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碳复合材料MoSi_2/SiC涂层在动态氧化环境下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曾燮榕 李贺军 +1 位作者 李龙 李爱兰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了考察MoSi2/SiC防氧化涂层体系在动态氧化环境下的防护能力,对碳/碳复合材料MoSi2/SiC涂层试样在1100~1500℃下进行了高温燃气高质流冲刷环境下的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100~1500℃的燃气动态环境下,具有稳定的氧化失重速率,氧...  为了考察MoSi2/SiC防氧化涂层体系在动态氧化环境下的防护能力,对碳/碳复合材料MoSi2/SiC涂层试样在1100~1500℃下进行了高温燃气高质流冲刷环境下的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100~1500℃的燃气动态环境下,具有稳定的氧化失重速率,氧化失重曲线近似呈直线关系,氧化失重和氧化失重速率均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现出该涂层抗高质流冲刷和氧化的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该温度区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具有更优异的抗氧化和抗高质流冲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SiC涂层 性能 碳/碳复合材料 氧化 防护 抗氧化涂层 碳化硅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 MoSi_2 涂层的防氧化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曾燮榕 郑长卿 +1 位作者 李贺军 杨峥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40,共4页
研究了碳/碳复合材料MoSi2防氧化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MoSi2涂层系统具有1500℃长时间防氧化作用,在1500℃时,带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长时间氧化失重速率稳定在2.43×10-5g/m2·s,242... 研究了碳/碳复合材料MoSi2防氧化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MoSi2涂层系统具有1500℃长时间防氧化作用,在1500℃时,带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长时间氧化失重速率稳定在2.43×10-5g/m2·s,242小时的氧化失重为0.57%,该质量损失表现为涂层系统自身蒸发损耗;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 复合材料 涂层 防氧化 二硅化钼
下载PDF
防止 C/C 复合材料氧化的 MoSi_2/SiC 双相涂层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1 位作者 李贺军 郑长卿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由固相扩散—浸渗处理制备了防止碳/碳复合材料氧化的MoSi2/SiC双相涂层。通过对涂层的结构、成份以及氧化机理的研究表明,MoSi2/SiC双相涂层由内层为β-SiC和外层为MoSi2/SiC双相层构成,具有优异的... 由固相扩散—浸渗处理制备了防止碳/碳复合材料氧化的MoSi2/SiC双相涂层。通过对涂层的结构、成份以及氧化机理的研究表明,MoSi2/SiC双相涂层由内层为β-SiC和外层为MoSi2/SiC双相层构成,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 复合材料 抗氧化 涂层 二氧化钼 碳化硅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MoSi_2-SiC复相陶瓷涂层及其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53
4
作者 曾燮榕 李贺军 杨峥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5,共8页
对MoSi2-SiC复相陶瓷涂层的显微形貌、相组成及成分进行了观察与分析,考察并研究了有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在1650℃以下温度的等温氧化性能,以及涂层的结构与组成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阐明了涂层的抗氧化过程及机理,并... 对MoSi2-SiC复相陶瓷涂层的显微形貌、相组成及成分进行了观察与分析,考察并研究了有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在1650℃以下温度的等温氧化性能,以及涂层的结构与组成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阐明了涂层的抗氧化过程及机理,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的涂层结构.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表面MoSi2-SiC复相陶瓷涂层 抗氧化机制 二硅化钼 碳化硅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防护涂层的抗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曾燮榕 李贺军 +2 位作者 张建国 侯晏红 杨峥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2-45,共4页
对碳 /碳复合材料 Mo Si2 - Si C复相陶瓷抗氧化涂层在 1 650℃以下温度的等温氧化动力学、以及涂层的结构与组成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阐明了涂层的抗氧化过程及机理。通过对涂层的显微形貌、相组成及成分的观察与分析 ,进一... 对碳 /碳复合材料 Mo Si2 - Si C复相陶瓷抗氧化涂层在 1 650℃以下温度的等温氧化动力学、以及涂层的结构与组成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阐明了涂层的抗氧化过程及机理。通过对涂层的显微形貌、相组成及成分的观察与分析 ,进一步提出了合理的涂层结构。结果表明 ,碳 /碳复合材料 Mo Si2 - Si C复相陶瓷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取决于氧在涂层中的扩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抗氧化 SiC陶瓷涂层
下载PDF
MoSi_2-SiC抗氧化涂层对碳/碳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燮榕 李贺军 +3 位作者 侯晏红 张建国 单玲 陈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49,共4页
