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维”《辋川图卷》和风水论
1
作者 曾布川宽 冯慧芬 《艺苑(美术版)》 1995年第3期33-36,共4页
唐·王维既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诗人,又是成就卓著的画家。王维兼善山水、树石,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将其列为妙品上。其实,他在唐代并没有获得很高的评价。他的声望是随着北宋后期苏轼等倡导的文人画运动的兴起而迅速上升的,至明... 唐·王维既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诗人,又是成就卓著的画家。王维兼善山水、树石,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将其列为妙品上。其实,他在唐代并没有获得很高的评价。他的声望是随着北宋后期苏轼等倡导的文人画运动的兴起而迅速上升的,至明末莫是龙、董其昌等提出南北宗论,王维最终被尊为南宗正统画的开山祖师。 纵览中国山水画史,王维《辋川图卷》屡被提及,它在山水画的演变过程中,作为古典绘画的里程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例如,元初赵孟(兆页)提倡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北宋以前的绘画传统,那时,王维《辋川图卷》成为最合适的研究对象。赵孟(兆页)将这件作品等同于王羲之《兰亭序》加以重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辋川图卷摹本》,一般认为是他亲手临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忠恕 王维 风水
下载PDF
兵马俑与秦的军队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布川宽 黄雪美泽 《文博》 1995年第5期66-74,共9页
兵马俑如果是秦军的写实的话,那么,它究竟描绘的是秦的哪支军队.下面我将以一、二、三号坑各坑的布阵方法和指挥系统为中心来进行考察.
关键词 近卫兵 秦始皇陵兵马俑 军队 武将 考古队 战车 武士 指挥系统 中郎将 指挥车
下载PDF
明末清初的江南都市绘画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布川宽 贾晓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8年第2期25-35,共11页
在中国绘画史上,可以说明末清初是个极为特殊的时代.这里指的明末清初是指明王朝灭亡,清王朝兴起的甲申之变(1644),即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主要是指十七世纪.这一时期画家辈出,各种流派百花齐放.这与前十... 在中国绘画史上,可以说明末清初是个极为特殊的时代.这里指的明末清初是指明王朝灭亡,清王朝兴起的甲申之变(1644),即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主要是指十七世纪.这一时期画家辈出,各种流派百花齐放.这与前十六世纪和后十八世纪绘画比较中即可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金陵派 职业画家 董其昌 南北宗论 绘画风格 云间派 扬州 黄公望 故宫博物院
全文增补中
三星堆祭祀坑大型铜神树的图像学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曾布川宽 贺小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92,共16页
1986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北四十公里处的广汉县三星堆遗址发掘了两个祭祀坑。一号祭祀坑为长方形土坑,宽330-348公分,长45—464公分,深146-164公分,坑中出土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等420件遗物,以及象牙等。二号祭祀坑位于一... 1986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北四十公里处的广汉县三星堆遗址发掘了两个祭祀坑。一号祭祀坑为长方形土坑,宽330-348公分,长45—464公分,深146-164公分,坑中出土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等420件遗物,以及象牙等。二号祭祀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南约30米处,也为长方形土坑,宽220-230公分,长530公分(坑口)、深140-168米,这里的出土物更多,分三层密密麻麻有1200件遗物与象牙等。从两个坑的大部分遗物被破坏、火烧痕迹分析,很可能是一种使用火的宗教仪式时烧的,或故意破坏后埋人坑内的。由青铜器的形式分析,遗物的埋藏期相当于殷代后期。由此可知,尽管殷代后期河南省安阳殷王朝的殷墟遗址颇有名。但是,与此同时期,在远离安阳的四川广汉地区存在一古代王国,该国在受殷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发展着独自的优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坑 青铜器 三星堆 图像学 神树 遗址发掘 痕迹分析 宗教仪式
原文传递
传荆浩《雪景山水图》考辨
5
作者 曾布川宽 李东岳 李小静 《中国美术研究》 2016年第1期82-88,共7页
曾布川宽教授来自日本汉学研究的重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其研究范围涉及汉代艺术、佛教艺术和卷轴画等。本文译自曾布川氏发表在《东方学报》第49期的《五代北宋初期山水画的考察——荆浩、关仝、郭忠恕、燕文贵》一文。该文... 曾布川宽教授来自日本汉学研究的重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其研究范围涉及汉代艺术、佛教艺术和卷轴画等。本文译自曾布川氏发表在《东方学报》第49期的《五代北宋初期山水画的考察——荆浩、关仝、郭忠恕、燕文贵》一文。该文第四部分,从一幅传为荆浩所作的山水画《雪景山水图》入手,详细考察了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山水画。作者试图依靠有限的与荆浩相关的传世画迹和文献,并参考同期或稍后的其他材料,发现可以同《雪景山水图》相对应的细节,以究明荆浩艺术及唐末山水的风格。文章通过对乔松、寒林、气韵等概念在山水画中的精神表现,一步步将问题引向深入,并进一步将焦点集中在《雪景山水图》与稍晚的《早春图》《秋山晚翠图》《辋川图卷》等作品的渊源关系。通过上述分析,译者认为,《雪景山水图》对我们进一步掌握唐末山水画风,回顾北宋山水画的发展轨迹,有着珍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景山水图》 荆浩 《笔法记》 气韵 山水画
原文传递
日本大正时代,内藤湖南与崛起的关西收藏家
6
作者 曾布川宽 苏玲怡(译) 《艺术品鉴》 2021年第8期60-67,共8页
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曾说过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两句话。一句话是说:1466年开始的"应仁之乱",才是日本历史的真正开端。一句话是说:中国历史最华彩的一章,是从公元960年开始的宋朝。宋才是中国近世文明的开端。因为有了这两个&qu... 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曾说过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两句话。一句话是说:1466年开始的"应仁之乱",才是日本历史的真正开端。一句话是说:中国历史最华彩的一章,是从公元960年开始的宋朝。宋才是中国近世文明的开端。因为有了这两个"开端"论,这位学者被冠上了"东洋史巨擘"的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仁之乱 内藤湖南 收藏家 真正开端 日本 影响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