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1
作者 曾凤龙 熊艳芳 吕盼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9期125-128,共4页
目的针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管理工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的20名ICU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10名。对照组施行一般护... 目的针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管理工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的20名ICU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10名。对照组施行一般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施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程度、应急能力、工作责任心、仪容仪表、沟通能力、基础护理措施、文书写作规范性、器械管理能力、急救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路滑脱、跌落坠床、用药错误、管道堵塞、感染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护理管理工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 风险事件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优势评价
2
作者 熊艳芳 曾凤龙 吕盼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ICU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24名ICU护士,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ICU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24名ICU护士,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士的管理模式满意度、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各项护理工作成就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可提高ICU护士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护理工作成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护理管理 PDCA循环管理 评价效果
下载PDF
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凤龙 黄文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时的CT影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及类型:CT肺动脉造影显示共620处肺动脉和分支栓塞。其中左肺动脉主干130处,右...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时的CT影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及类型:CT肺动脉造影显示共620处肺动脉和分支栓塞。其中左肺动脉主干130处,右肺动脉主干64处,肺叶动脉201处,肺段动脉162处,亚段动脉63处。CT间接征象表现为局部肺纹理疏松、肺实质密度减低8例。肺梗死灶形成患者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实质内边缘模糊的三角形实变影,基底位于胸膜,尖端指向肺门,部分表现为片状实变;肺动脉高压患者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中心肺动脉增宽,中心肺动脉和外围肺动脉不对称;胸腔大量积液患者8例;右心室增大患者3例。结论 CT肺动脉造影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出图清晰以及对患者无创伤的优势,能够通过立体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分布范围及大小进行显示,正在成为检查该病的首选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栓塞 应用和推广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CT与MRI临床价值
4
作者 曾凤龙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876-876,共1页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在主动脉夹层诊断时价值。方法:对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及磁共振成像和螺旋CT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可以确定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区域、分...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在主动脉夹层诊断时价值。方法:对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及磁共振成像和螺旋CT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可以确定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区域、分型、真假腔、主动脉扩张、内膜片技术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结论:临床上应将两者联合应用提高诊断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主动脉夹层 诊断意义
下载PDF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中度铅中毒儿童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春桃 张云花 +4 位作者 曾凤龙 游池 黄蕾 袁娟 赖燕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究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中度铅中毒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中度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试验组家长进行多种形式铅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观察对比干预前、出院... 目的探究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中度铅中毒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中度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试验组家长进行多种形式铅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观察对比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2个月两组患儿血铅水平、生活习惯纠正、营养干预及其家长铅中毒知识知晓等情况。结果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试验组患儿家长对于铅中毒知识知晓的得分分别为(17.00±1.78)分、(16.77±2.3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3.43±2.01)分、(12.03±1.73)分(P<0.05);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试验组患儿血铅水平分别为(152.93±22.06)μg/L、(154.50±24.72)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71.60±38.02)μg/L、(178.70±39.72)μg/L。经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试验组患儿家长对于铅中毒知识知晓得分、血铅水平在随访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生活习惯、营养素的补充情况在随访期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度铅中毒患儿家长对铅中毒防治知识的了解及掌握,使得患儿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善,血铅水平下降明显,对预防儿童铅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铅中毒 血铅 知晓率 健康教育 多种形式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