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曲
1
作者 曾凡夫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9-83,共5页
曲 ,世称元曲 ,是元代文学主要样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有小令、带过曲和套数之分。元曲一般指北曲。曲牌之前有宫调 ,用以表达不同的声情。元曲讲究格律 ,主要指仄分上去 ,平别阴阳和字有正衬 ,以求音节之美。
关键词 散曲 格律 元代 音节 杂剧 宫调 南曲 北曲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与形象思维
2
作者 曾凡夫 《云梦学刊》 1983年第Z1期107-113,共7页
语文教学必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已为教育理论研究所阐明和教学实践所证实,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这亦为多数心理学家所赞同。思维包含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又是思维的核心(有人甚至说... 语文教学必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已为教育理论研究所阐明和教学实践所证实,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这亦为多数心理学家所赞同。思维包含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又是思维的核心(有人甚至说是智力的核心),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但必须明确,语文教学应该全面发展智力,应该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可偏废。近年来有一种倾向,即片面强调抽象思维的发展。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例 直观动作思维 思维过程 理论研究所 读写能力 文学作品 语言美 《荷塘月色》 相互为用 课堂气氛
下载PDF
我对“教学法”教学的认识
3
作者 曾凡夫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27-29,32,共4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应用教育科学,在教学论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有关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高师学生必修的主要学科。它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下,指导高师学生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应用教育科学,在教学论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有关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高师学生必修的主要学科。它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下,指导高师学生研究中学语文科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听说读写教学诸问题,并进行有关专业训练和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研究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大纲和部分教材,训练教学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和专业训练使他们具备教学中学语文的初步能力,同时受到专业思想的教育,为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创造条件。 如何开好本课程并达到上述目的,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和实习,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师 语文科 高师学生 主要学科 专业训练 师范院校 语言表达能力 专业思想 应用教育
下载PDF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殖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凡夫 段燕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9-162,共4页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和相对低毒的杀虫剂,它通过多种环境介质进入人体,对多个系统都能产生有害影响,尤其是生殖系统。本文根据现有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综述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雄性、雌性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产生...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和相对低毒的杀虫剂,它通过多种环境介质进入人体,对多个系统都能产生有害影响,尤其是生殖系统。本文根据现有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综述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雄性、雌性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产生的各种损害及可能的机制,为全面深入认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生殖系统的危害提供了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 生殖毒性
原文传递
宁波市非新装修住宅中甲醛的分布和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凡夫 陈洁平 +2 位作者 潘刚雷 项琼珊 蔡曦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背景]甲醛是住宅内常见空气污染物,住宅内甲醛引起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目的]评估宁波市非新装修住宅中的甲醛浓度及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72户装修满1年及以上的住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 [背景]甲醛是住宅内常见空气污染物,住宅内甲醛引起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目的]评估宁波市非新装修住宅中的甲醛浓度及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72户装修满1年及以上的住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客厅和卧室的空气并测定温度和湿度,采样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1月,参照GB/T 16129—1995《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AHMT法)的规定检测甲醛质量浓度(后简称:浓度),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甲醛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价,并使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72户住宅甲醛浓度的中位数(M)和第25、75百分位数(P_(25),P_(75))为0.019(0.012,0.026)mg·m^(-3),仅1户住宅客厅的甲醛浓度超标,总合格率为98.61%。卧室甲醛浓度的M(P25,P75)为0.019(0.011,0.031)mg·m^(-3),较客厅浓度[0.015(0.010,0.024)mg·m^(-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P=0.012)。72户住宅的非致癌风险(HQ)的M和第90百分位数(P90)为1.35(2.80),有62.50%的住宅HQ>1;72户住宅的致癌风险(CR)的M(P_(90))为1.12×10^(−4)(2.32×10^(−4)),CR>1×10^(−6)和CR>1×10^(−5)的比例均为100.00%,CR>1×10^(−4)的比例为54.20%。蒙特卡洛模拟发现,HQ的M(P_(90))降至0.91(1.94),M值小于限值,HQ>1的比例为44.73%;CR的M(P_(90))降至7.52×10^(−5)(1.79×10^(−4)),CR>1×10^(−6)的比例为100.00%,CR>1×10^(−5)的比例为98.96%,CR>1×10^(−4)的比例为34.37%。[结论]宁波市非新装修住宅的甲醛浓度基本符合国标要求,但甲醛引起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仍需关注,特别是甲醛引起的致癌风险应引起特别重视,居民应主要通过使用清洁的装修材料和环保家具从源头上预防甲醛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健康风险评估 蒙特卡洛模拟 室内空气 空气污染
原文传递
