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叙事之上的审美重构——评彭争武长诗《虎门书》
1
作者 曾海津 《粤海风》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彭争武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位实力派诗人,自他从“湘西的小木屋”出发,踏入东莞这片热土寻梦以来,诗笔就一路抽芽吐叶,进而枝繁花茂。近年来,彭争武先后出版了《无语的夜》《诗三月》《东莞书》《寻找》等多部诗集,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关键词 当代诗坛 历史叙事 寻梦 诗笔 审美重构 小木屋 繁花 东莞
下载PDF
微观叙事下的岭南史诗——评陈玺长篇小说《珠江潮》
2
作者 杨星丽 曾海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1-57,共7页
小说《珠江潮》以独特的岭南文化为背景,以佘族大家庭为主枝干,从20世纪4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塑造了一系列意蕴丰赡的典型人物形象,构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错综复杂的人物群像图谱。尤其着重聚焦了岭南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珠江两岸广阔的... 小说《珠江潮》以独特的岭南文化为背景,以佘族大家庭为主枝干,从20世纪4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塑造了一系列意蕴丰赡的典型人物形象,构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错综复杂的人物群像图谱。尤其着重聚焦了岭南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珠江两岸广阔的社会图景,以史诗式的架构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堪称一部“70年岭南百姓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改革小说 史诗架构 岭南文化 人物群像
下载PDF
对抗·消解·重构——陈忠实《白鹿原》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海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2-15,共4页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厚重深沉的"民族秘史",这部秘史沿三个维度徐徐展开:它的主角是经典历史所批判的"恶霸地主",也是勤劳起家的儒家族长;它所叙述的"神圣革命"却是由隐秘幽暗的个人斗争连...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厚重深沉的"民族秘史",这部秘史沿三个维度徐徐展开:它的主角是经典历史所批判的"恶霸地主",也是勤劳起家的儒家族长;它所叙述的"神圣革命"却是由隐秘幽暗的个人斗争连缀而成的;它充斥着历史循环论的宿命气息,却又打破了对于历史廉价的线性乐观,为人们认识和审视历史提供了多重路径。陈忠实通过这本书让自己成为经典,而这本书的意义却恰恰在于消解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儒家族长 个人争斗 民族秘史
下载PDF
偶像崇拜悲剧与人文精神的消亡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海津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7年第6期43-43,共1页
疯狂痴恋刘德华13年之久的兰州28岁女歌迷杨丽娟赶到香港,在"华仔天地"举行的生日会上终于见到了刘德华,也得以和偶像单独合照。本以为一般"粉丝"的行为会就此结束,没料到第二天凌晨其父杨勤冀却在香港跳海自杀。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消费主义 粉丝 消亡 消费社会 偶像崇拜 香港 行为 明星崇拜 形象
下载PDF
乡土叙事与人性观照—评陈玺长篇小说《塬上童年》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海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4期179-186,共8页
新时期文学的乡土写作,伴随着作家文化创造力的激活,越来越具有精神的追溯性.陈玺长篇小说《塬上童年》,在现代性语境中充满浓浓的悲悯意识,成功融汇了地方民俗文化因素和原型,多维度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农村人物形象,角色形象饱满个性鲜明... 新时期文学的乡土写作,伴随着作家文化创造力的激活,越来越具有精神的追溯性.陈玺长篇小说《塬上童年》,在现代性语境中充满浓浓的悲悯意识,成功融汇了地方民俗文化因素和原型,多维度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农村人物形象,角色形象饱满个性鲜明.作品中,无论是对现实乡土的客观描摹,还是对乡土历史的重新审视,对小人物命运浮沉的展示,都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密切关注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怀,体现出他对现代化工业、城市文明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玺 《塬上童年》 乡土叙事 渭北文化 悲悯意识
下载PDF
