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竺可桢的“伊利诺伊岁月”——早期留美教育经历及其回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点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25,共20页
1910—1913年,竺可桢作为“庚款留学生”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求学,这构成了他人生中独特的“伊利诺伊岁月”。基于竺可桢就读该校期间的成绩单,文章对他留美早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具体而全面的重建,主要展示了他三年中所修读的课程和这些... 1910—1913年,竺可桢作为“庚款留学生”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求学,这构成了他人生中独特的“伊利诺伊岁月”。基于竺可桢就读该校期间的成绩单,文章对他留美早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具体而全面的重建,主要展示了他三年中所修读的课程和这些课程的详细信息。作为一个农学专业的本科生,竺可桢的学业十分忙碌,但表现得并不出众,有些课程的成绩还较差;但这些课程的学习仍构筑了他日后踏足气象学领域的知识基础,对他后来的人生有直接影响。这些新史料的发现,有助于更丰满地刻画竺可桢这位学术大家的历史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可桢 伊利诺伊大学 成绩单 庚款留学生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能替代科学家吗?——再思STS的一场论战 被引量:2
2
作者 曾点 《哲学分析》 2023年第1期159-171,199,共14页
“科学发现”是人工智能技术实践的重要领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方面产生的显著成果为依据,认知科学哲学家批驳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论战。在论战中,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集中阐述了他们对“人工智能... “科学发现”是人工智能技术实践的重要领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方面产生的显著成果为依据,认知科学哲学家批驳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论战。在论战中,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集中阐述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是否能作出科学发现”的看法,并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内在本质及其限度,特别是批判了“社会性”的缺位。这些思想资源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但对于构画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社会学 人工智能 计算论 科学发现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态势与思考
3
作者 王新 曾点 金俊开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第3期71-81,共11页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大量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聚焦"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主题,集聚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多...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大量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聚焦"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主题,集聚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多维探讨新局势下科学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与新挑战,明晰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推进后疫情时代科学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科学文化论坛 后疫情时代
下载PDF
从小说《信号员》看维多利亚时代的技术文化
4
作者 曾点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第3期58-67,共10页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英国的"黄金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度发达的技术。可以说,技术是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之一。但是,在这个时代,技术不仅是一种外在性的现象,也是一种内...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英国的"黄金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度发达的技术。可以说,技术是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之一。但是,在这个时代,技术不仅是一种外在性的现象,也是一种内在性的文化。本文以维多利亚时代铁路大发展作为背景,通过解读狄更斯的短篇小说《信号员》,从技术社会史的视角展开对这种技术文化的分析。作者认为技术在维多利亚时代呈现了高度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渗透到了人的内心深处。与此同时,在这个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技术文化又反过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文化 维多利亚时代 狄更斯《信号员》
下载PDF
马远水图意象再探
5
作者 曾点 《中国书画》 2016年第2期16-21,共6页
关于南宋马远的研究,最迟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台湾叶思芬《南宋马远山水画研究》、高辉阳《马远绘画之研究》、徐书城《马远、夏圭和南宋院体山水画》等一批文论相继发表,因董其昌"南北宗论"而被归入北宗、象征"野狐禅"鼻祖的... 关于南宋马远的研究,最迟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台湾叶思芬《南宋马远山水画研究》、高辉阳《马远绘画之研究》、徐书城《马远、夏圭和南宋院体山水画》等一批文论相继发表,因董其昌"南北宗论"而被归入北宗、象征"野狐禅"鼻祖的马远重新进入研究视野,这些研究旨在强调截景风格的独特魅力,批判南北分宗和残山剩水论。随后又有张蔷《马远的画》、蒲松年《马远》、傅伯星《让马远走出历史》等对其绘画成就的讨论,重视马远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开启对南宋绘画艺术研究的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远 南北宗 夏圭 院体 徐书城 艺术研究 水图 张蔷 黄河逆流 课徒
