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内移植对Parkinson病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曾水林 王磊 +3 位作者 雷志年 朱建宝 李涛 闫福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将原代培养的胚鼠(E14.5)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单独或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移植入Parkinson病(PD)大鼠纹状体内,术后各组动物存活一段时间,观察旋转行为后处死,取纹状体组织做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多巴胺(DA)含量。探讨N... 将原代培养的胚鼠(E14.5)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单独或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移植入Parkinson病(PD)大鼠纹状体内,术后各组动物存活一段时间,观察旋转行为后处死,取纹状体组织做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多巴胺(DA)含量。探讨NSCs单独或联合GDNF脑内移植对PD大鼠纹状体内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PD模型相比,NSCs单独或联合GDNF脑内移植均能提高PD大鼠纹状体内的DA含量(P<0.05);在术后30d和60d,DA含量在GDNF+NSCs组的增加幅度比NSCs组更加明显,动物旋转行为亦得到明显改善(P<0.05)。上述结果表明,NSCs单独或联合GDNF移植均对P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NSCs联合GDNF移植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PARKINSON病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 纹状体
下载PDF
嗅鞘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改善Parkinson病大鼠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水林 李升 +4 位作者 刘钟 李凤飞 朱建宝 李涛 刘卫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为了观察嗅鞘细胞(OECs)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脑内移植对Parkinson病(PD)的治疗作用,首先将6-OHDA注射至左侧黑质致密部和腹侧被盖区制备PD大鼠。将成功制备的P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0.9%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OECs+NSC... 为了观察嗅鞘细胞(OECs)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脑内移植对Parkinson病(PD)的治疗作用,首先将6-OHDA注射至左侧黑质致密部和腹侧被盖区制备PD大鼠。将成功制备的P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0.9%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OECs+NSCs共移植组和PD模型对照组。将培养并传至第3代的NSCs、OECs和OECs+NSCs分别移植到PD大鼠的纹状体内,于移植后7、14、30、60d检测PD大鼠旋转行为变化后处死,取脑做冰冻切片,行BrdU、酪氨酸羟化酶(TH)、p75免疫荧光和T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后21d以内,各组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变化;30d和60d时,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和OECs+NSCs共移植组与生理盐水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旋转行为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OECs+NSCs共移植组的旋转行为改善更为显著。在移植后30d和60d,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在移植区可见少数TH阳性神经元,而OECs+NSCs共移植组的TH阳性神经元明显多于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OECs能促进胚鼠中脑来源的NSCs向TH阳性神经元分化;单纯移植NSCs或OECs和OECs+NSCs共移植,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但联合移植优于单纯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神经干细胞 脑移植 PARKINSON病 大鼠
下载PDF
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3
3
作者 曾水林 李涛 +2 位作者 邓红 黄庆海 朱建宝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8期13-14,共2页
本文通过对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构建原则、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课体系 教学改革 构建原则 高等医学教育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TGF-α及EGFR的表达与神经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水林 陆澄 +3 位作者 杨鹏 朱建宝 刘培党 李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TGF-α及EGFR的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及EGFR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存在神经浸润者19例,EGFR、TGF...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TGF-α及EGFR的表达与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及EGFR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存在神经浸润者19例,EGFR、TGF-α阳性表达分别为21例(67.74%)和18例(58.06%),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其表达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神经浸润的19例中,呈EGFR阳性表达16例(84.21%),TGF-α阳性表达12例(63.16%),TGF-α和EGFR共同阳性表达12例(63.16%);无神经浸润者12例中,呈EGFR阳性表达5例(41.67%),TGF-α阳性表达6例(50.00%),TGF-α和EGFR共同阳性表达仅2例(16.67%),与有神经浸润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α与EGFR在胰腺癌组织及其周围神经组织的过量表达可能构成了旁分泌作用,从而为癌细胞与神经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增加了癌细胞与神经组织的特殊亲和力,与胰腺癌易于发生神经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神经浸润 表达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腓深神经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水林 张郢华 +1 位作者 林元问 李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5-77,125,共3页
