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1
作者 彭国瑞 张浩翔 +1 位作者 吴秀鹏 曾政伦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常规组(20例,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常规组(20例,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和3D组(20例,3D打印技术+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3 d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3、6、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3D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C臂机使用次数减少;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均升高,3D组均低于常规组;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Olerud-Molander评分均逐渐升高,且3D组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Pilon骨折患者中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3D打印 踝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节点板平面内屈服力和刚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云 曾政伦 +1 位作者 陈清祥 邓雪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焊接连接形式的矩形节点板,根据Whitmore和Thornton理论建立节点板力学模型,推导节点板平面内屈服力和轴向刚度表达式;通过ABAQUS建立6组不同尺寸节点板有限元模型,研究初始缺陷和边肋尺寸变化对节点板平面内屈服力和初始刚度的影响... 针对焊接连接形式的矩形节点板,根据Whitmore和Thornton理论建立节点板力学模型,推导节点板平面内屈服力和轴向刚度表达式;通过ABAQUS建立6组不同尺寸节点板有限元模型,研究初始缺陷和边肋尺寸变化对节点板平面内屈服力和初始刚度的影响,验证了无边肋条件下节点板平面内刚度表达式的准确性;对于有边肋的节点板,引入边肋系数α、β反映考虑初始缺陷作用下边肋的构造尺寸对节点板屈服力和刚度的影响,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设置边肋可以有效减弱、甚至抵消初始缺陷对节点板承载力下降的影响;引入边肋系数α、β可以很好地拟合出节点板平面内的屈服力和初始刚度,误差均能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板 平面内 刚度 支撑
下载PDF
术后不同时期及不同制动体位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曾政伦 彭国瑞 苏少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不同时期及不同制动体位对肘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病例采集时间为2012年9月-2015年9月。将90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30例。A组:术后不进行制动,立即进行功能锻炼。B组:术...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不同时期及不同制动体位对肘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病例采集时间为2012年9月-2015年9月。将90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30例。A组:术后不进行制动,立即进行功能锻炼。B组:术后制动于屈肘90°位,1周后进行功能锻炼。C组:术后制动于屈肘30°位,1周后进行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2周、6个月对90例病例进行术后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关节活动度屈伸度数、前臂旋转度数、临床愈合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A组、B组、C组三组患者术后2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周肘部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术后2周肘部关节活动度屈伸度数、前臂旋转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肘部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屈伸度数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屈伸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前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00,P=0.1529>0.05)。三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三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进行制动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未制动的患者。术后制动时不同体位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及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影响。是否制动以及不同制动体位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愈合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影响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C型骨折 制动 制动体位 肘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指端皮肤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治疗60例
4
作者 曾政伦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0期162-163,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60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检索选出120例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指端皮肤缺损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试验组患者被给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照... 目的评价分析60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检索选出120例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指端皮肤缺损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试验组患者被给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被给予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皮肤修复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皮肤修复率(80%),术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手指功能恢复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恢复率(53.33%),术后手指外观满意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外观满意的人数,两组比较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后,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指端皮肤修复程度较好,术后手指外形满意度高,功能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皮肤缺损 皮瓣移植 修复治疗
下载PDF
妊娠期创伤15例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国娟 曾政伦 彭国瑞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6期193-194,共2页
目的:认识妊娠期发生创伤的类型,妊娠期发生创伤的原因和能给孕妇带来的损伤,并探讨如何避免妊娠期创伤的发生以及创伤发生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的患者中,由交通... 目的:认识妊娠期发生创伤的类型,妊娠期发生创伤的原因和能给孕妇带来的损伤,并探讨如何避免妊娠期创伤的发生以及创伤发生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的患者中,由交通事故造成妊娠期创伤的占73.3%,由坠伤导致创伤的占9.01%,其他原因占17.6%,孕妇的死亡率为6.67%,胎儿死亡率为46.7%。结论:造成妊娠期创伤因素有很多,为避免或减少妊娠期创伤的发生,孕妇及家属需要认识并重视妊娠生理,对生活周围的事物多加注意,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同时也需要医师在处理妊娠期创伤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准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创伤 死亡率
下载PDF
拇指Ⅰ度缺损功能重建20例临床总结
6
