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文颖娟 曾富海 董正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 :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与单一疗法的比较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 5 6肾切除动物模型 ,通过检测实验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 ,血清BUN、SCR的含量 ,TGF β在肾组织的表达 ,肾纤维... 目的 :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与单一疗法的比较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 5 6肾切除动物模型 ,通过检测实验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 ,血清BUN、SCR的含量 ,TGF β在肾组织的表达 ,肾纤维化的程度等来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实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单一疗法比较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实验大鼠的体质状况 ,阻抑实验大鼠体重的减轻 ,降低血清BUN、SCR的含量 ,抑制TGF β在肾组织的表达 ,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的程度。结论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有减轻、缓解作用 ,较单一疗法效果为佳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GF β在肾组织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 大鼠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纤维化 疗效 单一疗法
下载PDF
硅酸盐基-Cu/Mg生物活性陶瓷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航宇 曾富海 夏德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4511-4517,共7页
背景:硅酸盐生物陶瓷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时促成骨能力不足。研究发现铜、镁等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对成骨细胞和成血管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刺激作用。目的:探讨掺杂铜、镁元素的多元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性能的影响。... 背景:硅酸盐生物陶瓷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时促成骨能力不足。研究发现铜、镁等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对成骨细胞和成血管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刺激作用。目的:探讨掺杂铜、镁元素的多元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将铜、镁加入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铜硅酸盐生物陶瓷、掺镁硅酸盐生物陶瓷与掺铜镁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陶瓷中铜、镁的摩尔百分比均为5%),分别记为CS-5Cu、CS-5Mg、CS-5Cu/5Mg,以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为对照(记为CS),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样本进行表征,检测生物陶瓷表面析晶情况。将成骨细胞分别与4组陶瓷共培养24 h,分析成骨细胞的增殖指数、碱性磷酸酶分泌量、骨桥蛋白和骨钙素基因表达及黏着斑和肌动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陶瓷矿化结晶能力大小顺序为:CS-5Cu>CS>CS-5Cu/5Mg>CS-5Mg;②成骨细胞增殖指数的大小顺序为:CS-5Cu/5Mg>CS-5Cu≈CS-5Mg>CS;③碱性磷酸酶分泌量的大小顺序为:CS-5Cu/5Mg>CS-5Cu≈CS-5Mg>CS;④骨桥蛋白和骨钙素基因表达的高低顺序为:CS-5Cu/5Mg>CS-5Cu≈CS-5Mg>CS;⑤黏着斑和肌动蛋白表达多少的顺序为:CS-5Cu/5Mg>CS-5Cu≈CS-5Mg>CS;⑥结果表明,掺铜或掺镁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及其黏附与铺展,且同时掺入两种离子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的促进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 成骨细胞 成骨性能 生物活性 成骨细胞基因表达 细胞骨架形态
下载PDF
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鳞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伋琳 周航宇 +4 位作者 张磊 曾富海 宋梓维 胡明 夏德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制备以面动静脉为蒂(血管蒂分离至颈外动静脉起始处),... 目的:探讨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制备以面动静脉为蒂(血管蒂分离至颈外动静脉起始处),根据缺损情况切取岛状鼻唇沟皮瓣。完整切除病变后皮瓣从下颌骨内侧或者外侧转移修复缺损。术后观察皮瓣存活、供瓣区及受区伤口愈合情况,并对患者面部器官外形及功能进行3~24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8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血运良好。术后随访未出现肿瘤复发,面部器官外形基本正常,功能良好。结论:改良鼻唇沟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血供可靠、转移灵活,可同期修复同侧舌、口咽侧壁、口底、牙龈肿瘤切除后缺损,对不适宜行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是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修复重建 岛状鼻唇沟瓣 皮下带蒂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曾富海 张磊 +4 位作者 周航宇 任黎蕾 伋琳 马宇飞 夏德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在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对6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行颅颌面部及髂部连续薄层CT扫描获取原始数据,用数字化外科辅助...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在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对6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行颅颌面部及髂部连续薄层CT扫描获取原始数据,用数字化外科辅助设计重建颌面部骨骼三维模型,模拟病灶切除及髂骨瓣修复重建,并用三维打印构建指导截骨和取骨塑形的手术导板辅助手术实施。术后通过临床和CT检查,观察患者面部外形和咬合关系恢复情况,以及伤口愈合和移植骨成活情况。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6例患者移植骨成活,骨端愈合良好,未见骨质吸收,术区创面一期愈合。经临床和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余留牙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结论数字化外科辅助设计联合三维打印技术能简化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重建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髂骨 肌皮瓣 下颌骨缺损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胡明 张磊 +5 位作者 周航宇 伋琳 宋梓维 曾富海 马宇飞 夏德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CAD/CAM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缺损下颌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病损患者8例,术前CT扫描获取下颌骨及待移植腓骨的CT数据,用CAD/CAM技术...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CAD/CAM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缺损下颌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病损患者8例,术前CT扫描获取下颌骨及待移植腓骨的CT数据,用CAD/CAM技术打印原始头颅及重建头颅模型、下颌骨及腓骨截骨导板。根据重建头颅模型预成型钛板,在导板及钛板辅助下实施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8例中2例因对植入物的免疫排斥导致皮瓣坏死,1例因术后血糖控制欠佳致皮瓣感染坏死,其余5例患者术区均一期愈合,腓骨肌皮瓣成活良好,供植区及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高。结论CAD/CAM技术辅助下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具有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下颌骨截除、腓骨塑形的精确度,促进术后功能和形态恢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腓骨 肌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
原文传递
生长因子控制释放对骨再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伋琳 宋梓维 +4 位作者 曾富海 胡明 陈思奇 覃中杰 夏德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0-755,共6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成血管因子和成骨因子在骨组织工程缓释系统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再生过程中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研究报道,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缓释结构包括直接结合、微球-三维支架结构、核-壳结构、层层自组... 目的总结近年来成血管因子和成骨因子在骨组织工程缓释系统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再生过程中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研究报道,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缓释结构包括直接结合、微球-三维支架结构、核-壳结构、层层自组装、水凝胶及基因载体等。不同缓释结构与不同生长因子结合构成的缓释系统能促进骨再生及新生血管形成。结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因具有可控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已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控制释放 骨再生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