本文在30具成人尸体上观测了腓深神经、胫前动脉和静脉等。结果表明切取带胫前血管的腓深神经中段以下部分移植修复周围神经干缺损是可行的,具有神经干粗细较适宜、血管粗大易吻合、切取后对下肢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关键词 腓深神经 神经移植 胫前血管
下载PDF
胰头后面神经分布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水林 陆澄 +4 位作者 杨鹏 朱建宝 李涛 刘培党 张郢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胰头后面的神经分布,探讨胰头癌沿神经浸润转移的解剖学基础,为临床上清除由于胰头癌神经浸润转移所致的残留癌以及胰源性疼痛止痛术等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测了30具成人尸体胰头后面神经分支... 目的:观察胰头后面的神经分布,探讨胰头癌沿神经浸润转移的解剖学基础,为临床上清除由于胰头癌神经浸润转移所致的残留癌以及胰源性疼痛止痛术等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测了30具成人尸体胰头后面神经分支的来源和分布特征。结果:⑴胰头后面的神经分支主要来源于右腹腔神经节(27例)、腹腔丛右侧半(20例)和肝丛(16例),少数发自肠系膜上丛(14例)。⑵胰头后面神经分布形式以成丛型,即“胰头丛”占多数(24例),仅有6例为不成丛型。⑶“胰头丛”的位置较恒定,紧贴于胰头后面,邻接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的末段。胰头后面神经分支进入胰头后面腺体的部位以右上、下象限为主(分别有21例和26例),其次为左下象限(14例),而左上象限最少(3例)。结论:胰头后面的神经分布丰富,其来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为胰头癌神经浸润转移和术后局部肿瘤复发提供了可能,也是导致中、晚期胰腺癌剧烈疼痛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神经浸润转移 胰头丛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同种异体胚脑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水林 韩洋 +3 位作者 王磊 雷志年 朱建宝 李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胚脑组织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孕14.5d胚鼠腹侧中脑(VM)细胞悬液移植到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术后部分动物每天给予甲基强的松龙(MP)腹腔注射(30mg/kg),...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胚脑组织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孕14.5d胚鼠腹侧中脑(VM)细胞悬液移植到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术后部分动物每天给予甲基强的松龙(MP)腹腔注射(30mg/kg),分别存活10d、21d、35d和60d,经旋转行为测试后分批处死,行CD4、CD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HC-Ⅱ)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组10d、21d时,CD4+、CD8+和MHC-Ⅱ+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21d时更为显著,35d时部分移植区出现排斥反应,60d时移植区未见移植组织存活。MP治疗组在10d、21d时,移植区CD4+、CD8+和MHC-Ⅱ+细胞数量较未治疗组明显减少,35d时未见明显排斥反应;60d时,CD4+、CD8+和MHC-Ⅱ+细胞的数量较35d显著增加,部分移植物被排斥。MP治疗组各时间点TH+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非治疗组,但大鼠的旋转行为在各时间点均未见改善。假手术组在10d、21d时,见少量CD4+、CD8+和MHC-Ⅱ+细胞,35d时消失,各时间点都未见TH+神经元。结论同种异体胚脑组织脑内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MP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或延缓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脑 同种异体移植 免疫排斥 甲基强的松龙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水林 韩洋 +3 位作者 王磊 雷志年 朱建宝 李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NSC)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取E14.5d SD胚鼠腹侧中脑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扩增,经Brdu、Nest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确认为NSC后,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纹状体...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NSC)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取E14.5d SD胚鼠腹侧中脑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扩增,经Brdu、Nest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确认为NSC后,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纹状体内,分别于10、21、35、60d时检测其旋转行为后分批处死,再行HE、CD4、CD8、酪氨酸羟化酶(TH)和MHC-Ⅱ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组10d时,CD4、CD8、、MHC-Ⅱ少量表达,以21d时较为明显,35d时明显减少,60d消失;10d、21d时移植区未见明显TH阳性神经元,35d后数量显著增加。阳性对照组在10d、21d时见少量CD4、CD8、和MHC-Ⅱ阳性细胞,35d时消失,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和CD4、CD8、MHC-Ⅱ阳性细胞。PD模型移植组旋转行为35d时出现改善。结论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脑移植 帕金森病 免疫排斥
