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白粉与硬硅钙石复合隔热外墙涂料隔热性能研究
1
作者 曾白玉 刘力 曹建新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和超轻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为隔热功能填料,制备复合隔热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钛白粉掺量和硬硅钙石掺量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以及钛白粉和硬硅钙石协同作用对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别添加钛白粉和硬硅钙石均能... 采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和超轻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为隔热功能填料,制备复合隔热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钛白粉掺量和硬硅钙石掺量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以及钛白粉和硬硅钙石协同作用对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别添加钛白粉和硬硅钙石均能提高涂层的隔热性能;复合添加钛白粉和硬硅钙石能进一步提升涂层隔热性能,复合涂层的热反射率可达80.54%,超过M IL-E-46117标准中热反射率高于7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隔热 涂料 硬硅钙石 金红石型钛白粉
下载PDF
硬硅钙石复合隔热涂料制备与隔热性能测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力 曾白玉 曹建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硬硅钙石作阻隔型填料,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中空玻璃微珠为反射型功能填料,制备建筑外墙隔热涂料。研究了单掺硬硅钙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中空玻璃微珠以及复合添加3种填料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硬硅钙石、金红石型... 以硬硅钙石作阻隔型填料,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中空玻璃微珠为反射型功能填料,制备建筑外墙隔热涂料。研究了单掺硬硅钙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中空玻璃微珠以及复合添加3种填料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硬硅钙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或中空玻璃微珠均可提高涂层隔热性能,硬硅钙石的适宜掺量为9%,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适宜掺量为30%,空心玻璃微珠的适宜掺量为20%;复合掺入硬硅钙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空心玻璃微珠可进一步提高涂层隔热性能,掺量为9%、30%和15%时,涂层的热反射率可达93.69%。按建筑行业标准JG/T235—2008《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进行检测,涂料对波长为250~2 500 nm范围内的太阳反射比为0.85,半球发射率为0.87,隔热温差为13℃,符合标准要求;空心玻璃微珠、二氧化钛和硬硅钙石复合掺入后,发挥协同作用,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涂层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硬硅钙石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复合隔热涂料
下载PDF
浅谈至阳穴治疗胸痹 被引量:14
3
作者 孔莹 周猜 +1 位作者 曾白玉 孙秋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58-58,共1页
至阳穴乃督脉的第9个穴位,在第7椎节下间,两膈腧之间,其别名为肺底、金阳。这个穴名被解释为:背为阳,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故名至阳。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至阳穴乃督脉的第9个穴位,在第7椎节下间,两膈腧之间,其别名为肺底、金阳。这个穴名被解释为:背为阳,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故名至阳。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督脉为人体诸阳之会,其生理功能主要是统摄一身之阳气和真元,至阳穴为督脉之要穴,有激发全身阳气之功,温化阴寒之效。第7椎节所在的位置有特殊的含义,在十二地支当中,阴阳的的兴盛正好是六支,子时阳气即开始生发,于午时达到极致,第七支起到兴衰转承、承接贯通的作用,至阳在此达到了最高点。正所谓“至阴飓飓,至阳赫赫,两者相接而合,万物生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阳穴 胸痹 督脉
下载PDF
硬硅钙石隔热水性乳胶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4
作者 刘力 曾白玉 +1 位作者 安媛 曹建新 《贵州化工》 2009年第2期11-12,38,共3页
研究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作为隔热填料制备隔热涂料的配方及工艺,并对涂料进行常规性能和隔热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隔热涂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各种常规性能指标符合GB/T9755-2001。
关键词 隔热涂料 硬硅钙石 制备
下载PDF
武汉沙湖公园管理创新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贞 石超 +2 位作者 于阳 曾白玉 韩忠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指出了沙湖公园是武汉市新型城市公园的典型代表,其管理方式的创新可以概括为"五化同步",即专业化领导、市场化运作、亲民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特色化发展等5个方面。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武汉沙湖公园较好地协调了社会各方利益... 指出了沙湖公园是武汉市新型城市公园的典型代表,其管理方式的创新可以概括为"五化同步",即专业化领导、市场化运作、亲民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特色化发展等5个方面。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武汉沙湖公园较好地协调了社会各方利益,保证了高效的开放经营,塑造了良好的城市湖泊公园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五化同步 管理 沙湖
下载PDF
试以“补肝实脾”法论述补中益气汤治疗肝虚证 被引量:4
6
作者 曾白玉 刘泽银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3-16,共4页
刘泽银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经验中,擅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辨证属肝虚证的内科杂病。本文通过研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肝虚"理论,分析历代医家对"肝虚"的诊断、治法及用药,从"补肝实脾"法角度探讨... 刘泽银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经验中,擅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辨证属肝虚证的内科杂病。本文通过研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肝虚"理论,分析历代医家对"肝虚"的诊断、治法及用药,从"补肝实脾"法角度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肝虚证的用法,得出补中益气汤是用"补肝实脾"法治疗肝虚的有效方剂,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肝虚证的认识,从而开阔临床思路,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实脾法 肝虚证 补中益气汤 张锡纯
