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菌性脊柱炎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兆清 王彬 +1 位作者 李程 俎燕会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布鲁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预后,年龄36~68岁,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均采取抗布鲁菌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布鲁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预后,年龄36~68岁,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均采取抗布鲁菌药物治疗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治疗疗程。结果优先给予多西环素、利福平及头孢类或左氧氟沙星三联抗生素抗布鲁菌药物治疗,并予以对症治疗,治疗成功的患者总疗程均需超过半年,治疗成功率为84.80%(39/46),复发率13.04%(6/46)。结论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本病可作出明确诊断,遵循"早期、长期、足量、联合"的原则,如出现神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可采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脊柱炎 关节疼痛 神经功能损害
下载PDF
去甲斑蝥酸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兆章 阚晓 曾兆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酸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常规培养的HepG2细胞,接种于24孔板,SNCID组分别加入5、2.5、1、0.5μg/ml的注射用去甲斑蝥酸钠1 ml,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培养24、48、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并...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酸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常规培养的HepG2细胞,接种于24孔板,SNCID组分别加入5、2.5、1、0.5μg/ml的注射用去甲斑蝥酸钠1 ml,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培养24、48、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并计算增殖指数PI。结果 SNCID组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S期细胞比例、PI降低,此效果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均<0.05)。结论去甲斑蝥酸钠培养可阻滞人肝癌HepG2细胞于G0/G1期,抑制HepG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酸钠 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曾兆清 杜文军 +3 位作者 史兆章 徐伟 刘倩雯 陈士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其对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0、400、600、800、1 000μg/L(终质量浓度)的IL-17刺激,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72 h。用细胞计数...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其对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0、400、600、800、1 000μg/L(终质量浓度)的IL-17刺激,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72 h。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IL-17刺激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IL-17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IL-17对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00μg/L的IL-17对细胞无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800μg/L的IL-17在细胞培养72 h后对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最明显(P<0.01),1 000μg/L的IL-17对细胞则有抑制作用(P<0.01)。IL-17刺激肝星状细胞后能促使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细胞增殖以S期细胞比例为主。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增殖指数随着IL-17浓度的增长而增加,而1 000μg/L的IL-17则抑制细胞周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P<0.01)。结论 IL-17能刺激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L-17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肝星状细胞
原文传递
济南市4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兆清 史兆章 +2 位作者 刘静 俎燕会 王灿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4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4月4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出院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随访等资料。结果:共有普通型40例、重型1例纳入研究。患者... 目的:分析本院4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4月4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出院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随访等资料。结果:共有普通型40例、重型1例纳入研究。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也有咽痛、腹泻、乏力等不适。感染性指标升高较明显,25例(61.0%)C-反应蛋白增高,20例(48.8%)前降钙素增高,部分患者也可出现血沉增快,乳酸脱氢酶增高,肝功能或凝血功能异常,CD4+T淋巴细胞下降等。最易并发肺炎,多累及双肺,尤其是肺下叶,病变基本特征为早期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多发斑片状、条索状等改变,41例患者肺部CT好转的中位数为10(6,12.5)天;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12(9,23)天。结论: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感染性指标升高最明显;新型冠状病毒可致全身多器官损害,最易累及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症状 核酸转阴
原文传递
山东济南地区猩红热的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艳 张丽 +3 位作者 马书敏 曾兆清 王磊 张立新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济南地区猩红热患者的病原菌及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猩红热患者,进行咽拭子采集、细菌培养,细菌鉴定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0例猩红热患者培养出A... 目的观察济南地区猩红热患者的病原菌及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猩红热患者,进行咽拭子采集、细菌培养,细菌鉴定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0例猩红热患者培养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AS),GAS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唑肟及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为100%;对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94%、中介率为6%;对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为8%、中介率为4%、耐药率为88%;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结论山东济南地区猩红热的病原菌GAS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青霉素类仍然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药敏试验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济南地区
原文传递
山东省96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晓燕 曾兆清 +1 位作者 徐清楠 宋修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本院收治的96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就诊、确诊经历,总结布鲁菌病早诊断、早治疗的经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收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确诊的96例布鲁菌病住院患者,采用调查问卷及出院后门诊随... 目的分析本院收治的96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就诊、确诊经历,总结布鲁菌病早诊断、早治疗的经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收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确诊的96例布鲁菌病住院患者,采用调查问卷及出院后门诊随访的方法,获得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学、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不规则长期发热、多汗和关节痛仍为首发主导症状。羊及其制品为主要传染源(88/96,91.67%)。在本院确诊前,入组患者中94.79%(91/96)就诊于1家以上3级医院。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的成功率,合理、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临床特点 诊疗经过
原文传递
自学辅导教学促进自学信心、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卢仲衡 陶兰芳 +2 位作者 陈其弼 欧阳明 曾兆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2,共5页
本实验研究报告侧重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研究自学信心、自学习惯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着力探讨自学信心、自学习惯、自学能力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 ,并强调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
关键词 自学辅导教学 自学习惯 自学能力 非智力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