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曾海辉 区正红 +1 位作者 燕铁斌 金冬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目的:比较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53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第1期康复组(27例)和第2期康复组(26例),分别测量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的膝关节ROM,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 目的:比较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53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第1期康复组(27例)和第2期康复组(26例),分别测量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的膝关节ROM,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及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及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对改善膝部骨折术后ROM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膝部骨折 关节活动范围 膝关节活动障碍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曾海辉 伍少玲 +2 位作者 黄利荣 马超 金冬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6-847,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加康复训练对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量表和B... 目的:探讨针刺加康复训练对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其患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痉挛程度均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能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痉挛 脑卒中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和非急性期康复疗效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曾海辉 燕铁斌 黄利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以及运动功能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 D L) 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脑卒中患者116 例,分别采用 Fugl- Meyer 和 Barthel 指数评定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以及运动功能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 D L) 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脑卒中患者116 例,分别采用 Fugl- Meyer 和 Barthel 指数评定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运动功能和 A D L 能力。结果:①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 A D L 能力的疗效显著( 除洗澡项 P= 0 .002 ,其他 P< 0 .001) 。②急性康复组在 A D L 总分和平地行走项得分, Fugl- Meyer 评定中的腕手、下肢项得分均高于非急性康复组, P< 0 .05 。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 A D L 能力呈正相关。结论:不论是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正规的康复治疗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 A D L 能力,但急性期康复的疗效优于非急性期组。治疗过程中可依据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 A D L 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中风 急性期 非急性期 疗效
下载PDF
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海辉 伍少玲 +2 位作者 马超 燕铁斌 黄利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6-53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预后的因素及其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121例,根据其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基本自理组和非自理组。对可能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及预后的11项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和Log...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预后的因素及其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121例,根据其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基本自理组和非自理组。对可能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及预后的11项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上述因素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变量为:年龄(P<0.05)和多发性卒中(P<0.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变量为:年龄(P=0.05)、病灶部位(P<0.05)和多发性卒中(P<0.05)。结论:年龄、病灶部位、多发性卒中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可协助判断预后并为康复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预后 康复
下载PDF
针刺疗法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曾海辉 马超 +2 位作者 伍少玲 金冬梅 黄利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评定,观察针刺疗法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两组患...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评定,观察针刺疗法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脑卒中的性质、病程和吞咽障碍的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在给予针刺治疗后吞咽能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
下载PDF
针刺结合火罐疗法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曾海辉 伍少玲 +2 位作者 黄利荣 马超 肖秀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经针刺结合火罐疗法治疗后疼痛指数的变化及其干预效果,并与电脑中频结合超短波疗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康复医学科2003-03/10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7例,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 目的:观察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经针刺结合火罐疗法治疗后疼痛指数的变化及其干预效果,并与电脑中频结合超短波疗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康复医学科2003-03/10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7例,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①治疗组选取腰部夹脊穴、膀胱经穴3~5穴,结合委中穴,用5.0cm30号不锈钢毫针刺入穴位1寸左右,以酸、胀、重得气为度。留针30min,其间运针一两次;出针后用玻璃火罐4~6个拔腰部阿是穴,留罐20min。针刺、拔罐疗法1次/d,共治疗20d。②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结合超短波对腰部进行治疗,1次/d,20min/次,共治疗20d。在治疗前后分别行疼痛指数(0~10代表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评定,在治疗后行干预效果评定。显著好转为腰酸、腰痛消失,无晨间痛,可以从事普通工作及家务劳动;好转为腰酸、腰痛及晨间痛明显减轻,或其中1项症状消失;无效为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结果:67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犤(2.88±2.07,4.03±2.16);(7.00±1.79,6.82±1.89);(t=10.72,9.27,P<0.01)犦。②治疗后的干预效果比较:治疗组34例患者治疗后显著好转、好转及无效分别为19,12和3例;对照组33例患者分别为8,19和6例,治疗组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05,P<0.05)。结论:针刺结合火罐疗法及电脑中频结合超短波治疗均能减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但针刺结合火罐疗法的干预效果更优。针刺结合拔罐疗法能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促进腰肌劳损病灶尽快得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拔罐 扭伤和劳损 疼痛 慢性腰肌劳损 疼痛指数 火罐疗法 患者 针刺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下载PDF
关节松动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曾海辉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16-218,共3页
关节松动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对照研究曾海辉1燕铁斌1关节松动手法(jointmobilization)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巧之一,具有手法轻柔、针对性强、显效快、病人易接受等特点〔1〕。近年来国内已有临... 关节松动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对照研究曾海辉1燕铁斌1关节松动手法(jointmobilization)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巧之一,具有手法轻柔、针对性强、显效快、病人易接受等特点〔1〕。近年来国内已有临床应用报告〔2〕,我科自199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康复 关节松动手法
下载PDF