城乡忧思与阉割美学——贾平凹小说《废都》与《秦腔》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海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第7期40-44,共5页
《废都》和《秦腔》两部长篇小说虽然曾经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但它们确实构成了贾平凹创作生涯中两个重要的且相互呼应的节点。《废都》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破落、腐朽的中国城市精神,而《秦腔》则描述了同一时期农村传统文化的衰落。城... 《废都》和《秦腔》两部长篇小说虽然曾经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但它们确实构成了贾平凹创作生涯中两个重要的且相互呼应的节点。《废都》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破落、腐朽的中国城市精神,而《秦腔》则描述了同一时期农村传统文化的衰落。城与乡都不再是家园,无法回归,贾平凹留给我们的是灵魂无处归系的浓浓哀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废都》 《秦腔》 城市 农村
下载PDF
超越战争仇恨的救赎——评熊育群小说《已卯年的雨雪》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7
作者 曾海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战争是人类私有制产生以来因为利益纠纷而存在的一种现象,战争文学是以战争为背景反思战争的重要工具。《已卯年的雨雪》是熊育群14载砺剑之作,其中将战争中的人性的美好与扭曲,中华文明熏陶下的包容与大和民族感染下的哀伤都付诸笔端,... 战争是人类私有制产生以来因为利益纠纷而存在的一种现象,战争文学是以战争为背景反思战争的重要工具。《已卯年的雨雪》是熊育群14载砺剑之作,其中将战争中的人性的美好与扭曲,中华文明熏陶下的包容与大和民族感染下的哀伤都付诸笔端,传达出作者对于人性与和平的期盼。文章从战争与战争题材文学的创作高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其艺术角度,对其中人物的隐喻意义进行了阐释,并探究了作品新视角所带来的新突破,对于读者了解战争文学,了解战争文学的内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文学 《已卯年的雨雪》 人性 隐喻
下载PDF
艰难的突围——世宾诗歌及其诗学观点
8
作者 曾海津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第2期88-92,共5页
中国现代汉语诗人中,既有精巧诗艺同时又具备成熟诗论者并不多见,诗人世宾却是其中之一。世宾诗歌及其诗学理论以“总体性”或日“整体性”的眼光考察和打量了中国当代诗坛的现状,并针对当代诗歌现状诸般问题提出了“完整性诗学”写... 中国现代汉语诗人中,既有精巧诗艺同时又具备成熟诗论者并不多见,诗人世宾却是其中之一。世宾诗歌及其诗学理论以“总体性”或日“整体性”的眼光考察和打量了中国当代诗坛的现状,并针对当代诗歌现状诸般问题提出了“完整性诗学”写作纲领,以对抗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破碎性”诗歌写作和诗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诗学观点 突围 诗学理论 诗歌写作 “整体性” 后现代主义 现代汉语
下载PDF
一个“朝圣者”的生命吟唱——论黄礼孩的诗歌创作
9
作者 曾海津 《粤海风》 2020年第4期56-61,共6页
广东诗人黄礼孩在"70后"诗人群体中显得尤为特别,作为整个"70后"诗人群体中的一员,他多少显得有点儿另类。这个"另类"并非因为黄礼孩是从"民间写作"出发,由"边缘化"而逐渐"城市... 广东诗人黄礼孩在"70后"诗人群体中显得尤为特别,作为整个"70后"诗人群体中的一员,他多少显得有点儿另类。这个"另类"并非因为黄礼孩是从"民间写作"出发,由"边缘化"而逐渐"城市化",或是书写了"禁忌题材",等等,而是因为他的诗歌在今天这个"物化"社会依然保持得如此纯粹。同属于"70后"诗人群体,他与沈浩波、朵渔等人一样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也同样遭受了市场经济的浪潮和工业革命的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巨变 诗人群体 民间写作 黄礼孩 朵渔 沈浩波 朝圣者 另类
下载PDF
海浪中的吟唱——论黎启天的诗歌
10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19年第3期58-63,43,共7页
黎启天是一位带有鲜明个人印迹和浓重地域特色的诗人,曾以《伶仃洋叹歌》入选《诗刊》社第31届青春诗会,与众多内陆诗人一个显著区别是他的诗歌中有着内地诗人所缺少的浓重的“海腥味”。这正如袁敦伟所说:“在我看来,《伶仃洋叹歌》暴... 黎启天是一位带有鲜明个人印迹和浓重地域特色的诗人,曾以《伶仃洋叹歌》入选《诗刊》社第31届青春诗会,与众多内陆诗人一个显著区别是他的诗歌中有着内地诗人所缺少的浓重的“海腥味”。这正如袁敦伟所说:“在我看来,《伶仃洋叹歌》暴露了黎启天最幽深的一面:他本质上是一名散发着海腥味的诗人,他脚跨珠江,头枕南海,眼望穹苍,时而蹲伏,时而长啸,浑身溅射着咸味的泡沫。”在广东沿海生活的他有着独特的海洋经验,这些使得黎启天的诗歌很大程度上带有鲜明的主题性,而他对海洋经验的书写并非是简单书写,他常常以游记体的方式在进行历史勘探,不断返回历史现场,从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中挖掘文化意蕴,这些使得他的诗歌并不是流于表面化的抒情颂歌,而是试图承载着历史文化,表达内在深度。黎启天的诗歌以“陌生化”的艺术手法,奇崛的艺术想象力,深厚的人文素养使之与同时代的诗人区别开来,并具有鲜明的辨认度和新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吟唱 海浪 历史时间 艺术想象力 地域特色 《诗刊》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乡土·狂欢·救赎——评詹谷丰小说《曲水流觞》
