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石墨选矿研究初步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宪滨 米国民 李志华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以实验资料为依据,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石墨选矿中突出存在的回收率偏低、大鳞片损失严重的关键,是由于宽级别浮选带来的粗粒浮选与细粒浮选遇到困难,以及石墨本身在选矿过中碎裂机理尚未弄清所致。对此,本出了一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 石墨 选矿 碎裂机理
下载PDF
非金属矿物材料与现代工业
2
作者 曾宪滨 《国外金属矿选矿》 1991年第7期65-68,53,共5页
一、导言有人著文以“迎接新的石器时代的挑战”来描绘二十一世纪将进入新的石器时代。这种提法,乍看起来,似乎石器与非金属矿物是两个概念,但实际上非金属矿产资源是除金属矿产、燃料矿产以外的所有能被利用的矿物岩石的总称。人类之... 一、导言有人著文以“迎接新的石器时代的挑战”来描绘二十一世纪将进入新的石器时代。这种提法,乍看起来,似乎石器与非金属矿物是两个概念,但实际上非金属矿产资源是除金属矿产、燃料矿产以外的所有能被利用的矿物岩石的总称。人类之所以告别动物界成为主宰大自然的主人,其主要表征之一就是通过“劳动”,而当时的劳动工具即是各式各样的非金属矿物岩石,一直延续使用了三四千年,这在人类历史上称之为石器时代。尔后才进入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从此,大大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矿 矿物材料 石墨 石棉 开采
下载PDF
微粉碎技术与硅灰石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冷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文阐述了在微粉碎过程中,用硬脂酸作表面改性剂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并采用了渗透法、沉降法、付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定性和定量地检测了经改性的硅灰石粉体。结果表明,这种简便易行的改性方法,... 本文阐述了在微粉碎过程中,用硬脂酸作表面改性剂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并采用了渗透法、沉降法、付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定性和定量地检测了经改性的硅灰石粉体。结果表明,这种简便易行的改性方法,明显地提高了硅灰石粉体与高聚物的相容性,使硅灰石由亲水转变为亲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 微粉碎 晶体结构 表面改性
全文增补中
硅灰石微粉碎工艺试用搅拌磨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冷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从满足产品粒度、有利于保护针状结构、可操作性好、指标稳定及流程简化等技术角度,论证了立式螺旋搅拌磨用于微粉碎硅灰石矿粉的正确性。结合生产实际的产品方案,给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并运用了现代化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粒度分布... 本文从满足产品粒度、有利于保护针状结构、可操作性好、指标稳定及流程简化等技术角度,论证了立式螺旋搅拌磨用于微粉碎硅灰石矿粉的正确性。结合生产实际的产品方案,给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并运用了现代化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粒度分布测定和形貌观察。还指出了这种磨机操作稳定、效果稳定、可开路生产,满足产品粒度要求,无需配用分级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 超微粉碎 搅拌磨 选矿
下载PDF
鳞片石墨选矿工艺的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米国民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评述了传统石墨选矿中存在的不足,着重研究了石墨鳞片的破损行为,提出了新了石墨选矿原则工艺流程,并推荐了与之相适应的新设备。
关键词 石墨 鳞片 选矿 工艺流程
下载PDF
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宾晓蓓 涂文懋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39,共5页
作者以钾金属为还原剂与FeCl3-GIC反应,合成了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铁石墨 层间化合物 合成工艺 金属石墨 石墨
下载PDF
Fe-KCl石墨层间化合物磁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宾晓蓓 涂文懋 曾宪滨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3-257,共5页
探讨了Fe-KCl石墨层间化合物的某些磁学性能.在宏观上,它能被永久性磁铁吸引,表现出明显的单轴磁各向异性,磁化方向仅为平行于碳网面的一个固定方向.当外磁场撤消,剩磁随之消失.在微观上通过插入物粒度测量及Msbaue... 探讨了Fe-KCl石墨层间化合物的某些磁学性能.在宏观上,它能被永久性磁铁吸引,表现出明显的单轴磁各向异性,磁化方向仅为平行于碳网面的一个固定方向.当外磁场撤消,剩磁随之消失.在微观上通过插入物粒度测量及Msbauer谱研究证实它有典型的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磁性 性能 氯化钾
下载PDF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冷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文论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GIC)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国内外对GIC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关键词 石墨 层间化合物 人工合成
下载PDF
H_2SO_4石墨层间化合物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米国民 刘奇 +1 位作者 曾宪滨 袁润章 《炭素》 1994年第4期17-21,共5页
本文用日本理学转靶X射线分析仪D/MAX/B首次制定了H2SO4-石墨层间化合物在各种条件下的X射线衍射图谱,根据各X射线衍射图,对H2SO4-GIC的阶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探讨了环境对H2SO4-GIC隐定性的影... 本文用日本理学转靶X射线分析仪D/MAX/B首次制定了H2SO4-石墨层间化合物在各种条件下的X射线衍射图谱,根据各X射线衍射图,对H2SO4-GIC的阶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探讨了环境对H2SO4-GIC隐定性的影响。在测试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样品制备方法,保证了H2SO4-GIC衍射图谱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层间化合物 稳定性 硫酸氢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中有害硫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涂文懋 米国民 曾宪滨 《炭素》 1994年第2期8-11,7,共5页
通过GIC合成工艺实验,对H2SO4-GIC的有害元素S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含硫量的因素、提出了具有最低含硫量的工艺条件,并得出了H2SO4-GIC中硫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可膨胀 石墨 层间化合物
下载PDF
一种制造可膨胀石墨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米国民 涂文懋 曾宪滨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4年第2期23-25,共3页