下载PDF
胚鼠腹侧中脑和胚肾联合移植治疗Parkinson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水林 郑鸿燕 +1 位作者 李涛 朱建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为了提高移植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存活率和促进神经元生长,将胚鼠腹侧中脑和胚肾联合移植入Parkinson病(PD)模型大鼠脑内,检测胚肾对移植DA能神经元的影响。先用神经毒剂6 OHDA损毁大鼠左侧中脑被盖腹侧区和黑质致密部建立PD动物模型,... 为了提高移植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存活率和促进神经元生长,将胚鼠腹侧中脑和胚肾联合移植入Parkinson病(PD)模型大鼠脑内,检测胚肾对移植DA能神经元的影响。先用神经毒剂6 OHDA损毁大鼠左侧中脑被盖腹侧区和黑质致密部建立PD动物模型,再将胚脑的腹侧中脑(A组)、胚脑的腹侧中脑和胚肾(B组)分别移植入左侧纹状体尾壳核,C组为空白对照。于移植后3d、1月、3月将动物处死,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法观察3组动物移植部位DA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状况。在移植部位可见B组较A组的TH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数量明显增多,C组的移植部位未见TH阳性神经元和纤维;A、B两组的移植针道及其周围也有TH阳性神经元和纤维;B组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密度均大于A组。移植1个月和3个月后,A、B两组大鼠的旋转行为均较C组减少(P<0. 05)。以上结果提示胚肾具有良好的神经营养作用,能促进移植DA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鼠腹侧中脑 胚肾 联合移植 治疗 PARKINSON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区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水林 王磊 +4 位作者 朱建宝 李涛 刘卫国 束汉生 闫福麟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情况。方法:将6-OHDA注入纹状体内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将成功模型分为3 d5、d7、d1、4 d2、8 d组,每组6只;另设假手术及正常对照组各3只。向成功模型...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情况。方法:将6-OHDA注入纹状体内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将成功模型分为3 d5、d7、d1、4 d2、8 d组,每组6只;另设假手术及正常对照组各3只。向成功模型鼠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用Brdu/NeuN、Br-du/GFAP、Brdu/TH免疫双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黑质区内源性NSCs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分化情况。结果:PD模型7 d组,在黑质区Brdu+/GFAP+、Brdu+/NeuN+细胞开始出现,14 d组双标的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加,28 d达到高峰,14 d、28 d组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这些双标细胞中,Brdu+/GFAP+细胞数量较多,Brdu+/NeuN+细胞数量较少(P<0.05),未发现Brdu+/TH+细胞。结论:PD大鼠模型黑质区NSCs多数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少数分化为神经元,在没有诱导和干预下,未见有向DA能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分化 黑质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腹股沟浅淋巴结移植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水林 林元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4期221-222,248,共3页
在46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对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数目及血供来源,血管外径、长度、入结部位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下外侧群作为移植淋巴结的供区,具有取材方便、安全可靠,血管蒂长而粗,便于吻接等优点。
关键词 腹股沟浅淋巴结 淋巴结动脉 淋巴结静脉
下载PDF
不同月龄大鼠脑室下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_1的表达
12
作者 曾水林 刘方舟 +4 位作者 杨宁 雷志年 王磊 朱建宝 李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受体α1(Glial cell line-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erα1, GFR-α1)在1、3、8、12月龄大鼠脑室下区(SVZ)中的表达。方法:取不同月龄大鼠SVZ行冰冻切片,采用GFRα1多克隆抗体结合5′-BrdU...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受体α1(Glial cell line-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erα1, GFR-α1)在1、3、8、12月龄大鼠脑室下区(SVZ)中的表达。方法:取不同月龄大鼠SVZ行冰冻切片,采用GFRα1多克隆抗体结合5′-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单标与双标的方法染色。结果:在不同年龄大鼠SVZ可见GFR-α1、BrdU单标与双标细胞,但主要分布在SVZ前部的背外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3种标记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且12月龄组的减少更明显。结论:GDNF可能通过GFR-α1参与调节哺乳动物脑内SVZ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随着年龄的增加,GFR-α1表达逐渐减少,SVZ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下区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年龄 大鼠
下载PDF
