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曾桄伦 邵燕 章成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技术检测135例初发脑梗 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有动脉硬化组和无动脉硬化组,比较两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 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了解脑梗死复发率。结果...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技术检测135例初发脑梗 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有动脉硬化组和无动脉硬化组,比较两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 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了解脑梗死复发率。结果 本组中97例(71.9%)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脑梗 死复发率有动脉硬化组为33.0%,无动脉硬化组为13.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经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糖尿病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梗死 复发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桄伦 章成国 +2 位作者 邵燕 张虹桥 罗韶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2期4627-4629,共3页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否先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否先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均为佛山市常住居民,年龄23~8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48例(脑梗死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方法:对两组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情况。结果: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76.6%,对照组为15.6%,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χ2=40.877,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58.8%,对照组为26.7%,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99,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关,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下载PDF
老年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血糖、血脂代谢水平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桄伦 卢健聪 +3 位作者 黄淑云 郭桂梅 邓淑贤 何静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4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对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 020例,所有体检者均进行一般资料收集、体检、生化指标检测等,分析老年HUA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患者血糖、血压、血脂... 目的分析老年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对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 020例,所有体检者均进行一般资料收集、体检、生化指标检测等,分析老年HUA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患者血糖、血压、血脂代谢水平。结果 HUA发生率为51.29%。70~79岁、≥80岁女性患者HUA发生率及女性HUA总发生率均高于男性;60~69岁、70~79岁、≥80岁男性患者血尿酸(UA)水平高于女性(P<0.05),且女性患者随年龄增加UA水平逐渐上升(P<0.05);男性HUA患者舒张压、三酰甘油(TG)、体质指数(BMI)均高于非HUA患者(P<0.05);女性HUA患者空腹血糖(FBG)、舒张压、收缩压、TG、BMI均高于非HUA患者(P<0.05)。结论老年HUA患者发病与性别、年龄、FBG、舒张压、收缩压、TG、BM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尿酸血症 流行病学特点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注射用棓丙酯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道 被引量:3
4
作者 曾桄伦 庞志明 +1 位作者 黄楷 朱斌 《广州医药》 2007年第3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致过敏性休克 注射用 丙酯 严重不良反应 急性脑梗死 发音不清 下肢无力 言语发音
下载PDF
偏头痛的血液流变性与临床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桄伦 刘道强 王明艳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中医学 辨证分型 诊断 治疗 偏头痛 血液流变性
下载PDF
佛山市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就诊状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曾桄伦 庞志明 +3 位作者 黄淑云 袁大华 林碧清 彭伟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4期9-11,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及痴呆中各种亚型的分布情况,及早发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助于提高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数据资料。方法对2009-09-15-1... 目的了解本地区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及痴呆中各种亚型的分布情况,及早发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助于提高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数据资料。方法对2009-09-15-12-25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病人进行认知功能调查。采用初筛、筛查、评定和临床诊断三阶段法。痴呆及其亚型的诊断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结果第一阶段调查神经内科门诊患者8 003例,完成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表2 693例,其中IQCODE得分阳性406例;第二阶段接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检查者323例,正常189例,异常者134例,失访/拒查MMSE 83例;第三阶段完成综合量表评估111例,其中轻度认知障碍38例,痴呆69例,假性痴呆(抑郁障碍所致)4例,痴呆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病25例,血管性痴呆24例,混合型痴呆13例,其他类型痴呆7例;家属/照料者完成问卷31例,结果显示19.4%家属/照料者认为对痴呆完全不了解,67.7%家属/照料者认为对痴呆了解有限,9.7%认为对痴呆了解较好,仅3.2%认为对痴呆非常了解。结论神经科门诊患者老年期痴呆较常见,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病率相当,对60岁以上门诊患者进行常规认知功能筛选,有利于早期诊断痴呆,及早发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门诊病人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桄伦 孙炽津 梁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诊断及头颅CT检查阴性的原因。方法对12例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头颅CT检查均阴性,发病当日检查2例,第2,3天检查4例,3 d后检查6例;CSF为均匀一...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诊断及头颅CT检查阴性的原因。方法对12例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头颅CT检查均阴性,发病当日检查2例,第2,3天检查4例,3 d后检查6例;CSF为均匀一致血性。结论CT诊断SAH的阳性率与距发病的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及CT诊断技术有关;临床医生不能单凭CT扫描未见异常而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行腰穿检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桄伦 章成国 +4 位作者 黄淑云 张国华 邵燕 罗韶辉 彭伟英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129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血糖等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颅脑计算机断... 目的调查我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129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血糖等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I)、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本组129例TIA患者中,糖代谢异常72例(55.8%),其中糖尿病35例(27.1%),糖调节受损57例(28.7%);正常糖耐量57例(44.2%)。前循环TIA患者58例,糖代谢异常31例(55.4%);后循环TIA患者71例,糖代谢异常41例(57.7%),前后循环TIA患者糖代谢异常的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TIA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比例较高,前、后循环TIA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可以更准确地发现糖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葡萄糖代谢障碍 血糖
