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江式锰矿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被引量:5
1
作者 曾孟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3-18,共6页
湘中地区桃江式锰矿,是中奥陶世沉积矿床;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属低磷、低硅、低铁、自熔性优质碳酸锰矿;受凹陷区中障壁条件好的次级洼地控制。钙质藻类生物作用、水介质体浅、盐度正常或偏低、弱碱性、弱还原环境是沉积锰矿的主要... 湘中地区桃江式锰矿,是中奥陶世沉积矿床;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属低磷、低硅、低铁、自熔性优质碳酸锰矿;受凹陷区中障壁条件好的次级洼地控制。钙质藻类生物作用、水介质体浅、盐度正常或偏低、弱碱性、弱还原环境是沉积锰矿的主要物理化学条件。淡水或淡化强的浅湖相是沉积锰矿的岩相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矿床 成矿 地质条件
下载PDF
湖北省宜昌地区石榴石矿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孟君 《中南冶金地质》 1998年第1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石榴石矿床 矿点 矿床地质 湖北 宜昌地区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急性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与外周肾小管上皮细胞氮能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颜煊 李玉玲 +8 位作者 赵日升 吴广东 王蕊 李彬 王越 曾孟君 吴纯 徐凯 姜春玲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急性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与外周肾小管上皮细胞氮能机制。[方法]选用5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ARF+NS组)、实验给药组(ARF+GS组)、空白对照组(NS+NS组)和空白给药组(NS+GS组)。采用甘油致急...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急性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与外周肾小管上皮细胞氮能机制。[方法]选用5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ARF+NS组)、实验给药组(ARF+GS组)、空白对照组(NS+NS组)和空白给药组(NS+GS组)。采用甘油致急性肾衰的动物模型,通过整体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25 mg/2 mL)48 h后,肾皮质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PCT)神经原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ARF+NS组肾皮质匀浆MDA为(10.51±0.16)nmol/mgprot,明显高于NS+NS组(P<0.05)。ARF+GS组肾皮质匀浆MDA为(6.77±0.33)nmol/mgprot,明显低于ARF+NS组(P<0.05)。ARF+NS组肾皮质匀浆NO为(9.35±0.80)μmol/gprot,明显低于NS+NS组(P<0.05)。ARF+GS组肾皮质匀浆NO为(18.63±1.56)μmol/gprot,明显高于ARF+NS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ARF+NS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和免疫染色强度明显增强(P<0.05)。ARF+GS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nNOS免疫反应活性进一步增强,明显高于ARF+NS组(P<0.05)。[结论]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48 h后,能明显增强肾组织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和肾保护的作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nNOS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的改变,可能是人参皂甙抗急性肾衰和肾保护的作用的外周氮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人参皂甙 近曲小管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广西“东平式”锰帽型氧化锰矿床地质特点及利用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孟君 《冶金地质动态》 1991年第9期3-7,共5页
关键词 锰矿 矿床 地质 利用 广西
下载PDF
主要沉积型锰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孟君 《中南冶金地质》 1989年第2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锰矿 沉积矿床 成矿条件 成因
下载PDF
湘,桂地区锰帽型氧化锰矿床形成条件研究
6
作者 曾孟君 《中南冶金地质》 1991年第2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锰矿 矿床 成因 氧化锰 锰帽型
下载PDF
广西河池九圩锰矿地质概况及认识
7
作者 曾孟君 《冶金地质动态》 1992年第3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锰矿 矿床 地质 地层
下载PDF
桂西北地区迁积堆积型结核锰矿床特点及成因探讨
8
作者 曾孟君 《冶金地质动态》 1992年第11期1-3,共3页
关键词 锰矿床 锰结核 堆积型 成因
下载PDF
湘桂优质锰矿矿石利用及成矿规律
9
作者 曾孟君 《中南冶金地质》 1991年第2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锰矿 矿石 成矿规律 湖南
下载PDF
广西龙头式锰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初探
10
作者 曾孟君 《中南冶金地质》 1989年第1期34-40,共7页
关键词 锰矿 矿床成因 控矿条件
全文增补中
登革病毒相关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杰聪 黄嘉炜 +4 位作者 李宗华 刘青 卢刘灿 曾孟君 郑小英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登革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流行于(亚)热带,会导致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简便价廉的登革病毒检测技术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包括有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RT-PCR及其衍生技术和其他核酸扩增技术。... 登革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流行于(亚)热带,会导致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简便价廉的登革病毒检测技术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包括有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RT-PCR及其衍生技术和其他核酸扩增技术。该文将对上述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RT—PCR 探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