11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19年第8期88-91,96,共5页
清代画家彭暘的画作《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古代一种古老的习俗:三月初三上巳节,大家常常约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后来,曲水流觞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件雅事。
关键词 水流 小说 救赎 狂欢 乡土 上巳节 酒杯
下载PDF
生命体验与价值言说——评傅小平《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
12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19年第5期51-57,共7页
傅小平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是一本可读性很强,融入了作者精神哲思,并对当代作家作品,当代作家的精神世界和很多文化现象进行深度思考的精彩对话录。正如他所说,这部汇合了21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的对话集,依然可视为... 傅小平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是一本可读性很强,融入了作者精神哲思,并对当代作家作品,当代作家的精神世界和很多文化现象进行深度思考的精彩对话录。正如他所说,这部汇合了21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的对话集,依然可视为他期待中的、对于写作执念的“拥抱之书”。可贵的是,这部书有着新鲜的活力,书写的是作者傅小平对于文学的生命体验与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对话 当代作家 生命体验 价值诉求 沉默 言说 精神世界 作家作品
下载PDF
“乡土”与“军旅”题材的双重变奏曲——评孙丽生长篇小说《寒门子弟》
13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18年第11期71-75,共5页
作家孙丽生的长篇小说《寒门子弟》,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与还原了一个底层人物如何改变个人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与众不同,在于作者在展开底层人物命运书写的同时,将主人公置身于“乡土农村”与“军旅生活”两个题材中,并在“乡土经验”... 作家孙丽生的长篇小说《寒门子弟》,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与还原了一个底层人物如何改变个人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与众不同,在于作者在展开底层人物命运书写的同时,将主人公置身于“乡土农村”与“军旅生活”两个题材中,并在“乡土经验”与“军旅经验”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小说最后,作者以横截面的方式在主人公即将展开的“校园生活”中戛然收尾,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未定点”和“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军旅生活 乡土 门子 题材 变奏曲 人物命运 个人命运
下载PDF
詹谷丰民国系列散文:历史与文化的双重叙事
14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18年第3期54-58,共5页
2018年刷爆朋友圈的电影《无问西东》,以民国为背景勾勒故事。电影既拍出了近代中国的苦难,更拍出了当时的人们在风雨飘摇中始终坚守初心的民族风骨。
关键词 双重叙事 民国 文化 历史 散文 近代中国 电影 故事
下载PDF
《已卯年的雨雪》:血火烽烟中的抒情话语和人性救赎
15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18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日本民众也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时“武士道”精神裹胁下的Et本青年,充当了军国主义扩张的工具,很... 在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日本民众也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时“武士道”精神裹胁下的Et本青年,充当了军国主义扩张的工具,很多人的生命被无情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话语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救赎 人性 中国抗日战争 30年代 中国人民
下载PDF
《铜钵盂》:以微观叙事书写中国经验
16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18年第8期57-61,共5页