作者 曾政伦 苏少萍 余丰年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拇指Ⅰ度缺损功能重建的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各10例,对照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拇指Ⅰ度缺损功能重建的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各10例,对照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随访优良率为60%低于观察组的90%(P<0.05)。结论: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供区损伤小,皮瓣血运可靠,并能重建感觉且不影响关节活动,是拇指指腹缺损的一种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皮肤缺损 岛状皮瓣
下载PDF
第一掌骨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
7
作者 曾政伦 彭国瑞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6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一掌骨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拇指皮肤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行第一掌骨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治疗)45例与对照组(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治疗)45例。观察2... 目的:探讨第一掌骨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拇指皮肤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行第一掌骨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治疗)45例与对照组(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治疗)45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出皮面情况及拇指腹质地的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成活率均为100%。研究组中有拇指皮瓣高出皮肤平面5mm的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拇指腹质地的恢复的优良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掌骨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疗效确切,皮瓣外观及拇指腹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保障了患者的就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掌骨 背侧岛状皮瓣 拇指缺损修复
下载PDF
80例手指末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8
作者 曾政伦 《哈尔滨医药》 2014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手指末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便在今后的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自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前来就诊的80例手指末节损伤患者,根据当时治疗方案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 目的探讨对手指末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便在今后的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自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前来就诊的80例手指末节损伤患者,根据当时治疗方案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清创缝合治疗,综合组在清创缝合后再涂抹中药烧伤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周缺如指端的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患指有明显感染7例,感染率为18.42%,平均愈合时间(46.31±4.25)d;综合治疗组患者患指有明显感染仅1例,感染率为2.5%,平均愈合时间(38.66±3.04)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末节损伤患者除了对症清创缝合外,可以辅以中药膏涂抹,不但可以预防患处发生局部感染,同时能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手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节 损伤 中药膏
下载PDF
“途中阻断法”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余丰年 肖芬 +3 位作者 王文松 魏新旺 曾政伦 刘亚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459-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途中阻断法"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例手外伤患者,均为指端及(或)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5 cm×1.5 cm^3.5 cm×4.5 cm。取前臂... 目的探讨"途中阻断法"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例手外伤患者,均为指端及(或)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5 cm×1.5 cm^3.5 cm×4.5 cm。取前臂游离双干型静脉皮瓣,逆血管瓣膜设计,将准备动脉化的静脉在皮瓣内走行至1/2处,结扎阻断,并确认其与回流静脉之间无直接交通支。灌注与回流血管比例为1∶1。结果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仅5例动脉化血管走行的周围区域出现小面积细小水疱,其余15例皮瓣色泽红润,无水疱形成。术后半年手指外观满意,皮瓣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仿。结论"途中阻断法"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有助于改善动脉化静脉皮瓣的成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静脉皮瓣 手术改良 手指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静脉外增压对手部皮支链皮瓣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丰年 肖芬 +3 位作者 魏新旺 曾政伦 张峦 田承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在引入静脉外增压技术后,是否能提高皮支链皮瓣的成活率。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单个手指的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研究组应用传统皮支链皮瓣修复;对照组在传统皮支链皮瓣基础上应用了静脉外增压技... 目的:探讨在引入静脉外增压技术后,是否能提高皮支链皮瓣的成活率。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单个手指的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研究组应用传统皮支链皮瓣修复;对照组在传统皮支链皮瓣基础上应用了静脉外增压技术。比较两组皮瓣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但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增压系统可以降低皮支链皮瓣并发症,但明显增加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时间,不值得在所有皮支链皮瓣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外增压 皮支链皮瓣 手指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足母]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重建指纹识别功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丰年 肖芬 +5 位作者 王文松 魏新旺 汤国灿 唐瞻富 曾政伦 刘亚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足母]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足母]趾腓侧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 目的探讨[足母]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足母]趾腓侧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机录入指纹并解锁手机,能顺利录入指纹库且1次成功解锁为优,2~3次成功解锁为良,4~5次成功解锁为中,无法录入指纹及5次以上无法解锁为差。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满意。其中24例伤指能顺利录入安卓手机指纹库及使用伤指指纹解锁手机,成功率80%,优良率76.67%。结论[足母]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可具有生物学识别功能,注意神经的精细缝合及缝合时指纹与趾纹的精确对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生物识别 指腹缺损 指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