下载PDF
僵人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桄伦 陈静娟 +2 位作者 刘国志 张正辉 李云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僵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僵人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肌电图、相关检查及预后。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肌肉僵硬和痛性痉挛,辅助检查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肌电图检... 目的探讨僵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僵人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肌电图、相关检查及预后。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肌肉僵硬和痛性痉挛,辅助检查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肌电图检查显示左腓肠肌、右胫前肌静息期呈持续性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发放;右股内侧肌静息期可见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发放。给予苯二氮类药物联合肌肉松弛剂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僵人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躯干、四肢及颈部肌肉持续性或波动性僵硬,腹肌坚实,主动肌和对抗肌可同时受累,体内可检出特异性自身抗体,肌电图有肌肉强直表现。苯二氮类药物联合肌肉松弛剂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人综合征 临床特点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电生理特点 苯二氮䓬类药物
下载PDF
急性CO中毒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桄伦 章成国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35-35,共1页
目的 对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的有关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 35例急性CO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病因分析 ,并对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结果 大多数患者因使用热水器不当导致急... 目的 对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的有关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 35例急性CO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病因分析 ,并对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结果 大多数患者因使用热水器不当导致急性CO中毒 ,脑、心、肝等器官功能受损 ,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 ,2 9例治愈 ,5例明显好转。结论 使用热水器不当可引起急性CO中毒 ,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能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实验室检查 治疗 预后 脑损害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应用尼膜同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桄伦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尼膜同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膜同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止血、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尼膜同持续静脉推注,连用7d后改用尼膜...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尼膜同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膜同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止血、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尼膜同持续静脉推注,连用7d后改用尼膜同口服。结果 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间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尼膜同能降低SAH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且不增加再出血的危险,在SAH治疗中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膜同 脑血管痉挛 再出血
下载PDF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曾桄伦 章成国 +3 位作者 王玉凯 罗韶辉 邵燕 彭伟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临床急性原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分别进行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有患者均完成VR、MIP、SSD处理,并...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临床急性原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分别进行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有患者均完成VR、MIP、SSD处理,并对照手术或介入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MSCTA发现7例动静脉畸形,23例共24个动脉瘤,其中21例为单个动脉瘤,1例为两个动脉瘤,1例合并有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直径最小2.0 mm,最大20 mm。MS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及其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DSA检查发现25个动脉瘤,MSCTA的吻合率为96%。【结论】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准确性,可以帮助原发性SAH患者查找病因,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25
13
作者 谢坚 张虹桥 +3 位作者 章成国 王玉凯 邵燕 曾桄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在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6个月。...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在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hsCRP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6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均P<0.05)。3组间治疗前内-中膜厚度(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IMT及低回声斑块比率显著降低,高回声斑块率显著增高(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患者第6个月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3组间NIHSS评分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瑞舒伐他汀的降脂及抗炎作用比阿托伐他汀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他汀类药物 疗效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邵燕 章成国 +2 位作者 曾桄伦 孙炽津 张虹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10 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2 9例TIA患者及 4 7例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组...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10 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2 9例TIA患者及 4 7例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收缩压以及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脑血栓形成组与对照组间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粥样硬化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 ,且易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及与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 ;年龄、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脑血栓形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美珠 朱嫦琳 +3 位作者 梁指荣 李炜煊 吴奎海 曾桄伦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191-3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 G)水平及氧化应激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1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和循环酶法分别检测血清8-OHd G和H...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 G)水平及氧化应激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1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和循环酶法分别检测血清8-OHd G和Hcy,并通过ROC曲线评价8-OHd G及Hcy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效能。