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海辉 金冬梅 +2 位作者 马超 黄利荣 陈建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1-522,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截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5例截瘫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治疗时间:每天1次,每次1h,平均治疗天数为30.01±10.70d。在患者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测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将治疗前后的Bart...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截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5例截瘫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治疗时间:每天1次,每次1h,平均治疗天数为30.01±10.70d。在患者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测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将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65例截瘫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康复治疗对于提高截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截瘫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膝关节韧带断裂重建术后的早期康复干预:与非系统康复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海辉 曹玉灵 +2 位作者 元建鹏 金冬梅 区正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病房2001-04/2003-10收治膝关节韧带断裂患者68例。①实验组38例,术后第3天起进行屈膝<90°的膝关节连续被动运动;术后疼痛...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病房2001-04/2003-10收治膝关节韧带断裂患者68例。①实验组38例,术后第3天起进行屈膝<90°的膝关节连续被动运动;术后疼痛减轻时,对前后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分别进行月国绳肌或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7d,分别进行股四头肌或月国绳肌肌力训练,3次/d,10min/次;出院后活动型膝支具保护半年。②对照组30例,术后无正规的康复治疗,患者出院时予活动型膝支具保护半年。③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半年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关节稳定性和膝关节的活动度。自拟疗效评价标准为优:无主诉疼痛,关节稳定,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良:轻度疼痛,偶有关节不稳定,但上下楼无明显困难者,屈伸膝受限<10°;可:中度疼痛,膝关节不稳定,上下楼困难,屈伸膝受限>10°。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实验组38例患者中,疗效优20例,良12例,一般6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疗效优6例,良14例,一般10例。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86,P<0.05)。结论: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早期进行膝关节的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膝关节周围肌肉以增强其肌力,以及术后给予膝部保护,不仅可以减轻疼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以及减少膝关节的活动受限,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康复
下载PDF
关节松动手法对颈椎生理弧度改善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海辉 罗志云 黄利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生理弧度 关节松动手法 康复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对关节松动手法与传统手法治疗的接受率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海辉 伍少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114-7115,共2页
目的:关节松动手法应用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治疗已多年以对照观察的方法研究关节松动手法和传统手法对肩周炎治疗作用的不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周炎患者598例,其中251例采用传统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347例采用关节松动手... 目的:关节松动手法应用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治疗已多年以对照观察的方法研究关节松动手法和传统手法对肩周炎治疗作用的不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周炎患者598例,其中251例采用传统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347例采用关节松动手法结合超短波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对手法治疗的接受率、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及好转或痊愈的治疗次数。结果:①关节松动手法组和传统手法组,治疗接受率分别为89.05%81.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关节松动手法组的治疗次数为(30.50±6.57)次,较传统手法组犤(24.13±4.89)次犦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④治愈分别为150,101例,好转分别为159,104例。结论: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较传统手法治疗轻柔,患者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舒筋整复手法 推拿
下载PDF
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285
12
作者 金冬梅 燕铁斌 曾海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 ,为Berg平衡量表在国内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 1例脑损伤的住院患者 (病例组 )和 2 1例年龄、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参加了本研究。每一位受试者在一周内分别接... 目的 :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 ,为Berg平衡量表在国内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 1例脑损伤的住院患者 (病例组 )和 2 1例年龄、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参加了本研究。每一位受试者在一周内分别接受两次Berg平衡量表和平衡仪测试。对Berg平衡量表和平衡仪的评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来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 ;采用等级间相关系数 (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信度 ;对病例组和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的评定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Berg平衡量表的敏感度。结果 :Berg平衡量表与平衡仪测试的各个指标均呈中度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Berg平衡量表的组内信度ICC为 0 .96 8— 0 .985 ,组间信度ICC为 0 .992— 0 .998且 95 %可信区间集中 ;病例组两次测试Berg平衡量表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Berg平衡量表在用于评定平衡功能时具有很高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平衡量表 效度 信度 平衡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测试仪
下载PDF
综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马超 伍少玲 +2 位作者 曾海辉 陆士红 麦明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4-625,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康复训练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运动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应用B...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康复训练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运动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应用Berg平衡量表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用步速和步长、“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BS评分、步速和步长、TUGT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患者经综合康复训练后,其BBS评分增加为50.2±4.0,步速加快为63.2±8.7m/min,步长增加为41.8±7.5cm,TUGT时间缩短为17.2±5.8s,上述结果分别与康复训练组训练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康复训练 平衡 步行
下载PDF