下载PDF
STS的发展图景及其展望——4S协会前主席迈克尔·林奇专访 被引量:3
6
作者 曾点 洪伟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1-1288,1421,共9页
2015年9月,康奈尔大学STS系(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Studies,Cornell University)资深教授、4S协会(The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前主席、旗舰期刊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原主编迈克尔·林奇(... 2015年9月,康奈尔大学STS系(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Studies,Cornell University)资深教授、4S协会(The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前主席、旗舰期刊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原主编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访问清华大学,在第一届清华大学STS工作坊主讲"Life Science and Society"课程。课程结束后,针对林奇教授本人的学术思想,和整个STS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图景,本文作者对林奇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此后,又与林奇教授进行了进一步沟通。本文由此专访的文字稿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林奇 STS 科学社会学 SSK 科学的社会研究
原文传递
技术哲学在STS中的遗产——与芬伯格对谈 被引量:2
7
作者 曾点 高璐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安德鲁·芬伯格(Andrew Feenberg)是美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他师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专注于以社会批判理论(Theory of Social Critique)来研究技术及相关社会议... 安德鲁·芬伯格(Andrew Feenberg)是美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他师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专注于以社会批判理论(Theory of Social Critique)来研究技术及相关社会议题,在中国与国际哲学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芬伯格以他丰富的个人经历见证了技术哲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历程。2017年的4S会议(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nnual Meeting)期间,作者与他进行了一次对谈。对谈中,芬伯格一方面梳理了自己与学术相融合的人生,还对技术哲学在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伯格 技术哲学 STS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地方性知识的两套逻辑——与劳斯教授笔谈 被引量:7
8
作者 曾点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8,共8页
地方性知识是科学实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原生于阐释人类学,但又表达出与之不同的内涵。本文从科学实践哲学家劳斯与阐释人类学家格尔茨讨论地方性知识的具体语境出发,展现出地方性知识的两套不同逻辑。然后,结合劳斯本人给本文作... 地方性知识是科学实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原生于阐释人类学,但又表达出与之不同的内涵。本文从科学实践哲学家劳斯与阐释人类学家格尔茨讨论地方性知识的具体语境出发,展现出地方性知识的两套不同逻辑。然后,结合劳斯本人给本文作者的回应,深入挖掘了这两套逻辑背后隐藏的元逻辑。本文认为,科学实践哲学与阐释人类学使用地方性知识的不同方式描画了人与世界之间不同的沟通模式,表征了一元论与二元论两个不同的哲学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劳斯 格尔茨 实践 阐释
原文传递
从“科学研究纲领”到“科学研究传统”——劳丹的非本质主义哲学观 被引量:4
9
作者 曾点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6,共5页
劳丹的"科学研究传统"及其与"范式"和"科学研究纲领"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范式"和"科学研究纲领"根本上未摆脱本质主义,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科... 劳丹的"科学研究传统"及其与"范式"和"科学研究纲领"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范式"和"科学研究纲领"根本上未摆脱本质主义,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科学研究传统"表达了一种非本质主义的哲学观。这不仅使劳丹回避了库恩和拉卡托斯所遭遇的困难,而且为科学哲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就全面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而言,思考与"科学研究传统"相关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传统 劳丹 科学研究纲领 非本质主义
原文传递
赵元任的哈佛大学成绩单——兼论其中的“科学史”课程
10
作者 曾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4-189,208,共17页
