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贡氏藏书管窥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筱桔 曾四凯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80,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贡布里希藏书的基本情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贡氏藏书的知识结构和维度,探索了贡氏思想、理论与阅读、藏书之间的关联,为从艺术史学层面研究贡氏的学术脉络、源流及成因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贡布里希纪念图书室 藏书 人文修养
下载PDF
致用与怡情的图像——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居翰(James Cahill) 曾四凯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46,共8页
流传至今的中国绘画,实际上,已经由这一精英阶层严格的审查和筛选过,正是这些饱学之士或文人学者有资格对绘画作品的传播进行控制,他们决定了哪些绘画作品应当保留下来,什么时候必须重新装裱和修复,以收藏品的形式传诸后世,并且他们还... 流传至今的中国绘画,实际上,已经由这一精英阶层严格的审查和筛选过,正是这些饱学之士或文人学者有资格对绘画作品的传播进行控制,他们决定了哪些绘画作品应当保留下来,什么时候必须重新装裱和修复,以收藏品的形式传诸后世,并且他们还决定了哪些作品可以被忽略或者淘汰。在职业生涯后期,我将自己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辨认并把那些奇迹般幸存下来的非主流绘画作品集合在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试图尽可能地再现以及重构中国绘画中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 世俗 盛世 大清 图像 怡情 致用 中国人
原文传递
贝伦森和伊塔蒂文艺复兴图书馆
3
作者 曾四凯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7,共6页
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 Berenson,1865-1959]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美术史家和鉴定家。1865年6月26日,贝伦森出生于立陶宛,他在十岁左右,就跟随家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辗转来到美国波士顿,并且在1884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他在那里... 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 Berenson,1865-1959]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美术史家和鉴定家。1865年6月26日,贝伦森出生于立陶宛,他在十岁左右,就跟随家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辗转来到美国波士顿,并且在1884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他在那里度过了繁忙而充实的大学时代,并且学习了希腊语、拉丁语、梵语、希伯来语、德语等多种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图书馆 哈佛大学 美术史家 传奇色彩 大学时代 希伯来语 大学毕业
原文传递
鉴定家的眼睛 从贝伦森的日记中走进风景
4
作者 曾四凯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3,共7页
1963年2月,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Berenson]的管家妮基·玛丽安诺[Nicky Mariano]在《日落与黄昏》[Sunset and Twilight]这本书的结语处写道:“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这么一件特别愉快的事情,有一天傍晚哈罗德·阿克顿[... 1963年2月,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Berenson]的管家妮基·玛丽安诺[Nicky Mariano]在《日落与黄昏》[Sunset and Twilight]这本书的结语处写道:“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这么一件特别愉快的事情,有一天傍晚哈罗德·阿克顿[HaroldActon]带着他的朋友中国学者陈世骧[Chen Shi-hsing](1912-1971)和他年轻的妻子前来伊塔蒂庄园[Villa I Tatfi]拜访贝伦森,当时陈太太身穿中国旗袍,非常优雅、赏心悦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日记 眼睛 鉴定 中国学者 阿克顿 罗德 庄园
原文传递
弗朗西斯·哈斯克尔--《艺术中的再发现:英国与法国趣味、时尚和收藏的某些方面》 被引量:3
5
作者 加布里埃尔.韦斯伯格 曾四凯 《新美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弗朗西斯·哈斯克尔在自己的新书里,进一步阐述了他在颇具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赞助人与画家》[Patrons and Painters](1963)中首次提出来的那些主题,着重论述了罗马和威尼斯艺术趣味的转变。在《艺术中的再发现》这本书中,哈斯... 弗朗西斯·哈斯克尔在自己的新书里,进一步阐述了他在颇具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赞助人与画家》[Patrons and Painters](1963)中首次提出来的那些主题,着重论述了罗马和威尼斯艺术趣味的转变。在《艺术中的再发现》这本书中,哈斯克尔教授通过五篇相映生辉的论文构成了一个系列,调查1790—1870年这段期间法国和英国的相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趣味 哈斯克尔 弗朗西斯 法国 英国 收藏 时尚 研究成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