下载PDF
射干麻黄汤合金沸草散治疗感冒后咳喘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白玉 周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31-133,共3页
射干麻黄汤、金沸草散是临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剂。本文从病因病机、方药阐述、临床辨证、案例分析介绍运用射干麻黄汤合金沸草散治疗感冒后咳喘,以供临床相关治疗借鉴。
关键词 射干麻黄汤 金沸草散 感冒 咳喘
下载PDF
田华琴教授针灸防治乳腺癌的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猜 何新芳 +1 位作者 曾白玉 田华琴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21期37-38,共2页
介绍田华琴教授防治乳腺癌针灸方面的经验,田华琴教授认为,运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和设备对乳腺癌患者作出明确的诊断,以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对患者进行调治,中医治疗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防复发期的治疗理念,对患者... 介绍田华琴教授防治乳腺癌针灸方面的经验,田华琴教授认为,运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和设备对乳腺癌患者作出明确的诊断,以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对患者进行调治,中医治疗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防复发期的治疗理念,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灸在此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华琴 乳腺癌 针灸 扶正消积
下载PDF
湖南省基层常见慢性病及基层医师中医临床胜任力调查分析
9
作者 晏庆 徐慧 +3 位作者 莫玲岚 欧慧萍 曾恩锦 曾白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基层医师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常见慢性病病种及基层医师中医临床胜任力。方法 2020年4—5月使用问卷星在湖南省各基层医疗机构随机抽取728名基层医师线上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为基层医师使用中医药治疗...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基层医师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常见慢性病病种及基层医师中医临床胜任力。方法 2020年4—5月使用问卷星在湖南省各基层医疗机构随机抽取728名基层医师线上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为基层医师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常见慢性病。57.01%的被调查者使用中药处方比例低于40%;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慢性病中医临床诊疗能力、慢性病中医养生指导能力方面均有较强的提升需求。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为湖南省基层中医诊疗应重点针对的疾病;湖南省基层医师中医临床胜任力较差,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师 慢性病 中医 临床胜任力
下载PDF
从肺胃相关论述麻杏石甘汤治疗发热咳嗽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白玉 周猜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6期598-600,共3页
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麻杏石甘汤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组成,探讨其在治疗发热咳嗽中的临床应用,认为肺胃功能失常是导致营卫失和而汗出的直接原因;发热方面,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寒邪由表入里过程中,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证;从... 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麻杏石甘汤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组成,探讨其在治疗发热咳嗽中的临床应用,认为肺胃功能失常是导致营卫失和而汗出的直接原因;发热方面,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寒邪由表入里过程中,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证;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来看,温邪初袭,侵及肺卫,从而引起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卫气温分肉、充皮肤功能失常,进而出现发热;从三焦辨证来看,胃喜润恶燥,表邪误汗伤津,入中焦而从燥化,可出现胃与大肠的燥热证候,且表无大热而肺热较甚。咳喘则因胃的功能失常影响肺之宣降,而致咳嗽、咳喘等呼吸功能异常表现。附验案探讨该方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肺胃相关 《伤寒论》 发热 咳嗽(中医)
原文传递
疲三针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1
作者 周猜 田华琴 +1 位作者 曾白玉 何新芳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50-953,共4页
目的:观察疲三针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癌因性疲乏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常规组予以必要的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疲乏改善情况、中医证候评... 目的:观察疲三针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癌因性疲乏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常规组予以必要的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疲乏改善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癌因性疲乏患者疲乏程度均有所改善,且针刺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因性疲乏患者治疗后肝郁脾虚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有效率为50.0%,针刺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疲三针可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疲乏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 癌因性疲乏 疲三针 肝郁脾虚证 针刺治疗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