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于1910年夏通过考试取得了庚款留美生的资格,随即赴美留学,并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关于赵元任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他在美留学时的学习情况仍不十分清晰。赵... 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于1910年夏通过考试取得了庚款留美生的资格,随即赴美留学,并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关于赵元任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他在美留学时的学习情况仍不十分清晰。赵元任的哈佛大学成绩单表明,他在美留学期间,不仅学习了大量人文课程,而且学习了很多科学即科学史课程,这使赵元任具有了极为全面深厚的科学素养。赵元任把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融汇贯通,把科学作为构建人文文化的重要资源,因此,他享有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元任 哈佛大学 科学史 萨顿 两种文化
原文传递
重拾现代性:与史蒂文·夏平再谈《利维坦与空气泵》
11
作者 曾点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6,共9页
1985年,史蒂文·夏平和西蒙·沙弗合著的《利维坦与空气泵》出版,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之久。该书对于STS而言,有着极为重大的学术意义,更能勾连起一段学术史。本文结合本文作者近期与夏平教授的学术通信,基于学术界对这本书之学术... 1985年,史蒂文·夏平和西蒙·沙弗合著的《利维坦与空气泵》出版,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之久。该书对于STS而言,有着极为重大的学术意义,更能勾连起一段学术史。本文结合本文作者近期与夏平教授的学术通信,基于学术界对这本书之学术定位的传统讨论,以"现代性"为指向,对拓展对该书的阅读可能性和研究价值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认为,从《利维坦与空气泵》围绕"霍布斯-玻意耳争论"所呈现的历史出发,该书的现代性意义值得进一步开发,而这将突破一直以来STS对该书的习惯性阅读,也是发扬STS跨学科特色并增强其学术生命力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与空气泵》 夏平 现代性 “爱丁堡学派” STS
原文传递
晚清学人对伽利略的科学史书写
12
作者 曾点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78,共6页
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为普罗大众所熟知。在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的文字中,他零星地出场过,但随即销声匿迹。直到19世纪后期,基于晚清学人对他的科学史叙事,他才真正被中国的知识阶层所接受。同时,通过书写科学史中的伽利略,他... 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为普罗大众所熟知。在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的文字中,他零星地出场过,但随即销声匿迹。直到19世纪后期,基于晚清学人对他的科学史叙事,他才真正被中国的知识阶层所接受。同时,通过书写科学史中的伽利略,他身上附着的科学知识被介绍到了中国,并得以传播,构成了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学的一种独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利略 科学史 《畴人传四编》 西学东渐
原文传递
天文与中国古代的计时制度
13
作者 曾点 《天文爱好者》 2020年第5期80-82,共3页
天文学看起来高大上,似乎离普通人的曰常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天文学知识一直以极为隐秘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计时规则了。中国古代的计时制度内含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时间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令... 天文学看起来高大上,似乎离普通人的曰常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天文学知识一直以极为隐秘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计时规则了。中国古代的计时制度内含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时间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令人困扰的重要问题。它触不着、看不见、听不到,却又能被人所感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看见河水流过,一去不返,于是感慨时间的流逝不止。可见,时间必须依托于具体的形象载体才能被理解,正如孔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河流时,感慨时间逝去那样。而计时方法和制度乃是借助天体运动的规律和计时仪器,使时间能够被观测和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时仪器 天体运动 形象载体 逝者如斯夫 计时方法 奔腾不息 天文学 普通人
原文传递
《利维坦与全气泵》和爱丁堡学派
14
作者 曾点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6期23-24,共2页
1985年,《利维坦与空气泵》这本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出版。学术界对于《利维坦与空气泵》一书的学术定位几乎已有定论,即该书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简称SSK)的科学史实践。
关键词 科学知识社会学 空气泵 爱丁堡学派 著作出版 学术定位 利维坦 科学史
原文传递
测量天文律动:中国古代计时器时器
15
作者 曾点 《天文爱好者》 2020年第7期77-80,共4页
时间的背后隐藏着宇宙运动的奥秘,这使得计时与天文学之间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结,而计时制度则集中反映了人类所掌握的计时知识换句话说,计时制度实质上总结了天文律动的节奏,并将之引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得到... 时间的背后隐藏着宇宙运动的奥秘,这使得计时与天文学之间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结,而计时制度则集中反映了人类所掌握的计时知识换句话说,计时制度实质上总结了天文律动的节奏,并将之引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得到了十分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运动 律动 中国古代社会 天文 计时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我的“猪”爸爸
16
作者 曾点 《东方艺术》 2006年第20期86-87,共2页
  我的老爹,作为父亲,实在与"称职"相去甚远.但是感谢上帝,他多少还算一个好爸爸.童年的一句戏称,"老猪"一词便作为代号流传了下来.……
关键词 我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