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凤子》的结构及语言艺术
- 1
-
-
作者
曾石宜
蒋铁华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3期89-95,共7页
-
文摘
《凤子》虽然是个残篇,但就已完成的十章看来,这个作品在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品的后六章正面记录了“这个民族较高的智慧,完美的品德,以及其特殊社会组织。” 湘西镇早地方,自然环境古朴、静谥、幽美。资源充裕,物产丰阜。民情风俗质朴敦厚古雅而略带原始的强悍与野蛮,这种原始的强悍与野蛮,正显示着正直与公道。这里的人民崇拜自然,近于信奉泛神。这就是这个民族精神的支柱,文化的根基。这里也有社会组织、社会分工和尊卑长幼之别,但是这些都不因强权而产生。
-
关键词
语言艺术
沈从文
民族精神
社会组织
民情风俗
作品
强权
湘西
自然环境
社会分工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萧萧形象的艺术独创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 2
-
-
作者
曾石宜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1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萧萧》是沈从文作于一九二九年的一个短篇。其主人公萧萧是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也有不同凡响的艺术独创性。 一 审美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追求审美对象的独创性是艺术创造动力。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没有不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契诃夫说:“在我的文学里我觉得经常需要使我笔下的形象面目一新。”
-
关键词
艺术独创性
童养媳
思想的深刻性
沈从文
湘西
作品
女学生
命运
艺术创造动力
反封建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