郭小东的皇皇巨著《铜钵盂》,展现了百年来潮汕地域中的家族变迁史,凸现了一系列风云际会的历史人物,让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浮出水面。整部小说中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呈现出家族史、地域史和民族史等几段或隐或现、或明或暗的复调叙... 郭小东的皇皇巨著《铜钵盂》,展现了百年来潮汕地域中的家族变迁史,凸现了一系列风云际会的历史人物,让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浮出水面。整部小说中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呈现出家族史、地域史和民族史等几段或隐或现、或明或暗的复调叙事,家国大义、民族气节、契约精神等全都跃然纸上。可以说,郭小东为我们介绍和揭示的不仅是一个地域、一段家族往事、抑或是一串族群记忆,更是中国百年来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变迁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验 复调叙事 书写 微观 历史人物 家族史 民族气节
下载PDF
城乡冲突里中国儿童的精神成长史——论曾小春的儿童小说创作
17
作者 曾海津 《南腔北调》 2020年第6期90-96,共7页
曾小春是我国十分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坚持在业余时间创作儿童文学20余年,几乎每写出一篇作品就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响,特别是,他的儿童小说作品集《公元前的桃花》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曾小春7岁时就开始为队... 曾小春是我国十分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坚持在业余时间创作儿童文学20余年,几乎每写出一篇作品就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响,特别是,他的儿童小说作品集《公元前的桃花》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曾小春7岁时就开始为队里牧牛,少年的他经常去远山割草砍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小说 城乡冲突 曾小春 中国作家协会 儿童文学 成长史 业余时间
下载PDF
重塑家园——莫言小说《红高粱》与《生死疲劳》的比较分析
18
作者 曾海津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4-37,共4页
莫言的小说多依托"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然而在不同的作品中,这片沉默而厚重的土地上不仅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也被莫言寄予了不尽相同的精神内蕴。从莫言的《红高粱》和《生死疲劳》这两部相隔二十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叙事风... 莫言的小说多依托"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然而在不同的作品中,这片沉默而厚重的土地上不仅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也被莫言寄予了不尽相同的精神内蕴。从莫言的《红高粱》和《生死疲劳》这两部相隔二十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叙事风格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生死疲劳》从"精神家园"到"现实家园"的转变绝不是一种"下降"或"倒退",而是他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立场的又一实质性的大步前进,也是他始终保持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家园 现实家园 虚构叙述 悲悯意识
下载PDF
散文的在场:历史与文化的双重叙事——评詹谷丰民国系列散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海津 《广州文艺》 2018年第10期147-154,共8页
林贤治曾说:"散文面对大地和事实,诗歌面对神袛和天空。"(1)事实上,作为历来最易被忽视的文体,散文一直是一种尴尬的存在。诗歌、小说乃至戏剧都有它独自的热闹,唯独散文一直不冷不淡。虽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余秋雨热",散... 林贤治曾说:"散文面对大地和事实,诗歌面对神袛和天空。"(1)事实上,作为历来最易被忽视的文体,散文一直是一种尴尬的存在。诗歌、小说乃至戏剧都有它独自的热闹,唯独散文一直不冷不淡。虽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余秋雨热",散文曾掀起一股"新浪潮",但比起小说和诗歌的热闹来,这些委实算不了什么。如此,今天仍愿持守散文创作的人不可不说是凤毛麟角、弥足珍贵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双重叙事 民国 文化 历史 在场 九十年代 林贤治
原文传递
云游的心迹
20
作者 曾海津 《作品》 2010年第7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天空 纯洁 穿过 守望者 湍流 诗歌 遥感 柚子 鸣声 奇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