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东南盆地深层源汇系统特征及富砂性预测:以松南低凸起中段陵三段为例
1
作者 唐武 谢晓军 +3 位作者 熊连桥 曾清波 刘子玉 徐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针对琼东南盆地深层古近系扇体分布规律以及富砂性认识不清的问题,以松南低凸起中段陵三段为例,在源汇系统耦合分析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岩石学、锆石定年及平衡剖面确定物源体系及其演化;利用精细三维地震解释和古地貌刻画搬运通道类型及... 针对琼东南盆地深层古近系扇体分布规律以及富砂性认识不清的问题,以松南低凸起中段陵三段为例,在源汇系统耦合分析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岩石学、锆石定年及平衡剖面确定物源体系及其演化;利用精细三维地震解释和古地貌刻画搬运通道类型及分布;通过井-震结合厘定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规律;最后,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开展沉积体系富砂性预测。研究表明:松南低凸起为继承性古隆起,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含少量花岗闪长岩,基底年龄主要为239~250 Ma。陵水组三段沉积时期,松南低凸起中段发育一个东陡西缓的剥蚀区,面积约186 km^(2)。以分水岭为界,向西供源区面积约141 km^(2),并可进一步划分出3个次级汇水单元,发育3条自东向西发育的大型古断槽,断槽平均宽度2.88~3.23 km,平均深度0.25~0.5 km,宽深比6.4~10.3,是沉积物输送的良好通道;并在三个断槽之下识别出3个三角洲,地震剖面上顺物源方向见明显前积反射结构,垂直物源方向呈透镜状反射。此外,基于与已钻井区地震相特征类比,并结合波阻抗反演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综合预测研究区陵水组三段发育富砂三角洲,可形成良好储层,并可作为深部潜山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砂体预测 陵水组 松南低凸起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下砂岩段成藏组合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曾清波 樊太亮 +2 位作者 刘聪 李德权 曲英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4,共8页
多年勘探实践证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气源充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以油气成藏组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勘探实践,将志留系下砂岩段划分为塔中、塔东、塔河地区3个油气成藏组合,并引入边缘概率对各成... 多年勘探实践证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气源充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以油气成藏组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勘探实践,将志留系下砂岩段划分为塔中、塔东、塔河地区3个油气成藏组合,并引入边缘概率对各成藏组合内的次级成藏组合进行综合分析。塔中地区储盖条件、圈闭条件发育良好,各次级成藏组合边缘概率均很高,综合评价为Ⅰ—Ⅱ类有利勘探区;塔东地区、塔河地区圈闭条件发育良好,但储盖条件不理想,各次级成藏组合边缘概率较低,综合评价为Ⅱ—Ⅲ类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下砂岩段 油气成藏组合 边缘概率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成藏组合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清波 樊太亮 +1 位作者 高志前 孔范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5-389,420,共6页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是晚泥盆世晚期的一套海侵初期的沉积,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广泛分布,哈得逊、塔中4油田的发现证明了其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以油气成藏组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塔里木东河砂岩勘探实践,重点对塔中、塔北地区进行成藏组...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是晚泥盆世晚期的一套海侵初期的沉积,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广泛分布,哈得逊、塔中4油田的发现证明了其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以油气成藏组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塔里木东河砂岩勘探实践,重点对塔中、塔北地区进行成藏组合综合分析,并引入边缘概率对各成藏组合内的次级成藏组合的各成藏要素的叠置关系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含油气性。分析表明,塔中地区古地貌条件复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烃源岩、储层条件良好,有利区带主要围绕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2号断裂带及塔中1、中3及塔中3井一带的古潜山分布;塔北地区东河砂岩沉积受轮南古隆起控制,各种有利圈闭都围绕轮南古隆起发育,轮南古隆起东西两侧是勘探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河砂岩 油气成藏组合 边缘概率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输导体系及成藏效应 被引量:26
4
作者 魏福军 高志前 +2 位作者 樊太亮 李尧 曾清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6-273,共8页