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定量评定:BPM和BBS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金冬梅 燕铁斌 +1 位作者 曾海辉 谭杰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53-45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在平衡功能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为21例。对每一位受试者先给予一次平衡测试仪(balanceperformancemonitor,BPM)测试,BPM测试分别在... 目的:分析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在平衡功能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为21例。对每一位受试者先给予一次平衡测试仪(balanceperformancemonitor,BPM)测试,BPM测试分别在睁眼及闭眼状态下各测试两次,取其均值分析。BPM测试后稍微休息再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评定。结果:病例组BPM的重心分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三个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BBS测试总分、静态总分和动态总分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动态平衡功能的改变较静态平衡功能的改变更明显。两组之间BPM和BBS的各个测试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BPM和BBS是评定平衡功能的理想工具,BBS较BPM的应用更为方便。②与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相比,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平衡功能 定量评定 BPM BBS 对照研究 脑卒中 脑外伤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曹玉灵 马超 +3 位作者 伍少玲 曾海辉 许俭兴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以及痉挛分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理...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以及痉挛分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治疗组患者加予规范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所有病例共评定4次:入组时、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来评定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在入组时两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和BI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MAS评分高于同期的治疗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在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与其前一次评定时比较,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逐渐改善(P<0.001);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的FMA评分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痉挛和改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偏瘫侧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张力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作用 被引量:29
16
作者 伍少玲 马超 +1 位作者 曾海辉 麦明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减重量步行训练(BWSTT)和传统神经发育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的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0%BWS组、0%BW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组后,30%BWS组患者予30%初始减重量加电动跑台,0%BWS组患者予无减... 目的:观察不同减重量步行训练(BWSTT)和传统神经发育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的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0%BWS组、0%BW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组后,30%BWS组患者予30%初始减重量加电动跑台,0%BWS组患者予无减重量加电动跑台,对照组予传统神经发育疗法训练;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5d,连续4周。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Tinetti步态评测表、步速和步长、步行距离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功能。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BBS、FAC、Tinetti、步速和步长、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0%BWS组和0%BWS组患者BBS、FAC、Tinetti、步速和步长、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30%BWS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0%BWS组(P<0.05);对照组患者BBS、FAC和步行距离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BWS组患者BBS、步速和步行距离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减重加电动跑台条件下,改善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效果最佳,无减重加电动跑台次之,传统神经发育疗法的效果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脑卒中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浸润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超 伍少玲 +1 位作者 曾海辉 肖秀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9-360,共2页
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由属于DNA病毒组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脊髓背根神经节。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与性别、季节无明显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年龄也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由属于DNA病毒组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脊髓背根神经节。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与性别、季节无明显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年龄也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个主要因素。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理疗、神经阻滞和中医疗法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均不十分理想。本研究探讨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复方倍他米松浸润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带状疱疹痛 偏振光照射 治疗方法 局部浸润 临床观察 直线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急性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薛晶晶 燕铁斌 +1 位作者 陈月桂 曾海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4-876,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及SEP的重复测试信度。方法:按FES的治疗部位将9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刺激偏瘫侧上肢组(上肢组)4例和刺激偏瘫侧下肢组(下肢组)5例。2组患者...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及SEP的重复测试信度。方法:按FES的治疗部位将9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刺激偏瘫侧上肢组(上肢组)4例和刺激偏瘫侧下肢组(下肢组)5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1次30min的患侧上肢或下肢FES治疗,刺激频率为30Hz,脉宽为0.2ms,通电/断电比为5s/5s,波升/波降为1s/1s,刺激强度为患者耐受的最大强度。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双侧上肢或下肢的SEP检测。分析双侧上肢或双侧下肢SEP检测过程中N9、N20和P40的波幅及潜伏期,并比较同一测试时间点SEP的重复检测信度。结果:2组患者2次检测的SEP值等级间相关系数(ICC)值上肢为0.989—1.000,下肢为0.832—1.000,上肢组优于下肢组。治疗前后SEP值比较,治疗后上肢组双侧N9、N20的波幅均升高,健侧N20的潜伏期缩短。下肢组患侧N9、P40的波幅和健侧P40的波幅均升高,健侧N9的波幅下降。结论:利用SEP检测脑卒中后肢体接受FES治疗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具有较高的信度,且上肢组优于下肢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体感诱发电位 脑卒中
下载PDF
氧化锌油联合酮康唑外用治疗脑卒中便失禁患者皮肤压疮 被引量:6
19
作者 区正红 马超 +3 位作者 曾海辉 任英健 黄利荣 孔容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8期3653-3653,共1页
目的观察氧化锌油联合酮康唑局部外用在脑卒中便失禁患者皮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氧化锌油联合酮康唑治疗组和金霉素软膏对照组,每组各40例,用药时间14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 目的观察氧化锌油联合酮康唑局部外用在脑卒中便失禁患者皮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氧化锌油联合酮康唑治疗组和金霉素软膏对照组,每组各40例,用药时间14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局部症状消退者12例,局部症状明显改善者26例,局部症状不变者2例,有效率为95%(28/40);对照组患者40例,局部症状消退者3例,局部症状明显改善者13例,局部症状不变者14例,局部症状恶化者10例,有效率4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氧化锌油联合酮康唑局部外用在脑卒中大便失禁患者皮肤护理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油 联合用药 酮康唑 药物外用 药物治疗 脑卒中 皮肤压疮 皮肤护理 金霉素软膏 大便失禁
下载PDF
单桥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秀红 许俭兴 +3 位作者 谭杰文 马超 黄利荣 曾海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5期644-645,共2页
目的评价患侧单桥运动和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单桥运动组17例,被动运动组15例,在运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目的评价患侧单桥运动和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单桥运动组17例,被动运动组15例,在运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测rCBF及Fugl-Meyer(FMA)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定,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种运动后即刻rCBF值比运动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单桥运动组的增高值大于被动运动组(P<0.05),rCBF增加值与FMA和BI评分的增加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7,0.689)。结论单桥运动比被动运动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病灶rCBF,且这种改善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量 单桥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