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瘅理论”从湿热论治糖尿病前期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山容 邓小敏 +3 位作者 张欣 易倍吉 丘树林 卢江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糖尿病前期是指正常血糖水平向糖尿病发展的过渡阶段,针对糖尿病前期展开有效干预,可减少糖尿病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多数医家认为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范畴,脾瘅常以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 糖尿病前期是指正常血糖水平向糖尿病发展的过渡阶段,针对糖尿病前期展开有效干预,可减少糖尿病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多数医家认为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范畴,脾瘅常以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常为病因,认为湿热是脾瘅的关键致病因素,湿热内蕴为脾瘅之基本病机。基于“脾瘅理论”从湿热探讨糖尿病前期的发病机制及治法,通过“脾瘅理论”及湿热的致病特点,分析湿热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关系,以除湿健脾为法治疗糖尿病前期,为糖尿病前期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理论 湿热 治未病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山容 邓小敏 +3 位作者 易倍吉 丘树林 卢江丽 张欣 《大众科技》 2021年第4期73-75,共3页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85%,往往伴随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近几年,大量的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临床症状,调控血糖和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上...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85%,往往伴随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近几年,大量的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临床症状,调控血糖和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应用。文章主要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消渴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丘树林 邓小敏 +4 位作者 易倍吉 卢江丽 曾山容 张欣 周烨鑫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针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分型和论治,并对名医诊疗经验和外治法进行总结,由此得知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治疗与纯西医治疗比较,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优势,中医药治疗痛风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医药 痛风 综述
下载PDF
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欣 邓小敏 +3 位作者 丘树林 易倍吉 曾山容 卢江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1期1-5,共5页
五味消渴方是邓小敏教授防治糖尿病的经验方,该文基于《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理论,阐述论治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探究2型糖尿病与“五脏柔弱”的关系,同时提出调和阴阳、填培五脏、扶正降糖的治疗法则,临床根据不... 五味消渴方是邓小敏教授防治糖尿病的经验方,该文基于《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理论,阐述论治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探究2型糖尿病与“五脏柔弱”的关系,同时提出调和阴阳、填培五脏、扶正降糖的治疗法则,临床根据不同人群选用汤剂、颗粒剂、丸剂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该文对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行概述,供临床工作者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五味消渴方 中医药 五味理论
下载PDF
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小敏 苏冬 +3 位作者 王振刚 丘树林 张欣 曾山容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合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片治疗。2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合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NCV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气虚血瘀型 五味消渴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