利用地震、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对塔中地区的输导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断层、裂缝、不整合、岩溶和砂体是构成塔中地区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的基本元素。不同构造期、不同层序界面输导体系的平面分布特征和纵向演化特征显著不同。输导体系与... 利用地震、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对塔中地区的输导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断层、裂缝、不整合、岩溶和砂体是构成塔中地区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的基本元素。不同构造期、不同层序界面输导体系的平面分布特征和纵向演化特征显著不同。输导体系与烃源灶配置网络的有效性决定了塔中地区的成藏效果。区内断裂和不整合非常发育,断裂和不整合是塔中地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途径;塔中地区具有多期成烃、多运移通道、多期成藏特征,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是塔中海相油藏的主要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灶 输导系统 成藏效应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生物礁滩特征及储集体预测 被引量:32
5
作者 刘延莉 樊太亮 +2 位作者 薛艳梅 邱春光 曾清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2-565,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生物礁滩,主要包括生物礁、生屑滩和灰泥丘3种,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和高电阻率性质,在地震反射记录上有直接或间接特征。纵向上礁滩发育分为两个期次,由早期礁滩向晚期丘滩转化...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生物礁滩,主要包括生物礁、生屑滩和灰泥丘3种,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和高电阻率性质,在地震反射记录上有直接或间接特征。纵向上礁滩发育分为两个期次,由早期礁滩向晚期丘滩转化,并有向台内迁移的趋势;平面上多呈带状分布于构造发育带、断层上盘、台地边缘、古地貌凸起、台内缓坡以及地貌坡折带附近。早期礁滩主要分布于塔中1号断裂带附近的台缘相,在Z1井—TZ23井的台内低隆处见台内礁滩,偶见台内点礁(TZ35井),在地貌上发育于古凸起、台内缓坡或者地貌变化坡折带;晚期丘滩主要分布于10号断裂带附近的台缘相,在台内低隆亦见台内滩(TZ23井—Z1井),古地貌上发育于塔中凸起或台内低隆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中晚奥陶世 生物礁滩 储集体预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36
6
作者 高志前 樊太亮 +1 位作者 李岩 曾清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6,共8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3套层系中,即中—下寒武统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和泥质岩烃源岩,上寒武统—中、下奥陶统的泥质岩烃源岩和上奥陶统的台缘灰泥丘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纵向演化上受海平面升降控制,即层序体系域属性...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3套层系中,即中—下寒武统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和泥质岩烃源岩,上寒武统—中、下奥陶统的泥质岩烃源岩和上奥陶统的台缘灰泥丘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纵向演化上受海平面升降控制,即层序体系域属性不同,烃源岩发育不同;在平面分布上与古水深、沉积相密切相关。泥质类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广海陆棚—深海盆地,深海相泥质类烃源岩的形成是由于表层水体中大量生物的死亡堆积到深水环境中,由于深水缺氧,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加上远离陆地,沉积速率低,使得有机质富集;广海陆棚相泥质类烃源岩的形成与上升洋流的作用有关。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形成是受层序体系域和沉积相控制,分布于下斜坡的高位体系域或与膏盐岩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高频层序 体系域 发育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不同成因斜坡带特征与油气成藏组合 被引量:22
7
作者 樊太亮 高志前 +1 位作者 刘聪 曾清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和古斜坡控制油气富集已为勘探实践所证实。古生界广泛分布的斜坡带按其成因特点可分为3类:即地层形成期的沉积建造斜坡、构造变革改造期的侵蚀地貌斜坡和构造抬升翘倾作用形成的构造斜坡。不同类型的斜坡带发育了不同...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和古斜坡控制油气富集已为勘探实践所证实。古生界广泛分布的斜坡带按其成因特点可分为3类:即地层形成期的沉积建造斜坡、构造变革改造期的侵蚀地貌斜坡和构造抬升翘倾作用形成的构造斜坡。不同类型的斜坡带发育了不同的油气成藏组合:沉积建造斜坡带发育了以礁滩体为主要储层、致密碳酸盐岩或上奥陶统泥岩为主要盖层的成藏组合;岩溶斜坡带发育了不同层系岩溶储层(中、下奥陶统岩溶储层、上奥陶统岩溶储层和寒武系白云岩储层)与不同层系泥岩盖层(上奥陶统泥岩盖层、志留系泥岩盖层和石炭系下泥岩段盖层)构成的成藏组合;地层超覆斜坡带在志留系和上泥盆统—石炭系形成了以地层超覆圈闭为主、构造-地层(或岩性)圈闭为辅、泥岩段为盖层的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 油气成藏组合 构造作用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输导体系类型及油气成藏 被引量:28