在 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 Mo Si2 - Si C抗氧化涂层 ,分析了涂层工艺对 C/C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测试了材料的室温弯曲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该工艺在 C/C复合材料表面生成抗氧化涂层的同时 ,基材内部的层间和纤维束界面 ,以及孔隙周围... 在 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 Mo Si2 - Si C抗氧化涂层 ,分析了涂层工艺对 C/C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测试了材料的室温弯曲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该工艺在 C/C复合材料表面生成抗氧化涂层的同时 ,基材内部的层间和纤维束界面 ,以及孔隙周围也被硅化。C/C复合材料经涂层工艺处理后 ,弯曲断裂行为发生改变 ,弯曲强度明显升高 ,塑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抗氧化涂层 弯曲性能 MoSi2-SiC
下载PDF
表面硅化对C/C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曾燮榕 李贺军 +1 位作者 杨峥 康沫狂 《金属热处理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2期64-67,共4页
采用表面固相渗硅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涂层和C/C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硅化反应时间对C/C复合材料的SiC涂层厚度影响不大 ;C/C复合材料组织中热解碳基体与碳纤维相比 ,更易与Si反应生成Si... 采用表面固相渗硅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涂层和C/C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硅化反应时间对C/C复合材料的SiC涂层厚度影响不大 ;C/C复合材料组织中热解碳基体与碳纤维相比 ,更易与Si反应生成SiC ,说明碳纤维的稳定性高于热解碳 ,Si通过界面和材料缺陷扩散深入基体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涂层 碳化硅 组织 表面硅化
下载PDF
氧化锆纳米晶微粉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曾燮榕 杨峰 +1 位作者 陈大明 康沫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56-358,共3页
本文就ZrO2(Y2O3)纳米晶粒子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普通无机盐的水溶胶过程,能够制备粒径为数十至数个纳米的粉体.制备的粉体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通过选择溶胶过程中前驱反应物浓度值,可以有效地控... 本文就ZrO2(Y2O3)纳米晶粒子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普通无机盐的水溶胶过程,能够制备粒径为数十至数个纳米的粉体.制备的粉体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通过选择溶胶过程中前驱反应物浓度值,可以有效地控制纳米晶粒子的粒径.所制备的ZrO2(Y2O3)纳米晶粒子的最小粒径为6nm,该值取决于溶胶中胶体粒子的临界形核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粒子 氧化锆 陶瓷 制备 粒径
下载PDF
NH_4Cl电解质对Y-TZP陶瓷粉体团聚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2 位作者 郑长卿 康沫狂 陈大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0-723,共4页
研究了用共沉淀法在沉淀反应溶液中NH4Cl电解质含量对YTZP陶瓷粉体团聚状态的影响和粉体的烧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NH4Cl含量会造成粉体的团聚;但高于某浓度值后,NH4Cl将显著改善粉体的团聚状态,使粉体团... 研究了用共沉淀法在沉淀反应溶液中NH4Cl电解质含量对YTZP陶瓷粉体团聚状态的影响和粉体的烧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NH4Cl含量会造成粉体的团聚;但高于某浓度值后,NH4Cl将显著改善粉体的团聚状态,使粉体团聚强度降低、团聚体尺寸减小和烧结性能提高。在沉淀反应溶液中加入适量NH4Cl电解质,将起到分散剂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粉体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相 氧化锆 团聚状态 陶瓷粉体 电解质 NH4CL
下载PDF
微波辅助化学气相渗透法快速制备C/C复合材料(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燮榕 邹继兆 +3 位作者 钱海霞 熊信柏 黎晓华 谢盛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炭毡为预制体,甲烷为炭源前驱体,沉积温度为1000℃~1150℃的工艺条件下,从温度梯度,密度梯度和沉积动力学方面,研究了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微波热解CVI工艺特点,分析了微波热解CVI工艺的沉积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微波热解CVI工艺可制... 以炭毡为预制体,甲烷为炭源前驱体,沉积温度为1000℃~1150℃的工艺条件下,从温度梯度,密度梯度和沉积动力学方面,研究了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微波热解CVI工艺特点,分析了微波热解CVI工艺的沉积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微波热解CVI工艺可制备出体积密度为1.84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平均致密化速率达0.063g.cm-.3h-1。温度梯度的存在,使预制体实现了从内至外逐步沉积;微波的引入,增加了纤维表面的有效活性点,提高了表面反应速率;微波对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渗透 热解 扩散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粒径对氧化锆纳米粒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1 位作者 康沫狂 郑长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对粒径在58~10nm范围内不同粒度的纯ZrO2粒子进行了喇曼散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粒子的点阵结构受表面效应的影响,表面效应将进一步引起ZrO2粒子点阵结构变化。在室温下,ZrO2粒子由单斜相向四方相转变的临界直径为15nm。
关键词 二氧化锆 喇曼光谱 纳米粒子 粒径
下载PDF
ZrO_2超细粉体化学沉淀法制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1 位作者 陈大明 康沫狂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本工作采用了化学沉淀法合成氧化锆超细陶瓷粉末,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合成粉体性能的影响,并从胶体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各参数对沉淀粒子所起的作用.发现只有将盐溶液浓度和PH值选择适当时,才能得到细小分散,粒径分布一致的氧化锆粉体.