损毁帕金森病大鼠腹侧苍白球对纹状体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曾水林 李涛 +4 位作者 杨鹏 康学军 萧静 黄晓 刘俊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观察腹侧苍白球(VP)损毁后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G lu)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插入电极直流电毁损VP,观察毁损后PD大鼠的旋转行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纹状体内Glu的含量.结果:V... 目的:观察腹侧苍白球(VP)损毁后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G lu)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插入电极直流电毁损VP,观察毁损后PD大鼠的旋转行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纹状体内Glu的含量.结果:VP损毁术后PD大鼠偏侧旋转行为明显改善,纹状体内Glu的含量(μg/g)(3.0±0.4)比正常对照组(2.2±0.7)、模型对照组(1.3±0.2)和假手术组(1.4±0.4)都要高(P<0.05),在术后第2周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其他三组.结论:VP毁损可能会减少Glu的释放或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弱,有助于PD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腹侧苍白球 谷氨酸 大鼠
下载PDF
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培党 李涛 +3 位作者 朱建宝 曾水林 晋光荣 王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728,共2页
局部解剖学(以下简称局解)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对临床的应用,尤其是对各科手术具有实用意义.但现行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与临床实际应用尚有较大差距,尸体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在对局部解剖学教学进行初步改革探... 局部解剖学(以下简称局解)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对临床的应用,尤其是对各科手术具有实用意义.但现行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与临床实际应用尚有较大差距,尸体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在对局部解剖学教学进行初步改革探讨的基础上[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讨新世纪优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教学 教学改革模式 临床医学 创新人才培养 临床的应用 基础医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升 曾水林 +4 位作者 王磊 阎蓉 宋嵬 朱建宝 李凤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6,共5页
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取孕14d的SD胚鼠嗅球和腹侧中脑组织,分为OECs+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组进行培养。用p75免疫组化法,p75、BrdU/nestin、GFAP、NF(神经原纤维)和p75/nestin免疫... 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取孕14d的SD胚鼠嗅球和腹侧中脑组织,分为OECs+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组进行培养。用p75免疫组化法,p75、BrdU/nestin、GFAP、NF(神经原纤维)和p75/nestin免疫荧光法分别鉴定OECs和NSCs并观察其增殖与分化。在培养7d时,绝大多数OECs呈梭形且发出2~3个突起,少量呈扁平椭圆形,两者均呈p75阳性。在7d时,单独培养的NSCs表现为典型的神经球悬浮生长,呈BdU/nestin阳性;14d后偶见神经球贴壁分化,球中的少数细胞呈绿色荧光标记的NF阳性,大部分呈GFAP阳性。在5d时,OECs+NSCs共培养组形成神经球;10d时球体积不断增大,球心透亮度良好;12d后神经球的体积不再增大,开始贴附在OECs上生长。可见神经球向四周伸出突起并开始分化;14d时NSCs紧贴OECs生长并同OECs广泛交织在一起,可见NSCs和OECs分别呈nestin和p75阳性,NSCs中的大部分呈NF阳性,小部分为GFAP阳性。NSCs单独培养组和OECs+NSCs共培养组中NF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7.2%和69.5%,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以上研究结果提示OECs有促进NSCs增殖和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洋 曾水林 +1 位作者 王磊 雷志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89,共4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arkison' 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的特点.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腹侧中脑(ventral mesencephalon, VM)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arkison' 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的特点.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腹侧中脑(ventral mesencephalon, VM)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纹状体内, 于2、 4、 6 wk时采用行为学检测后分批处死, 再行HE、酪氨酸羟化酶(TH)和MHCⅡ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D模型移植组2 wk时, MHCⅡ表达明显增高(P<0.05), 4 wk时开始下降, 6 wk以后消失; 2 wk时移植区可见少量TH阳性神经元, 4~6 wk数量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在2 wk时见少量MHCⅡ阳性细胞(P>0.05), 4 wk时消失, 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 对照组在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和MHCⅡ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各时间点行为学检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的, 这种反应可能是由MHCⅡ抗原不同而诱发的, 免疫反应与移植物内TH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密切相关, 同种异体脑内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还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脑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排斥