结果 在ACI组,血清8-OHd G水平为(12.25±5.62)ng/m L、Hcy(18.67±8.17)μ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面积ACI组8-OHd G、Hcy水平均比小面积ACI组升高(P〈0.05)。ACI组血清Hcy与8-OHd G水平无显著性相关(r2=0.011,P=0.242)。血清8-OHd G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 0.865~0.941),明显优于Hcy[0.723(95%CI 0.663~0.777),Z=4.913,P〈0.01],血清8-OHd G、Hcy联合(并联)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933(95%CI 0.894~0.960),显著高于单独8-OHd G检测(Z=2.709,P=0.006 8);血清8-OHd G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最佳临界值为7.1 ng/m L,此时其灵敏度为82.81%,特异度为90.08%,与Hcy联合检测可增加急性脑梗死诊断的灵敏度(92.97%vs 82.81%)。结论 血清8-OHd G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优于血清Hcy,是一个灵敏指标,高水平8-OHd G提示氧化应激损伤增加,促进了急性脑梗死的发展,对急性脑梗死早期筛查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8-OHd G和Hcy联合检测则可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8-羟基脱氧鸟苷酸 同型半胱氨酸 联合检测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成国 李国德 +4 位作者 黄淑云 曾桄伦 张国华 罗韶辉 彭伟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的管理、降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面积与餐后血糖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的管理、降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86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头颅MR检查。按最大梗死灶平面直径分为3组,各组均有患者62例(≥5.0 cm、2.1-5.0 cm、0.5-2 cm),比较各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1周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sugar,PBS1)、2周餐后血糖(PBS2)的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L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餐后血糖(PBS1和PBS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面积脑卒中患者年龄高、餐后高血糖明显,且应激状态过后仍存在餐后高血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餐后血糖 梗死灶面积
下载PDF
点时间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在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复发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国华 王玉凯 +2 位作者 曾桄伦 杜朴 章成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68-1769,共2页
目的探讨点时间尿蛋白/尿肌酐(Pro/Cr)与糖尿病(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54例DM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点时间Pro/Cr检查,根据其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68例)与微量尿蛋白组(82例),4例被剔除;比较两组6个月、1年及2年... 目的探讨点时间尿蛋白/尿肌酐(Pro/Cr)与糖尿病(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54例DM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点时间Pro/Cr检查,根据其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68例)与微量尿蛋白组(82例),4例被剔除;比较两组6个月、1年及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并分析DM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尿蛋白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5.9%(4例)、14.7%(10例)及23.5%(16例);微量尿蛋白组分别是12.2%(10例)、39.0%(32例)及51.2%(42例);微量尿蛋白组的3个时点脑卒中复发率均比正常尿蛋白组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35)及微量蛋白尿(P=0.004)是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Pro/Cr值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点时间Pro/Cr与DM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随着其数值升高,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大;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卒中复发 点时间尿蛋白/尿肌酐 微量蛋白尿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体会(附38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成国 张国华 +2 位作者 曾桄伦 周立新 誉铁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54-756,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危象抢救方案。方法对近15年在我科住院的38例患者共65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过程中是否气管切开、是否使用激素及是否应用干涸疗法来分组,...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危象抢救方案。方法对近15年在我科住院的38例患者共65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过程中是否气管切开、是否使用激素及是否应用干涸疗法来分组,比较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危象得到缓解,死亡率为3.1%,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早期气管切开、激素治疗以及干涸疗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干涸疗法的有效率高达100.0%。结论合理联合应用气管切开、激素治疗及干涸疗法可明显提高危象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危象 抢救措施 气管切开 免疫抑制治疗 干涸疗法
下载PDF
氯沙坦单用、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血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红雨 曾桄伦 《中国药师》 CAS 2004年第7期549-551,共3页
目的 :分析评价氯沙坦单用、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氯沙坦组 ;氯沙坦 +吲哒帕胺组 ;氯沙坦 +氢氯噻嗪组。观察 8wk ,检测各... 目的 :分析评价氯沙坦单用、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氯沙坦组 ;氯沙坦 +吲哒帕胺组 ;氯沙坦 +氢氯噻嗪组。观察 8wk ,检测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钾、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 3组血压下降效果明显 (P <0 .0 1) ;氯沙坦组和氯沙坦+氢氯噻嗪组血尿酸治疗后明显降低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氯沙坦 +吲哒帕胺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3组治疗前后血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 ,并可改善单用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所引起的血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吲哒帕胺 氢氯噻嗪 血压 血钾 血尿酸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慧斌 张盘德 +1 位作者 彭小文 曾桄伦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1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难治性压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偏振光组、冲击波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5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偏振光组加用红外偏振光治疗,冲击波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难治性压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偏振光组、冲击波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5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偏振光组加用红外偏振光治疗,冲击波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正光的治疗。结果:三组治疗7、14、28 d后的Bates-Jenson评分、PUSH评分、创面面积[治疗后创面缩小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对难治性压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优于单纯冲击波或者单纯红外偏振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红外偏正 难治性褥疮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