8
作者 尹微 樊太亮 曾清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0-344,共5页
从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输导体系类型入手,将其分成断裂、输导层和不整合面等3类。首先分析以上3类输导体系的形成及输导能力。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单一输导体系并不常见,从而提出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型输导体系,它是有效的油气... 从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输导体系类型入手,将其分成断裂、输导层和不整合面等3类。首先分析以上3类输导体系的形成及输导能力。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单一输导体系并不常见,从而提出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型输导体系,它是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网络。在不同地质时期,复合型输导体系类型及其对油气的运移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同一含油气系统中,各种类型输导体系必须进行良好的时空配置才能对油气聚集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气成藏 巴楚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油气运移的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尹微 樊太亮 +1 位作者 王宏语 曾清波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5-82,共8页
影响巴楚地区油气运移的因素有断裂、不整合面及输导层。断裂是油气进行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而不整合面和输导层是油气进行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裂的3次形成期为加里东期、华力西晚期和喜山期。后两期断裂规模较大、组合样式以背冲式... 影响巴楚地区油气运移的因素有断裂、不整合面及输导层。断裂是油气进行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而不整合面和输导层是油气进行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裂的3次形成期为加里东期、华力西晚期和喜山期。后两期断裂规模较大、组合样式以背冲式为主,对油气的垂向运移、聚集成藏起到重要作用。3期较大的不整合面有T74界面、T70界面和T60界面。不整合面与上下地层之间存在3种接触关系:平行接触、削截接触和超覆接触,其中超覆接触关系具有最强大的输导能力。输导层有石炭系和志留系底部的连通砂体及下奥陶统顶部的岩溶。巴楚地区3次构造运动决定3次油气成藏,华力西晚期和喜山期的构造运动对加里东期形成的油气藏进行调整形成现今的油气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不整合面 输导层 油气运移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现今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预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聪 黄晓波 +2 位作者 樊太亮 王增香 曾清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77,共3页
裂缝性储集层是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最重要的类型,控制着奥陶系油气井的产出能力。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塔中地区奥陶系进行了现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根据格里菲斯岩石破裂准则,预测了奥陶系现今裂缝发育区带。... 裂缝性储集层是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最重要的类型,控制着奥陶系油气井的产出能力。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塔中地区奥陶系进行了现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根据格里菲斯岩石破裂准则,预测了奥陶系现今裂缝发育区带。通过统计奥陶系单井裂缝线密度和工业油气井井位分布情况,验证用三维有限元法预测的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裂缝发育区和实际裂缝线密度统计及测井解释的裂缝发育区基本吻合,表明塔中地区现今油气成藏区带多位于构造应力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有限元 数值模拟 裂缝线密度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基于构造导向的高清似然属性在白云凹陷深层断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飞跃 王涛 +4 位作者 曾清波 宋双 白志钊 王禹诺 郭帅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白云凹陷深层断裂发育复杂。研究区位于断裂转换带,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常规的相干及其改进技术难以准确刻画研究区内断裂的展布规律,不能有效指导裂缝性储层发育区的预测。针对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采用增强断裂构造滤波和构造导向滤波... 白云凹陷深层断裂发育复杂。研究区位于断裂转换带,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常规的相干及其改进技术难以准确刻画研究区内断裂的展布规律,不能有效指导裂缝性储层发育区的预测。针对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采用增强断裂构造滤波和构造导向滤波降低背景噪声。综合利用似然属性和地震剖面确定背景噪声值,计算最大似然属性,在大断裂或者小、微断裂不同倾角、走向控制下,采用边缘增强迭代技术计算得到适用于主干断裂和微、小断裂预测的两个不同高清似然属性数据,与相干、方差及基于方差的蚂蚁体相比,其背景噪声明显降低,主干断裂分布规律清晰明确,微、小断裂发育区更加聚焦,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和地震剖面特征相一致,符合构造转换带、断裂交汇位置为裂缝密集发育区的地质认识,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断裂精细解释和圈闭落实,指导构造裂缝发育优势区优选及井位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导向滤波 最大似然属性 高清似然属性 断裂刻画 裂缝预测