利用H_2O_2作为氧化剂,制造可膨胀石墨,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系统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用H_2O_2作为氧化剂制造可膨胀石墨完全可以代替传统HNO_3法,所制造的可膨胀石墨性能相同,但可减少制造过... 利用H_2O_2作为氧化剂,制造可膨胀石墨,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系统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用H_2O_2作为氧化剂制造可膨胀石墨完全可以代替传统HNO_3法,所制造的可膨胀石墨性能相同,但可减少制造过程中黄色烟雾NO_2,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氧化剂 石墨 制造
下载PDF
石墨层间化合物插层反应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涂文懋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以当前研究得较多的熔盐法(MoltenSalts)合成GIC样品,通过实验对GIC的插入反应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插层反应动力学机理,指出在实际合成过程中限制反应速率的反应阶段。
关键词 石墨 层间化合物 插层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FeCl_3二元石墨层间化合物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涂文懋 宾晓蓓 +1 位作者 米国民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27,共3页
石墨层间化合物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作者利用XRD、SEM、TEM、EPMA、化学分析以及穆斯堡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对FeCl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表面结构和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其结构模型,并对影响其结构特性的因素作出... 石墨层间化合物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作者利用XRD、SEM、TEM、EPMA、化学分析以及穆斯堡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对FeCl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表面结构和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其结构模型,并对影响其结构特性的因素作出了定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结构 三氧化铁 复合材料
下载PDF
FeCl_3二元GIC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涂文懋 米国民 +1 位作者 甘伟兵 曾宪滨 《炭素》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用XRD、TG—DTA等分析方法对具有高电导率的二阶FeCl_3—GIC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包括各种气氛下的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通过实验研究,指出了在实验过程中影响FeCl_3—GIC稳定性的因素,并阐述了相应的稳定机理。
关键词 石墨 层间化合物 稳定性 氯化铁
下载PDF
混合氧化法生产可膨胀石墨 被引量:5
15
作者 涂文懋 曾宪滨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0年第5期62-63,共2页
传统的可膨胀石墨生产工艺为 H2SO4— HNO3法,但由于大量有害气体 NO2的产生,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本文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用混合氧化法替代传统的 H2SO4— HNO3法,不仅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膨胀倍数,又使... 传统的可膨胀石墨生产工艺为 H2SO4— HNO3法,但由于大量有害气体 NO2的产生,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本文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用混合氧化法替代传统的 H2SO4— HNO3法,不仅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膨胀倍数,又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该方法得到了工业试验的验证,确为可行有效,将是一种更佳的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环境污染 混合氧化法 工业试验 性能
下载PDF
FeCl_3 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工艺再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宾晓蓓 曾宪滨 《西南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6-22,共7页
本文采用熔盐法利用自制的合成装置合成了较纯净的1阶、2阶FeCl3-GIC;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插入率、阶结构、反应完成程度等的影响。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并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合成工艺 氯化铁
下载PDF
石墨层间化合物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文懋 曾宪滨 《广东建材》 2007年第11期83-85,共3页
本文回顾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历程,详细介绍了其诸多性能和制备方法,分析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研究现状 前景
下载PDF
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的动力学理论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宾晓蓓 曾宪滨 《西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将FeCl3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分成插入剂演化、传输、吸附、插入、扩散、成阶等步骤,分步骤地探讨了其动力学机理。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动力学 合成 氯化铁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高抗氧化石墨制品研究
19
作者 米国民 涂文懋 曾宪滨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3-45,13,共4页
本文用H3PO4和H3BO3对石墨制品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提高石墨制品抗氧化性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其抗氧化机理。
关键词 柔性石墨 氧化 石墨 非金属矿物
下载PDF
FeCl_3—石墨中层间Fe的性状
20
作者 涂文懋 徐斌富 曾宪滨 《炭素》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利用穆斯堡尔谱仪对FeCl3石墨层间化含物的Fe的性状及在层间的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Fe在石墨层间具有三种性状,与一般的认识有所不同,并对其作出分析讨论,提出Fe在石墨层间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 穆斯堡尔谱仪 石墨层间化合物 氯化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