镇海区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陆静珠 曾凡夫 +3 位作者 金圆 闫克栋 徐中史 陈转 《预防医学》 2019年第8期816-819,共4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镇海区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镇海区2008年5月-2018年12月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对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宁波市镇海区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镇海区2008年5月-2018年12月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对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复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8年5月-2018年12月镇海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3 317例,重复发病974例次,重复发病率为6.82%。其中男童589例,占63.74%;1岁~组365例,占39.50%;散居儿童594例,占64.29%;外来人口568例,占61.47%。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病例集中在骆驼街道、蛟川街道和庄市街道,占7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251,95%CI:1.088~1.438)、首次发病年龄<5岁(0岁~组,OR=7.535,95%CI:4.844~11.719;1岁~组,OR=5.469,95%CI:3.602~8.304;2岁~组,OR=4.975, 95%CI:3.243~7.631;3岁~组, OR=3.915, 95%CI:2.530~6.058;4岁~组, OR=2.277, 95%CI:1.379~3.760)和外来人口(OR=1.466,95%CI:1.277~1.683)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危险因素。重复发病病例中外来人口的首次发病年龄较本地人口更小(P<0.05)。结论镇海区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率为6.82%,应重点关注男性、低年龄发病儿童和外来人口,加强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复发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一起建筑工地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曾凡夫 张琰 +2 位作者 潘刚雷 项琼珊 谢益君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查明一起建筑工地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2020年8月14日发生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 目的查明一起建筑工地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2020年8月14日发生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该事件确诊的90例均为工人,罹患率17.7%(90/509);临床表现以腹泻(95.4%)、腹痛(77.8%)和呕吐(53.3%)为主;导致中毒可能的危险餐次为8月13日晚餐、14日中餐和晚餐;采集病例样本的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70.7%(65/92),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O3∶K6),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9份病例粪便(肛拭子)样品同源性为100.0%。结论建议完善工地食堂卫生制度,提高食品卫生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建筑工地 副溶血性弧菌 病例对照研究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曦 韩小江 +1 位作者 曾凡夫 潘刚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乙酸乙酯、正壬烷、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等1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GC-FID同时快速测定分析方法。方法用活性碳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11种有机污染物,经二硫...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乙酸乙酯、正壬烷、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等1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GC-FID同时快速测定分析方法。方法用活性碳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11种有机污染物,经二硫化碳解析后,经DB-FFAP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在所建立的试验条件下,实现了1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分离,获得了良好的分析效果,所测的11种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为0.25μg/ml~0.67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7 mg/m^(3)~0.45 mg/m^(3)(以采集1.50 L空气计),相对标准偏差为0.86%~5.52%,精密度良好,平均解析率为92.8%~103.4%。结论此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率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11种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有机污染物 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镇海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刚雷 曾凡夫 黄国涛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年第5期663-666,678,共5页
目的了解镇海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镇海区998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吸烟、饮酒、嗜糖行为和缺乏运动等,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镇海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镇海区998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吸烟、饮酒、嗜糖行为和缺乏运动等,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类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分别为:网络成瘾7.31%、吸烟15.53%、饮酒60.02%、嗜糖行为34.97%、缺乏运动40.58%。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有职高(OR=11.449)、单亲家庭(OR=3.309)、偶尔或有时孤独(OR=5.171)、经常或总是孤独(OR=8.827)、拥有电脑(OR=3.776)、长期焦虑(OR=2.002)、自杀意念(OR=3.203);吸烟的危险因素有职高(OR=2.994)、男性(OR=2.156)、饮酒(OR=3.789)、校内斗殴(OR=2.404)、自杀意念(OR=1.962);饮酒的危险因素有普高(OR=1.611)、职高(OR=1.613)、精神不振(OR=1.783)、吸烟(OR=3.205)、朋友或同学饮酒(OR=4.236)、校内斗殴(OR=3.095);嗜糖行为的危险因素有成绩中等(OR=1.855)、成绩靠后(OR=1.926)、饮酒(OR=1.543),保护因素有普高(OR=0.501);缺乏运动的危险因素有普高(OR=3.660)、职高(OR=2.269)、成绩中等(OR=1.502)、成绩靠后(OR=1.946),保护因素有男性(OR=0.579)、父亲喜欢运动(OR=0.580)。结论镇海区青少年5类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应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动,有针对性地干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危险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一起野生欧氏鹅膏菇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10
作者 潘刚雷 曾凡夫 +1 位作者 项琼珊 王邦宇 《预防医学》 2020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调查宁波市镇海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以警示公众,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对事件涉及的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人口学信息、可疑进食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等资料。采集2例病例的呕吐物、1例病例的全血标本进行毒... 目的调查宁波市镇海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以警示公众,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对事件涉及的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人口学信息、可疑进食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等资料。采集2例病例的呕吐物、1例病例的全血标本进行毒素检测,现场采摘部分野生蘑菇进行鉴定和毒素检测。结果本次事件共5例病例,均有共同的野生蘑菇进食史,罹患率为100.00%;其中3例重症,1例轻症,1例死亡(3岁儿童)。病例潜伏期最短8 h,最长23 h,中位数为14 h;临床表现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出现尿、粪便隐血阳性,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肝肾功能损害症状。蘑菇样品中检出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病例血液标本中检出α-鹅膏毒肽,为0.16 ng/mL。野生蘑菇经鉴定为欧氏鹅膏。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因食用野生欧氏鹅膏菇导致的肝肾损害型食源性中毒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鹅膏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