 陈刚 饶新辉 +4 位作者 王晓阳 温晓 曾俍铭 张自正 刘汉云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子诊断技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肺癌需要临床化疗患者360例,根据分子诊断技术检测结果选用敏感化疗药物进行药物个体化治疗,作为试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180例患者不进行个体... 目的:探讨分子诊断技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肺癌需要临床化疗患者360例,根据分子诊断技术检测结果选用敏感化疗药物进行药物个体化治疗,作为试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180例患者不进行个体化检测仅进行常规化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评估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并记录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子诊断技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有利于提高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个体化 分子诊断 前瞻性
下载PDF
壳聚糖管状支架联合肌瓣原位重建颈部整段食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刚 刘波颖 +3 位作者 康其伟 温晓 曾俍铭 王晓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管状支架联合肌瓣原位重建颈部食管整段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大耳白兔(30只)制成3~5 mm食管整段缺损动物模型,缺如处置入壳聚糖管状支架,外覆颈部肌肉组织瓣包裹缝合形成肌性管道。术后观察实验兔成活率、并发症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壳聚糖管状支架联合肌瓣原位重建颈部食管整段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大耳白兔(30只)制成3~5 mm食管整段缺损动物模型,缺如处置入壳聚糖管状支架,外覆颈部肌肉组织瓣包裹缝合形成肌性管道。术后观察实验兔成活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植入后不同时间段支架降解、食管结构重建情况,钡餐透视观察食管通畅状态、有无狭窄发生及食管蠕动功能。结果术后动物存活17只,术后第4周肌瓣组织愈合,壳聚糖管部分吸收,见炎症反应;第8周肌瓣修复良好,无纤维组织增生,壳聚糖管吸收;第16周壳聚糖管完全吸收,肌瓣内表面黏膜再生,无狭窄。钡透见食管通畅、无狭窄,蠕动弱。结论壳聚糖管状支架联合肌瓣原位重建颈部食管整段缺损具有一定可行性,狭窄及吻合口瘘是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管状支架 颈段食管 重建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不同治疗阶段GPⅡb/Ⅲa、CD62P状态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蔡裕福 李平 +4 位作者 李存仁 杨敏 刘广交 曾俍铭 赖必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4期36-3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GPⅡb/Ⅲa(PAC-1)、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血小板活化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35例正常对照者(D组)及114例冠心病患者不同治疗时期PAC-1、CD62P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患者PA... 目的通过检测GPⅡb/Ⅲa(PAC-1)、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血小板活化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35例正常对照者(D组)及114例冠心病患者不同治疗时期PAC-1、CD62P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患者PAC-1、CD62P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冠心病组治疗后,各时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组(B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对比:B、C组PAC-1、CD62P的表达均较A组高(P<0.05),而B、C组之间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A、B、C)组PCI术后的CD62P、PAC-1的表达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术后24 h下降至术前水平,和术前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明显增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小板表面蛋白PAC-1,CD62P的表达进一步的升高,两者的表达可作为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敏感指标,在冠心病的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术 双特异性磷酸酶2 P选择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