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检出老年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兆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58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老年患者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58例老年患者心电图改变是在多源室性期前收缩的基础上出现成对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58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老年患者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58例老年患者心电图改变是在多源室性期前收缩的基础上出现成对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于舒张晚期的室性期前收缩易引起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并提示室性心动过速与心肌缺血有关。结论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否发生心室颤动或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大多数取决于患者心脏病变的程度和心功能状态,作为预测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时,应结合临床与具体病人病变程度始可作出明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老年患者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 检出 室性期前收缩 临床意义 心脏事件 心电图改变
下载PDF
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5
2
作者 肖立中 黄志 +4 位作者 马绍椿 曾兆俞 罗碧容 林晓云 徐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6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 )和葛根素组 (31例 )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 ,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 5 0 0mg/d ,疗程 2周。测定治疗...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6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 )和葛根素组 (31例 )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 ,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 5 0 0mg/d ,疗程 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游离脂肪酸、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9,MMP 9)、C 反应蛋白水平及用IdekerQRS记分法测定梗死面积。结果治疗前血浆自由脂肪酸、MMP 9、C 反应蛋白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r =0 4 3、0 4 2、0 39,P <0 0 1) ;与治疗前比较 ,葛根素组自由脂肪酸、MMP 9及C 反应蛋白分别降低 30 %、4 1%、2 3% ,梗死面积明显缩小 (P <0 0 1)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葛根素治疗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面积 ,可能与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梗死面积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C-反应蛋白 MMP-9 血浆 结论 水平 目的
下载PDF
葛根素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立中 高凌俊 +3 位作者 马绍椿 赖少燕 林晓云 曾兆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比较葛根素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予常规西药 (对照组 )、常规西药加用葛根素 (葛根素组 )和常规西药加G-CSF(G-CSF组 )治疗 ,并进行... 目的比较葛根素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予常规西药 (对照组 )、常规西药加用葛根素 (葛根素组 )和常规西药加G-CSF(G-CSF组 )治疗 ,并进行治疗前后心肌梗死面积、血浆G-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与G CSF、MMP 9、IL 6、TNF α呈正相关 (r =0 .4 5、0 .4 2、0 .4 4、0 .4 2 ,P <0 .0 1) ;治疗 2 8天时 ,葛根素组、G CSF组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 (P <0 .0 1) ;治疗 7天时 ,葛根素组G-CSF、MMP-9、IL-6、TNF-α均降低 (P <0 .0 5 ) ,G-CSF组则升高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葛根素及G-CSF均可减少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别嘌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立中 江志平 +4 位作者 黄志 徐新 潘丽坤 赖少燕 曾兆俞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52-453,456,共3页
目的 :观察别嘌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 4 5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别嘌醇组 ,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别嘌醇 0 .4g/d ,疗程 12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 目的 :观察别嘌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 4 5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别嘌醇组 ,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别嘌醇 0 .4g/d ,疗程 12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 (LVESVI) ,同时测定血浆丙二醛、一氧化氮。结果 :别嘌醇组血浆丙二醛明显降低、一氧化氮增加 (P <0 .0 1) ,LVEF增加、LVESVI降低 (P <0 .0 5 ) ,LVEF、LVESVI的变化与丙二醛降低相关 (r=- 0 .4 2 ,0 .4 5 ,P <0 .0 5 ) ,与一氧化氮增加无相关关系 (r =0 .32 ,- 0 .34,P >0 .1)。结论 :别嘌醇改善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功能 ,可能与减少活性氧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别嘌醇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功能 一氧化氮 活性氧族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室同步化治疗后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作义 徐新 +4 位作者 高凌俊 曾兆俞 黄志 王江桥 王景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4期270-270,共1页
观察双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及同步化治疗后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 8例患者为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 ,符合双室同步起搏治疗的指征。治疗前及治疗后1,3 ,6月尿液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分别为 18.2± 6.1... 观察双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及同步化治疗后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 8例患者为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 ,符合双室同步起搏治疗的指征。治疗前及治疗后1,3 ,6月尿液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分别为 18.2± 6.1,16.4± 5 .6,15 .2± 4.3 ,14 .8± 5 .2ng/dL ;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CHF患者双室同步起搏治疗后 ,随心功能改善 ,其神经内分泌激活程度亦可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双室起搏 儿茶酚胺
下载PDF
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干预 被引量:1
6
作者 杜作义 曾兆俞 +1 位作者 黄冬兰 谷玉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4期270-272,共3页
探讨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SSS)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窦性心律维持及电生理干预。48例SSS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安装了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通过起搏器正确的心房感知监测房颤的发作情况,在窦性心律时测量P波时限和P波离... 探讨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SSS)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窦性心律维持及电生理干预。48例SSS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安装了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通过起搏器正确的心房感知监测房颤的发作情况,在窦性心律时测量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心脏B超测量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术后1,12个月以及房颤控制组与复发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置入起搏器术后1年,房颤控制和房颤负荷减少37例,占77%。术后1个月与1年左房内径,P波时限,房颤平均每天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3.6±0.6cmvs3.2±0.5cm,129.2±11.0msvs111.2±9.3ms,93.6±10.4min/dvs42.8±9.6min/d,8.1±3.2次/天vs5.3±1.4次/天,P<0.001)。与术后房颤复发组比较,房颤控制组术前左房内径较小,P波时限较短、离散度小(P<0.001)。结论: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对SSS合并的阵发性房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 阵发性心房颤动 病窦综合征 随访
下载PDF
老年心悸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兆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742-743,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心悸病人的动态心电图改变。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老年心悸病人(310例)及对照组(99例)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心悸组SDNN及SDANN值降低(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 目的观察老年心悸病人的动态心电图改变。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老年心悸病人(310例)及对照组(99例)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心悸组SDNN及SDANN值降低(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测值关系显示rMSSD增高,SDNN、SDANN降低(P<0.01或P<0.05)。结论心悸本身并无特异性,但往往提示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神经官能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