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昭 梁瑞进 +3 位作者 何春兰 曾琳琦 莫观连 李晓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6-203,共8页
牡蛎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也是我国大宗的水产品。挥发性风味成分对牡蛎产品的品质有重要影响。因此,该文对牡蛎生鲜、贮藏、加工(热处理、干制处理和超高压处理)和酶解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牡蛎肉和酶解液脱腥过程... 牡蛎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也是我国大宗的水产品。挥发性风味成分对牡蛎产品的品质有重要影响。因此,该文对牡蛎生鲜、贮藏、加工(热处理、干制处理和超高压处理)和酶解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牡蛎肉和酶解液脱腥过程中风味化合物的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牡蛎产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牡蛎资源在食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挥发性风味成分 贮藏 加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热处理对金鲳鱼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昭 梁瑞进 +3 位作者 何春兰 曾琳琦 莫观连 李晓娜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127,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热处理前后金鲳鱼鱼肉、鱼皮和体表黏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生鲜金鲳鱼鱼肉、鱼皮和体表黏液中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8种醇类、13种醛类、2种酮类、2种酯类、30种烃类...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热处理前后金鲳鱼鱼肉、鱼皮和体表黏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生鲜金鲳鱼鱼肉、鱼皮和体表黏液中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8种醇类、13种醛类、2种酮类、2种酯类、30种烃类和2种其他类物质。经过100℃加热处理后,从热处理金鲳鱼鱼肉、鱼皮和体表黏液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60种,包括8种醇类、14种醛类、5种酮类、3种酯类、25种烃类和5种其他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鲳鱼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水解度对牡蛎酶解产物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昭 黄佳佳 +2 位作者 姚玉静 曾琳琦 凌叶婷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5期134-138,共5页
采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对牡蛎进行限制性水解,获得OH0、OH_(1)、OH2、OH3和OH4这5种酶解产物,考察水解度对牡蛎酶解产物功能特性(乳化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度... 采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复合酶对牡蛎进行限制性水解,获得OH0、OH_(1)、OH2、OH3和OH4这5种酶解产物,考察水解度对牡蛎酶解产物功能特性(乳化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度对牡蛎酶解产物乳化性影响较小,对起泡性、泡沫稳定性、DPP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影响较大。OH_(1)在pH 4,6,8和10环境中均有较强的起泡性,在pH 6环境中起泡性最大为70.07%。在pH 4和6环境中,牡蛎酶解产物的起泡性随着水解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pH 8环境中,随着水解度增加,牡蛎酶解产物起泡性呈现逐渐降低趋势。OH4在pH 4,6,8和10环境中均有较强泡沫稳定性。随着水解度增加,牡蛎酶解产物DPPH清除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总还原力则呈现逐渐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水解度 酶解产物 功能特性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蛋白酶种类对龟肉酶解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昭 曾琳琦 +2 位作者 凌叶婷 莫芷晴 何春兰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3期188-191,共4页
利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和鳄龟肉进行水解,对所得的6种酶解液(分别标记为ACRH、CCRH、AOSH、COSH、ACSH和CCSH)的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CRH的感官分值最高,为92.0。AOSH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回收率... 利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和鳄龟肉进行水解,对所得的6种酶解液(分别标记为ACRH、CCRH、AOSH、COSH、ACSH和CCSH)的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CRH的感官分值最高,为92.0。AOSH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回收率均最高,分别为0.718 g/100 g和38.54%。COSH的小于1 000 Da和小于2 000 Da肽面积百分比均最高,分别为97.10%和98.64%。COSH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种酶解液中最大的,59.70%。综合考虑,中华花龟肉复合蛋白酶酶解液可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中华花龟 鳄龟 酶解液
原文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银鲳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志理 杨昭 +3 位作者 黄佳佳 梁瑞进 曾琳琦 莫观连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4,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银鲳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银鲳背、肚、头、尾4个部位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8种,包括醇类12种、醛类12种、酮类6种、酯类5种、烃类67种、其他类6种。银鲳背、肚、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银鲳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银鲳背、肚、头、尾4个部位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8种,包括醇类12种、醛类12种、酮类6种、酯类5种、烃类67种、其他类6种。银鲳背、肚、头、尾4个部位分别鉴定出53、42、56和48种挥发性成分。银鲳背、肚、头、尾4个部位含有16种相同的挥发性成分,包括5种醛类、1种酯类、9种烃类和1种其他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