下载PDF
东沙隆起珠江组生物礁类型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6
12
作者 米立军 曾清波 杨海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2期24-31,共8页
珠江组生物礁是东沙隆起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了多个油气田与含油气构造。综合古地理位置与形态,将珠江组生物礁划分为台缘礁、台内点礁、环礁、块礁及陆棚塔礁5种类型,不同类型生物礁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充填不同... 珠江组生物礁是东沙隆起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了多个油气田与含油气构造。综合古地理位置与形态,将珠江组生物礁划分为台缘礁、台内点礁、环礁、块礁及陆棚塔礁5种类型,不同类型生物礁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充填不同。平面上,台缘礁呈串珠状分布于隆起中南部台缘带,点礁、环礁、块礁呈不规则星点状分布于台地内部。古地貌背景决定了生物礁类型,台缘礁发育于早期地貌坡折上,位于油气从凹陷向隆起运移的必经之路,成藏条件最好,邻近惠州凹陷及白云凹陷的礁体是下一步勘探的突破方向。点礁、塔礁的发育受控于早期断洼的翘倾作用,规模较小,早期断洼的供烃能力尚不明确,靠近北部凹陷带的礁体是勘探的优先选择。块礁、环礁围绕台内局部隆起分布,已发现的块礁油气田位于隆起中南部的油气运移主路径上,远离该区的礁体缺乏油气来源,勘探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古地貌 成藏条件 珠江组 东沙隆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0
13
作者 曾清波 陈国俊 +4 位作者 张功成 纪沫 韩银学 郭帅 王龙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5-606,共12页
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于大陆架边缘、由物源越过陆架坡折并在陆坡沉积而形成,分布广、储层发育,其富油气性已经全球多个地区的勘探实践所证实。基于最新钻井与地震资料综合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海组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 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于大陆架边缘、由物源越过陆架坡折并在陆坡沉积而形成,分布广、储层发育,其富油气性已经全球多个地区的勘探实践所证实。基于最新钻井与地震资料综合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海组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分布与结构充填,分析了其发育的主控因素与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表明,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剖面上呈S形、斜交或叠瓦状前积结构,钻井揭示为厚层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与前三角洲泥互层沉积,平面上北东向展布于白云凹陷至鹤山凹陷一带。白云凹陷段三角洲规模相对较小,以斜交前积为主;白云南洼东段呈S形前积结构,顶积层为厚层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岩,前端深水水道与深水扇发育;南部隆起段以斜交、叠瓦状前积为主,规模较小;鹤山凹陷段以S形前积结构为主,发育大型下切谷与深水扇。晚渐新世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深水区形成了稳定的陆架坡折带,古珠江携带的充沛物源与珠海组时期相对海平面下降促使了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泥质沉积是一套中等—好的烃源岩,同时其发育也为海相泥岩带来了丰富的陆源有机质;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分布广、纵向厚度大,是深水区重要的储层类型,其前端发育的深水扇体是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三角洲 主控因素 珠海组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珠江组大型水道体系的发现与勘探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清波 吴景富 +2 位作者 赵志刚 纪沫 赵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2期48-56,共9页