关键词 氧化锆 超细粉体 化学沉淀法
下载PDF
ZrO_2纳米级粉体烧结初期致密化过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1 位作者 陈大明 康沫狂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15-718,共4页
纳米粉体在烧结初期有2个明显不同的烧结动力学特征阶段:第1阶段粒子间界面扩散引起的纳米粒子重排的扩散蠕变是烧结致密化的主要机理,动力学关系表现为线收缩率与时间呈直线关系,纳米粉体的高烧结性就源于这个阶段;
关键词 二氧化锆 纳米粉体 烧结 粉末冶金
下载PDF
溶胶法合成ZrO_2(Y_2O_3)纳米晶超微粉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1 位作者 康沫狂 陈大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研究了水基溶胶法合成ZrO2(Y2O3)纳米晶超微粉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合成粒径为数十至数个纳米的超微粉体,合成的粉体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通过选择溶胶形成过程中前驱物浓度值,可以有效地控制合成的超微... 研究了水基溶胶法合成ZrO2(Y2O3)纳米晶超微粉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合成粒径为数十至数个纳米的超微粉体,合成的粉体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通过选择溶胶形成过程中前驱物浓度值,可以有效地控制合成的超微粉体的粒径,浓度增大,粉体粒径减小、合成的ZrO2(Y2O3)粉体最小粒径为6nm,该值由溶胶中胶体粒子临界晶核的大小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法 纳米晶超微粉 氧化锆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在1500℃的抗氧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郑长卿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45,共3页
本文研究了C/C复合材料MoSi2涂层系统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MoSi_2涂层系统具有1500℃长时间抗氧化和优良的抗热震性能,在1500℃时,242h的氧化失重仅为0.75%;长时间的氧化失重速率稳定在2.43&... 本文研究了C/C复合材料MoSi2涂层系统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MoSi_2涂层系统具有1500℃长时间抗氧化和优良的抗热震性能,在1500℃时,242h的氧化失重仅为0.75%;长时间的氧化失重速率稳定在2.43×10-5g/m2·s的极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复合材料 抗氧化
下载PDF
涂层工艺对C/C复合材料结构和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燮榕 李贺军 左倚剑 《炭素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9,共4页
采用热处理和包埋工艺制备了C/C复合材料的MoSi2/SiC抗氧化涂层,对组织结构、界面、弯曲断口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了氧化保护涂层及其工艺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生成涂层的同时,使基... 采用热处理和包埋工艺制备了C/C复合材料的MoSi2/SiC抗氧化涂层,对组织结构、界面、弯曲断口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了氧化保护涂层及其工艺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生成涂层的同时,使基材内部的界面也被硅化;并且发现,热解炭基体比炭纤维更易与Si反应生成SiC。C/C复合材料经涂层工艺处理后,弯曲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 复合材料 抗氧化涂层 弯曲性能 结构 涂层
下载PDF
Y_2O_3添加剂对ZrO_2超微粉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燮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7-309,共3页
添加 0~ 6mol%Y2 O3 的ZrO2 超微粉体由化学共沉淀法制备 ,系统地研究了添加剂对粉体粒子粒径、表面性质和团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Y2 O3 组元 ,使制备的ZrO2 粉体粒子粒径减小 ,对粒子的长大趋势可起到抑制作用 ,但加剧了粉体... 添加 0~ 6mol%Y2 O3 的ZrO2 超微粉体由化学共沉淀法制备 ,系统地研究了添加剂对粉体粒子粒径、表面性质和团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Y2 O3 组元 ,使制备的ZrO2 粉体粒子粒径减小 ,对粒子的长大趋势可起到抑制作用 ,但加剧了粉体粒子的团聚 ,团聚体颗粒变大 ,团聚强度升高 ,随着组元添加量的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超微粉体 团聚性质 添加剂 陶瓷
下载PDF
Y_2O_3-ZrO_2超微粉体烧结初期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曾燮榕 杨峥 康沫狂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对Y2O3-ZrO2纳米级超微粉体烧结过程和烧结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超微粉体烧结初期致密化机理。针对超微粉体的高烧结活性,从上述两方面对超微粉体和普通粉体烧结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二氧化锆 超微粉体 烧结 陶瓷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19
作者 黄剑锋 李贺军 +4 位作者 熊信柏 曾燮榕 李克智 付业伟 黄敏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9,共7页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在玻璃、贵金属、陶瓷以及复合涂层等涂层体系方面的新近展,总结了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在已有制备工艺的完善以及新工艺的开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涂层炭/炭复合材料在航...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在玻璃、贵金属、陶瓷以及复合涂层等涂层体系方面的新近展,总结了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在已有制备工艺的完善以及新工艺的开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涂层炭/炭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以及军事领域的应用背景对高温抗氧化涂层的下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目前的研究结果尚达不到严酷环境下的应用要求,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下一阶段将向着长寿命、耐高温、抗冲刷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涂层新工艺的开发和涂层与基体结合研究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多相复合涂层和梯度陶瓷涂层有望取得在高温冲刷环境下长时间应用的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高温 抗氧化涂层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李爱兰 曾燮榕 +2 位作者 曹腊梅 汤鑫 盖其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概述了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在进一步挖掘传统高温合金潜力的基础上,应加快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新型高温材料的研究。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温材料 高温合金 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