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注入甜菜杂交种当代生物效应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宪贤 张石峰 +3 位作者 李茜 王军 王燕飞 刘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以甜菜杂交种为处理材料 ,用N+作为诱变源 ,以 35keV的能量 ,分别以 4 0次、6 0次脉冲 ,注入剂量分别为 4× 10 16 N+/cm2 和 6× 10 16 N+/cm2 进行激发诱变。结果显示 ,甜菜杂交种的产量、含糖率均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甜菜 离子注入 诱变源 杂交种 诱变育种
下载PDF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M_2代生物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宪贤 吐尔逊.伊不拉音 +2 位作者 李茜 王燕飞 刘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共2页
N+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 ,观察 M2 代生物效应 ,在做鉴定抗病性试验时 ,发现产量均比 M1 代减产 ,含糖率均比对照提高 ,提高 0 .97~ 2 .76度 ;抗病性对照 (改 6 )褐斑病指数为 1级 ,4份参试材料的褐斑病指数为 0 .5级 ,比对照降低 0 .5... N+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 ,观察 M2 代生物效应 ,在做鉴定抗病性试验时 ,发现产量均比 M1 代减产 ,含糖率均比对照提高 ,提高 0 .97~ 2 .76度 ;抗病性对照 (改 6 )褐斑病指数为 1级 ,4份参试材料的褐斑病指数为 0 .5级 ,比对照降低 0 .5级。在做早熟性试验时 ,产量同样比对照减产 ,但含糖率均比对照提高 ,提高 1.47~ 3.0 8度 ,观察试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褐斑病 氮离子注入 M2代 生物效应 产量 含糖率
下载PDF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曾宪贤 武宝山 吕杰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我国科学家80年代发现了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诱变育种。本文介绍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及原理,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新疆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应用
下载PDF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获得早熟、高产、高糖亲本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宪贤 武宝山 王燕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共3页
分析研究了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的最佳能量、剂量,获得了创新早熟亲本材料W11-1一份;经过连续两代两次处理,获得了含糖率增加、产量也增加,综合性状优良的创新亲本材料两份:97-S1单a-68和97-S10-64。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甜菜种子 早熟 产量 高糖率 亲本材料
下载PDF
离子注入改良纤维分解细菌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曾宪贤 吕杰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对纤维分解细菌HY2进行不同剂量离子束注入诱变,通过研究离子注入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高的突变菌株HY2-3.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得到纤维素酶高产菌株Bacillus sp.HY2-3以及原始菌株Bacillus sp.HY2的纤维... 对纤维分解细菌HY2进行不同剂量离子束注入诱变,通过研究离子注入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高的突变菌株HY2-3.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得到纤维素酶高产菌株Bacillus sp.HY2-3以及原始菌株Bacillus sp.HY2的纤维酶基因chy2-3和chy2.经过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所得到的突变型和野生型纤维素酶基因编码区均为1500bp.同时发现,经过离子束诱变得到的高产菌株和野生菌株的纤维素酶基因序列存在差别.这些碱基突变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两个菌株纤维素酶产量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纤维分解 纤维素酶 基因克隆
下载PDF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宪贤 毛拉库尔班 +2 位作者 王燕飞 刘军 刘华君 《中国糖料》 1998年第3期16-19,共4页
试验表明:N+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并产生新的酶带;植株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提高,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本文还... 试验表明:N+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并产生新的酶带;植株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提高,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本文还探讨了离子注入在诱变育种中辐照损伤及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离子注入 种子处理 生物效应
下载PDF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宪贤 毛拉库尔班 +2 位作者 王燕飞 刘军 刘华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0,34,共3页
本试验表明:N+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 本试验表明:N+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本文还探讨了离子注入在诱变育种中辐照损伤及其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种子 N^+离子注入 过氧化物酶 生长量
下载PDF
离子注入作物改良和生物效应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宪贤 《新疆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6-59,共4页
本文讨论了将离子注入技术应用到生物品种的改良,荷能离子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探讨了注入离子动量、能量和质量沉积过程的生物效应,报导了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生物效应 诱变育种
下载PDF
积分电容—电荷泵型束流积分器
9
作者 曾宪贤 梁承超 《微细加工技术》 1989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为参考国外文献[1]自制的一台积分电容——电荷泵型束流积分器,输入回路的总漏电流约为0.4毫微安;输入电流范围从10毫微安至1.5微安时,非线性度优于±0.3%;积分器连续运行八小时的稳定性优于±0.6%,达到了设计指标。
关键词 束流积分器 电荷泵型 积分电容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恒雷 吕杰 曾宪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7,共3页
本文阐述了离子束诱变的生物效应,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离子束诱变在农业、工业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离子束诱变 应用进展 育种研究 生物效应 研究进展 研究前景
下载PDF
离子注入加工番茄和茄子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毛培宏 李晓国 +2 位作者 曾宪贤 金湘 王贵忠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用6种不同注量的低能氮离子(N+)注入加工番茄87-5种子,出苗率有所降低,但M1代平均单株座果数增加,早熟20d。M2代仍表现出早熟、抗病和较强的生长势。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从加工番茄的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和品质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采... 用6种不同注量的低能氮离子(N+)注入加工番茄87-5种子,出苗率有所降低,但M1代平均单株座果数增加,早熟20d。M2代仍表现出早熟、抗病和较强的生长势。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从加工番茄的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和品质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采用6×1016cm-2(60次脉冲)的N+注入加工番茄87-5种子,可获得显著的当代生物效应和第二代生物效应。在低能N+注入五叶茄种子的M1代中出现了多纵沟的变异果,形如去皮的柚子,单收此果种子进行种植,在M2代分离的果形中,出现了同时具备抗病、紫红、脐小、果大等优良性状的变异果,最大单果重1.53kg,为育种提供了珍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加工番茄种子 茄子种子 生物效应