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首次在珠江口盆地白云一荔湾凹陷东侧珠江组中部发现了大型深水水道体系,呈“S”型近SN向展布,北起白云凹陷东北部,经南部隆起,往南延伸进入荔湾凹陷,总长约152km,宽3.0~7.5km。受物源... 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首次在珠江口盆地白云一荔湾凹陷东侧珠江组中部发现了大型深水水道体系,呈“S”型近SN向展布,北起白云凹陷东北部,经南部隆起,往南延伸进入荔湾凹陷,总长约152km,宽3.0~7.5km。受物源远近及古地形影响,该水道在不同区段具不同的形态与沉积充填特征:北段形态相对较顺直,剖面上呈“V”型或“u”型,以垂向叠置的多期水道充填为主,钻井揭示为正旋回叠加的细砂岩;中段充填了下窄上宽的“U”型复合水道,内部可见天然堤一溢岸、水道及滑塌体;南段演化为形态弯曲的分支水道,加积充填为主,天然堤一溢岸沉积较发育,水道末端沉积了席状朵叶体。水道体系内发育优质储盖组合,经断层及底辟作用与下伏源岩沟通,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中下部水道、天然堤一溢岸中的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及上部水道、朵叶体中发育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有利勘探目标。珠江组大型水道的发现,将进一步拓宽珠江组深水沉积的勘探领域,有力椎动深水区油气勘探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体系 沉积充填 勘探目标 珠江组 深水区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早中新世台缘带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清波 张功成 +3 位作者 廖宗宝 印斌浩 王升兰 纪沫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4,共8页
基于钻井、地震资料的系统分析,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早中新世大型碳酸盐岩台缘带沿L7井、H6井及F1井一带呈环带状分布。根据斜坡结构与沉积充填特征的差异,台缘带可划分为四个区段,不同区段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东南段,位于白云凹陷... 基于钻井、地震资料的系统分析,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早中新世大型碳酸盐岩台缘带沿L7井、H6井及F1井一带呈环带状分布。根据斜坡结构与沉积充填特征的差异,台缘带可划分为四个区段,不同区段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东南段,位于白云凹陷与东沙隆起的过渡带,斜坡横向宽度大、地势陡,礁滩发育,由于下伏地层缺乏有效输导砂体沟通烃源,该段存在一定勘探风险;中南段,斜坡类型转换为断坡,斜坡宽度、高差相对减小,台缘礁滩发育,位于构造脊附近的礁滩体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西段,斜坡宽度小、坡度缓,礁的规模相对减小,生物碎屑滩较发育,应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突破目标;北段,斜坡规模小,且为背风带,礁滩相对不发育,与惠州凹陷邻接部位的小规模生物碎屑滩发育带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东沙隆起 中新世 构造特征 生物礁 生物碎屑滩 勘探潜力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17-2大气田成藏机理 被引量:43
16
作者 张功成 曾清波 +6 位作者 苏龙 杨海长 陈莹 杨东升 纪沫 吕成福 孙钰皓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4-46,共13页
陵水17-2大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深水区。该凹陷是继承性深大凹陷,面积达5 000km2,新生界最大厚度达13km。凹陷内发育始新统、下渐新统崖城组、上渐新统陵水组3套烃源岩,其中崖城组是主力烃源岩,包括煤系和海相泥岩。陵水凹陷是... 陵水17-2大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深水区。该凹陷是继承性深大凹陷,面积达5 000km2,新生界最大厚度达13km。凹陷内发育始新统、下渐新统崖城组、上渐新统陵水组3套烃源岩,其中崖城组是主力烃源岩,包括煤系和海相泥岩。陵水凹陷是高温凹陷,崖城组烃源岩底部温度可达250℃以上,烃源岩镜煤反射率可达2%~5%。开放和封闭体系的高温生烃模拟实验显示,该套烃源岩生气下限Ro值可达4.38%以上,约为4.4%,因此崖城组主体处在生气窗内,资源量近万亿立方米,是富生烃凹陷。莺歌海组—黄流组是陵水凹陷首选勘探目的层,储层主要发育于中央峡谷水道内。该峡谷长约425km、宽度3~25 km、深度270~700 m,平行于陆坡近东西走向。峡谷水道内共充填了5期次级水道,发育轴部砂、侧向加积砂、天然堤和侵蚀残余砂4类储集体,物性极好,并形成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陵水凹陷北部边缘和南部边缘发育两个串珠状分布的底辟带,类型为泥-流体底辟,南部底辟带沟通了深层崖城组烃源岩与浅层峡谷水道砂岩,崖城组生成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至水道砂体,再在水道储层内发生侧向运移,呈T型运移模型,在圈闭内形成天然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烃极限 中央峡谷水道 底辟 陵水凹陷 深水区
下载PDF
辽河滩海西部古近系油气输导体系及成藏效应
17
作者 曾清波 陈杲 《资源与产业》 2014年第3期58-65,共8页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对辽河滩海西部古近系油气输导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古近系发育连通砂体、断裂及不整合3种油气输导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砂体-断裂、不整合-砂体、不整合-断裂及砂体-断裂-不整合4类油气输导组合样式,东部...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对辽河滩海西部古近系油气输导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古近系发育连通砂体、断裂及不整合3种油气输导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砂体-断裂、不整合-砂体、不整合-断裂及砂体-断裂-不整合4类油气输导组合样式,东部陡坡带以断裂-连通砂体-不整合输导体组合为主,输导类型主要为"S"型;西部斜坡区以连通砂体-断裂输导组合为主要油气运移通道,输导类型主要为阶梯型。平面上,断裂及"构造脊"是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不同时期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存在一定差别,总体来看,海南洼陷北部生成的油气主要向笔架岭地区及海南仙鹤地区运移,而南部次洼的油气主要指向葫东斜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古近系 辽河滩海