下载PDF
耳蜗提取液诱导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鸿燕 邰浩清 +3 位作者 曾水林 周春祥 詹臻 王明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2-546,共5页
为探讨新生鼠耳蜗提取液对于诱导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方法,将新生鼠耳蜗部位的提取液加入离体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应用nestin、BrdU、NF200、GFAP、MyosinⅦA和P27KIP1免疫荧光染色,... 为探讨新生鼠耳蜗提取液对于诱导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方法,将新生鼠耳蜗部位的提取液加入离体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应用nestin、BrdU、NF200、GFAP、MyosinⅦA和P27KIP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分化而来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内耳毛细胞和内耳支持细胞的形态,并检测由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数量。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下,可形成nestin阳性细胞球。但在诱导液中加入耳蜗提取液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F200、GFAP、MyosinⅦA和P27KIP阳性细胞。结果提示在耳蜗微环境的作用下海马神经干细胞除了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外,还可向内耳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提取液 海马神经干细胞 内耳毛细胞 神经元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中脑源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4 位作者 鲁佑瑜 李涛 朱建宝 刘钟 姜连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培养传三代后进行分化实验;使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培养分化的mNSCs表达Pitx3、Nurr1和TH蛋白。结果:在GDNF作用下,体外培养的mNSCs克隆球直径增大,数量增多;分化的神经元中Pitx3、Nurr1和TH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GDNF有促进mNSCs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中脑源神经干细胞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3 位作者 徐春华 李凤飞 杨鎏 韩银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腹侧中脑多巴胺能(mDA)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和分布特征。方法:取胚胎晚期至成年大鼠不同时期的腹侧中脑连续冠状切片,以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mDA神经元。结果:(1)在胚胎期,TH阳性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随... 目的:探讨大鼠腹侧中脑多巴胺能(mDA)神经元的形态学发育和分布特征。方法:取胚胎晚期至成年大鼠不同时期的腹侧中脑连续冠状切片,以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mDA神经元。结果:(1)在胚胎期,TH阳性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随着发育进程,其突起逐渐伸长,分支也逐渐增多;出生后28 d,TH阳性细胞表现为成熟mDA神经元的形态特征。(2)Map-2/TH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新生期大鼠腹侧中脑TH阳性神经元定位分布与成年期的mDA神经元分布趋向一致。(3)E16.5 d时腹侧中脑TH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密度最大,此后逐渐下降。结论:大鼠mDA神经元的发育在出生前后,呈现先大量形成后又逐渐减少的过程,与此同时其形态趋向成熟;至P0 d时mDA神经元分布定位基本完成,至出生后28 d形态学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能神经元 免疫荧光 中脑 发育 大鼠
下载PDF
Parthenolide抑制脑缺血后神经炎症并促进纹状体内神经发生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志年 曾水林 +2 位作者 王磊 朱建宝 李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4-997,共4页
目的:检测Parthenolide是否抑制脑缺血诱发的神经炎症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CAO大鼠腹腔注射parthenol-ide(500μg/kg),行BrdU、BrdU-DCX、BrdU-Tuj-1、BrdU-MAP-2、BrdU-GFAP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纹状体组织TNF-α表达水平... 目的:检测Parthenolide是否抑制脑缺血诱发的神经炎症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CAO大鼠腹腔注射parthenol-ide(500μg/kg),行BrdU、BrdU-DCX、BrdU-Tuj-1、BrdU-MAP-2、BrdU-GFAP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纹状体组织TNF-α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增加缺血侧纹状体内TNF-α表达水平,Parthenolide抑制TNF-α的表达并促进缺血侧纹状体内新生细胞的增殖。给予Parthenolide在脑缺血后3 d、7 d或28 d增加BrdU+-DCX+,BrdU+-Tuj-1+,and Br-dU+-MAP-2+阳性细胞数,同时减少BrdU+-GFAP+阳性细胞数。结论:Parthenolide抑制脑缺血诱发的神经炎症,促进非神经发生区-纹状体内神经发生。尚需在此模型上进一步阐明其分子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神经炎症 PARTHENOLIDE 神经发生 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