下载PDF
RAPD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吕长武 吕杰 +1 位作者 陈恒雷 曾宪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RAPD分子标记以其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正在被广泛应用于食用菌的研究中。RAPD分子标记克服了传统的标记手段和形态分类学的缺点,在食用菌种质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在亲本和杂交种的鉴别以及在基因克隆与分离和遗传图谱的建立等研... RAPD分子标记以其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正在被广泛应用于食用菌的研究中。RAPD分子标记克服了传统的标记手段和形态分类学的缺点,在食用菌种质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在亲本和杂交种的鉴别以及在基因克隆与分离和遗传图谱的建立等研究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RAPD分子标记为食用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其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RAPD 食用菌
下载PDF
新疆离子束生物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毛培宏 金湘 +2 位作者 曾宪贤 武宝山 王军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0-50,F003,共2页
综述作者先后开展的离子束注入技术在经济作物育种、蔬菜育种和微生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该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显示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新疆 离子束 生物技术 育种
下载PDF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新君 毛培宏 +1 位作者 金湘 曾宪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药用真菌和食用真菌多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医药价值。探讨了药(食)用真菌多糖的化学特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真菌多糖 结构 分支度 主链连接方式 生物活性 抗肿瘤 免疫调节 降血压 降血脂 抗血栓
下载PDF
离子注入在番茄育种中的诱变功效 被引量:7
15
作者 武宝山 凌海秋 +5 位作者 毛培宏 金湘 曾宪贤 刘炜 葛菊芬 郝微丽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6-348,共3页
对番茄N+ 注入诱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 离子注入对番茄单果重、座果数等性状变幅大且变异率高;而对发芽率和果实的品质性状影响较小。以4×1016 / cm2 和6×1016 / cm2剂量处理,产量提高明显。不同品系、不同性状的最... 对番茄N+ 注入诱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 离子注入对番茄单果重、座果数等性状变幅大且变异率高;而对发芽率和果实的品质性状影响较小。以4×1016 / cm2 和6×1016 / cm2剂量处理,产量提高明显。不同品系、不同性状的最佳诱变剂量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最佳剂量
下载PDF
激光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恒雷 徐辉 +3 位作者 吕长武 吕杰 曾宪贤 张军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6-440,共5页
阐述了激光诱变育种机理的研究进展,激光诱变在农作物、畜牧兽医、工业微生物育种上的应用及已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激光诱变育种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激光诱变育种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激光 诱变育种 机理
下载PDF
茄子、蕃茄、辣椒种子经N^+离子注入后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军 武宝山 +6 位作者 张伶 李茜 凌海秋 曾宪贤 李小国 张宏伟 王贵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0,13,共3页
用 35Kev的 N+离子束注入茄子、蕃茄、辣椒等种子 ,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田间种植对照分析 ,茄子比对照增产 2 5.0 %~ 57.9% ,发病率仅在 1 .89%~ 4.62 % ,变异果大 ,果脐呈带状、拉长 ,变异明显。离子束注入的加工蕃茄比对照早熟 2 0... 用 35Kev的 N+离子束注入茄子、蕃茄、辣椒等种子 ,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田间种植对照分析 ,茄子比对照增产 2 5.0 %~ 57.9% ,发病率仅在 1 .89%~ 4.62 % ,变异果大 ,果脐呈带状、拉长 ,变异明显。离子束注入的加工蕃茄比对照早熟 2 0天 ,产量可提高 2 2 .4% ,蕃茄红素等品质因素经检测都有提高 ,当代效应十分明显。辣椒经离子束注入后 ,平均出苗率比对照提高 8.0 % ,显著提高了疫霉病的抗病性 ,死病率仅 38.6% ,比对照死病率 89.7%下降了 51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蕃茄 辣椒 种子 N^+离子 生物效应 离子注入 诱变 疫霉病
下载PDF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冬灵 曾宪贤 +2 位作者 吕杰 吕长武 武宝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4,共3页
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是大规模生产的食用菌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有众多学者对之研究,本文主要是针对金针菇育种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针菇 遗传育种 遗传特性 育种方法
下载PDF
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鹿桂花 陈恒雷 +2 位作者 吕杰 曾宪贤 张军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7-89,共3页
综述了食用菌原生质体再生、诱变、融合技术以及原生质体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用菌 原生质体 诱变 融合
下载PDF
武香一号香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鹿桂花 周海燕 +4 位作者 陈恒雷 王轶群 张军 吕杰 曾宪贤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在原有培养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碳源和氮源配方,确定最佳浓度、合适的碳氮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武香一号香菇液体摇瓶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5%、麦芽糖1.5%、酵母浸粉0.7%、麸皮3%、KH2PO40... 目的:在原有培养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碳源和氮源配方,确定最佳浓度、合适的碳氮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武香一号香菇液体摇瓶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5%、麦芽糖1.5%、酵母浸粉0.7%、麸皮3%、KH2PO40.3%、MgSO4.7H2O0.2%、琼脂0.2%;并研究了香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及形态、摇瓶总重、pH值、多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绘制该菌发酵产糖的过程曲线,确定最佳发酵时间为11d。结论:菌丝生物量与摇瓶质量变化随发酵时间变化规律的一致性。摇瓶质量变化可以作为发酵终点判定的一个指标,简单易行,且不易染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发酵工艺优化 PH值 香菇多糖(L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