下载PDF
三里坪水情水调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简介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清波 黄锴 +1 位作者 李岩 郑福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5,共3页
为实时监控三里坪水利枢纽的水雨情,根据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在水情水调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的选择上,经多方案比选,决定建设1个中心站(三里坪中心站)和9个遥测站;采用GSM/GPRS通信组网方式;选用NARIRSDSS100水库调度决策支持系... 为实时监控三里坪水利枢纽的水雨情,根据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在水情水调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的选择上,经多方案比选,决定建设1个中心站(三里坪中心站)和9个遥测站;采用GSM/GPRS通信组网方式;选用NARIRSDSS100水库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软件V1.0中的洪水预报模块和短期优化发电调度模块。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采集 水库调度 自动化系统 三里坪水利枢纽
下载PDF
南海北部超深水区双峰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钊 赵志刚 +6 位作者 沈怀磊 杨海长 曾清波 纪沫 蔡露露 杨东升 李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47-57,共11页
近年来南海超深水区的油气勘探随着陵水18气田的发现而日益受到关注。双峰盆地位于南海北部超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以南。盆地基底主体为洋壳,分3个次级坳陷。双峰盆地内沉积地层以新近系为主;古近系发育局限,其下渐新统地层不均... 近年来南海超深水区的油气勘探随着陵水18气田的发现而日益受到关注。双峰盆地位于南海北部超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以南。盆地基底主体为洋壳,分3个次级坳陷。双峰盆地内沉积地层以新近系为主;古近系发育局限,其下渐新统地层不均匀分布于双峰盆地周缘。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中的新南海扩张作用是双峰盆地结构及沉积充填的主要成因。双峰盆地是在新南海洋壳上形成的沉积盆地,作为新南海扩张的西北端,双峰盆地的演化分为前洋壳期、洋壳形成期、洋壳拗陷期3个阶段。早渐新世前洋壳期,双峰盆地尚未形成,古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整体受陆缘断拗作用控制;从32 Ma开始受新南海扩张作用双峰盆地进入洋壳形成期,盆地由东向西呈"剪刀式"扩张并初步形成;23.8 Ma时期,西北次海盆受到西南次海盆扩张和中西沙稳定地块的限制停止扩张,双峰盆地进入洋壳拗陷期,稳定沉积大套下中新统—第四系海相地层,期间在16.5 Ma新南海扩张整体停止。双峰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一方面洋壳扩张期在渐新统发育的陆源海相烃源岩指标较好;另一方面在洋壳拗陷期盆地西缘发育的双峰深水扇带来乐东扇—中央峡谷水道优良的砂岩储集体,加之盆地良好的构造与岩性-地层圈闭条件、厚层海相泥岩盖层以及高地温梯度,有利于油气的成藏,双峰盆地以双西南坳陷为代表是南海超深水领域有利的油气勘探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区 双峰盆地 构造演化 洋壳 新南海扩张 深水扇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系沉积体系的东西差异及对烃源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莹 韩银学 +5 位作者 边立曾 曾清波 郭帅 纪沫 杨东升 王龙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8-1037,共10页
为了从机制上解释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差别大的原因,从盆地结构、物源体系和沉积充填等基础地质条件出发研究两个盆地深水区的成盆、成烃条件,重点聚焦于古近系主要烃源岩发育时期的沉积充填特征,探索... 为了从机制上解释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差别大的原因,从盆地结构、物源体系和沉积充填等基础地质条件出发研究两个盆地深水区的成盆、成烃条件,重点聚焦于古近系主要烃源岩发育时期的沉积充填特征,探索其烃源分布模式,为客观评价南海北部深水区资源潜力提供参考。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早渐新世的沉积体系构成差异大,与当时的盆地结构和物源背景的差别有关。早渐新世是南海北部深水区主力烃源发育期,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为断-坳结构,深水区白云、荔湾凹陷分别具有各自统一的沉积、沉降中心,接受周缘隆起带和盆外古珠江水系的大型物源注入,在海湾环境下发育大型三角洲体系;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为断陷结构,在南北两侧台阶和中央低地发育多排具有一定分隔性的小凹陷群,受海南岛南部水系和越南秋盆河水系等短程物源的影响下,在封闭-半封闭海湾环境里发育障壁海岸体系和一系列小型三角洲。由于沉积体系控制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从沉积体系构成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两个盆地深水区烃源分布模式的特点和有利烃源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烃源岩 三角洲-海湾体系 物源体系 盆地结构 沉积体系 古近系 南海北部深水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